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0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當前,海外疫情快速擴散,致公黨心系僑海安危冷暖,根據致公黨中央領導指示精神,致公黨中央宣傳部與中國科協科普部合作,推出「致公科普·抗疫篇」中英文系列科普圖文短視頻,向海外僑胞群體,包括華僑、華人和留學生普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科學知識,幫助大家預防感染、提高免疫力,共同抗疫。今天推出第二期闢謠圖文《「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重來,真的嗎?》。海外僑胞們,讓我們一起風雨同舟、砥礪前行,早日戰勝疫情!
近日據世界衛生組織信息,中國有關部門在武漢發現一種新型冠狀病毒(nCoV),並正式將病毒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消息一出,不少網友都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當年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捲土重來,這是真的嗎?
事實並非如此。
1.認識冠狀病毒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冠狀病毒。冠狀病毒在系統分類上屬冠狀病毒科,它是具外套膜的正鏈單股RNA病毒,直徑約80-120nm,其遺傳物質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只感染人、鼠、豬、貓、犬、禽類脊椎動物。
冠狀病毒最先是1937年從雞身上分離出來,病毒顆粒的直徑60-200nm,平均直徑為100nm,呈球形或橢圓形,具有多形性。
2.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有6種
(1)α屬的229E、NL63;
(2)β屬的OC43、HKU1;
(3)MERSr-CoV、SARSr-CoV;
(4)HKU1、SARS-CoV;
(5)MERS-CoV:可引起肺炎;
(6)此次從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離出的冠狀病毒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β屬),命名為2019-nCoV。
3.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有何異同?
從進化起源和病毒的親緣關係上來說,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程度為80%,與SARS同屬於2b組的Beta冠狀病毒,但是不同於SARS-CoV,因此應歸入「SARS樣」或者「類SARS」的冠狀病毒。
更準確地來描述,該病毒應該是從蝙蝠來源的冠狀病毒基礎上經過長期的突變等原因形成的(尚不能確定蝙蝠是否為傳染源),已確認存在人傳人的現象,但還未表現出在人與人之間廣泛傳播的能力。
無論是從基因組水平來說,還是從目前的傳染力和致病性來說,該病毒暫時都無法與SARS同日而語,只能說「還是個弟弟」。因此在社會上或網上流傳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就是SARS病毒的說法均是謠言。
4.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的臨床特點
根據國家和武漢相關部門發布的信息,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具有以下臨床特點:
(1)發熱,乏力,呼吸道症狀以乾咳為主,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
(2)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3)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4)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出現肝酶、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
(5)胸部影像學檢查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春節期間,如果你出現疑似肺炎症狀,最好馬上到醫院就診。雖然2019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SARS病毒,但也不能輕視哦!
作者:鄧躍林,醫學博士,二級主任醫師/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知名專家,倫敦皇家醫學院訪問學者,湖南省三級醫院評審委員評審專家,中國醫師協會科普分會中毒與急救專委會主任委員
上海致公微信訂閱號
原標題:《【致公科普·抗疫篇】「2019新型冠狀病毒」是SARS重來,真的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