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藏溼氣,4個表現再也難藏住,注意調理才能少生病

2020-12-25 快速問醫生

人們對於溼氣的理解大多源自於中醫理論,經常居住在環境比較潮溼、寒氣比較重的地方或者經常吃肉會引起人體溼氣加重。

所謂「溼氣重,百病生」,溼氣過重會導致人的陽氣受損,身體的抗病能力下降,所以任何人都應該注意預防身體溼氣過重的情況,才能使身體少生病。

身體出現以下四種情況就是有溼氣,大家應該及時調理。

一、精神狀態差

人體的溼氣比較重,會導致大腦神經細胞受到影響,平時總是哈欠連天、感覺到頭重腳輕、睡眠質量差、總是感覺身體非常睏乏,尤其是在活動之後這種症狀更加明顯,使人看上去精神狀態非常差,一副病怏怏的模樣。

二、舌頭邊緣有齒痕

有的時候在早上起床感覺舌頭邊緣還有明顯的齒痕,這就是因為溼氣比較重所導致的現象。正常人的舌頭一般是淡粉色,在舌頭上面還有薄薄的舌苔,但是溼氣過重的人就會發現自己的舌苔比較厚,甚至還有比較明顯的口臭。

三、身體浮腫

人體裡面含有大量的溼氣,就會導致身體裡面的水分大量的滯留在皮膚裡面,所以看上去會比較浮腫,最明顯的地方就是眼瞼、手腕以及腳踝等表皮比較薄的位置,讓人看上去身體虛胖。身體比較胖的人,還容易使大量的水液聚集在下肢部位,使下肢發生浮腫。

四、粘性大便

正常人排出的大便應該呈條狀的,比較順滑,也不會輕易的粘在便池或者馬桶上。如果體內的溼氣比較重,排出的大便也會變得比較粘膩,容易粘在便池或者馬桶壁上,難以一次性衝乾淨,需要使用馬桶刷或者反覆衝洗。

以上四種症狀出現之後,就代表應該將自身的生活以及飲食習慣進行調理,使溼氣過重的情況得到改善。在飲食方面,平時應該避免吃一些生冷寒涼的食物,尤其是在冬天,更不要吃生冷食物,以免腸胃受到刺激後加重溼氣,平時可以多吃一些紅豆、薏米之類的去除溼氣的食物。

在生活方面每天晚上睡覺之前使用熱水泡腳20分鐘左右,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如果在泡腳水裡面加上生薑片或者艾草,排溼的效果更佳。但是需要注意,泡腳的水不能過燙也不能過了,儘量控制在40-50攝氏度即可,等到身體微微的出汗,就應該及時的停止泡腳,並且將腿腳擦乾,穿上襪子或者帶上鋪蓋,不要讓寒氣侵入毛孔加重溼氣。

溼氣雖然不會給人的健康造成過大的影響,但是也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所以每個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異常,最好及時來改善這種現象,如果身體已經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才能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不要給疾病製造侵犯自己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體內溼氣過重,身體表現騙不了人,再不調理,可能就「溢」出來了
    有很多人在出現溼氣重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就是溼氣重了,也就不能很好的改善情況。多數人在溼氣重的時候,身體上都會有所表現,若能及時的發現身體變化,就能早點的進行調理,身體也會輕鬆很多。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溼氣重,可以繼續了解看看。溼氣重時,身體會有什麼表現?
  • 中醫建議:體內溼氣過重,常用3樣中藥泡腳,祛溼氣、冬季少生病
    ,脾胃虛弱就會導致人體溼氣不化,中醫建議,體內溼氣過重,常用以下3樣中藥泡腳,每天泡腳有助於緩解疲勞,還可以活血通絡,祛溼氣,增強身體基礎代謝功能,讓你冬季少生病,提高身體免疫力,符合日常養生的理念。3樣中藥1、生薑泡腳:泡腳的時候在水裡加入一些生薑,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增強神經末端血液流動速度,老薑比較辛辣,泡腳效果也會更好,老薑可以幫助身體溫經通絡,緩解身體疲勞,生薑泡腳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和經絡,通過中藥泡腳,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可以加速體內溼氣的祛除,減少冬季生病,有助於養生。
  • 溼氣重如何調理?食療加中藥調理,效果更加顯著
    當我們體內溼氣過重時,最為顯著的表現有以下幾點:首先我們會感到頭沉身重、精神萎靡、四肢酸痛,尤其是早上起床之際,症狀更為明顯;其次舌苔開始變得厚重粘膩,顏色發白甚至變黃;溼氣重的人皮膚還常常會感到瘙癢,關節酸痛,無法順利舒展;此時人的胃口也會變差,食欲不振的情況十分常見;再者,排洩物也會變得粘膩;人的精神狀態變得萎靡,整日沒有精神。
  • 體內溼氣重的人,身上會有這4個表現,有2個以上就該及時調理!
    因為夏天溫度高,所以許多人都喜歡待在空調房裡,殊不知夏天本來就是一個應該出汗的季節,如果一直待在空調房中,必然就會使體內的汗液揮發不出來,而且在潮溼的環境中,很容易會導致溼氣入侵,另外在夏天的時候,許多人喜歡喝冷飲,吃雪糕,這些不良的習慣都會加重體內的溼氣。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有「溼氣」?看這4點就知道了!
  • 體內溼氣太重了怎麼辦?飲食做好2多2少,幫你趕跑溼氣
    很多人都出現了體內溼氣過重表現,身體有過多的溼氣在影響健康,也會誘發許多不良症狀。因此發現了體內溼氣過重,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將體內的溼氣去除。而在去除溼氣的過程中飲食問題需要重視,選擇合適的食物獲取營養物質,這樣才能夠達到調節身體,促進健康的效果。
  • 體內有溼熱,可能會出現哪些表現?這樣做可能會調理好溼熱
    各個年齡段都會有可能被入侵,尤其是三十之後需要多注意,因為長時間積累溼氣很容易引發溼熱,如果身體有這些表現,就要多關注了。體內有溼熱的表現總有油膩之感。不管是臉上,還是身體總會有黏黏的感覺,臉上還會容易出油,不管用什麼洗臉,幾分鐘後還會出油這些都是體內有溼熱的表現。
  • 溼氣太重怎麼辦?用上5個小方法,調理體質,溼氣或會蹭蹭往外跑
    如果發現自己有溼氣過重表現,需要及時將體內的溼氣去除,因為溼氣過重很有可能是脾臟功能下降引起,這樣身體運化水溼的能力降低,有可能會讓體內的水分堆積過多,溼氣過重之後就會帶來影響。溼氣過重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呢?
  • 到底如何判斷自己有溼氣?溼氣是怎麼來的?
    4、身上會長溼疹。這上面4個選項,只要符合1條,就代表你身體裡有溼氣。如果能把身體反應+觀察舌頭結合一起來看,判斷的會更加準確。調理溼氣的原則-如果你已經感覺到,體內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溼氣,想要清理的話,應該怎麼辦呢?雖然不同類型的溼氣,會有不同的方法來清理。但大體上來說,在祛溼的過程中,都要遵循這4個大原則。
  •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 溼氣太重6個方法輕鬆解決
    對於溼氣相信每一位朋友都不陌生,溼氣對於我們身體健康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沒有注意很容易導致疾病出現,下面就讓我們看一看體內溼氣重怎麼辦,溼氣重的表現,溼氣重的危害,希望大家都能夠認識溼氣帶來的影響。體內溼氣重怎麼辦如果你的體內溼氣很重,那麼一定要試一試下面這些祛除溼氣的方法,這樣才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哦。
  • 脾虛溼重,身體會出現4個表現,堅持喝一物,健脾補虛,逼出溼氣
    然而,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已有溼氣過重的表現,卻不清楚這些表現和溼氣有關。所以,我們應當如何判斷身體內的溼氣是否過重呢?醫生提醒,脾氣虛弱,體內溼重,身體會發出這些警告!然而,對於脾虛溼重的人來說,因為溼氣過重而導致大便中所含的水分較多,就會出現便溏、大便難以成形等特點,且久衝不走。4、「虛胖」一提到胖,很多人可能就會聯想到是因為吃太多,運動太少導致的。
  • 溼氣重怎麼調理 在人體會有哪些表現
    現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體內的溼氣都很重,長期如此,對身體健康是很不利的,平時生活當中要注意好好調理。那麼,溼氣重怎麼調理好呢?體內溼氣重會有哪些表現呢?什麼原因導致溼氣重?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4.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 虛寒體質有5個具體表現,對照一下,若你有,要注意調理了
    很多人並不能準確判斷自己是否為虛寒體質,不用急,虛寒體質有5個具體表現,對照一下,若有,要注意調理了。1、容易流汗一般怕熱的人比較容易流汗,但虛寒體質也較愛出汗,這是因為體內聚積的水分太多的原因。若發現天氣不是特別熱,自己也沒有做激烈的運動,只是吃個飯或稍活動一下就流汗,要注意了,這並不一定表示身體代謝良好,而是體內的水分正在自動排出,讓身體恢復暖和狀態。與人在緊張時發冷汗一樣的道理,水分排出後體溫上升,來對抗體內壓力。
  • 體內溼氣重不重?看你的舌頭就知道了!教你4個小妙招去除溼氣
    而當人們體內溼氣重的時候,就會有難以入眠,睡不醒,精神狀態不佳的一個外在表現。那該如何判斷體內是否有溼氣呢?體內溼氣重不重?體內溼氣重,運用這幾個小妙招能夠很好地去除,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的輕鬆:1、善用食材當然們體內溼氣重的時候,除了藥通過食療這樣的一個方法從內部去排溼,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一些食材,大家也要掌握更好地利用他們,比如說
  • 體內溼氣較重的人,做好這幾點,溼氣可能會慢慢排出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體內溼氣比較重的4種表現:1、食慾減退如果人的體內溼氣比較重的話,就會影響脾胃的健康,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脾胃功能,溼氣越重,影響越大,不僅會食慾減退,還會出現四肢乏力的狀況。
  • 溼氣重,身體會出現4個表現!喝這款祛溼茶,幫你逼出溼氣
    對於我們人體來說,溼氣本質上雖不是一種病,但它卻有可能成為萬病之源。或許,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溼氣,溼氣少的話影響就不會太大,但若溼氣過重的話,就會影響體內各個器官功能的正常運轉,危害人體健康。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可能有人溼氣過重卻仍不自知。
  •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經常吃這3樣東西,想告別溼氣最好少吃
    有句話說得好,千金易得,溼氣難除。說明體內的溼氣是難以去除的,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去除體內的溼氣呢?究其根本,應該從我們自身找原因,特別是有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的,應該意識到這個問題,並及時加以改正,遠離溼氣,身體更健康。
  • 體內溼氣重怎麼辦?讓這4個好習慣,把體內溼氣「趕走」
    如果發現自己有溼氣過重的表現,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調節。通過養成良好的習慣,溼氣過重情況才會好轉,可以將體內的溼氣及時祛除,維持內部緩解健康。否則長時間的溼氣過重還有可能會降低臟腑功能,影響食物的消化。那麼,溼氣過重應該怎麼辦呢?
  • 溼氣最怕的3味中藥,堅持用它泡水喝,體內溼氣悄悄「溜走」
    我們的體內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所以氣血是調理代謝的中樞。在氣血運行的過程中,會有陰陽調和,如果二者能夠平衡則身體健康,反之則會給身體帶來疾病。中醫認為脾臟可以運化水溼,如果脾臟健康則體內的溼氣運轉正常,反之則會導致身體內的溼氣過重。
  • 體內有溼氣,舌頭知道!舌頭有這些表現,表示溼氣太重
    不同的舌頭表現,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機體狀態,那麼,什麼樣的舌頭能夠表明一個人的體內溼氣很重,需要祛溼氣呢?以下4種舌象可以表明一個人的體內溼氣很重,需要進行幹預!1、舌頭上的舌苔白膩。一個正常人的舌象應該是淡紅舌薄白苔,給人一種看起來就很舒服,很健康的印象。
  • 調理脾胃、遠離溼氣,大肚腩悄悄變小蠻腰~
    天氣回暖,很多人就各種犯困、沒精神,即使是每天睡足8個小時,早上起床依舊很睏倦,身體疲軟無力,一整天都哈氣連天的,上班也很難集中精神。而上面這些小毛病在中醫上被認為是「脾胃虛寒」的表現。中醫視溼氣為大敵,稱為「萬惡之邪」。「十人九溼」基本每個人身上都有溼氣,只是輕重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