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家教好不好,在飯桌上就能看出來,餐桌禮儀要趕緊教育

2020-12-13 兩口育兒

眾人皆知,談吐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卻極少人知道,飯桌上的禮貌也同樣可以體現。

世界著名禮儀大師曾說道:「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日常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古時有權勢有背景的大家族,在小孩學習用餐禮貌方面比較下功夫,容不得小孩有一絲懈怠,以防客人一起用餐時看到小孩在飯桌上舉止粗魯,認為自家不重視家教導致小孩沒教養。

羅潔和老公結婚多年,有一個正在上初中的兒子,夫妻兩在兒子小的時候就對其各個方面進行栽培,其中包括學習用餐禮貌。這天,羅潔企業組織聚餐,允許企業職員攜帶家屬,然而這頓飯,吃得一點都不愉快。

企業同事葉頌靈的女兒用餐時舉止很是粗魯,每當新上一道菜,她女兒就用筷子在菜裡亂攪,一點也不考慮旁人的心情。葉頌靈也不阻止,反而樂呵呵跟大家說:女兒在家就這樣,還說小孩的口水不礙事。

同桌吃飯的小孩們看葉頌靈女兒這樣,也都有樣學樣吃起來,同事們紛紛嚴肅制止並批評了自家孩子,葉頌靈見狀還反說她們管得太多了。

反觀羅傑家的孩子,吃飯時規規矩矩地,還很懂禮貌。

當天同桌吃飯的同事,事後在私底下都討論:葉頌靈和她女兒家教真不好,一點教養都沒有讓人反感,不像羅潔家的孩子,懂禮貌還知道規矩。

吃飯是人一天當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看似是一件很平常又普通的小事,但用餐禮貌與一個人從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一起吃一頓飯,從用餐時的各種小細節,是可以很容易判斷對方是否有禮貌。

讓小孩學習用餐禮貌,是父母必須重視的。良好的用餐禮貌,是小孩長大後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也是父母給予小孩的最寶貴、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如果小孩用餐舉止粗魯,父母一定要及時制止並糾正,千萬別見慣不怪,放任不管。飯桌上,小孩的神態、動作以及坐姿,似無聲的言語,向旁人告知他是誰,他是否尊重人,他對生活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不把小孩的用餐禮貌當一回事,實際上就關閉了小孩展示自己的一扇門。

父母是小孩學習的榜樣,小孩學習用餐禮貌,父母要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長期用自身實際行動去引導小孩:

一、家裡準備吃飯時,讓小孩請長輩先就座,並給長輩盛飯,這能潛移默化中加強小孩對長輩的尊重。

二、吃飯過程中專心吃飯,儘量少聊天或不聊天。

三、教會小孩正確的夾菜方式,提醒小孩不可以用筷子在菜裡面攪來攪去只夾愛吃的,這樣能避免小孩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四、用餐完畢喊小孩一起清理桌面、收拾碗筷和洗碗。

小孩在年幼時學習用餐禮貌,看似小事,實則影響一生,父母一定要好好關注重視。吃飯是小事,卻能反映很多問題,父母一定要正確引導,讓小孩快樂又優雅地成長。

相關焦點

  • 餐桌禮儀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家教?
    中國是文明古國,中國又是禮儀之邦,各種各樣禮儀,各種場合都有各種各樣不同的禮儀形式,同時人與人之間也有很多必要的禮儀禮貌用語方式,尤其是餐桌上,有客人在禮儀特別重要,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教育程度,所以我們的家長特別好,他們對孩子從小就開始教育,讓他們養成各場合的禮儀習慣。
  • 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
    小輩才能動,而且,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不能用筷子翻菜等等,有很多講究,可是到了現在,飯桌反而成為了交流感情的好地方,逢年過節家人在餐桌上交流感情,一家人圍繞著餐桌,寓意著團團圓圓,是家庭和睦的象徵。不過,即使現在沒有了老一輩的繁文縟節,「餐桌禮儀」還是展現了一個人的修養,這在我們下一代身上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來!
  • 餐桌禮儀就是「照妖鏡」,餐桌上孩子什麼樣,將來就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認為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其他的就不重要。這樣教育下長大的孩子真的會好嗎?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的教育正是孩子人品奠基的基色,而餐桌禮儀就是"照妖鏡",孩子有什麼樣的餐桌禮儀,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上周的一件事更是加深了我對這個理念的認同度。
  • 餐桌上的習慣能看出教養,孩子6歲前,這些餐桌禮儀要狠心培養
    孩子6歲前,這些「吃飯壞習慣」要及時糾正,餐桌上的禮儀反應教養但是不可否認,總有一些人在教養這方面做得不夠,特別是在餐桌上的禮儀,很反應一個人的教養。寶媽小李和朋友到了一個不錯的餐館打牙祭,原本是想好好犒勞一些這段時間辛苦工作的自己,沒想到到最後用餐體驗一點也不好。
  • 飯桌上的禮儀,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多少?
    飯桌上的行為舉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家教,彰顯的是父母長輩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時代在進步,社會飛速發展,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應該牢記我們生命的意義和目的:規規矩矩做人,老老實實做事。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中華文明的精華,就絕不能丟。
  • 聰明的父母,從不在飯桌上教育孩子
    全文1526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吃飯是一天中難得輕鬆的時刻,飯桌上討論的話題應該是輕鬆愉快的。身邊有位家長,工作比較忙,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少,平時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就愛逮著孩子教育,孩子犯點錯、闖了禍,過了很久還是會被他拿到飯桌上來說。
  • 識人術:從飯桌上,能看到一個人的未來
    常言道:「相由心生」常言又道:「人不可貌相」觀人可真是個令人糾結的難題,看臉到底準不準不好說,但看細節確實是準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從飯桌上能看到一個人的未來。一個人若在飯桌上有這五種表現,將來難成大器。
  • 孩子有沒有教養,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了,餐桌禮儀培養很重要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叫做餐桌文化,近幾年發展的方向雖然有些偏誤,但是對於在餐桌上該有的禮儀,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很重視的,因為這體現著一個人自身的修養以及對別人的尊重。
  • 培養孩子餐桌禮儀,會十分受用!
    禮儀通常是一種行為習慣,是我們在家庭中習得的生活習慣,日積月累中,慢慢加深鞏固,所以需要從小培養。一個孩子是否有禮貌可以從許多方面判斷出來,說話顯教養,儀態顯教養,甚至從孩子在餐桌上的禮儀都可看出家教。 餐桌上,一些中國傳統禮儀已經漸漸消失了。
  • 4歲兒子飯桌上翻菜,孩子飯桌上的小舉動,可能影響他一生的教養
    若要觀察一個人的修養,與他共進幾餐,你就會有所判斷。比如吃飯的時候,有人不小心將飯桌上的杯子碰到了,並撒了一桌子水,此時在場人的反應,就體現了他本身的素質。看到這種情況,如果有人不斷抱怨和排斥,那這類人的素質就有待考察,最起碼他對生活的態度,可能會有更多抱怨。
  • 孩子這三個飯桌細節,可能會阻礙未來的發展,餐桌禮儀很重要
    臨出門前樂樂媽媽再三強調一定要好好表現,不要像在家裡一樣隨便,孩子著急出門自然是滿口答應。到了朋友家,樂樂媽媽和朋友聊得很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吃午飯的時候。於是樂樂媽媽和樂樂便被留下一起吃午飯,在飯桌上氣氛非常融洽。可是樂樂吃飯時的舉動卻讓媽媽不禁皺了眉頭。
  • 如何在飯桌上看出一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其實「看人術」也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因為人是善於變化與掩藏的,有時你看到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有可能只是他想讓大家看到的,觀察一個人有很多種方法,下面要講的是如果從吃一頓飯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從一個人對服務員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修養。
  • 餐桌上的禮儀文化修養
    一個人的修養在餐桌上可以得到淋淋盡致的體現,同樣的桌子,不同的人,修養也大為不同。一般都是等大多數客人到齊了以後,然後由請客的人來點菜。請客的人一般會徵詢大家的意見。看看有沒有什麼忌口的,或者有什麼特別想要吃的菜。
  • 最好的教育竟然藏在餐桌上
    華龍網2018年2月22日11時訊 很多爸爸媽媽都抱怨現在的孩子不好管,其實不是孩子太難管,也不是家長不會教育,而是我們錯過了教育孩子的最佳地點以及最佳時機,才使得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在教育孩子時,我推薦一個極好的地方,也是家長們很容易忽略的地方——餐桌。
  • 深度|一餐飯便知你的生活教育背景,孩子的餐桌禮儀培養全攻略
    在用餐過程中,一個人的修養和風度可通過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當你帶著孩子外出用餐或者朋友聚會時,你在品味食物,或許別人正在品味你的家教、門風,孩子的教養、品性。為什麼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要注重禮儀?因為他展示的是文化、修養和素質。具體到個人,禮儀還能反映出一個人的學識和品德。禮儀不是作秀,它的底層邏輯應該是:對他人的尊重。當你心懷愛心,懂得為他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感受時,你所表露出來的言行就會自帶禮儀之風。它是心靈美的外化。
  • 餐桌是教育孩子的開始,而餐桌教育卻被人忽視了!
    餐桌教育,是被大眾忽視的教育方式,恰恰被忽視的就是最好的,現在的很多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難以入目,究竟是和原因使然,仔細思考,不難發現,在餐桌上彬彬有禮,接人待事有條不紊,主動承擔起餐桌禮儀的,盡顯大家閨秀或紳士風度的孩子,都是接受過餐桌教育的,這些孩子無論到哪裡,都會是全場焦點
  • 郭麒麟倒茶失誤主動喝光,德雲社餐桌上的規矩,暴露了真實教養
    對於自己的這種表現,郭麒麟解釋是因為他的父親郭德綱制定的家教很嚴,餐桌禮儀是很重視的一項,因此有茶要倒半杯酒要倒滿杯的規矩,這是最基礎的餐桌禮儀。 」秦霄賢十分迷惑,經過于謙的提醒才知道,飯桌上有壺嘴不能對著賓客的規矩。郭麒麟也在訪談節目中補充道,除了茶壺的規矩,家裡還有很多餐桌禮儀,例如吃飯不能出聲音、大人先動筷子、賓客到了賓客先上桌等。
  • 孩子餐桌教育重不重要?應採兒對jasper的餐桌教育,網友大呼認可
    應採兒曾帶著兒子Jasper參加過一檔親子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應採兒要和兒子一起選取食材,而她選取的食材剛剛好,一點也沒有浪費,得到了嘉賓們的讚賞。應採兒表示,她很看重孩子的餐桌教育,讓兒子要懂得珍惜食物,不能浪費食物,不讓兒子在飯桌上有特權,也不把兒子最愛的食物都讓給兒子,讓兒子明白:這是家裡,不是在餐廳,不是他想吃什麼就點什麼菜,不能夠挑食。
  • 孩子餐桌禮儀很重要
    作者:寶寶知道 初&心孩子的教養好不好在餐桌上就能看出來。如果孩子在就餐時講究禮儀,就會受到大家的喜愛。如果是這樣,那麼就需要家長好好教導一下了。周末家人一起聚餐,大伯的孫子很調皮,剛開始大家都坐著說話了。
  • 李玫瑾談育兒:孩子飯桌教育很重要!家長要注意這些細節
    文|小沐芽育兒,歡迎關注與分享孩子良好的品性應該從家教開始,家庭教育的濃縮則更能體現在飯桌上。飯桌教育也是給孩子設立規矩,有了良好的規矩才更利於孩子各種好品質的培養。來源於網絡李玫瑾教授在多次育兒節目上提到,孩子飯桌上的教育細節,家長要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