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風光,在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之後,迎來了:「望長城內外,濃霧莽莽;京華上下,陰霾滔滔。」
從環保部獲悉,受汙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1月26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空氣重汙染過程。28日,灰霾面積擴大到53萬平方公裡,重度及以上汙染城市數量增加到23個。
近日,臺灣中南部地區PM2.5濃度爆表,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科醫生蘇一峰表示,PM 2.5每上升10,人類的壽命就會減少200多天。
他在Facebook上貼出10張圖片細數PM2.5的可怕:就算緊閉門窗也無法完全防止,一般的口罩等於沒戴,醫療口罩可防20%,N95口罩才能防90%以上。
蘇一峰在圖片中介紹,PM2.5可以直接進入支氣管及肺泡,被人體吸入後會損害血紅蛋白的輸氧能力,而且進入肺泡的懸浮顆粒能直接進入血液循環。
他在整理的資料中也提到,臺灣的PM2.5有1/3是境外移入,2/3則是燒垃圾、汽車尾氣等自產而來。
按其說法,PM2.5每上升10,肺癌的死亡率會增加12%,缺血心臟病增加16%,心肺疾病增加10%,所有原因死亡率增加5%,壽命會減少200多天。
然而,最近披露的研究報告顯示,通常所說的PM2.5並不是我們面對空汙問題的頭號敵人,它的「小老弟」PM0.3才是對人體危害最大的「品種」。
自11月初一股冷空氣影響過後,廣州已經有10多天沒遭遇過像樣的降溫。北風退讓,空氣裡的髒東西愈發囂張起來,最近幾天早晨或傍晚都是一片灰濛濛。根據監測,昨天5時前後能見度只有2公裡左右,最低僅1.9公裡。隨後陽光普照,能見度才漸漸好轉。到了黃昏,沉沉灰霾又把整座城市籠罩起來。
「前段時間東北PM2.5爆表了,廣州該不會也這樣吧?」在外資企業工作的符衛感到有些擔心。然而記者了解到,雖然我們說灰霾天氣中,PM2.5是「罪魁」,可它的危害不是最大的。所謂的PM2.5,也就是細顆粒物,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所以,PM2.5可以看作是一定的範圍,2.5、0.3、0.1微米……都是PM2.5,就像籃球、網球、桌球都是球狀,粗略地比喻,如果說直徑2.5微米的顆粒是籃球,那麼直徑0.3微米就是網球,0.1微米就是雞蛋。
於是,PM2.5又被細分為PM0.3(0.3微米以下)和狹義的PM2.5(0.3~2.5微米)。根據中國氣象局旗下中國興農網的披露,很多所謂防PM2.5的產品,比如空氣淨化器、口罩等,其實只能對付後者。
在呼吸系統中,呼吸道是肺的守衛,之所以霧霾天會嗓子疼、咳嗽,那是勤勞敬業的咽喉和氣管在吸附2.5微米以上的顆粒。可是2.5微米以下的,呼吸道就解決不了,它們會鑽進人體的肺泡。特別是0.3微米及以下的顆粒PM0.3,不僅在呼吸系統深處暢通無阻,其中的PM0.1還會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影響心血管和大腦。
細小顆粒物 口罩難抵擋研究灰霾多年的暨南大學教授吳兌告訴記者,PM2.5有兩大峰值,其一是直徑在0.2~0.4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於光化學煙霧,其二是直徑0.7~0.9微米的顆粒物,來自於雲中過程,主要成分是硫酸鹽。別看他們在PM2.5家族中個頭算小的,所佔的比例卻非同小可,在PM2.5中,1微米以下的顆粒物(PM1)比例高達80%~90%。
吳兌表示,這麼細小的顆粒物,任何口罩都難以抵擋,唯一的辦法就是減少排放,降低汙染。近段時間廣州沒什麼北風拜訪,灰霾時不時都出來露個臉,如果今年冬天真的受厄爾尼諾影響是個暖冬,那麼灰霾會不會橫行無忌?吳兌說,冷空氣南下頻率與灰霾天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就算天氣偏暖,灰霾天也不一定偏多。
希望在後天!據中央氣象臺預計,11月30日至12月1日,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霾天氣持續,部分地區有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另外,夜間至早晨,華北中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等地有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12月1日夜間起,受冷空氣的影響,上述地區的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逐漸減弱消散。
霧霾天氣將導致空氣品質明顯下降,各地要做好重汙染天氣的防禦,適時加強大氣汙染減排管控,個人做好健康防護,預防呼吸道疾病;同時,由於能見度降低,需防範對道路交通、航空運輸的不利影響。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輸入「201510」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十月人氣文章。
輸入「201509」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九月人氣文章。
輸入「八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八月人氣文章。
輸入「七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七月人氣文章。
輸入「六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六月人氣文章。
輸入「五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五月人氣文章。
輸入「四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四月人氣文章。
輸入「三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三月人氣文章。
輸入「二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二月人氣文章。
輸入「一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五年一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二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一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人氣文章。
輸入「十月排行」可瀏覽二零一四年十月人氣文章。
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Top30文章列表已整理完畢。輸入標題後括號中的期號可瀏覽該篇文章,如「20140518」。
輸入「施一公」可瀏覽施一公院士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伊波拉」可瀏覽伊波拉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轉基因"可瀏覽轉基因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大數據"可瀏覽大數據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癌細胞」可瀏覽癌細胞、癌症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糖尿病」可瀏覽糖尿病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測序」可瀏覽測序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輸入「免疫」可瀏覽免疫相關專題人氣文章。
1、中式體檢讓美國醫生瞠目結舌(20140518)
2、Nature:中國將大力改革科研資助體系,「973」和「863」將被停止(20141025)
3、施一公組:六年,一場「聚光燈」下的負重跑(20140704)
4、「科研過勞症」離你並不遙遠(20140822)
5、25位諾獎獲得者聯名支持轉基因(20140802)
6、一篇Ebola論文之沉重:六名作者去世(20140831)
7、哈佛大學遺傳學家:轉基因食品安全之我見(20140508)
8、Nature:中國科學界面臨重大改革(20140924)
9、國內科學家們為什麼顯得浮躁?(20141011)
10、施一公、王曉東院士:基礎研究有什麼用(20140505)
11、中國人為什麼反轉基因(20140810)
12、揭秘:人類為何越來越易過敏?(20140918)
13、轉基因基礎解惑(20140622)
14、饒毅:扒鐵路保龍脈與反轉基因保龍種(20140808)
15、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分析(20140821)
16、每日步行2公裡癌症風險減半(20140913)
17、Nature:戳穿甜味劑的健康謊言(20140918)
18、圖解常用腫瘤標誌物(20140515)
19、腿粗的人智商高(20141024)
20、《柳葉刀》上的中國(20140808)
21、湯森路透發布2014年最新SCI雜誌影響因子(20140730)
22、睡眠,世界上最有效的健康仙丹(20140926)
23、「全球轉基因農作物發展現狀和未來展望國際研討會」共識(20141018)
24、世界頂級癌症專家教你怎樣活得更久(20140920)
25、人為何會得癌症?(20140921)
26、如何拉出健康的便便?(20140830)
27、腸道可能在撒謊(20140831)
28、2014年中國大學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曉(20141030)
29、改變腸道菌,一天也不晚(20141031)
30、施一公:八面玲瓏的人難做科學家?(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