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發表的最後兩首詞,朱德讀後感慨萬分,寫下了絕筆詞

2020-12-15 歷史潮河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不僅是個偉大的軍事家,也是一個偉大的詩詞作家。他寫的《沁園春雪》 堪稱詩詞中的大成之作,當時蔣介石想找人寫詞去把這首詞比下去,可是整個國民政府竟然找不到一個人能寫出這麼有氣勢的詩詞。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毛主席在1976年發表的兩首詞,這兩首詞也是他最後發表的兩首詞,在病床上的朱德元帥讀後奮筆疾書寫下了兩首絕筆詞。

這兩首詞發表於1976年的元旦,分別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和《念奴嬌·鳥兒問答》。而這兩首詞對朱德元帥來說可以說是記憶猶新,因為這兩首詞中的頭一首,是毛主席1965年5月到井岡山視察時寫的。

這是毛澤東1929年1月離開井岡山後第一次回去,距1927年率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已有38年了,故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念奴嬌·鳥兒問答

鯤鵬展翅,九萬裡,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

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嚇倒蓬間雀。

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

還有吃的,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

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雲端。

過了黃洋界,險處不須看。

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一臉病容、身體仍未康復的朱德,一聽到這兩首詞的播音,頓時精神起來,不禁讚嘆道:「毛主席的詞寫得真好啊!」

那幾天,朱德一有空就給家人講解這兩首詞的內容,介紹有關井岡山的情況。有時,還叫工作人員反覆朗讀給他聽。此時,儘管朱德不能見到毛澤東,但是,他仍時常掛念與他共事50年的老戰友。

毛主席的詞激發了朱德元帥的無限感慨,他情不自禁詩意勃發,反覆推敲,用一個多星期,終於寫下了《喜讀主席詞二首》。朱德為這兩首詞作小引說:「毛主席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吟詠有感,草成二首。《詩刊》索句,因以付之。」

原文:

毛主席詞二首發表,聆、讀再三,欣然不寐。吟詠有感,草成二首。詩刊索句,因以付之。

昔上井岡山,革命得搖籃。

千流歸大海,奔騰湧巨瀾。

羅霄大旗舉,紅透半邊天。

路線成眾志,工農有政權。

無產者必勝,領袖砥柱堅。

幾度危難急,賴之轉為安。

布下星星火,南北東西燃。

而今勢更旺,能不憶當年?

風雷興未艾,快馬再加鞭。

全黨團結緊,險峰敢登攀。

鯤鵬九萬裡,直上雲海顛。

偉哉大宇宙,壯志充其間。

可笑蓬間雀,稱霸欲吞天。

倏爾控於地,仙閣化為煙。

文革號炮響,帝修心膽寒。

春風化紅雨,新枝壯且繁。

老中青一體,路線共瞻前。

階級鬥爭綱,綱舉目豁然。

掌握辯證法,統一宇宙觀。

真心搞馬列,地覆又天翻。

一九七六年二月

這是朱德生前的最後詩作,也是他和毛澤東最後一次詩詞酬唱。

後來鄧穎超建議《人民日報》轉載朱德元帥的這兩首詞,但是遭到了姚文元的蠻橫拒絕。直到下半年姚文元等人粉碎後,在毛主席紀念毛主席誕辰83周年,《人民日報》於1976年12月26日特地轉載了朱德的這兩首詩。

筆者寄語:朱德元帥的兩首詩,充滿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崇敬和熱愛,充滿對共產主義事業勝利前景的革命豪情。

相關焦點

  • 詞人最後一次中秋賞月,寫下絕筆詞,卻成為北宋最好的賞月詞
    蘇東坡創豪放詞,但當時詞壇效仿者不多,唯獨晁補之的詞作最像蘇東坡,格調豪爽,境界深廣。這首《洞仙歌》便是其中典型。這首詞同時還是晁補之的絕筆詞,當時詞人被貶泗州,中秋賞月乘興而作,不想這竟是一生中最後一次賞月,不久就病逝在泗州,此詞便成絕筆。
  • 與李白這兩首詞媲美的作品,分別等了四百年和一千兩百年才出現
    南宋淳佑間黃昇編集的十卷本《唐宋諸賢絕妙詞選》卷一,選錄了李白的兩首詞《菩薩蠻》和《憶秦娥》,並云:「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後世以同調為詞的不少,然而堪與這兩首媲美的卻寥寥無幾。《菩薩蠻》等了四百多年,《憶秦娥》更是等了一千兩百多年,才出現可以與它們媲美的詞作。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卻一開頭就出神入化,讀後大呼過癮
    與唐詩並稱雙絕,是我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兩顆光輝奪目的明珠。但是你知道現存宋詞最多的是誰嗎?他便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現存宋詞629首。而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的蘇軾僅有362首。當然本文不是要比較他們現存宋詞的數量多少,而是以此來說明我們從課本上所熟知的宋詞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說辛棄疾、蘇軾等詞人還有很多冷門的詞作,值得我們去品讀。
  • 毛主席會見老布希,說了一個不雅的詞,還把這個詞寫入詩歌裡
    其實,毛主席也曾意識到這一點,他曾在不同場合,為了拉近與交談者距離,說出一些幽默的話語。其中,有一個字,被毛主席在不同場合經常用起。然而,這個字經常被他談及的字,卻是有點粗俗,甚至有點不登大雅之堂。1974 年,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父親老布希(當然,老布希也是美國前總統),被美國前總統福特任命為美國駐北京聯絡處主任。
  • 「十年生死兩茫茫」,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字字肺腑,感人至深
    「十年生死兩茫茫」出自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詞人為了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悼亡詞。上片寫實,表現出詞人對於亡妻深沉的思念。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裡,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悽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 毛主席發表沁園春雪,蔣家御用文人紛紛pk,胡適懟:考不上北大
    毛主席發表沁園春雪,蔣家御用文人紛紛pk,胡適說:考不上北大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武將是誰,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文章是哪一篇,這樣的問題,都容易造成一大片人互相拍磚開炮。可是,說起毛主席寫下的《沁園春雪》,我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會欽佩這裡面的家國情懷和領袖氣質。
  • 毛主席暢遊長江後寫下一首詞,不僅用典精湛,詞意也行雲流水
    毛澤東隨即寫下詞作《清平樂·蔣桂戰爭》,詞中就有「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兩句,用的就是「黃粱一夢」的典故。這個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濟的《沈中記》一文。宋代蘇軾在《被任南遷,途中寄定武同僚》中亦有「只知紫綬三公貴,不覺黃粱一夢遊」的詩句。
  •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但詞確實牛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句句香豔非常汙,但詞確實牛:《雨中花慢》北宋·蘇軾嫩臉修蛾,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床。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三春桃李,一夜風霜。丹青易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
  • 毛主席詩詞:16歲寫的七絕有王者風範,最後2首適合送別2020!
    這首詞寫於1925年,當時毛主席從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路過長沙,重遊橘子洲,寫下了這首詞。詞的上闋描繪長沙晚秋之時的景色:湘江西岸的嶽麓山及附近許多山峰都變成了紅色,山上的樹木經霜打之後顏色變幻,就像被染過一樣。滿江碧水,千萬隻大船在江水中爭相行駛。
  • 納蘭性德一生最後一首悼亡詞,讀後不禁潸然淚下
    納蘭性德:「滿清第一才子」、「清初三大才子」之一,以詞見長,其詞婉約傷感,他的詞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著華貴的悲哀,抒發著優美的感傷,王國維評價納蘭性德說:「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 曾經寫過兩首最孤獨的詞
    很多年以前,我經歷了人生裡最悲苦的一段時光,一個人孤獨的飄蕩在這個人世間,看慣了世態炎涼,也看透了世間各種各樣的人性,那一年我差點就告別了這個世界,可是我終究還是挺了過來,在那一年的春節裡,我曾經寫下過兩首詞,不是什麼佳作,只是我在最孤獨的時候,留給自己的一個祭奠,那年除夕的夜裡,我孤身一個人,在震耳欲聾的炮竹聲裡,在半醉半醒中,獨自守夜到天明,當所有人團聚,
  • 柳永登樓遠眺,寫下一首詞,最後14個字堪稱千古第一情話!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其詞內容主要以描寫市民階層男女之間的愛情為主,雅俗並陳,善用鋪敘和白描的藝術手法。如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便是一首著力抒發相思之情的詞作。《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是柳永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所寫下的一首千古名作。
  • 毛主席暢遊長江後寫下一首詞,不僅運典精湛,詞意也行雲流水
    毛澤東隨即寫下詞作《清平樂·蔣桂戰爭》,詞中就有「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兩句,用的就是「黃粱一夢」的典故。  這個典故出自唐代沈既濟的《沈中記》一文。宋代蘇軾在《被任南遷,途中寄定武同僚》中亦有「只知紫綬三公貴,不覺黃粱一夢遊」的詩句。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絕唱,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史上最有名的兩首詠梅詞,一首落寞,一首豪情萬丈,你喜歡哪一首?
    作者:燕七來源:燕七讀詩詞(gh_55afc179c9b5)冬天到了,是賞梅的時節。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名篇,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納蘭性德這首詞,堪稱最悽美的《如夢令》,最後六個字令人斷腸!
    說到《如夢令》,大家首先可能會想到的是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一首為《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一首為《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可是,除了這兩首,能夠成為經典鮮見紙上,其實蘇軾蘇東坡和秦觀秦少遊都有過該詞牌的作品,雖然也屬佳作,但還是少了些許李清照詞中的意境和驚豔。可是,驚豔之作不是沒有,比如今天小赫赫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一首納蘭性德的《如夢令》。此詞名為《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 蘇軾於重陽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反用杜甫詩意,竟超越了千古!
    《西江月·重九》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不同於尋常吟詠重陽的作品,這首詞準確來說,是蘇軾送別友人時寫下的贈別詞。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重陽節,蘇軾照例登棲霞樓飲宴賓客,登高賞菊,懷念起好友徐君猷,即景生情,便寫下了這首詞。
  • 蘇軾為送別友人,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百讀不厭,驚豔千年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一首詞《臨江仙·送錢穆父》,來共同感受一下蘇軾面對離別時的曠達。顧名思義,這首詞是蘇軾為送別友人錢穆父而作。那麼這位錢穆父是何人呢?蘇軾又是在何種時代背景下寫出的這首詞呢?《宋史》卷三一七《錢勰傳》載:「勰(xié)字穆父,彥遠之子也」。可見錢穆父即錢勰。而錢勰在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知瀛洲(治今河北河間)時曾途經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