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言:越南經濟崛起的真相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薛洪言

對於越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東南亞旅遊勝地的固有標籤裡。新聞裡不時看到越南製造業崛起,也知道不少互金機構出海東南亞,首選便是越南,但也只是當新聞看看。

打破固有印象,最好實地看一看。近期我受邀參加越南「2019年胡志明市經濟論壇」,有機緣看到一個活力的城市,感受到一個立體的越南,把所思所想訴諸筆端,便有了這篇經濟隨想。

增長,活力的源泉

對胡志明市的第一印象,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摩託車大軍。胡志明市很多路口不設紅綠燈,靜候路口時,看著摩託車流如潮水般不息,不得不主動走入車流,在彼此避讓交匯中過到馬路另一邊,這個過程中,感受最大的反倒是一個城市粗放原生的活力。

說到活力,胡志明市遠不如中國一線城市那麼行旅匆匆,遍布大街小巷的人字拖和咖啡館,瀰漫的是旅遊城市特有的閒適,但這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卻是閒適中透著活力。

作為中國人,對這種活力並不陌生:活力因希望而生,希望因發展而有。發展是硬道理,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1991年以來,越南GDP年均增速高達6.9%(過去十年平均為6.3%)。作為越南最發達的城市,胡志明市近年(2010-2018)GDP年均增速高達9.42%。經濟持續增長,收入持續提升,希望和活力隨之而來。

對居民收入增長感受最深的,是用工企業。我們調研胡志明市同業機構,普遍反映這些年胡志明市用工成本顯著提升,房租也越來越貴。如一個有經驗要求的外資銀行基層崗位,2萬人民幣的月收入未必能招到人;而好地段的商業地產,租金已不低於國內北上廣深的水平。

似乎有些誇張了,尤其是考慮到越南人均GDP僅略超中國的四分之一,胡志明市人均月收入也只有3000元人民幣左右,成本怎麼能比肩中國的北京上海呢?

其實,同業反映的信息恰恰是越南高端資源市場供求失衡的一個側影。近些年外資加速入場,越南本土人才在極端時間內遭遇供不應求,高端地產租金更是水漲船高,高增長背後,越南在人才教育、地產布局、基礎設施等底層資源供給方面出現了缺口。

從中國的經驗看,經濟增長對基建升級換代的需求,反過來會通過基建本身拉動經濟繼續增長,步入一種良性循環。

遙想中國2005年之前,加入WTO推動出口高增長,製造業產能大幅擴張,電力、物流等基礎設施供應立馬捉襟見肘,為突破基建瓶頸,中國各地相繼步入基建熱潮,拉動經濟增長再上新臺階。

越南面臨著相似的機遇窗口。中美貿易摩擦以來,大量中國企業轉戰越南,越南對外貿易額大踏步向前。2017年,越南出口總額21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增速翻了一番;2018年,繼續保持了13%的增速。從結構上看,超過七成出口產品屬外資成分。

有當地朋友戲稱,中美兩國貿易摩擦以來,每一次關係緊張,都伴隨著一波中國人來越考察,其中一些人會留下來,反覆幾次後,最終沉澱下來大量的產能。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越南已建立工業園區326個,合計入園項目1.55萬個,52%為外資。

外資加速入局,進一步凸顯了越南在中高端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缺口,補短板會驅動一波基礎設施升級換代潮,而基礎設施的升級,則為下一階段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環環相扣,前景可期。

製造業崛起後的城市野望:逐夢金融中心

製造業和基建的發展,需要金融資本支持,要匯集金融資本,建設金融中心自然提上日程。

以越南現有經濟基礎,只能發展、培養一個金融中心。越南總人口9600萬,1200萬在胡志明市,還有800萬在河內市,越南的金融中心,自然不出這兩大城市。二者相比,河內市雖為首都,但無論是人口、經濟、區位條件,均不及胡志明市有潛力。

此次胡志明市經濟論壇,主題就是「將胡志明市發展成國際和地區金融中心」,在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阮成峰的開幕致辭以及越南其他政府官員的發言中,對建設胡志明國際金融中心志在必得,更是屢屢提及香港和上海,視之為學習對象和趕超目標。

之後,多國專家共議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經驗,一個細節是——長達幾個小時的議程中,政府官員全程記筆記,學習態度之恭敬嚴肅,令人視之,心有戚戚焉。

中國一路從改革開放走來,當年我們學習先進國家經驗,何嘗不是這樣如饑似渴、謙虛嚴謹呢?如今越南,也走在了乘勢追趕的路上。

建設金融中心,決心還是其次,自身條件才是關鍵。區位因素不再多言,在這裡簡單說一說越南銀行業的發展。

越南銀行業類型與中國相似,有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合作銀行、合資及外資銀行、政策性銀行及銀行合作社等,從資產規模角度看,七家國有銀行(農業銀行、越南工商銀行、越南銀行、越南投資發展銀行、GPBank、CBBank和海洋銀行)佔比48%,股份制銀行佔比41%;合資及外資銀行佔比約在10%左右;其他類型銀行只是補充;從盈利能力看,資產回報率在0.7%左右,資本回報率約為9%。

據越南央行數據,截止2019年7月,銀行業貸款餘額共計2.29萬億元人民幣,就行業分布來看,貿易、工業、建築業位居前三甲,與其產業結構相適宜。

此外,越南股票市場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數據顯示,2017年,越南經濟發展所需資金35%來自資本市場;2018年末,股市總市值為1.15萬億元人民幣,約佔GDP的72%。同期中國A股市場總市值為47.8萬億人民幣,GDP佔比僅為53%。從投資風格看,越南股民偏好大藍籌,習慣持有吃股息,短炒投機的氛圍遠不如國人。

就當前金融市場深度和廣度看,建設金融中心任重道遠。但實體起則金融興,只要實體經濟能繼續高增長,根基紮實了,再輔以頂層規劃和有序落地,金融中心建設並非空中樓閣。

一如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主席阮成峰在開幕致辭中所言,「胡志明市承諾將竭盡全力保障政治、社會環境穩定,保證投資商的正當利益,為金融組織在胡市穩定活動創造便利條件。我們希望將胡志明市與各個金融中心相連接。」

誠能如此,不愁事不能成。

越南的年輕人,越南的明天

2015年以來,越南製造業一直保持著兩位數以上的增速。製造業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勞動力的支持。越南9600萬人口,平均年齡只有29歲,15-34歲人口佔比高達32.8%,年輕人口居多。

與國內相比,越南年輕人更加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996是不存在的,大家晚上還要在咖啡館、酒吧遊冶開懷。不過,據當地的一些外資企業稱,論及在職場中的表現,越南員工與東南亞其他國家不同,更像中國和日本,比較負責,執行力也強。只是整體教育水平較中國落後,外資企業進來後,必須要做一輪針對性培訓。

從文化的角度看,除了深受西式文化影響,越南民眾對日韓文化接受度也很高。我們專門去轉了當地一家較大的書店,一共三層,外文書很多,英文佔大頭,其次是日文和韓文,中文書卻一本沒有。書店營業員非常肯定地搖頭「no Chinesebook here」,去諮詢當地朋友,他們的反饋也是胡志明市的中文書籍很少見。

同樣的,大街上能看到韓式餐館、樂天商超、日貨精品店,甚至越南四大國有銀行也在相繼引入日韓金融巨頭作為戰略投資者。相比之下,中國元素仍顯稀缺。

從經濟上找原因,我想與各國資本入越的產業形態有關,中國注重產能外遷,看中了越南便宜的勞動力;而日韓則注重從服務業著手,做一些更貼近社會民生的布局。

以韓國樂天集團為例,在越南布局有十年之久,設有20多個分支機構,員工總數超過一萬人,客戶總數超過350萬,佔越南總人口的3.6%。樂天集團在越南有商超、影院、地產、金融等多條業務線,真正融入了越南大街小巷,韓式文化也就滲透進越南中產和白領的生活中。

相比之下,中國企業入越,集中在製造業產能外遷,與藍領工人有大量接觸,與中產和白領則少有來往。中產和白領群體,是社會輿論的中堅力量,更是高淨值產業的主流消費群體,中國企業與他們疏遠,他們自會對中國疏遠。大街小巷裡難見中國元素的蹤跡,社交平臺上仍散落著不少對華刻板印象,大概與此有關。

要理解越南年輕人,還需要了解他們的愛國教育和民族情結。

胡志明市繁華地段的一個步行街廣場上,定期會有免費演出,我們當天看到的,便是一出愛國主義題材的舞臺劇。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中,一群年輕人慷慨激昂地訴說表達,雖聽不懂說什麼,卻自有一種感染力。

臺下的觀眾裡,有一臉好奇忙著拍照錄影的遊客,有激動興奮拼命鼓掌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古稀老人,與推輪椅的人低語訴說著埋藏在歷史雲煙中的過往。

臺上演員、臺下觀眾,周遭瀰漫的激昂音樂和慷慨演講,還有不遠處嬉笑著喝咖啡的三兩年輕人,構成一幅生動多元的城市夜生活畫面,讓人心有所感卻無言以發,久久不能釋懷。

年輕人,真是一個國家蓬勃發展的核心依仗。

仍有不確定性

前進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越南的崛起之路也存在不少障礙。維度很多,這裡僅以基建為例簡單闡述。

現階段,基礎設施已成為越南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基建離不開兩件事,一是政府財力,二是拆遷徵地。在中國,兩件事是一件事,土地國有,賣地為地方政府提供資金,拆遷徵地也有據可依,各種基建配套可高效率建設起來。

但在越南,土地個人持有,可自由交易,政府既缺乏賣地收入,更不可能高效地徵地拆遷,要完善基建配套,就面臨很大的阻礙。

基礎設施配套跟不上,資源流動受阻,經濟高速發展的後果便是資源積聚擁塞。水滿則溢,帶來的不是普遍意義上區域間梯次轉移的有序發展,而是特定區域要素價格畸形,並加速貧富差距,不利於中產階層的形成,最終影響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大局。

就現在的越南而言,經濟高速發展30年,但胡志明和河內之外沒有孕育出新的經濟強市,兩大城市內部發展也不均衡,華屋與棚戶間雜、汽車與摩託並行,道路狹窄,常態化擁堵,城市發展上檔升級,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世界銀行專家曾於2019年初發布專題報告,稱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越南未來十年必須保持7%至7.5%的GDP增速;而越南政府也規劃著2030年要成為中高收入國家,2045年要邁入高收入國家之列。

無論哪個角度,未來十年,對越南都至關重要。對中國企業而言,如何更好地把握越南崛起的機遇,也值得更多地探討和思考。

未來如何,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崛起中的越南經濟與越南的投資環境(上篇)
    其中越南北部的紅河三角洲,以及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總面積達到4.5萬平方公裡,佔越南國土面積12%以上,也是越南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經濟結構:隨著對外經濟政策的不斷開放,越南實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2018年越南GDP總量達到2449億美元,實際同比增速7.1%。
  • 越南版大國崛起,越南有可能成為大國嗎?
    6月8日,越南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準備用10年時間取消雙邊貿易中99%的關稅。雖然越南崛起,經濟等各方面發展迅速,但是彈丸之地,離「大國」這一定義還有很大的距離。
  • 崛起中的越南經濟與越南的投資環境(下篇)
    越南經商風險經濟風險2016年到2017年間,由於越南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宏觀政策, 包括積極處理通貨膨脹、解決結構性問題,進行改革等,越南的經濟逐漸復甦,所以2016至2017年越南的經濟加速增長。
  • 越南迅速崛起,能達到日本的高度嗎?
    【千古浪】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心已經不再純粹以歐美為主了,經濟中心開始向東方轉移,造成這一結果的重要現象就是中國和東南亞各國的崛起。我國的崛起自不必說,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我國就迅速發展,在經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已經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越南宣布要大國的和平崛起,越南的大國夢能不能實現呢
    越南有個大國夢,越南越通社的宣布:越南要在學習、踐行胡志明道德榜樣當中,與五大洲強國並駕齊驅,並且這也是符合越南實際的國情的。越南崛起,是一種「大國的和平崛起」,它不受流言、不看臉色。越南在經濟上有個明確的目標,2030年要成為中高收入國家,2045年要邁入高收入國家之列。越南會不會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強國呢?越南不會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會是一個區域性的大國。越南雖然野心勃勃,但是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因素決定了越南的未來。
  • 韓國經濟如何崛起?美國為何要扶植韓國,冷戰需要還是韓國妥協?
    說完了韓國初期的經濟模式,我們再來談談,韓國中期經濟的崛起,主因是技術引進和資本引入,誘因是漢江奇蹟的政策實施。韓國樸正熙時期,為何國家經濟會迅速崛起呢?而當年樸正熙所實施「漢江奇蹟」計劃,也是這些韓國經濟崛起的主要誘因,不過韓國崛起的背後卻存在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妥協,其中最大的一個妥協就是,在美國出兵越南期間,樸正熙政府與美國政府曾達成過一個交易,韓國政府以派兵支援越戰的方式,來換取美國資本及技術的援助。
  • 為什麼製造業不把產能搬遷到中部省份,而放任越南製造業崛起呢?
    這是經濟發展國家轉型的必然,也符合自由經濟市場下的理性決策。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兩方面來看,第一是為何我們無法把大量製造業搬遷到中部省份;第二是為何越南製造業的「崛起」是阻擋不了的?最後隨著日本和韓國經濟的崛起,他們的製造業轉型之下,中國的機會才出現。其實我們可以看出來,國家經濟在初期之時,人力成本低廉,勢必會吸引大批製造業的興起,但隨著經濟發展的提高,低端製造業的利潤無法支撐起昂貴的人力成本,那麼自然製造業就會轉型,一些低端製造業也會撤走。這是既定事實,也符合經濟發展的趨勢。
  • 越南「2019年胡志明市經濟論壇」
    【摘要】 對於越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東南亞旅遊勝地的固有標籤裡。新聞裡不時看到越南製造業崛起,也知道不少互金機構出海東南亞,首選便是越南,但 對於越南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東南亞旅遊勝地的固有標籤裡。新聞裡不時看到越南製造業崛起,也知道不少互金機構出海東南亞,首選便是越南,但也只是當新聞看看。
  • 越南崛起 造紙機會在哪裡?
    越南總理阮春福提出這一目標時,正值「金特會」之際,越南抓住了機會向世界展示了他們改革開放與快速發展的前景。 不管從國家情感還是國家戰略的角度,越南若崛起,甚至躍升為發達國家,中國或許不太好接受。 但是,這個曾經一直飽受戰亂之苦的東南亞國家,如今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其經濟增長就像井噴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自己80年代的影子。
  • 製造業為什麼不把產能轉移到中部省份,卻讓越南製造業崛起來呢
    它是經濟發展國家轉型的必然性,也符合自由經濟市場中人的理性決策。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大量製造業轉移到中部省份;二是為什麼越南製造業的「崛起」不能阻止?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吧:為什麼我們不能將大量的製造業遷移到中部省份呢?
  • 越南經濟總量相當於中國哪個省?
    最重要的是,越南經濟是一個典型的消費驅動型經濟,最終消費支出佔GDP比重長期保持在70%以上,其中最終消費支出中,居民消費佔比接近90%,未來增長潛力很大。越南是如何崛起的?第一階段:改革開放。1986年,越共六大提出了「革新」路線,開啟了越南的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之路。
  • 越南網紅麵館,「筷子騰空」不掉落,知道真相後再也不去了
    越南網紅麵館,「筷子騰空」不掉落,知道真相後再也不去了在越南越灣的時候路過一家越南網紅麵館,他家的麵條非常的獨特,可以選擇半空中,而且還不會掉下去。面口感味道也非常不錯,雖然說價格稍微貴一點,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接受的。
  • 湄公河流域六個國家中,崛起中的越南實力如何?
    湄公河連繫流域內6個國家,分別是:中國(雲南省)、泰國、寮國、緬甸、越南與柬埔寨。大湄公河次區域幅員面積廣大,是連接中國和東南亞、南亞地區的陸路橋梁,因此戰略地位重要。日本企業從1970年代即投入東南亞投資,面對1990年代以後的中國快速崛起,積極投入亞洲開發銀行主導的「大湄公河經濟合作架構」,並且逐漸收到成效。
  • VNG:越南版騰訊的崛起故事
    越南經濟目前非常像十年前的中國,充滿了投資機遇。但是歷史上的淵源和恩怨,又讓越南成為一個對中國又愛又恨的國家。他們是全世界最認同中國文化的國家,同時又是最敵視中國品牌的國家。騰訊第一個海外市場選擇的就是越南,但在越南市場鎩羽而歸。越南本地卻出現了一家以抄襲騰訊而成功的獨角獸,它就是越南版的騰訊——VNG集團。
  • 越南娶媳婦不要彩禮,娶回來靠譜嗎?美女悄悄道出真相
    越南娶媳婦不要彩禮,娶回來靠譜嗎?美女悄悄道出真相現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交流往來也變得越來越密切,尤其是在我國廣西和雲南等地,因為與東南亞等國所接壤,所以當地的貿易往來是非常密切的。在交流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段喜慶的跨國婚姻,現在對於這種事,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但是偏偏會有一些人去找越南媳婦,這也是因為免去了彩禮一說,那麼像這種不要彩禮的越南媳婦,娶回來真的靠譜嗎?
  • 圖文:崛起中的越南芒街市
    圖文:崛起中的越南芒街市 3月16日,在越南北部廣寧省芒街市口岸,一輛大型貨運卡車在等待辦理出關手續。近年來,該市利用越南政府優惠的邊境口岸政策,發展中越邊境貿易,努力吸引中國商人到芒街投資經商,並積極發展旅遊業,人均收入已由原來的100美元增加到550美元。目前,芒街已成為中越經貿貨物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新華社記者黃海敏攝(數碼傳真照片)
  • 中國男性去越南後,為什麼都不願回來了?當地女性害羞說出真相!
    中國男性去越南後,為什麼都不願回來了?當地女性害羞說出真相!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提高,有些人則會選擇前往國外旅遊或者是工作,而與我國相鄰的越南就是不錯的選擇,中國男性去越南後,為什麼都不願回來了?當地女性害羞說出真相!
  • 去越南旅遊,帶5000元人民幣夠用嗎?驢友說出真相
    這其中越南就是中國人比較喜歡去的一個旅遊國家,然而也有一些遊客表示,去越南旅遊帶5000元人民幣夠花嗎?對此導遊便說出了真相。事實上5000元的人民幣在越南就可以說是富豪級別的,因為5000元的人民幣在越南相當於1700萬的越南盾,因此玩一星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為什麼越南女人嫁到中國後都跑了?暗中調查後,真相讓人意外!
    為什麼越南女人嫁到中國後都跑了?暗中調查後,真相讓人意外!如今的跨國婚姻不斷地增多,越來越多的人突破了國家的限制,在國外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另一半。我國的鄰國越南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他們那裡經濟發展非常的落後,而且基礎設施不完善。
  • 越南成為東南亞經濟領頭羊?2大短板卻日益顯著
    然而,縱觀全球,東南亞地區經濟卻意外實現高速增長,成為當前全球經濟發展的「一股清流」;其中,作為東南亞經濟領頭羊的越南自然備受全球矚目。隨著越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如今越南已陸續加入了三大自由貿易區,這將有助於越南的加工製造業、科技業等全速發展,令其成為亞洲經濟體系崛起的一顆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