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酒席必上菜,用大鐵鍋熬滷,用蕎麥和面,吃完後再來一碗

2020-12-12 小Q美食養生記
蕎麥美食,四喜餄餎面

在石家莊,提到餄餎面不知道的人少。而且很多人都把它讀錯了,餄餎面(he le mian)而不是餄餎面(he lao mian)。餄餎面是石家莊的一道地道美食,在之前,也包括現在,一說到誰家吃餄餎,就知道這是在辦喜事,在娶媳婦。在石家莊,如果你沒吃過餄餎面,那絕對是一件新鮮事。

蕎麥餄餎

不光辦酒席,城裡趕大集,路邊攤都有得賣,但要想吃到正宗的四喜餄餎面,就要費一些周折了,一般路邊攤都是炸醬的。要想吃,就需要和老闆好好說。因為四喜餄餎通常是娶媳婦的時候才有,路邊攤也有,但因為吃的人多,都吃四喜不吃炸醬,這生意就沒法做了。因此一般客人來了問有沒有四喜,店老闆會說沒有,只有堅持要的,才給你吃。蕎麥餄餎好消化,膳食纖維多,開胃,吃完以後會不由自主地喊道:老闆,再來一碗!

趕大集吃餄餎
四喜餄餎面

正宗的四喜滷是用大鐵鍋熬的,家裡做不出那個味道。支起大鐵鍋,用瓷實的柴火燒,足足燉40多分鐘才能開席,一般娘家人都是座桌上吃,男方本家的人要把做好的餄餎面,端給人家。等對方吃完,自己再拿著碗筷去盛,不管男方女方,還是老人孩子,吃完後不再來一碗,都感覺自己不是來看新媳婦的。餄餎面是結婚必不可少的美食。

結婚不能錯過的美食
大鐵鍋炒菜
打滷

四喜餄餎面絕對稱得上是一道美食,一個足以代表石家莊的地道小吃,一個已經深入大眾的文化美食,吃餄餎就意味著喜事。所謂四喜滷,是指肉、豆腐片、黃豆芽、蒜苔這四樣食材,經過大火炸醬、文火熬湯之後做出來的面滷。而餄餎一般採用蕎麥麵或者白面和面,面比較軟,放到餄餎床上壓出來的,所以吃餄餎,也叫壓餄餎。

壓餄餎

餄餎面滷製作方法

四喜滷的製作,是先把豆腐切成三分之一釐米的薄片,然後用油炸至金黃,把炸好的豆腐在切成一釐米寬,大概半個打火機長的小長條,留下備用。肉要選用上好的五花肉,先煮一下,煮到半生不熟,再把五花肉切成和豆腐片同等的大小長方體,一定不能剁碎,太碎了吃的時候不過癮,吃不出香來。蒜苔洗乾淨,切成長段,長度和豆腐相等。最後挑選黃豆芽,黃豆芽是整個四喜餄餎的精髓,沒有黃豆芽就沒有嚼勁。一般在路邊的小吃攤,還會放一些生綠豆芽,先放碗底,再盛面澆滷。

黃豆芽

四喜餄餎滷在烹飪的時候看似簡單,卻很有講究。第一步是炸醬、炒肉,大鐵鍋中放入食用油,把各種香料炒香後放入豆瓣醬,醬要多,而且必須炸熟。等醬料炸熟以後,放入肉片、蠔油,不停的攪拌,因為是大鍋,而且火旺,稍不留意會炒糊的。第二步是等肉炒到七分熟,放入豆芽和豆腐,爆炒之後放入清水慢燉。需要注意的是,這四樣食材的比例都是一比一,肉可以多點,但是一定不能少。最後等到豆芽和肉都熬熟之後,再放入蒜苔,撤掉鍋底火,蓋上蓋子悶,用餘溫在熬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美食:四喜餄餎面

餄餎麵條的製作方法

餄餎面是一種傳統的一種麵食,製作者用餄餎床子把和好的蕎麥麵團放在餄餎床子裡,用力壓餄餎床的槓桿,把面擠出來,形成長條。餄餎床子的底部裝有圓形網眼的腔堂,連結著一個較長的長槓,壓餄餎的時候,麵條會直接進入鍋裡。

壓餄餎面

當然四喜餄餎也有放海帶絲的,但是吃起來的味道都是大同小異,吃餄餎就是吃那個味。飯店的餄餎在上桌前也會放一些生韭菜,把生韭菜切成碎末,撒到碗裡面能夠提味,增加食慾。做餄餎的面一般是蕎麥麵,但是現在過事(結婚)都改用白面了,一是因為蕎麥很少,第二個就是蕎麥麵比較貴,結婚娶媳婦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農村結婚光彩禮就能到幾十萬,所以結婚的人家能省還是會省的。

飯店裡四喜餄餎面

四喜餄餎面這個美食,可以說是莊裡人的最愛的美食之一,尤其是蕎麥麵的。蕎麥又稱淨腸草,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非常的低,胺基酸含量也低於其他的食物,但是蕎麥卻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容易煮熟,非常容易消化,其膳食纖維的含量是大米的10倍多,同時微量物質含量也很豐富,比如維生素、鐵、鋅以及脂肪酸等。蕎麥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降低三高的功能,因此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深受消費者青睞。

吃一碗餄餎面,濃濃鄉情,石家莊美食你知道多少?餄餎面除了四喜滷之外,還有炸醬滷、羊肉滷、醃肉滷和牛肉滷。餄餎是北方獨特的小吃,石家莊蕎麥餄餎面遠近聞名,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餄餎麵館,餄餎吃起來筋道爽滑,口味鮮香濃鬱,開胃爽口。

本文原創,禁止抄襲,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東北鐵鍋燉魚為吸引顧客,用大鐵鍬上菜,太拼了,顧客吃完懵了!
    東北鐵鍋燉魚上用大鐵鍬上菜,貼餅用菠菜面,東北人都沒吃過!東北鐵鍋燉魚為吸引顧客,用大鐵鍬上菜,太拼了,顧客吃完懵了!東北最著名的美食就是小雞燉蘑菇、豬肉燉粉條、大亂燉,當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燉」,而且鐵鍋燉出來的食物特別的美味,無論是雞也好,魚也罷,都是難以抵抗!
  • 農村辦酒席,農民看到這道菜上桌就會立馬走人,而不懂的還在坐著
    小妖個人覺得在酒店中舉辦酒席沒有什麼氣氛,大多都只是吃個飯而已,而且這些菜式雖然好吃可是分量不多價格還貴,相對於城市裡的酒席,小妖更喜歡農村的酒席。農村辦酒席,農民看到這道菜上桌就會立馬走人,而不懂的還在坐著。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農村吃酒席常出現的12道菜!每道菜都是經典,看到直流口水
    農村吃酒席常出現的12道菜!每道菜都是經典,看到直流口水在農村,不論是家中白事還是喜事,都會辦酒席,農村的酒席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存在,酒席不但是用酒肉招待親戚朋友們的一種聚會活動,更是朋友們相互之間祝賀的一種形式。
  • 為什麼現在農村辦酒席都喜歡請一條龍服務呢?
    在我們招遠當地農村,現在農村辦酒席,早就改變了過去一家辦酒席,動員街坊鄰居來幫忙的模式,不管是紅事還是白事,只要確定好日期,提前聯繫好鄉村廚師,人家提供的一條龍服務,確實方便又實惠。這時會招呼左鄰右舍和本家本戶的來幫忙,擇菜、洗菜、Sha魚、切肉、洗碗、刷盆等等,這些雜活大多是老娘們的活。同時派出兩位男性協助廚師,專門忙活鍋灶上的活,提水、燒火,收拾豬下貨,扣肉、肘子、丸子等這些肉菜,需要提前煮得煮,炸得炸,先把粗笨活忙活完了,第二天上菜才會快。
  • 農村酒席上的上菜習俗,看到這道菜的時候,基本就快散場了
    而且,在長時間的農村酒席操辦實踐中,也形成了很多獨特的農村酒席上菜習俗。一般有開場菜和收尾菜之分,如果看到收尾菜的話,也就是酒席快要散場的時候。這個時候應該做的是與主家寒暄一番後告辭離開,如果看到了收尾菜還在傻傻地等待上新菜,那是很容易被大伙兒笑話的。農村的酒席宴會十分盛大而豐盛的,瓜子糖果、大魚大肉等吃食,應有盡有。
  • 實拍農村辦酒席,螃蟹龍蝦都上桌了,城裡的酒席都沒這麼實惠
    現在農村的土豪越來越多,辦起酒席來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了,以前的農村酒席就是大鍋菜,無論從菜式到味道,都是很一般的。但是現在不同了,農村的土豪辦起酒席來也是非常講究面子的,從食材到味道也都是非常上檔次的。看看這組圖,就是農村的婚宴酒席,蝦肉剝了一大碗,實實在在的量,連城裡都不敢這麼給上菜。如果說城裡的酒席講究的是排場,那麼現在農村的酒席就是既有排場,又講究實在,每一道菜的量都很大,讓每一位參加酒席的老鄉們都能吃得飽吃得好。以前去農村參加酒席,有雞有魚就算不錯的了,現在還給準備大龍蝦,每桌一份。
  • 農村辦酒席的特色,都是大鍋菜,看著醜吃著香
    農村辦酒席的特色,都是大鍋菜,看著醜吃著香在中國有一個很大的習俗,就是家裡如果有什麼喜事,是一定要辦酒席的。家裡孩子結婚了,要辦酒席,孩子出生了要辦酒席,現在就連家裡買了套房子都要辦個酒席。辦酒席是一個從古至今的習俗,尤其是在農村,吃酒席是最熱鬧的,除了親戚之外,還要受到街坊鄰居的祝福,這些人就稱為百家客。不同地區,也許辦酒席的風俗不一樣,但是都要辦就對了。要問酒席差別最大的地方是哪裡,那就是城市跟農村了。
  • 農村酒席上最初的美味,一上桌就被大家搶著吃沒了
    凡是家裡有大事必會辦酒席。酒席一方面是農村人家裡的面子代表,這也和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的信仰有關。就像在古代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宴會一樣。這可能就和中國一直以來的禮尚往來的文化禮節有關。再一個習慣就是中國人喜歡在飯桌上談事。喜事就要聚眾分享,所以,辦酒席變成了農村的一種習俗。
  • 農村辦紅白酒席,還沒有吃完就開始打包,你怎麼看這一現象?
    在農村遇到紅白事事都有辦酒席的習俗。在我們老家農村,家裡蓋房,娶媳婦,嫁閨女,過壽,孩子滿月都有擺灑席的習俗,全村的人每家都會出錢去主家吃上一餐。擺酒席圖的就是一個熱鬧,歡喜,主人家準備好所有的菜品,大多是8-10個菜,其它鄰居來捧場,一起熱鬧熱鬧。圖個吉利。我記得在90年代以前,在我們村裡面,誰家擺酒席,一般都是只去一個的,小孩也是很少有人帶去的。有的人家就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在家的話,有的會帶小孩去。
  • 農村人辦酒席,越來越喜歡到酒店,為啥不在家裡辦了?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每到年末,是農村喜事的高峰期,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往往會選擇年前回家與人訂婚或結婚,各種酒席也時有發生。從前,鄉下人辦酒席就是在自家院裡外面擺上幾十個桌子,請附近有名的酒席廚師來掌勺,親戚和鄰居也會過來幫忙,從結婚前兩天起,就好不熱鬧了。然而這些年來,鄉下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酒店裡辦喜宴,這也不禁引起了人們的好奇:為什麼不在自己家裡辦呢?
  • 河南農村紅白事酒席,上菜順序有講究,不知道你們那是不是
    農村紅白事都要請酒席,在小編老家豫東地區,不論是紅事還是白事酒席,很講究上菜的順序。比如說,先上涼菜。我們那邊一般是八個涼菜,或是十二個菜。如果是紅事,必定有一盤乾果點心。整隻的雞、魚這兩樣一定是有的,另外小酥肉,甲魚湯,梅乾菜、雞肉塊、米酒湯,燜大肉,燜肘子這幾個是必備。尤其是燜大肉,在農村的酒席上,只要燜大肉一上,那就說明菜上得差不多了,該上饅頭了。過去農村人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大家最喜歡燜大肉,就著饅頭吃,唇齒留香。這幾年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對這個就沒那麼喜歡了。大肉之後,必有一道雞蛋湯,番茄雞蛋湯或者紫菜雞蛋湯。
  • 農村宴席上為什麼都是先上菜,而不是先上碗筷
    農村老俗話說,「食不言,寢不語」,不過這個可能在古代比較實用。以前人吃酒席,座次順序,吃菜讓酒等都有禮制規矩,就連喝口酒都要用大袖子遮臉,生怕別人看到自己的饕餮大嘴。現在行嗎?農村人辦個酒席,熙熙攘攘人頭攢動,酒席間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 農村以前大鐵鍋6印、8印、10印,你可知這「印」具體是多少?
    農村鐵鍋的「印」在農村並不是精準的計量單位,也沒有官方認證,過去農村製造某些東西,並沒有太多專業設備,精準的尺寸,大鐵鍋多數也都是農村手藝人手工鑄造,生鐵鑄造,特別厚重,可以使用很多很多年。而農村手藝人做東西,往往「眼是尺子,手是秤」,不需要專業測量工具,照樣做出順手的大鐵鍋來。
  • 熬中藥不宜用鐵鍋熬製
    很多市民都會通過熬製中藥預防和治療感冒。專家提醒,中藥忌鐵,不能用鐵鍋來熬製中藥。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肖雷說,日常生活中偶爾會發生用鐵鍋熬中藥的現象,這樣熬法並不安全。因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會與鐵發生化學反應,使藥效不穩定。通常應該使用不鏽鋼製品或者砂鍋熬製中藥。
  • 跟男友回廣西農村參加婚宴,他們這樣辦酒席,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男友還說,在農村基本都這樣,只要村裡有一家要辦喜事活白事,幾乎村裡的人都會抽掉一兩個人來到辦酒的一方家裡幫忙,還會把自己家的鍋,甚至碗筷還有板凳都借給辦酒的人家使用,聽到這裡真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不禁感慨,農村人真團結,一個村子的人一起吃飯,肯定很熱鬧吧,真是讓我越發期待了。
  • 農村辦酒席這道菜必有,城裡人沒去鄉下吃過酒,還不一定吃過
    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哪怕是在農村和在城市也有著不同的規矩。就單單以吃飯為例,在農村吃飯必須得端著吃,相信各位小時候因為這事沒少挨罵吧。現在,在外面飯店,基本上都是埋頭吃自己的了。特別是農村辦酒席的時候,氣氛特別濃厚,餐桌上的飯菜也是琳琅滿目。
  • 四川、東北、福建辦酒席「貧富差距大」,看完這些菜你想吃哪個
    四川、東北、福建辦酒席「貧富差距大」,看完這些菜你想吃哪個現在城裡辦個酒席太花錢,還不好吃,比起農村的流水席差的太遠,對比起酒店最少1000多一桌的酒席,農村顯然就便宜多了。四川酒席四川農村喜酒基本都叫壩壩宴,因為四川方言裡面壩壩就是院子,一般人家辦酒席都是在自家院子裡面擺,所以就叫壩壩宴,四川酒席最經典的菜就是「九大碗」,九大碗都是蒸菜,這幾道蒸菜是只能代表四川酒席的幾道菜,因為平時大家很少吃這幾道菜,只有到了有人家辦酒席的時候才能在酒席上吃到,所以這幾道菜也是酒席菜
  • 農村辦酒席最怕遇到這幾類人,最後一種讓人實在頭痛
    農村辦酒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統了,不管是喜事還是喪失,都得辦幾桌酒席,這種酒席也有另一種說法,叫做「高價飯」。這個叫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經無從考證了,從字面意思上看,「高價飯」的意思就是這頓飯的價格非常的高。
  • 重慶崽兒記憶中的農村酒席,20道經典招牌菜秒殺滿漢全席!你吃過多少?
    「酒席」那個熱鬧勁兒想必也曾給你留下難忘的回憶今天榜妹就帶你們回味一下那些年,讓人無法忘懷的農村酒席請掌勺大廚、準備食材辦席很簡單鄉裡鄉親來幫忙酒席基本上都是十幾桌起,自家人手肯定是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鄉裡鄉親來幫忙,張家大哥幫忙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