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海珠湧大橋建成通車了,中間那棟「橋中房」怎麼回事?
金羊網 2020-08-05
梁先生稱,自己沒法阻止大家對平房「圍觀」,只是希望大家「圍觀」時,不要對自己家人產生影響。
文/圖/視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8月3日,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環島路西片區的海珠湧大橋建成通車。這不僅讓海珠區西部多條「斷頭路」打通,節省市民出行時間,還讓歷時13年建設的環島路西片區取得階段性建設成果。不少街坊近日紛紛前往海珠湧大橋打卡,感受新橋新路為老城區帶來的新活力。
「橋中房」深陷「橋中」
街坊在打卡之餘,也對海珠湧大橋的設計感到好奇。皆因該橋南引橋中間,竟然「藏」著一棟平房。仔細駐足觀察,街坊還會發現平房有人居住。這棟奇特的「橋中房」,近期成了到訪街坊的「網紅打卡點」。
大批街坊從橋上方向下圍觀「橋中房」
好端端的橋梁,為何「挖」出一「洞」安置「橋中房」?「橋中房」住客,為何願意住在這裡?他們還有機會搬出這處被不少街坊認為不適合居住的地方?羊城晚報記者前往「橋中樓」,一探究竟。
「橋中房」有人居住,位置奇特引街坊圍觀
8月4日晚,記者在海珠湧大橋看到,「橋中房」位於大橋南引橋中間位置,其一層平面要比南引橋所處平面要低。在南引橋南往北車道下方,留有一處橋洞,可供人員從橋底道路進出「橋中房」。由於所處位置奇特,不少街坊站在南引橋橋面,向下圍觀「橋中房」。
入夜之後,圍觀「橋中房」街坊不減
不僅晚上多人去,即使是下著雨的8月5日白天,依然有很多市民冒雨「打卡」。
8月5日上午,不少市民冒雨到「橋中房」
記者下橋後順著社區道路穿過橋洞來到「橋中房」前,也看到不少街坊走到「橋中房」前圍觀。
有地面有橋洞通往「橋中房」
8月5日上午,市民冒雨到「橋中房」打卡
8月5日下著雨,但依然有市民前往「橋中房」打卡
記者看到,「橋中房」上掛著海傍外街22號門牌。從外觀上看,為一棟使用已久已顯殘舊的磚混結構平房。記者到訪時,看到「橋中房」門口有正晾曬的衣服。記者透過房門,可看到房內有燈光和電視節目聲音傳出,顯示「橋中房」有人居住。
8月4日晚,廣州海珠湧大橋「橋中樓」
安排還算可以?有安全隱患?街坊眾議「橋中房」
「為什麼會有棟房子在這個位置?難道是『釘子戶』?」記者到場期間,橋上橋下圍觀街坊當中均有人提出該疑問。只因不少街坊,均知道環島路有推進建設困難的歷史。
「如果真是『釘子戶』,有關部門安排還算可以,沒有強行逼住客走。」有街坊根據現場環境推斷,橋梁在設計時考慮到平房的存在,橋面開一「洞」接納平房,橋底再開一洞供住客出入。為保障住客生活,還有電線從橋洞伸入平房。
「這個位置,很不安全。」有街坊稱,「橋中房」所處位置不佳,比橋面低,存在水浸和排水不暢隱患;也因位處雙向行車道中部,如果有車失控撞擊橋面中部路障,事故車很容易飛落橋底砸中「橋中房」。即使沒有事故發生,每天在頭頂經過的車流噪音,街坊在橋面圍觀時的交談聲和目光,均對「橋中樓」內住客帶來極大滋擾。
從高空俯瞰「橋中房」
記者發現,部分自媒體,已在8月4日就「橋中房」撰文。在文章中,有的自媒體對「橋中房」的成因作猜測性報導,並聲稱打聽到房內人員對有關部門開出的徵拆條件不滿。在這些自媒體評論中,不少網友認為如果確係拆遷條件談不攏導致「被釘」,則「橋中房」現狀讓住客「得不償失」。
住客不滿被說「釘子戶」否認網傳拆遷條件,不想房子變網紅打卡點
「大家都請離開回家吧,真的沒有什麼好看的。」記者到訪期間,從「橋中房」內走出一男一女。男女住客分別向橋底和橋面圍觀街坊喊話,希望大家減少對「橋中房」和房內住客的滋擾。
從房內走出來的男子,自稱姓梁。據這位梁先生介紹,他和家人早在環島路開建之前,便已居住在這棟平房內。「環島路建設拖了很久,最近這段時間才建到平房附近。」
8月4日晚,海珠湧大橋「橋中房」
「網上的那些說法,很多都不是真的。」梁先生稱,自己和家人曾和環島路項目徵拆方,就房屋拆遷賠償安置問題進行談判,目前在新房房源和房子所處地點兩個細節上還沒有和徵拆方達成意見一致,「還沒有談完,我們和徵拆方還是有談成的可能的。」正因為「沒談完」,梁先生認為大家把自己和家人說成「釘子戶」不妥當,「我們還在談,拆遷總有先走後走順序,不能把還沒走的人籠統稱為『釘子戶』。」對於個別自媒體稱住客方開出的「對現有10平方米平房400萬元補償」一說,梁先生亦否認,「現場看一看房子,就知道房子不止10平方米那麼小。」
從高空俯瞰「橋中房」
「我認為這棟房子現在很安全。」跟隨梁先生一起出來的女子,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對於大家關心的下雨天會不會水浸並排水不暢的問題,她表示「颱風來時沙面都水浸了,我們這裡沒有浸。」女子稱,平房曾是一座臨近珠江和海珠湧的「江景房」,以前這一帶很多類似的平房。自從環島路和海珠湧大橋開建後,很多平房都拆掉了。被南引橋「包圍」,也讓如今的平房不再是「江景房」。
「橋中房」引街坊「圍觀」
有街坊直接走到「橋中房」門前「圍觀」
「我也不想房子變成所謂的『網紅打卡點』。」梁先生稱,自己沒法阻止大家對平房「圍觀」,只是希望大家「圍觀」時,不要對自己家人產生影響。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