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與「生」連組一詞,最早見於《管子·八關》——有地君國,而不務耕耘,寄生之君也。可見在古今漢語中,「寄生」本義都指依附他人而生活。
生物學中的專有名詞「寄生」,則與「社會」、「主義」等詞語一樣,屬於「和式漢字」,它們是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為尋找與西方科學詞彙相對應的漢字,而被賦予新意的詞彙。
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今通行於中日韓越漢字文化圈的「和式漢字」,恰如一種寄生,泯滅了這些字詞的古義,譬如「社會」,現代中國人已很少能在腦海裡反應出其原指「結社」和「集會」。
但「寄生」本身卻並未被寄生,儘管它已含有「parasitism」所對應的「兩種生物一起生活,一方受益,一方受害」之意,卻仍然在現代漢語中頑強地保留了「依附他人生活」的原義。打個生物學的比方,「寄生」的兩種含義是「共生關係」。
電影《寄生獸》海報日本漫畫家巖明均創作的SF漫畫《寄生獸》亦是如此,高中生新一與寄生在他右手的「小右」一開始是寄生關係,但最終卻成了共生關係。
說句題外話,日本漫畫中所謂的SF漫畫,並不單指「科幻」(Science Fiction),這兩個大寫字母又是一種「日本英語」(Japanglish),因為科幻在英語中有個正經八百的縮寫「Sci-Fi」。日本漫畫大家、「哆啦A夢」之父藤子·F·不二雄專門對此解釋過,所謂SF,是指有些「不可思議」(すこし ふしぎ)的故事,用羅馬字轉寫就成了「Sukoshi Fushigi」,所以它不僅有科幻也包含有魔幻、奇幻。
動漫《寄生獸》截圖自1988年於《Morning Open》增刊起步連載,並於1990年初移步《Afternoon》月刊連載,巖明均筆下的這則漫畫故事,便連接起了少年熱血漫畫迷、科幻迷與奇幻故事迷,早在上世紀末就有日本粉絲探討書中「小右」與日本民間傳說中的酒吞童子及般若(與佛教詞彙「般若」無關)的關聯性,指「小右」為代表的外星生物,與日本古代民間鬼故事存在繼承關係,其基本構成均為——披人皮、食人肉。
隨著1997年第一部《黑衣人》(Men in Black)電影的上映,又有人將《寄生獸》與之關聯起來。片中外星蟲類生物「Edgar the Bug」,也是剝去人類血肉後寄生於皮下,偽裝生活在地球上。其實,這樣的故事設定古今中外多有相似情節,比如《聊齋志異》中的「畫皮」。
《黑衣人》相較而言,《黑衣人》晚於《寄生獸》,《黑衣人》漫畫連載始於1991年,那時《寄生獸》的故事已刊載將近3年,不過《黑衣人》從漫畫轉化為電視動畫及電影的速度卻快於《寄生獸》,《黑衣人》出現在電視及電影上均為1997年,而《寄生獸》動畫片直到2014年才首登日本電視臺,上下兩部的真人版電影則分別於2014年11月及2015年4月才在日本公映。
電影《寄生獸》劇照因此,對於一些年輕的讀者觀眾,反而有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寄生獸》「借鑑」了《黑衣人》。但兩者之間除了「披人皮、食人肉」外似乎並無共性,《黑衣人》就如一則則套上了外星人外衣的偵探故事,《寄生獸》則更有著日本少年漫畫的脈絡,它有如RPG(角色扮演遊戲),步步升級,層層打怪。
據巖明均在雜誌採訪時所言,原本他把《寄生獸》設定為一個三回完結的短篇漫畫,故事構思於他成為職業漫畫家前,換言之,這則漫畫原本目的是做投稿之用。
隨著在《Morning Open》增刊上的連載(當時他的另一部作品《風子的店》已在《Morning》正刊上隔周連載),《寄生獸》大受歡迎,三回擴展為三本單行本,又增加到了七卷,接著拖到了第九卷、第十卷。巖明均實在是不願意在這個故事上繼續了。因此,有些讀者亦把與最強之敵後藤作戰的故事票選為「爛尾」。不過,其「爛尾」度比近期完結的《死神》《偽戀》等還是強多了,日漫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寄生獸》漫畫曾榮獲1993年第17屆講談社漫畫獎和1996年第27屆星雲賞。可見它在本身漫畫的原創性及科幻的故事性上都得到了不同維度的認可。
《寄生獸》與眾多科幻作品類似,其內核都源自一種人類的恐懼,即宇宙中若人類並非唯一的智慧生物,是否會最終招來滅頂之災。從地球現有生物出發,好萊塢創造出了《猩球崛起》,從地外文明的想像裡,《寄生獸》只是其中顯而易見的一種。
BBC(英國廣播公司)未來頻道的專欄作家雷切爾·努維爾(Rachel Nuwer)近期在一篇文章中就探討了地球上各類物種均具備人類智慧的後果——世界混亂,物種互相殘殺。
日本動漫中寄生獸形象當然,這是一種臆想的恐懼,《寄生獸》無非是一種可視化的預言,「小右」所代表的外星生物完全可以替代為地球上存在的某種細菌或病毒,假設它們突然開啟人類的智慧,吸食人體養分,成為宿主並最終鳩佔鵲巢,人類是否有能力打贏這場「寄生」之戰?
兩個注釋:
1、巖明均使用平假名「みぎ」(Migi)為外星寄生生物「小右」標名,港版漫畫取其意翻作「右」,臺版漫畫取其音翻作「米奇」,但臺版翻譯多年來為人詬病,指容易與迪士尼的經典形象米老鼠的米奇混淆。
2、2014年上映的《寄生獸(上)》時長109分鐘,2015年上映的《寄生獸(下)》時長117分鐘。2016年9月2日將於中國內地公映的《寄生獸》為日版兩部合集,時長125分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