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俄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2020-12-18 中國軍網

以科技創新年為契機 開闢更廣闊合作前景

推動中俄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這些天來,物理學、數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中俄兩國科學團隊,正在積極申請參加首次聯合競賽,評選出的最佳研究項目將獲得兩國相關資金支持。以中俄科技創新年為契機,從聯合競賽到聯合研發、聯合辦學,兩國科技界正攜手推出形式豐富的「聯合出品」,推動中俄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助力兩國共同發展,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優勢互補,合作取得不俗成績

共同研發寬體客機是中俄在航空航天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近日,俄羅斯伊爾庫特集團總裁哈基莫夫表示,CR929遠程寬體客機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這款基本型有280個座位的大飛機,已完成聯合概念定義階段工作,將全面開展研製,風洞階段測試工作已在莫斯科結束。兩國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中俄國際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目前運營良好。

項目的人才培養也初見成效。年初,俄羅斯技術集團表示,俄中兩國大學為CR929項目培養的首批工程師畢業。這些工程師經過訓練,掌握了全套專業知識,將參與俄中寬體客機研製工作。

近年來,中俄科技創新互動頻繁。據俄羅斯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介紹,俄羅斯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去年籤署了涉及多個領域的合作路線圖。根據這份路線圖,中俄科學家正在深海資源、地理信息系統、神經科學等領域進行聯合研究和聯合實驗,比如在上海開設的雷射聯合實驗室就是合作成果之一。

「俄中加強科研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謝爾蓋耶夫認為,俄中科學家在科學研究領域各有優勢,互補性強。俄羅斯在基礎研究等方面擁有獨特競爭力,中國在信息通信等領域技術位於世界前列。非常有效地將基礎科學研究中獲得的成果轉化為技術,並且有能力將技術迅速應用到市場中,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聯合辦學,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中俄數學中心日前在北京成立。該中心由北京大學和莫斯科大學牽頭組建,聯合中俄兩國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力量,致力於打造國際一流的數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平臺,建成世界前沿水平的研究團隊。

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表示,在俄中教育、科學、創新領域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中俄數學中心的創立,是莫斯科大學與北京大學國際學術合作成果中又一重要裡程碑,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兩國基礎科學領域的合作。

作為中俄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力量,兩國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間交流協作更加密切。今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共建的中俄聯合校園奠基儀式舉行;長春理工大學與聖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機械與光學大學合作開展光學工程碩士學位教育項目,旨在培養一流光學人才;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開辦以來,致力於為中俄戰略合作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質量的創新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學術成果……通過聯合辦學、聯合科研等形式,中俄科研人才培養收穫豐碩成果。俄羅斯駐哈爾濱總領事奧謝普科夫表示,俄中聯合教育項目有助於培養和凝聚各領域的新生代專家。

「聯合辦學的目的是大力培養專家。」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長克羅帕切夫指出,俄中兩國發展教育和科學研究方面積累的經驗是聯合大學的辦學基礎。兩國高校形成合力,能打造出世界水平的高校。

相互支持,攜手應對疫情挑戰

中俄兩國專家圍繞抗疫保持密切溝通。俄羅斯是第一個向中國派遣醫療組的國家。中國是向俄羅斯提供抗疫物資支持最有力的國家。

不久前,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倡議下,中俄新型冠狀病毒學術研討會在線上舉行。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茲維列夫等多位知名學者,與中國同行就冠狀病毒研究、疫苗及藥物研發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茲維列夫認為,俄中科學家需要加強合作、共同努力,為兩國乃至全球傳染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中國的生物科學和醫學工作者,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非常高的專業水準。」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沃爾奇科夫告訴本報記者,中國科學家毫無保留地與各國同行交流分享抗疫經驗,積極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援助。俄方希望與中國科研機構展開合作,共同應對新冠病毒帶來的挑戰。沃爾奇科夫還介紹說,目前,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基因工程實驗室正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遺傳學專家開展合作,探究通過細胞療法與基因組編輯相結合的新技術來攻克愛滋病毒感染。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表示,面對新冠病毒這一共同挑戰,在中俄科技創新年框架下,中俄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等領域的科技合作,分享防控經驗、診療方案,在特效藥物、疫苗研發方面加強合作,為維護國際衛生安全貢獻中俄力量。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今明兩年為中俄科技創新年,凸顯科技創新合作對發展兩國關係的重要性。」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副教授季莫費耶夫對本報記者表示,兩國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將推動俄中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張漢暉表示,希望中俄雙方共同抓住兩國關係高水平運行的歷史機遇,推動中俄相關產業鏈互動融合,攜手布局基於新技術的產業生態,走出一條創新合作發展道路。

(人民日報莫斯科7月23日電)

相關焦點

  • 許昌將持之以恆推動文明創建邁向更高水平
    (原標題:許昌將持之以恆推動文明創建邁向更高水平) 12月7日上午,市創文辦召開創文工作周例會,聽取前一階段全市創文工作整體進展情況匯報,並對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村鎮
  • 推動中智關係不斷邁向新高度:訪中國駐智利大使館臨時代辦
    推動中智關係不斷邁向新高度:訪中國駐智利大使館臨時代辦 2020-12-19 15:39:11責任編輯:苑菁菁 2020年12月19日 15:39 來源:新華網參與互動   專訪:推動中智關係不斷邁向新高度
  • 新任土耳其駐華大使期待土中關係邁向更高水平
    新任土耳其駐中國大使約南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分別位於亞洲東西兩端的友好國家,中國和土耳其應在政治、經貿、文化等各領域加強合作,我期待土中關係邁向更高水平。」
  • 閆希軍:推動海南自貿港公安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閆希軍:推動海南自貿港公安工作邁向更高水平■ 海南日報記者 良子 特約記者 宋洪濤 通訊員 陳煒森省公安廳如何貫徹落實好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副省長、省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閆希軍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中俄關係展現大國擔當
    兩國元首將就進一步提升中俄關係水平、深化兩國務實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等作出戰略部署,也將就完善全球治理等重大議題及當前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總之,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世界經濟復甦緩慢、大國關係深刻調整的背景下,此訪意義重大,必將為中俄關係保持高水平運行注入新動力,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提供新方案。
  • 專訪:推動中智關係不斷邁向新高度——訪中國駐智利大使館臨時代辦...
    新華社聖地牙哥12月18日電 專訪:推動中智關係不斷邁向新高度——訪中國駐智利大使館臨時代辦周儀新華社記者尹南 張笑然2020年是中國與智利建交50周年。周儀說,智利是第一個同新中國建交的拉美大陸國家,為開闢中國同拉美國家關係新局面起到良好示範作用。建交50年來,中智關係經受住了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始終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周儀說,中智關係的突出特點是示範性強、韌性充足和發展前景廣闊。
  • 國融證券董事長侯守法:高質量發展需要更高水平金融開放來推動
    國融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守法在論壇上表示,中國金融開放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更高程度的金融開放來深化,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高水平的金融開放來推動。  侯守法表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是中國金融開放歷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裡,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全球化進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 推動對華合作實現更高水平、更大發展已成為俄羅斯各界人士共同心聲
    影像中國 6月5日,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共同決定,將兩國關係提升為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俄關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相互支持對方舉辦大型活動,到形成「走親戚」式的中俄元首年度互訪機制,習近平主席與普京總統的每一次握手,都推動兩國關係朝更高水平邁進。 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德米特裡·諾維科夫說,近年來,俄中元首每年多次會晤已成為良好傳統。「兩國元首之間深厚的情誼,對俄中關係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期待中俄關係迎來發展新機遇
    日前,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李永全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俄羅斯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提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水平。  記者: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俄羅斯有何特殊意義?  李永全:近年來,中俄關係發展順暢平穩。
  • 奮力推進新時代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利於增強我國對外開放的氣度和自信,提升我國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入強大活力,再創中華文明的開放盛世。  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關門搞改革行不通、走不遠;開門搞改革借鑑多、動力足。
  • 縣四套班子領導開展調研成果交流:更強信心邁向新徵程 更高定位...
    縣四套班子領導開展調研成果交流:更強信心邁向新徵程 更高定位謀求新跨越 2020-12-16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俄突然傳出好消息,兩國聯手行動邁向更新階段,美國這次羨慕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前中俄兩國的關係發展可以說是充分體現了中國這一俗語的真正內涵。據報導,近日中國同俄羅斯共同籤署了議定書,這是一份在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當地時間12月15日,中俄雙方一致同意將該協定的有效時間向後推遲10年。可以看出,儘管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但中俄兩國的關係正在不斷深化,兩國之間的發展也將邁向新階段。
  • 普京點讚中俄關係
    12月2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高度讚揚普京總統對中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高度肯定以及對中俄關係的積極評價。面對當前深刻複雜變化的國際形勢,中俄關係體現出了堅如磐石的穩定性,中俄戰略協作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安全與穩定的中堅力量。
  • 中俄關係不斷升溫,美國揚言制裁印度,新德裡夾在中間怎麼辦?
    地處南亞的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之一,近幾十年來在國際關係上可謂如魚得水,最明顯的標誌便是國際軍貿市場上的傳統三大家,歐洲美國俄羅斯的武器庫統統對印度敞開銷售。但是事實上,雖然印度對於本國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有著很強的"印度製造"的執念,但是長期以來印度軍隊大部分的武器裝備幾乎都是由外國提供,其中蘇聯/俄羅斯佔去一大部分,歐美武器則少量引進。
  • 圖解:增添戰略內涵,習近平推動新時代中俄關係
    圖解:增添戰略內涵,習近平推動新時代中俄關係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編輯:劉良駿 2020-07-10 19:54:41
  • 中俄美三角關係——現狀、特點、成因及應對
    影響中俄美三角關係的主要因素為國際秩序的變化、雙邊關係中結構性的矛盾以及國家實力的變化。中俄美三角關係在地緣政治博弈過程中對國際格局影響深刻。中俄美各自的對外戰略仍然是中俄美三角關係未來變化調整的基礎。中國在中美關係方面要以合作求競爭,在中俄關係方面要繼續加強政治互信,進行有效戰略協調,要防止俄美之間的纏鬥影響中國的核心利益。
  • 語言年成中俄關係蓬勃發展新亮點
    中新社記者 周兆軍 攝    中國駐俄大使李輝12月21日出席俄羅斯政府機關報《俄羅斯報》舉辦的「漢語年」攝影展開幕式上表示,中俄互辦「語言年」是兩國元首為推動中俄友好和人文交流不斷深入發展、鞏固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社會基礎的重大舉措。
  • 疫情對中俄貿易造成多大影響?旅遊市場不樂觀?駐俄大使回應
    深化和擴大本幣結算規模是中俄深化金融合作的主要方向之一,有助於提升雙邊本幣使用水平,規避第三方貨幣結算帶來的匯率風險,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今年一季度雙邊貿易美元結算比重降至50%以下,人民幣和盧布結算比重保持上升趨勢,這表明中俄在推動雙邊貿易結算多元化方面已取得積極進展,本幣作為支付手段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強。
  • 中俄「新關係」 俄羅斯學者如是說
    由於長期被西方視為競爭對手,中俄關係自然也受到西方政界、學界和媒體的重點「關照」。2018年,俄羅斯國際關係學者亞歷山大·盧金在英、美出版《中國與俄羅斯:新的和解》一書。這本書用英文寫作,作者顯然是為了向英語世界的讀者解釋,俄中兩國觀察人士所理解的雙方關係,多少帶有一點澄清和辯護的意味。對中國讀者來說,這本書坦言俄羅斯人如何看待中國及中俄關係,大概是最有價值的信息了。
  • 李克強開啟俄羅斯之行 「賦能」新時代中俄關係
    此訪正值中俄建交70周年和兩國關係開啟新時代之際,是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訪俄之後雙方又一次重要高層交往。  日程安排顯示,李克強將在聖彼得堡同梅德韋傑夫舉行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框架內小範圍、大範圍會談,共同籤署並發表《中俄總理第二十四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出席籤字儀式和共見記者。此外,他還將在莫斯科會見俄總統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