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造型美觀,結體和諧,賞心悅目,散發著美的氣息。
今天重點講一下「酒」、「奔」、「王」、「好」這幾個漢字,通過說文解字的方法。
1.「酒」字,《說文解字》:「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從水,從酉,酉亦聲。一曰造也,吉兇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遂疏儀狄。杜康作秫酒」。
翻譯一下:酒,遷就滿足。用來遷就滿足人性中的善惡激情的刺激性飲料。字形採用「水、酉」會義,「酉」也作聲旁。另一種說法認為,「酒」是成就的意思,是導致或吉或兇之事的原因。古昔時代儀狄發明了酒,大禹嘗酒後大加讚美。還有說法認為,是杜康最早發明了酒。
2.「奔」字,《說文解字》:《漢語大字典》第四個義項為:「舊稱女子沒有通過正當禮節而私去與男子結合。」《漢語大詞典》第五個義項為:「舊指女子私自與男子結合。」
「奔」有私奔義,此殆無疑義。鄭玄註:「重天時也,權許之也。」(《周禮正義》卷二十六)鄭玄謂「權許之」,說明「奔」者非正禮,僅在仲春之月這樣的特殊時期內方才得到允準。至於「奔」者的詳細所指,鄭玄在《媒氏》注中未及。對此,賈公彥疏補充道:「於是時,謂是仲春時,此月既是娶女之月,若有父母不娶不嫁之者,自相奔就,亦不禁之。」(《周禮正義》卷二十六)賈公彥對「奔」加以詳解,以「奔」為私奔,即舊時未經媒氏、未具禮節而私相結合。《國語·周語》:「恭王遊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韋昭註:「奔,不由媒氏也。」(《國語正義》卷一)賈疏與韋注義近。今人亦多將「奔」理解為不經媒氏、有逾禮制的私奔。
3.「王」字,《說文解字》:「王」的形體像一把斧頭,下部分像斧刃;金文的形體基本與甲骨文相同,只是將斧刃部分的面狀形象加強;小篆的形體是在金文的基礎上更加規整以及線條化;隸書的王形體依於小篆;從部分金文的形體來看,已經形成我們現在同行的楷書形態,三橫一豎。其中我們在小篆的形態上需要注意的是「王」與「玉」的區別。「王」字中間一橫靠上;「玉」字中間一橫處於中間位置。
4.「好」《說文解字》:「好」字中的「女」「子」當理解為主謂關係,即「女有子」或「女產子」。其理由是:從字形看,甲骨文「好」字「女」「子」兩個部件雖有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多種構型方法,但卻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即「女」大「子」小這種關係無疑是為了表明「好」中之「女」,是一個成年婦女的形象,而「子」則是一個嬰孩的形象,且為「女」所生產。
從字義看,「子」的本義與字形(突出頭部比例的小兒)相符,乃是嬰孩之稱,而其「男子美稱」之義則是後起的。從「子」得義之字多與小兒之義有關,如孺(孩子)、孟(長子)、季(幼子)、孤(幼而無父)、孫(子之子)等等。由此可知,「好」中之「子」,不會是能與女人「相好」的大男人,而只能是為「女」生產未久的乳臭小兒。以上就是今天講解的這4個漢字,漢字是一種奇妙的文字,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習,探索。
以上就是對「酒」、「奔」、「王」、「好」這幾個漢字的說文解字。
漢字,最美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