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如今白酒市場繁榮無比,可謂是百花齊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釀酒工藝也在不斷的與發展,如今高品質的名酒也越來越多。只是,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在品類繁多、名酒薈萃的白酒界,哪些白酒能摘取桂冠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近年來白酒界的歷代榜首。
瀘州老窖
「千年老窖萬年槽,好酒全憑窖齡老」,從元代開始至今,瀘州老窖傳統釀製技藝歷經了23代人的傳承和研究,其特殊技藝都是靠師徒長期的口授心傳和不斷的經驗積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古窖池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國保」單位。
自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瀘州老窖率先在全行業傳導了「瀘型酒工藝操作法、白酒嘗評與勾兌技術、人工老熟培窖技術、雙輪底發酵技術、翻沙發酵技術」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並培養了大批白酒專業技術人才,為現今白酒市場的「濃香天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汾酒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產自於杏花村,在78年到94年間,汾酒成為第二個登上王者的名酒。其次,汾酒也是第一位銷售額破億,利潤破千萬和第一家上市的白酒企業,「汾老大」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
八十年代五糧液雖有一定知名度,但市場表現一般。茅臺剛剛結束長達十幾年的虧損,產能嚴重不足。
1987年,新華社的一篇報導中描述過當年汾酒的狀態:出口量全國第一,相當於其它名酒出口量的總和;全國每賣一斤名酒,汾酒佔半斤;總而言之無論內銷還是外銷,汾酒都佔到了一半的份額。
中國白酒產量第一個突破萬噸,是汾酒;利稅首次突破億元,是汾酒;從1988年開始到1993年連續六年經濟效益第一,是汾酒;第一家A股上市的中國白酒企業,還是汾酒。
汾酒蟬聯了五屆中國名酒稱號,還是唯一擁有兩個中國名酒的酒企(汾酒、竹葉青),但受到1998年轟動全國的特大假酒案以及汾酒自身集團開發商「貼牌酒」的影響,汾酒品牌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五糧液
「五糧液」作為百年品牌,口碑名氣質量都是很高的,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94年到13年,已經是五糧液的天下,92年名酒價格開放後,五糧液擴建了廠房,拓寬了營銷渠道,在94年一舉超過了「汾老大」,成為新一屆「白酒大王」,五糧液也是第一個銷售額破百億,市值破千億的白酒企業,2000年是它的巔峰,營收額已經超過後十位的總和,是當時茅臺的6倍。至於2013年被茅臺趕超,則是後話了。
茅臺
茅臺是當今最火的酒,「一瓶難求」在茅臺酒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自2014年至今,茅臺是絕對的「老大」,2006年茅臺零售價超過五糧液,2007年茅臺出廠價超過五糧液,2011年茅臺利潤超過五糧液,終於在2013年茅臺把握住了五糧液的失誤,在營收上一舉超過了五糧液,從此開始問鼎,王者寶座,茅臺一路的逆襲讓人不得不佩服,如今國宴外交上,茅臺酒都是寵兒,其白酒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滾滾長江東逝水,伴隨歲月交替,白酒排名也會有所更改。了解這些近年來白酒文化,也可以增加一些酒桌談資。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上述排名僅供參考,無須爭一時之先後。當然鍾愛白酒的酒友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心中排名。如今,茅臺酒風頭一時無二,雖然失去「國酒」之名,卻有「國酒」之實。伴隨著近年來茅臺酒的崛起,醬香酒市場已經步入白酒消費者的視野,在白酒消費市場中佔穩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