廈門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獎勵制 或直接減免物業費

2020-12-12 騰訊大閩網

垃圾按不同類別裝上運輸車。

垃圾分類宣傳牌外觀像一朵帶有葉片的花瓣,上面寫著「今天分一分,明天美十分」。

原標題:特房海景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 有人建議直接減免物業費

廈門網(微博)訊 (文/圖廈門晚報(微博)記者謝雨真通訊員李文林)湖裡街道特房海景公寓曾在2013年底做過一次垃圾分類嘗試,不過由於當時末端設施還未建成,最終宣告失敗。這一次成為垃圾示範點後,環衛部門、社區、物業三方做了大量工作,連垃圾桶的擺放位置都再三斟酌,努力打消居民心中的疑慮。

目前,小區內各項硬體設施已經布置完成,不同垃圾由相應運輸車輛裝載直運,真正實現了垃圾分類貫穿整個流程。現在,小區正在研究制定積分獎勵規定。

組織參觀垃圾處置流程打消居民心中疑慮

2013年底,特房海景公寓是與一個環保組織合作進行垃圾分類嘗試,他們挨家挨戶發了一體兩分式垃圾桶,用於裝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小區物業安保隊長巨愛山說,由於當時垃圾分類末端處理設施還不算完善,在收集時就把垃圾混裝,那次垃圾分類嘗試一個季度就結束了。

今年,特房海景公寓被列為全市15個垃圾分類示範點之一,有了上次的經歷,這次該如何打消居民的疑慮?湖裡街道環衛所所長邢超告訴記者,在3月18日啟動垃圾分類當天,小區內的分類垃圾桶同步安排到位。垃圾桶的收運是由專門的車輛運載,並不會混在一起傾倒,這都是小區居民看得到的。環衛部門還計劃下周邀請居民到垃圾末端處理地轉一圈,讓居民親眼看看垃圾是真的得到分類處理消化的。

垃圾分類運行了快一個月,社區、物業、居民在不斷磨合。海天社區工作人員朱金鑫說,就拿垃圾桶擺放位置來說,討論修改了不下三次,最終定為小區總共擺放七組,每組三種垃圾桶(廚餘、可回收、其他)。至於有害垃圾,由於產生量少,垃圾桶就固定放在物業崗亭附近。

分類正確可獲積分有人建議直接減免物業費

小區垃圾分類督導員的角色由保潔員出任,現在有個問題是,垃圾分類督導員不在場的話,經常會有居民分類不到位。物業正在採取一個對策,就是在下次分發的分類垃圾袋上標註每一戶的門牌號。目前,小區每家每戶一個月可以獲得72個分類垃圾袋,四種類別都有。這兩天,物業工作人員用筆在垃圾袋上做記號。這樣,未來誰再扔錯垃圾,就可以有針對性上門進行講解。

海天社區黨委書記範志金介紹,前期社區已經組織了工作人員入戶宣傳,現在特房海景公寓的每一梯都有一名固定的志願者,平時向該梯業主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社區還發動了轄區內的幼兒園老師,讓他們在課堂上講解垃圾分類理念,小朋友們回家後傳遞給爸媽。考慮到臨近夏天,湖裡街道製作了一批印有宣傳語的扇子,分發到居民手中。

範志金說,小區現在也在試行積分制度,由垃圾分類督導員每天檢查居民分類精細程度,四種垃圾投放都合格的話,可以積上一分。現在獎品的設置正在探討中,有人建議發放日常生活用品,也有人提議直接減免物業費。

(廈門網(微博))

責任編輯:v_huayuyang

>

相關焦點

  • 特房海景公寓試行垃圾分類積分獎勵制 有人建議直接減免物業費
    廈門網訊 (文/圖廈門晚報記者謝雨真 通訊員李文林)湖裡街道特房海景公寓曾在2013年底做過一次垃圾分類嘗試,不過由於當時末端設施還未建成,最終宣告失敗。這一次成為垃圾示範點後,環衛部門、社區、物業三方做了大量工作,連垃圾桶的擺放位置都再三斟酌,努力打消居民心中的疑慮。
  • 垃圾兌換日用百貨、蔬菜、電話費、物業費……城關區垃圾分類成為...
    用生活垃圾兌換積分,再用積分兌換日用百貨、蔬菜、電話費、物業費等……垃圾分類兌換超市在城關區草場街街道開業後,居民都自覺地加入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來。垃圾能換日用品轄區居民都參與6月16日下午,記者來到草場街易大物業垃圾分類兌換超市時,正趕上居民李梅蘭帶著生活垃圾集中兌換積分。經超市工作人員清點後,2個紙箱、4個飲料瓶兌換了250個積分。記者在兌換超市看到,垃圾兌換積分和積分兌換日用百貨、蔬菜、電話費、物業費等都有詳細的標準。
  • 「定時定點」,廈門開啟垃圾分類新模式
    也就是說,今後,每周六、周日早上,禾山法庭宿舍的業主不僅要定時定點直接將垃圾分類投放到垃圾直運車上,而且投放時間只有30分鐘。 據江頭街道環衛所所長李啟超介紹,每周六、周日早上,投放時間為9點到9點半,白天其他時間禁止投放垃圾,原分類投放點撤桶,採用垃圾車直運模式。晚上投放時間與投放方式暫時不變。
  • 廈門垃圾分類:垃圾桶分了類但垃圾還是「一鍋粥」
    垃圾車裡各種垃圾混在一起  作為全國首批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廈門垃圾分類試點已經17年。今年,按照廈門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島內要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島外擴大試點、逐步推開。  近年來,隨著垃圾分類宣導工作的推進,廈門市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在提升。  不過,昨日,導報記者對廈門多個小區、街道、清潔樓進行調查發現,廈門垃圾分類源頭和中端環節依舊亂象很多。  在垃圾分類的源頭,廈門街頭上的分類垃圾桶很多,但是,市民在丟棄垃圾時很少分類;在小區內,分類垃圾桶大多成了擺設,垃圾基本上是被「揉」在一起。
  • 這個小區垃圾要分類 正確分類有獎勵
    小區張宗智介紹,現在家裡的垃圾分類為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這也是小區實施垃圾分類後,家裡逐漸養成的習慣。垃圾分類可以減少環境汙染,還可以變廢為寶。以前,金砂水岸小區每層樓只有一個垃圾桶,沒法進行垃圾分類,居民沒有養成分類的意識。如今,小區每層樓的樓梯間,都有3個垃圾桶,清楚標註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
  • 垃圾分類的「廈門探索」
    原標題:垃圾分類的「廈門探索」 垃圾分類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作為全國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之一,廈門這項工作起步早,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據介紹,當地自2016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從立法管理、宣傳教育、分類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在去年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第二季度考評中,均名列全國第一,初步形成了「廈門探索」。 宣傳教育:從「要我分類」到「我要分類」 瑞景社區隸屬於思明區蓮前街道,是廈門市首批垃圾分類試點片區之一。
  • 浦江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城市化
    撤桶設點 兩定四分| 浦江農村試行垃圾分類城市化 撤桶設點 兩定四分|
  • 武漢垃圾分類漸行漸近 二妃山下月試行垃圾分選
    首頁楚天都市報今日要聞  武漢垃圾分類漸行漸近 二妃山下月試行垃圾分選  (2005-07-24 06:47:35)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記者周亞峰實習生侯傲霜)武漢市城管部門昨稱,下個月,該市首條垃圾分選線將在二妃山垃圾場試運行;今年將在有條件的社區,試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
  • 江蘇張家港:人防+技防、激勵+服務 垃圾分類有妙招
    「垃圾分類」看似是小事,卻是整個社會文明程度提升的「大工程」。江蘇張家港市經開區(楊舍鎮)景溪社區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邊行邊試,積極探索「覆蓋、服務、賦能」——「3F」特色工作法,通過線上+線下、人防+技防、激勵+服務等一系列精細措施,打響了垃圾分類治理「攻堅戰」。
  • 江西宜春:生活垃圾分類可積分換商品
    春節後,江西宜春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工作,先後制定出臺了《宜春市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工作方案》、《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制獎勵試行辦法》,將創新性地採取「網際網路+」模式,以戶為單位發放「二維碼」垃圾袋,掃碼積分可兌換獎勵,且可追溯垃圾源頭,一股倡導垃圾分類的文明新風正席捲而來。
  • 垃圾分類不能只有相關部門唱獨角戲
    北京市垃圾分類進程經歷了幾輪從轟轟烈烈到結果差強人意,究竟怎樣才能持久推行垃圾分類,這是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靈魂拷問」。第一,進行廣泛地宣傳動員。《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明確了市區兩級政府、黨政機關、單位和個人相應的垃圾分類責任,比較容易落實的是政府部門和黨政機關,一聲令下很快就能進入狀態;企業單位可以通過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的方式進行約束和規範,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應該也能達到相應要求;最大的難點,也是垃圾分類直接參與的最大群體——個人,強制性約束性還比較難以執行,居民拒不執行垃圾分類規定,社區監督人員只能引導和指導,但是沒有執法權和處罰權,
  • 前中末端齊發力 垃圾分類的「廈門探索」
    垃圾分類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作為全國垃圾分類46個重點城市之一,廈門這項工作起步早,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據介紹,當地自2016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從立法管理、宣傳教育、分類體系建設等方面入手,在去年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第二季度考評中,均名列全國第一,初步形成了「廈門探索」。
  • 在國外,垃圾分類如何「拎得清」
    日本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有著十分細緻和嚴格的規定,各類垃圾要根據所在地區的要求細緻分類,並在規定的時間放置於指定場所,以便相關部門及時回收處理。↑這是在日本東京品川區拍攝的一間公寓樓下的垃圾分類堆放處,上面標明了各類垃圾的具體分類細節(6月4日攝)。
  • 減免房租、網費、物業費……中關村這些海創園加入免租大軍
    減免房租、網費、物業費……記者從中關村管委會獲悉,面對新冠病毒疫情,海澱海創園、匯龍森海創園、中國農業大學海創園等眾多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海創園)以實際行動降低企業延期復工的損失,幫助海外人才渡過難關,支持海外人才創新創業。
  • 廈門大學生垃圾分類創意作品大賽昨晚頒獎
    廈門晚報訊(記者 謝雨真)垃圾分類工作在高校學子眼裡是怎樣的?如果讓他們來設計宣傳作品,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昨晚,2018廈門市大學生垃圾分類創意作品大賽舉行頒獎儀式,華僑大學選送的《垃圾電影人生》摘得宣傳畫獎項類一等獎。
  • ​垃圾分類「廈門模式」列入全國推廣清單
    垃圾分類「廈門模式」列入全國推廣清單廈門堅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梳理,全市「一盤棋」推動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持續穩步向前發展(記者 林銘鴻 攝)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海奎 通訊員 李文林 圖/記者 吳海奎)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廈門「生活垃圾分類『廈門模式』」等五項改革舉措和經驗榜上有名,向全國推廣。
  • 垃圾分類工作春節後將試行定點投放
    河南省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開展1個多月,目前鄭州市包括居民小區、公共機構、醫院、學校等在內均全面推行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原區、經開區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已經投入使用,其他各區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也正在建設當中。
  • 廈門:大件垃圾處理有章可循(傾聽·關注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製圖:張丹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改善城鄉環境、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成為拉動相關行業進步的經濟增長點,對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做好分類處理,既對技術條件有要求,也是對城市治理的考驗。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建立有人值守的垃圾分類驛站,效果突出,居民分類投放正確率高,再生資源交投便利,兼具垃圾稱重計量和積分獎勵功能(積分可兌換物品),方便有意願的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從而形成了穩定的垃圾分類基礎參與人群。  ●採用撤桶撤站方式,實行定時定點流動收集,最大程度地實現垃圾回收不落地。
  • 鎮江高新區:推出三重獎勵 促進垃圾分類
    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近年來,鎮江高新區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培育「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據統計,在高新區城市建成區12.1平方公裡範圍內,截至目前,已對全部居民小區實現了覆蓋,並已投運2個生活垃圾分揀中心,配備了4輛可回收物收運車輛以及2輛有害垃圾收運車輛,共投入18組智能垃圾回收分類箱,240隻機械可回收桶,4個垃圾分類小木屋,18臺智能積分兌換機,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