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中國近年來白酒「酒王」,茅臺後來居上

2020-12-09 茅酷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如今白酒市場繁榮無比,可謂是百花齊放。如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釀酒工藝也在不斷的與發展,如今高品質的名酒也越來越多。只是,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在品類繁多、名酒薈萃的白酒界,哪些白酒能摘取桂冠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近年來白酒界的歷代榜首。

瀘州老窖

「千年老窖萬年槽,好酒全憑窖齡老」,從元代開始至今,瀘州老窖傳統釀製技藝歷經了23代人的傳承和研究,其特殊技藝都是靠師徒長期的口授心傳和不斷的經驗積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古窖池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國保」單位。

自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瀘州老窖率先在全行業傳導了「瀘型酒工藝操作法、白酒嘗評與勾兌技術、人工老熟培窖技術、雙輪底發酵技術、翻沙發酵技術」等先進生產工藝技術,並培養了大批白酒專業技術人才,為現今白酒市場的「濃香天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汾酒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產自於杏花村,在78年到94年間,汾酒成為第二個登上王者的名酒。其次,汾酒也是第一位銷售額破億,利潤破千萬和第一家上市的白酒企業,「汾老大」的名號就是這麼來的。

八十年代五糧液雖有一定知名度,但市場表現一般。茅臺剛剛結束長達十幾年的虧損,產能嚴重不足。

1987年,新華社的一篇報導中描述過當年汾酒的狀態:出口量全國第一,相當於其它名酒出口量的總和;全國每賣一斤名酒,汾酒佔半斤;總而言之無論內銷還是外銷,汾酒都佔到了一半的份額。

中國白酒產量第一個突破萬噸,是汾酒;利稅首次突破億元,是汾酒;從1988年開始到1993年連續六年經濟效益第一,是汾酒;第一家A股上市的中國白酒企業,還是汾酒。

汾酒蟬聯了五屆中國名酒稱號,還是唯一擁有兩個中國名酒的酒企(汾酒、竹葉青),但受到1998年轟動全國的特大假酒案以及汾酒自身集團開發商「貼牌酒」的影響,汾酒品牌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

五糧液

「五糧液」作為百年品牌,口碑名氣質量都是很高的,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94年到13年,已經是五糧液的天下,92年名酒價格開放後,五糧液擴建了廠房,拓寬了營銷渠道,在94年一舉超過了「汾老大」,成為新一屆「白酒大王」,五糧液也是第一個銷售額破百億,市值破千億的白酒企業,2000年是它的巔峰,營收額已經超過後十位的總和,是當時茅臺的6倍。至於2013年被茅臺趕超,則是後話了。

茅臺

茅臺是當今最火的酒,「一瓶難求」在茅臺酒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自2014年至今,茅臺是絕對的「老大」,2006年茅臺零售價超過五糧液,2007年茅臺出廠價超過五糧液,2011年茅臺利潤超過五糧液,終於在2013年茅臺把握住了五糧液的失誤,在營收上一舉超過了五糧液,從此開始問鼎,王者寶座,茅臺一路的逆襲讓人不得不佩服,如今國宴外交上,茅臺酒都是寵兒,其白酒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滾滾長江東逝水,伴隨歲月交替,白酒排名也會有所更改。了解這些近年來白酒文化,也可以增加一些酒桌談資。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上述排名僅供參考,無須爭一時之先後。當然鍾愛白酒的酒友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心中排名。如今,茅臺酒風頭一時無二,雖然失去「國酒」之名,卻有「國酒」之實。伴隨著近年來茅臺酒的崛起,醬香酒市場已經步入白酒消費者的視野,在白酒消費市場中佔穩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中國白酒界的3大「隱形酒王」,杜拜土豪:只能看看!喝不起
    導語:中國白酒界的3大「隱形酒王」,杜拜土豪:只能看看!喝不起中國的白酒,種類非常的多,並且價格那也是相差巨大,很多的時候,我們總會感覺到,經常能買了喝的白酒,喝了之後會覺得頭暈噁心,身體非常的不舒服。比較好的白酒吧。價格卻不允許我們天天買來喝。
  • 一代「酒王」崩塌,銷售額曾是茅臺的2倍,如今被逼破產拍賣
    當然,中國白酒如今不乏優秀的低度酒,像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酒都有38度的主銷低度酒,不過,在中國白酒發展史上,低度白酒的釀造曾經難住了一代人。意外的是高手在民間,當專家們正一籌莫展的時候,在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個小鎮上,一家叫「張弓」的地方酒廠正在集中攻關白酒降度釀酒技術,1973年,中國第一款38度的白酒「張弓酒」橫空出世,有效填補了中國低度白酒的空白。
  • 中國歷代「白酒之王」排行榜,第一名毫無懸念,茅臺墊底
    現在提起白酒,以茅臺的名氣、價格、質量以及受歡迎度來說,絕對是當之無愧的「酒王」,但事實上,在中國白酒的歷史長河中,與歷年曆代的「酒王」相比,茅臺只能算是小弟,排名墊底,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領略幾款茅臺酒的「大哥」吧!
  • 中國的「酒王」和「煙王」:一個喝了兩噸茅臺,一個創稅收1400億
    對於名煙名酒我們大多都有些了解,但中國的酒王和煙王你知道是誰嗎?酒王季克良:48年時間喝掉兩噸多茅臺酒1964年,那時候中國茅臺酒廠的年產量僅僅只有220噸,這看似不少,但是按照現在的比例算,那時候的產量僅僅能達到如今產量的5%。
  • 被時代拋棄的中國酒王:汾酒五糧液何以不敵貴州茅臺?
    當時,評委們選出的四大名酒是:茅臺、汾酒、瀘州大麯、西鳳酒。這個時候,白酒香型的劃分還沒有那麼完善,茅臺被列入濃香中,汾酒當時還不叫清香。直到1980年,唯一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的酒業綜合性期刊《中國酒》,在介紹重慶小曲清香的江津白酒時,僅稱之為「淡香」。
  • 巨虧8600萬,華中「酒王」悄然隕落,曾是中國前十、湖北第一
    文:灰鴿在中國白酒界,除了鐵打的茅臺、五糧液,似乎其它的選手都是過客,始終逃不掉那句「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而近日,曾經的華中「酒王」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隕落了。曾幾何時,枝江酒也是中國白酒界一顆閃耀的明星,1984年就以湖北名酒的身份,被選入北京中南海,2002年則躋身中國白酒前十強,排在湖北名酒第一位。2002年,茅臺一年的營收是18億,而枝江酒業的銷售額也有6個多億,從數字上來說,當時與茅臺的距離也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 中國的煙王和酒王:一個交稅1400億,一個品酒喝了2噸茅臺
    在過去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在國內曾經有兩位傳奇人物,一生傳奇與菸酒相關,他們一位被譽為煙王,一位被譽為酒王,幾十年的傳奇故事,至今仍為人贊道。  季克良:他可能是全中國喝茅臺最多的人  說到在國內最出名的酒是酒,不用多說,都知道是貴州的茅臺酒,現如今提到茅臺,都知道它市值過萬億,茅臺酒更是在市面上一瓶難求,價格也是是節節高升。
  • 白酒企業擴產潮起 醬酒軍團後來居上
    來源:中國經營報白酒企業擴產潮起 醬酒軍團後來居上本報記者/黨鵬/成都報導7月16日,白酒板塊19家上市企業以近乎8成跌停的結果,為一路領漲股市行情的狂奔踩下急剎車。四川大學白酒研究院執行院長歐陽劍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主要的依據是白酒行業的集中度大幅提升,隨著未來3~5年期間產能的逐漸釋放,對諸多中小企業來說才是真正的生死存亡。「至於是否會產能過剩,因為白酒行業是高度市場化的行業,所以只能依靠市場規律去調整。」
  • 中國第一代酒王瀘州老窖: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靠一招華麗翻身!
    它是中國第一個破百萬的酒企,成功上位第一任中國酒王。後又沒落數十年,差點被擠出名酒之列,卻靠一口老窖池二次翻身。今天酒小胖想來和大家說說「濃香鼻祖 酒中泰鬥」~瀘州老窖大起大落的故事。一、中國第一代酒王瀘州老窖是中國的第一代酒王,曾蟬聯五屆評酒會的中國名酒稱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獲得「古窖池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雙國寶單位。
  • 郎酒強蹭茅臺背後:赤水河畔戰意濃,中國白酒首富身家140億
    這條全長約500公裡的大河,還有一個帶著香味的名字——「美酒河」,因為在川黔流域的河谷周圍,形成了一條白酒產業帶,從上遊的金沙酒,到中遊的茅臺酒、國臺酒,再到中下遊的習酒、郎酒——中國醬香型白酒85%的產能聚集於此。 赤水河方位簡圖白酒界的很多故事,都與這裡有關。
  • 中國白酒再掀漲價潮,其中這些白酒品牌零售價要趕超茅臺?
    進入5月份以來,中國高端白酒品牌開啟了一波漲價熱潮,不僅五糧液、洋河、國窖1573等一線品牌紛紛宣告價格上調,甚至酒鬼酒、郎酒等一眾二線品牌也緊隨其後紛紛開啟價格上漲模式,中國白酒版塊市場競逐已經暗流湧動。
  • 外媒贊茅臺:不怕新冠病毒的白酒
    「5月3日,商業周刊中文版官方微信發布文章《不怕新冠病毒的白酒》,點讚貴州茅臺作為全球市值最高的釀酒企業,一季報利潤增長,可能預示著2020年餘下時間還有希望。來源:茅臺時空整理自商業周刊中文版報導稱,儘管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導致人們無法聚會,對茅臺酒的需求卻保持堅挺。
  • 茅臺,神水還是禍水?一天蒸發了1.16億瓶飛天茅臺
    他說:「茅臺不僅是高檔白酒,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某些時候就是黃金,甚至超越黃金……只要茅臺酒在中國白酒業的高端地位不變,那麼茅臺酒超越黃金的投資價值就很難改變。」 那時,趙軍的分析一個接一個,還首家提出了「萬億茅臺」的論述。他說,十年後,萬億市值茅臺必將橫空出世。
  • 行業前五獨吞90%利潤,中國白酒業有多難混?
    規模之戰:五糧液帳前封諸侯中國白酒市場的真正開端是1988年,破局者不是茅臺,而是五糧液。1988年7月,國家放開了名酒價格,各類名酒身價暴漲。次年,白酒「國家專賣」正式取消,白酒競爭策略完全走進市場經濟。
  • 茅臺王子存放10年酒質能比飛天茅臺?哪些白酒收藏越久越好?
    導語:茅臺王子存放10年酒質能比飛天茅臺?哪些白酒收藏越久越好?我們平時喝的白酒有許多種類,很多人也會收集高品質白酒,但是值得收藏的白酒並不多得,那麼茅臺王子存放10年酒質能比飛天茅臺?怎樣的白酒擁有收藏價值呢?
  • 昔日酒王五糧液:為何10年輸給茅臺4000億?
    茅臺攫取「股王」寶座同時,是五糧液「酒王」桂冠的失落。2016年底,五糧液明確提出要把「市值管理」列為重要動作,只是3000億市值望眼欲穿多年,截止8月23日收盤,2079.81億的市值仍是不及茅臺的一半。從2001年上市以來,貴州茅臺奉行高額現金分紅的回報策略,16年來累計分紅已經超過430億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當之無愧的「分紅王」。
  • 中國最愛喝酒的省份:力壓河北、江蘇、河南,卻為何跑不出「酒王」?
    從去年至今,白酒板塊熱度不減。截至2021年1月8日,貴州茅臺的市值達到2.63萬億元,約等於2個工商銀行,持續刷新全球酒類企業最高市值紀錄。五糧液也不甘落後,成為第二家市值破萬億的白酒公司。除此之外,瀘州老窖、洋河市值也都超過3600億元,雙雙創下新高。 奇怪的是,這裡面並沒有山東白酒企業的身影。作為酒類消費大省,擁有最濃鬱酒文化的齊魯大地,為什麼沒有像貴州擁有茅臺、四川擁有五糧液、江蘇擁有洋河、山西擁有汾酒一樣,跑出一家「酒王」呢?
  • 【本地特產】寶源白酒,茅臺將星齊名
    寶源「茅臺」泡飯吃(方言音qī)寶源古名後溪溝,寶源場叫思竹村,又名一碗水。自明代周王鮑「漁翁三師」開闢以來,藉助山青水秀,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的天時地利,大力發展以糧為主的農業。先人們在解決溫飽難題的長期苦奮中,哪怕吃細兼粗,勒緊褲腰帶,也要苦中尋樂,秉承酒聖杜康之精國粹,以自種包穀、高梁等為原料,開家庭小作坊,釀造出醇香撲鼻誘人的美酒來,以供辛苦勞作的人們生活、保健之需,其糟粕就是飼養生豬的上好飼料。數百年來,從未間斷。貧窮人家,釀些「苞谷燒」自食,稍富有人家便開「槽坊」,多釀白酒,供應市場,發展養豬業,真是一舉兩得。因此,寶源地區釀酒歷史可謂悠久。
  • 中國白酒悲慘世界:寡頭割據弱者瀕死,行業前五獨吞90%利潤
    規模之戰:五糧液帳前封諸侯 中國白酒市場的真正開端是1988年,破局者不是茅臺,而是五糧液。 1988年7月,國家放開了名酒價格,各類名酒身價暴漲。次年,白酒「國家專賣」正式取消,白酒競爭策略完全走進市場經濟。
  • 中國白酒殘酷世界:寡頭割據弱者瀕死,行業前五獨吞90%利潤
    次年,白酒「國家專賣」正式取消,白酒競爭策略完全走進市場經濟。這個時候的白酒行業已然層次分明:茅臺還是作坊式生產,連國務院參評的「國家一級企業」都沒能通過。第一代酒王瀘州老窖,年產量已經是四川其他4個名酒廠(郎酒、劍南春、五糧液、全興)之和,其綜合稅利突破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