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是現代人類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從1804年英國製造出的世界上第一臺蒸汽機車,到我們中國人非常熟悉的「綠皮車」,不知不覺中,火車也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風雨雨,成為我們出行的好幫手。
當年晚清的實際掌權人慈禧,第一次見到火車時對它特別好奇,但她坐火車可不是隨隨便便坐,上去之前就先下了3道命令,讓洋人聽了哭笑不得!
慈禧我們都很熟悉,她的一生是極其講究和鋪張浪費的,衣服穿2次就扔掉,吃的要比皇帝都好,每天按100道菜準備,當時的清政府其實窮得叮噹響,慈禧挪用軍費去吃喝玩樂,導致我們的軍隊連像樣的大炮都買不起。
當年中國正處于洋務運動時期,到處修建鐵路,坐慣了轎子、馬車的慈禧不得體驗體驗火車?第一次見到火車的慈禧十分吃驚,問身邊的李鴻章:「這一堆鐵能跑嗎?」李鴻章馬上回答:「能跑,能跑。」慈禧躍躍欲試。
於是等到祭祖的時候,慈禧決定乘坐火車,那她慈禧太后能受得了普通乘坐火車的流程麼?一來到火車面前,她就下了3道命令,火車司機聽了都想揍人。
第1道命令,她必須第一個上車。我們都知道,火車開之前司機和工作人員得先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後乘客們才上去,可晚清時期的實際掌權人就是慈禧,她就是大清的統治者,你能比她慈禧先上車?聽到這個命令,司機和工作人員都很「無語」,慈禧太后在車上坐著等,他們不得不加快速度,不能讓太后久等。
第2道命令,火車上不得有太監以外的男性。在當時,火車司機和工作人員也是經過專業培訓的,算是為數不多的專業人士,難道我為了給你開一趟火車把自己變成「太監」?哪個正常男性聽了不生氣呢?
雖然他們也怕被慈禧太后砍頭,但也不願意變成太監,一群官員們商討來商討去,選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穿太監的衣服。於是司機等工作人員都換上了公公的衣服,才全部上了車。
第3道命令是開車的司機不準坐著。看過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在皇帝、太后等人身邊,無論王公大臣、太監宮女都是站著,哪有普通人同坐的道理,你一個開車的還能和她慈禧太后同起同坐?並且慈禧太后還指出,司機不準坐在她前面。
要火車司機站著開車,在當時的情況下危險係數也太大了,並且不坐在她前面開車,難道在火車中間開車?這些都是很荒謬的。李鴻章沒辦法又出面調解,告訴慈禧太后火車司機必須坐著開車才行,並不是不尊重她。
終於,該檢查火車的、該換衣服的全部弄完了,這趟「皇家列車」才緩緩行駛,真是讓當時的所有火車工作人員頭痛至極!
對於慈禧這個人,批評她的人遠遠多於讚賞她的,但她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大臣,才讓洋務運動進行了下去,也有了早期的鐵路和火車,並且建設了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客觀看來,她對中國並不是絲毫沒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