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無憂
日本這個國家是我們比較熟知的,主要是因為漫畫的流行,但是日本人身上有一種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那就是工匠精神。實際上這種精神文化是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前的中國匠人們最講究的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做某一件事情,但是現在這一點卻在日本匠人的身上表現出來。雖然這種精神是我們傳過去的,但是他們確實比我們做得好一點。
日本人對美食方面是非常有講究的,比如好一點的三文魚廚師都會花上幾年時間去練習切三文魚,只為切好它。在日本有一位非常厲害的人,他是日本人比較尊敬的廚師,他的地位也是很高的,他50年來只專注一碗米飯,不過在86歲的時候來到中國才發現自己的天真。他主要發現自己天真是因為中國人並不喜歡他這種方法,畢竟有快捷簡便的方法,為什麼要用這麼複雜的方法只為改變米飯的口感呢,如果真的有這麼多時間,為什麼不去把菜弄好吃一點呢?
這位廚師就是村嶋孟,他雖然被稱之為國寶級的廚師,但是他很多菜品都不擅長,只因為他用了50年研究煮米飯。50年時間一直都在專注於一碗米飯,也有很多日本網友稱之他為煮飯仙人。這就是他認為持之以恆的事情,完美地體現出了工匠精神。
其實他只是因為不會做其他菜吧,雖然這種精神是很好的,但是真的很浪費時間。比如一些值得堅持的事情,就特別地有意義,在蒸米飯上面可能對日本人是比較有意義的吧,對於我們這種認為蒸米飯是入門級別的東西的人來說就特別地沒有意思。
當他86歲來到中國表演這種煮飯方法的時候,卻意外地發現了自己的天真。他還想在中國表演結束後找到自己的傳人,將自己的本領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他的這種蒸米飯的方法。但是他這種方法在中國並不是很受歡迎,他的這個方法在中國雖然遭遇到了滑鐵盧。這種方法就是古法蒸飯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呢,主要原因有兩種。
第一就是很多中國人對他這個方法是不太信任的,因為大家都是知道日本文化是受到中國影響的,有可能這種方法就是中國傳過去的呢。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很豐富,也是比較正統的,沒有必要去學習小國家的飲食文化。而且工匠精神都是我們傳過去的,所以就很難得到大家的信任。
第二點就是蒸米飯沒有那麼多的過程,只要會蒸就行,不會對口感上有任何問題,也不會要求好不好吃。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菜做得好,再難吃的米飯也能咽下去。米飯不好吃,可以換一種米,只要菜做得好吃才是真道理。他的這種方法也是比較麻煩的,基本上都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而且也不會將時間浪費在一個特別簡單的蒸米飯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