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勇,1985年生,安徽太和人,師從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吳山明教授。畢業於安徽工程大學動畫專業,吳山明人物畫創研工作室。結業於安徽省美協首屆綜合材料高研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西安中國畫院院聘畫家、浦江山明美術院特聘畫家、中原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中原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文人水墨 詩意表達——阮勇的新文人水墨符號
張本平
文人畫要求畫家必胸有韜略,腹蓄萬卷書,才能具有「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真髓。文人畫家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學問、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將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徵集合在繪畫作品上。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他用自己的畫筆,把生活放在花的海洋裡,把理想放在玫瑰色的夢境裡,把靈魂放在一塵不染的青山綠水裡。畫為心聲,作畫以自然萬物為形態,運傳統以形寫神之美學,從而能使生動之形態轉化為心中的意象美、形而上的藝術形象。這便是阮勇的美學思維及筆墨追訴寫神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的藝術新天地。寫神始終是他創作的核心,進而成為他寫真自然與創作藝術之準則。
他以德入畫,以史入畫,以情入畫,正所謂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終能歸正為道法自然「澄懷味象」之正脈、文脈,以其創寫出推陳出新之藝術大象。阮勇的山水畫,以傳統為築基而自行生發,構建了一個幽雅名麗、質樸無塵,清闊遼遠、可居可遊的意境。他的山水畫,有鮮明的筆墨語言和強烈的藝術個性,形成了大開大合,圖式整飭,虛實分明,結構簡潔的的新文人水墨符號。
中國畫以線造型為主,「以形寫神」,寫「形」的目的全在於傳神傳意。因而阮勇在形的刻畫上大下過大功夫。然中國畫又非真實再現真實之形,而是高度概括與提煉物象之「真實」。縱觀傳統中國畫之造型規律卻有一種「象徵與浪漫」的情懷,謂之象徵法、浪漫法、詼諧法,而象徵、浪漫、詼諧恰恰體現於造型之尺度上以誇張、變形的手法付之於形,從而達到傳神之效果。這正吻合於中國畫「寫意」的精神所在,以書入畫謂之「寫」,而正是阮勇通過形來傳達。
從藝術「意」的角度去審視這種「誇張與變形」的傳神寫照,顯現出他獨特的審美趣味,有別於現實而高於現實,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虛實動靜造意境,優美宏壯寫感情。阮勇的山水畫總是在和諧中表現優美,在對立中突出宏壯,充分利用新文人畫水墨的特點,在水色和諧的詩意裡敘說情感,在濃淡虛實的意境中詮釋生命。他的畫是有形的詩,觀其畫作,時有哲思和禪意在詩化的意境中靜靜流淌之感。
阮勇通禪理、精鑑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是當代中國繪畫中少有的代表性實力派青年畫家之一。他擅長於畫山水,注重師法古人的傳統技法,以書法藝術融入繪畫技法之中,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他將已實際上成型和貫徹於中國古今而來文人繪畫的一條主要脈系予以澄清和條理化。他由唐代文人繪畫的鼻祖王維始,董源、巨然、李成、範寬、李公麟、米芾至元四家黃王倪吳再及明代的文沈,長於「士氣」,以雍穆神秀、溫潤和雅為特質的藝術風尚,他的文人畫確立了在中國繪畫體系中的正統地位。
他在繪畫中堅持以筆墨氣韻為尚,正是充分發揮了他作為一個當代文人在哲學、文學、書法上的深厚造詣,並終其一生向他所景仰的先賢、時俊研求師法,使他於義理、法度、技巧諸方面得臻完備,天真清新,自出機杼,蔚為大觀。縱覽古今,大凡獨步畫壇的卓絕者,莫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這個巨人就是歷代名家,也就是傳統。對待傳統,阮勇有其獨到的見解,在他參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第九屆當代中國山水展獲金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作品中有個很貼切的比喻,他把傳統比作深山寶藏,把創新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
有人畏難而入不得寶山,以創新為由繞山而過,其藝術終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有人入山後留戀忘返,成為傳統的奴隸,而不成自家面目。因此,阮勇在學習古人時既能入,又能出,攜寶出山才是他的高境界。基於他這種對傳統的深刻理解,阮勇以最大的力氣打了進去,汲古求新,創造出古典與當代交融的新文人山水氣象。文人畫,亦稱「士大夫寫意畫」、「士夫畫」,以區別於民間和宮廷繪畫。始於唐代王維,經北宋蘇軾、文同等人倡導,遂大行其道。文人畫多取材於山水、花鳥,標舉「士氣」,講求筆墨情趣,強調神韻,並重視文學修養。文人畫與一般的職業畫、院體畫最大區別,不在於工整細緻,不在於形似甜媚,而在於畫裡畫外的那股妙趣,達到所謂「妙不可言」之境地。
阮勇的文人山水畫《夢裡家山》《秋韻》《希望》等作品,以筆法見長。其筆法不僅能表現出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也能表現出大自然的山水之靈秀,具有煙林清曠,墨法精微的特點。除此之外,他還積極探索傳統山水畫的現代性,拓展了筆墨語言之內涵。將意象與構成、造型與筆墨、線條與裝飾大膽進行嘗試,化繁為簡,虛實相生,使其畫面構成淡雅而新奇,墨韻的層次分明,點、線、面的組合與穿插節奏明朗。他的山水作品令人感覺回歸到藝術本體,他以心靈的獨白去描繪一個現代人內心嚮往的淨土。換言之,他在對傳統全方位的觀照中架構了一個現代人的精神空間。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師造化」為阮勇的藝術源源不斷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寫生成為了阮勇創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每年,他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雲遊於各大山川之中。但他的上山下鄉不同於一般的寫生,除了大批的現場寫生作品之外,每到一處,他還會記錄下大量的寫生札記,這些文字就是他關照自然、感悟生活的載體,它們不僅記錄了他由物象—意象—形象由形及道的思考過程,也加深了他對「度物象而取其真」「於造化心源間得」的理解。在寫生中,他不為物象之表所束縛,時常提醒自己「不要為自然華美的外表所迷惑,而要找到其生命力的本質所在,體現當今時代的筆墨精神」。
在傳統與現代的轉換中,他的筆墨語言力求在畫理和物理之間尋求兼容的契合點。他深知在中國畫中最終觀者欣賞的是凝聚畫者心性的筆墨線條,而不是流於膚淺的技巧炫耀、新奇的形式創造和跟風的個性張揚。所以他重視藝術的視覺效果,更重視效果之後的文化情懷。他堅守以文養畫,以書入畫的文人寫意畫傳統,可以說這種山水精神取向正是中國畫發展的「正統」法脈。他用水載著色,用形載著意,用筆載著情,水、色、情、形在紙上流淌出物的本真,詩的意境以及心的光輝。
藝術需要表達,成長需要反思。對於藝術家來說,及時將自己的作品參加展覽,無疑是一種表達和反思的好辦法。阮勇的作品不斷參加全國美展入選獲獎。他鍾情於花鳥畫,而且走的是新文人畫的路子。內行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不過,他走得很堅定,很執著,也很勤奮。現在看來,還很成功。以我的了解,對文人花鳥畫,阮勇的選擇是天性使然,加上後天之努力,成就了他的現在。文人畫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畫中帶著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要畫好,可不容易。陳師曾就認為,人品、學問、才情、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阮勇的人品和才情,緣於天性,極具文人氣。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阮勇有「三好」:好交友,以赤誠待人,凡相識者往往傾蓋如故,從此結緣;好飲酒,以真量舉杯,頗有「醉裡得真如」之風範;好丹青,以狂熱事之,最終放棄商人身份成為職業畫家。這些舉止,都是純粹的當代文人之舉,在他做來卻是自然而然,時空流轉不改本色。正因此,我說他服膺「文人畫」是天性使然。
文人畫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很重視文學、書法修養和畫中意境的營造。這就需要後天的努力了。阮勇的智慧也在此,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他深知,要畫好文人畫,需要學養深厚、言之有物、格調高雅。為此,他既重畫內功,也重畫外功。拜師學藝上轉益多師,先後師從中國美院教授、著名畫家吳山明,並由師而友,成為佳話。學識修養上水滴石穿,作為一個畫家,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習令人吃驚。儒、釋、道的哲學思想,他都進行了頑強而系統的學習,並且有自己的心得體會,對書畫藝理與傳統哲學的關係有著自己清晰的認知。他多次對筆者說:「不懂中國文化,畫不好中國畫。即使畫下去,最後也畫不出。」這樣的體會,若非一番寒徹骨的體悟是道不出的。
阮勇花鳥畫,尤喜「荷花、芙蓉花、紫藤花」。觀其在登封鹿鳴山莊筆會上現場作畫,行筆之際「趣由筆生,法隨意轉」,一筆一畫大膽落墨,既顯現清雅又不失勁健,慮及骨力又不事張揚,從豪放中發、自然中化,不激不厲,風規自遠。文人畫重意。阮勇作畫,計白當黑,往往將無幹者盡皆簡略之,畫面的空白反顯無盡之深遠悠長,確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效,一如倪瓚所言「意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寫胸中逸氣耳」。畫筆之外,再配上書法,別有一種「筆不周而意周」的趣味。他的作品摒棄華豔,唯取真淳,有種明心見性的暢意,返樸歸真的恬淡。這樣的作品,負載了畫家的真情和詩情,完全可視為人格襟懷的化身,他常用擬人法,極重情味的表達,品之意趣盎然,極富詩意。
「新文人水墨」可以視作是當代水墨的一種較為傳統的類別。它的傳統之處在於,畫家往往沉醉於傳統文人的精神境界之中,但在藝術變革的大時代,又無法安於因循守舊的筆墨舊法,從而創造出樣式情趣迥異於傳統的新水墨畫。阮勇的人物畫作品無論是單體還是群體,無不加強調自我意識。在他的《八大山人》《意•前賢》《葫笙樓》《悲鴻精神》《戲外》《鍾馗》等一系列人物畫作品中,其運用獨特的水墨表達方式將人物變化的獨特性與時代的精神特徵結合起來。與此同時,他對於筆墨的經營讓他在水墨效果朦朧的處理上顯得放鬆而不隨意,安排精心。在傳統與革新衝突中長期浸染薰陶,讓阮勇逐漸選準了自己人物畫的藝術方向,在面對西方藝術思潮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衝突的時代,他堅持了新水墨作為當代文化突圍的手段,將西方現代主義形式與中國傳統寫意結合起來,表達出當代人的精神特質。因此,阮勇的作品有著當代文人畫的精神雅趣。
縱觀阮勇的人物畫作品,水墨人物的形體與肢體語言是構成人物性格身份的核心。在淡化環境景物,突出人物形態中心的過程中,他畫面的空間結構和人物造型構造出畫面的意境變化,整個畫面充滿了如夢似真的奇妙效果。其水墨人物淡雅唯美,繼承了傳統的雅致精細,另具有當代風俗畫的裝飾效果。在幾乎撐滿整個畫面的人物身上,有著漫畫式誇張的人物神態和表情,看後,令人拍手叫絕。
王國維在《人間詩話》中說「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繪畫也是如此。不管是悠悠遠山還是綠水青山;不管是一花一葉,一鳥一樹,還是工細之中飽含靈動,嚴謹中飽含放逸的花卉;不管是或大或小的單體人物,還是或虛或實的群體人物,在阮勇的新文人水墨畫中都不是簡單的物象塑造,他勇於用矛盾對立鑄成意境美,用詩意書寫生命的內涵。這是詩情畫意對阮勇的饋贈,也是阮勇對生活的造境表達。
(本文作者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詩詞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創作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中原美術學院院長,鄭州市中原書畫院院長,《中原書畫報》總編,鄭州市政協委員,鄭州市版權協會常務副會長,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河南工程學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客座教授,鄭州師範學院美術學院特聘教授。)
阮勇的筆墨世界朱留心
一個人心中沒有春天,微軀便無處安放,心中沒有七彩之夢,理想便無處安放,心中沒有靜謐,靈魂便無處安放。所以,人生在世,不可以不為自己營造這三個詩意的境界。阮勇畫山水、花鳥、人物,為的就是表達這三種人生寄託,表達自己的遠方。他用自己的畫筆,把生活放在花的海洋裡,把理想放在玫瑰色的夢境裡,把靈魂放在一塵不染的青山綠水裡。
《華貴永呈祥》180×96cm
在此首說阮勇的山水畫。阮勇的山水畫,以傳統為築基而自行生發,構建了一個幽雅名麗、質樸無塵,清闊遼遠、可居可遊的意境。他的畫,有鮮明的筆墨語言和強烈的藝術個性。這種個性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開門見山,主題突出。打開阮勇的畫卷,巍峨的高山大川撲面而來,或高聳入雲,或綿延無盡。他的這種開門見山的藝術表現手法,一下子就抓住人心,給人以強烈地視覺震撼,教人於不知不覺間入勝。這種構圖方法得力於北宋山水精神,但在具體的皴法上,卻沿襲南宗文脈,南北結合,柔中見剛,新穎巧妙。
《松鶴延年》248×126cm
(二)大開大合,圖式整飭。阮勇山水構圖以橫空之山脈開,以明淨之水合,或以巨麗之山開,以蜿蜒之山合,開時,感情奔放,一瀉千裡,合時,戛然而止,恰到好處。這種揮灑自如的構圖方法,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也是訓練有素的體現。
(三)虛實分明,結構簡潔。阮勇的山水畫,山川表現內涵豐富,繁密充實,雲水錶現虛空含渾,不著一物,這種大虛大實的意象,令人爽心悅目,神怡懷暢。虛實分明的構圖不易為之,如運籌不當,往往物像分離,畫面不能融洽,但阮勇的這種表現方法卻使得畫面諸多物像各自面目鮮明而又渾然一體,虛實? 相生且交相輝映,審其畫,知其由,皆因在筆墨方面協調得當之故。
《蕉林雙羽》280×140cm
次說阮勇花鳥畫。阮勇花鳥有瑰麗清雅,明豔多趣,簡潔深寓之特點。觀阮勇花鳥,一花一葉,一鳥一樹,工細之中飽含靈動,嚴謹之中飽含放逸,色彩華而不膩,厚重而不濁,熱烈而溫潤,視覺衝擊力強而不搶眼,對比明顯但過度的極有節奏。他的花鳥畫常用擬人法,重趣味的表達,這是他注重觀察、勤於思考的緣故。比如:繪畫藝術作品《微風搖紫葉》之中,左邊一株紫葉,婀娜多姿,屈曲下垂,右邊一隻白鶴回頭諦視。在視覺形象上,一紫一白,對比成趣。細品,意趣盎然。再如,繪畫藝術作品《乙亥十月》之中,一鳥縮頭立於孤枝之上,白眼注目藍葉素花,情態可人,極富詩意。
《雙棲圖》140×140cm
除了注重情趣的表現之外,阮勇在花鳥畫之中還注重寓意的表達,以便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感悟。比如繪畫藝術作品《芙蓉花下》《丁酉四月》等,都有託物寄情,以表情懷的深刻寓意。四 後說阮勇人物畫。阮勇的人物畫有兩種表現方法,一是忠於原型的寫實,一是靠妙思想像的寫意。前者如《蘆笙夢》《孔明管奏和諧夢》《八大山人》等,後者如《戲外》《鍾馗》等。不管是寫實的人物,抑或是寫意的人物,都是以形寫神,通過優美流暢的線條,適宜的色彩,表達人物的內心精神世界和品格。
《喜上眉梢》180×96cm
他的人物造型嫻熟、章法布局協調舒展,各種物像呼應得當。他的單體人物畫,多表現古賢,這種藝術探索,是他的審美趣旨所決定的,因此,在這類藝術表現之中,他注重渲染被表現人物的一種內在文化品味,從而達到他對人物形象的構建。他按照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來探討古代賢聖的外在風貌和內涵魅力。這種人物表現是極為費功夫的,要慢慢地揣度,推敲,品味。只有經過一番穿越時空的對古賢的拜訪和瞻仰式的對話,才能和古賢有心靈上的靠近,才能對古賢的形象表現的豐滿、細膩和鮮活。
《山居圖》180×70cm
阮勇顯然做得了這一點並且有獨到的心靈感悟。比如他的繪畫藝術作品《八大山人》就不是以往畫家筆下的那種睥睨傲岸、冷漠孤獨的高士形象,而是一種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現代長者,這種表現方法,從意境上說就有了時代性,從表現方法上看,就有了一種質的突破。這就是我手寫我心的一種典範。照這個路子走下去,阮勇的視野會越來越寬闊,成就會越來越大,前途一定不可限量。這種獨立地思考,獨立地發掘,用獨立地筆墨語言表現的方法,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藝術。
《長歌吟松風》248×126cm
阮勇的多體人物畫,以豐富的情節想像、大膽的造型誇張,講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在故事裡,人物的肢體語言,人物的形象風採,人物的活動環境,都表現的清清楚楚,從而使讀者達到如臨其境的藝術效果。阮勇在多體的人物畫中,善於刻畫具體的人物形象,使畫中每個人物各具形態,然後巧妙措置,使這些被表現的各種人物,按照畫面形式需要出現,或大或小,或虛或實,或詳或略,從而把畫面的節奏掌控的有條不紊。
《煙山雲樹靄蒼茫》136×70cm
初讀其畫,引人入勝,細審其畫,愛不釋手,他的多體人物畫是一曲聲情的並茂生活之歌。五 中國美術史記述了無數的成功之人,講述了無數的成功之路,但總結起來,成功之人的成功之路無外乎有以下幾個元素構築而成:一曰人品好,有德,二曰有智慧,三曰勤奮,四曰敢於開拓、創新。阮勇為人低調、厚道,人品好,有德的元素佔了;從畫中看,他在表現內涵上善於思考,有智慧的元素佔了;阮勇於書法、繪畫均有涉獵,而且都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勤奮的元素佔了。他構圖造型富機巧,敢打破陳規,有創造性的元素佔了,假以時日,阮勇一定是畫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紅樹秋色》136×68cm
《金山銀山綠水青山》220×1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