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快樂是分泌多巴胺的結果,那大腦為什麼不一直分泌?

2020-12-13 毒言毒語

很簡單,大腦一直分泌多巴胺會導致嚴重的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問題。

多巴胺作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確實與快樂有密切聯繫,例如夢想的實現、好友的重逢、遇見知己、性快感(高潮)等等。換句話來說,人類的興奮和歡快都是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結果,所以多巴胺又有「快樂因子」之稱。

物極必反,分泌多巴胺固然能產生興奮和歡快,但人體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就會出大問題。第一個受傷害的就是大腦,因為這會讓它一直處於負荷狀態,得不到休息。

大腦是一個非常耗能量的器官(其中分泌神經遞質消耗能量最大),為了能維持人的正常行為和思緒,它必須精打細算。因此,在進化過程中,大腦生成了一套自我平衡機制(或是說糾錯機制),防止負荷過度。

以多巴胺為例,當分泌達到閾值的時候,大腦就會釋放出γ-氨基丁酸,抑制感受器神經受到過度刺激,以及觸發多巴胺能神經末梢對多巴胺的重攝取,讓興奮和歡快的情緒逐漸減弱,直到恢復平淡。

雖然大腦受制於平衡機制不能一直分泌多巴胺,但並不代表人類就沒有辦法突破。例如一些抑鬱症患者的病因是多巴胺分泌不足導致,醫生就會開一些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藥物,來幫助其恢復正常生活。

然而,此類藥物又有一個很大的副作用,容易讓人產生依賴,一旦停止服用,就會出現嚴重的戒斷反應。所以,抑鬱症患者對於此類藥物是又愛又恨,能不吃儘量不吃,實在沒辦法,也只能通過兩害相較取其輕來做選擇(抑鬱症發作也是挺恐怖的)。

除了治療疾病的藥物外,還有一種物質也能突破人體的平衡機制,不停地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那就是毒品。簡單來說,毒品中的一些成分與大腦裡的多巴胺神經遞質相似,進入人體後就會影響到多巴胺的貯存、釋放和攝取。

毒品不僅能刺激大腦分泌大量多巴胺,還能不斷刺激多巴胺神經末梢釋放多巴胺,讓吸食者持續興奮,同時又抑制多巴胺能神經末梢對多巴胺的重攝取,使得突觸間隙的多巴胺不斷增加,達到突破平衡機制的目的。

儘管吸毒產生的快感可以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也不是永久的,因此當藥效過後,多巴胺急劇下降(掉到平均值以下),人就會陷入極度空虛、惶恐和難受中,只有再次吸食毒品才能得到緩解,這就是吸毒上癮的基本原理。

值得一說的是,通過毒品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就是隨著人體耐受性(耐藥性)的提高,快感會逐漸減弱,解決的方法要麼加大劑量,要麼改變使用方式(最常見的就是從口服、鼻吸到注射)。

通過毒品刺激多巴胺不停的分泌,導致的結果就是大腦一直處於興奮和負荷狀態,得不到充分休息。久而久之,人就會出現嚴重的焦慮情緒,情感表現愚蠢而不協調,思維聯想鬆散缺乏邏輯性,言語速度加快但內容含混不清,動作多而刻板,並有共濟失調表現。

嚴重一點就會產生間歇性精神障礙,產生諸如幻覺、幻聽、偏執、猜忌、被害妄想症等,進而出現自殘自殺、暴力易激惹等失控行為,變得不願與人溝通、冷漠無情、六親不認,最終導致嚴重的精神分裂症。

綜上,可以看出,大腦不一直分泌多巴胺,其實是為了保證我們的身心健康。而通過外部物質(特指毒品)強烈刺激,強行讓大腦持續分泌多巴胺,達到享受快感的目的,百害而無一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
    為什麼人不可以一直分泌多巴胺,一直快樂?那麼會有人問,既然多巴胺是個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大腦不可以一直分泌呢?1. 什麼是多巴胺?通常人們認為多巴胺是一種能引起人快樂、愉悅的激素。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神經性的傳導物質,主要用於細胞間化學物質的傳送。它的功能廣泛,和人的情感密切相關,可以傳遞快樂、興奮的神經衝動,所以,多巴胺和各種上癮行為(菸癮、酒癮)也相關。
  • 多巴胺低會引起什麼問題?如何科學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豐富的神經遞質,它在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並且與腦動機和回報複雜系統存在一定聯繫。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失去平衡可以導致一系列症狀和問題,如帕金森氏症和多動症等。在中樞神經系統領域,多巴胺幫助身體保持正常功能。
  • 生活中有哪些美食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答|百度派 @凱昌環保設備實際上是這樣的,成人的大腦中有一種物質,會在產生大腦中新突觸或是原有突觸被加強時產生. 而這個時候會讓人有一種快樂的感覺, 這種物質我們稱為多巴胺。多巴胺是人身體裡合成的,沒有食物本身就存在多巴胺,但是有些食物存在可以產生多巴胺的物質,比如香蕉、奶酪、瓜子等等。我就很喜歡吃一些香蕉啊牛奶之類的食物,尤其是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吃這些可以讓我不再那麼沮喪。
  • 神經遞質多巴胺降低會有哪些影響?如何提高多巴胺的分泌?
    這種物質在我們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中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當這種物質不平衡就會導致我們出現一系列的疾病比方最常見的抑鬱症、焦慮症、兒童多動症、帕金森等等。這種物質的正常會保證我們的身體功能處於正常狀態,已知當多巴胺缺少會引起我們出現思維混亂、顫抖虛弱、身體異樣、表情管理不當等等,這也是很多精神疾病不好控制的原因所在。
  • 吸菸解乏的真正的含義是刺激你分泌多巴胺?
    尼古丁隨著血液進入人體,到達一定含量之後,不吸菸就會如百爪撓心,煩躁,噁心,頭痛,坐臥不安非常難受。 這種現象也就是人們說的上癮。而吸菸後,吸入體內的尼古丁作用於大腦,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有研究表明,尼古丁會增加多巴胺在大腦中的水平,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快樂和幸福的感覺。所以吸菸者會感覺吸菸後渾身神清氣爽,倍兒舒服。
  • 不到最後一分鐘,孩子不起床,「踩點」居然是多巴胺分泌影響的
    你有沒有過到點上班,到點下班,不願意加班的想法嗎?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我的權利,並沒有人規定我要一定加班。但是,最近,有這樣一個話題,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討論,那就是如今的年輕人身上的標籤都有哪些?經過自己的觀察發現,這幾個新來的孩子他們寧可踩著點上班,也不願意早來辦公室一分鐘。然後下班的時候又經常和主管請假,說自己的家中有事,一分鐘也不能躲在,然後就匆匆離開了。只要是安排加班,家中馬上就有事。這已經是一種常態或者是套路了。這不禁讓我們想要提問,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都非常喜歡踩點呢?為什麼他們無論是上班下班也好,還是完成任務也好,踩點都是常態呢?
  • 面對美食人們為什麼會「吃到撐」?多巴胺作怪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為什麼面對美食,很多人會「吃到撐」?德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這不能怪他們太貪吃,而是跟大腦機制有關。享用美食過程中大腦會在食物入口和入胃時兩次分泌多巴胺,這種機制可能增加對美食的渴望,並延遲大腦發出「吃飽」的信號。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傳遞興奮和愉悅的信息,是大腦「獎賞效應」的關鍵組成部分。
  • 敬這個強行分泌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夏天
    又是個狂轟濫炸的夏天一面香港無腦青年們腎上腺素過剩造成慘劇;一面80後被迫營業在微博上跟代溝對岸打起流量聖戰;還有《樂隊的夏天》強行給搖滾老炮們注射了一劑多巴胺。但終究不再年輕,我們的身體無法大量分泌足夠的多巴胺,腎上腺素以及荷爾蒙。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講戀愛關係的:荷爾蒙決定一見鍾情,腎上腺決定是否行動,多巴胺決定天長地久,這也適合形容一個人一生熱愛之事。最近難得覺得感染人的是楊策在表演時的狀態,那是真正熱愛且投入在音樂裡不顧一切的樣子。
  • 控制你的大腦,先了解下什麼是多巴胺
    為什麼有些人更有動力去處理困難的事情?那我們有沒有一種方法把一件困難的事情變得容易?答案就是利用我們大腦的多巴胺。多巴胺:一種大腦神經遞質。多巴胺讓我們產生欲望,正是這種欲望讓我們有動力去做事,如果你不確定多巴胺有多強大,讓我給你介紹幾個實驗。
  • 為什麼跑步很累卻越跑越上癮?有一個詞叫快樂獎賞和成癮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將跑步作為減壓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跑完步之後這種愉悅感背後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大腦會產生兩種重要的與快樂、獎賞有關的物質,一個是多巴胺(Dopamine),一個是內啡肽(Dopamine),運動似乎都會促進這兩種物質的分泌。
  • 就愛吃「肥宅快樂」餐? 這可能是大腦的錯
    這還真不完全是戲謔的說法,最近,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證明:高糖又高油的食物真的能讓人快樂。  該研究發表在《細胞代謝》上。實驗中,參與者手上有研究者給的5美元,他們將對糖類、脂質類和糖與油脂混合類這三類零食報價,所有零食都被分成了熱量相同的小份,只有口味和大小的區別。最後,電腦將隨機選擇一種零食出價,參與人只有在報價高於電腦時才能吃到零食並拿到剩下的錢。
  • 「你們能在一起,多虧了多巴胺,愛情是怎麼發生的?」
    當你們初次見面的時候,彼此都能感受到一種來電的感覺,因為大腦會慢慢的開始分泌一種神經興奮劑,叫做苯基乙胺。多巴胺還能夠讓我們產生快樂,或者說快樂分泌多巴胺。如果多巴胺分泌的滿分是一百分,那麼當你聽一首喜歡的音樂,多巴胺的分泌能夠拿到三十分,能夠吃上自己夢寐以求的美食,多巴胺能夠分泌拿到七十分,而當你們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的時候,多巴胺分泌將能拿到一百分的滿分……
  • 一個多巴胺視角的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成功?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多巴胺和血清素是如何影響你的決策的。 多巴胺和決策 多巴胺——你可能已經知道——是讓你變得快樂的四種激素之一。「快樂荷爾蒙」家族的其他成員還有: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負責提供激勵和體驗成功帶來的滿足感。換句話說,多巴胺給你最初的動力去追求你的目標,然後提供更高的滿足感來實現你的目標。
  • 菸癮、酒癮、網癮、抑鬱症等問題背後,竟然都是多巴胺作怪
    它分布在我們大腦不同區域負責獎賞,比如我們吃到美食會立馬分泌大量多巴胺,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重複這樣的行為。但我說了,多巴胺不負責分辨行為的正確性,食物、水、性、藥物、甚至毒品都會讓我們分泌它。多巴胺甚至還會影響情緒。能給予我們獎賞的事情會讓我們感覺非常好。多巴胺降低會使動物在飲食等行為上失去興趣。這種不快樂的狀態被稱為「快感缺失」。所以抑鬱症患者就是多巴胺分泌過少導致,任何行為和東西都沒辦法讓他們產生快感。多巴胺如何控制我們?
  • 討論:如何利用多巴胺的功能來刺激學生求知慾?
    首先聲明,我不是一個醫生,對多巴胺沒有什麼深入的研究,只是最近在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出現一種憤悱狀態,對學習如饑似渴,就像今天的衡水中學一樣,是什麼在驅動衡水中學的學生如此勤奮呢?管理方式一方面,思想教育一方面,那觸動行為的內因又是什麼呢?
  • 心理學家解析多巴胺
    當我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的時候,我們就會不自覺的感覺到興奮,心理學家阿爾維德·卡爾森認為多巴胺能夠讓人上癮。那些一見鍾情的人,正是由於在短時間內大腦裡多巴胺分泌過多,所以就會產生一種興奮緊張感,有時候也會被我們自身錯認為那是戀愛的感覺。
  • 運動能讓人分泌「幸福激素」
    這個甜頭來源於一種幸福激素,人能不能感到幸福,和這種激素分泌多少有關係。運動之後,大腦會產生一種名為內啡肽的物質,在內啡肽的激發下,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人由此感到歡愉和滿足,運動之前的壓力和不快可以一掃而光。內啡肽就是幸福激素。
  • 越說戒菸的人越是戒不掉,是意志力不夠嗎?心理家:白熊效應
    但是每個吸菸者都了解吸菸的危害,那為什麼就是不戒呢?原來,在心理學上,我們把反省稱之為「元認知」。因為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區別其他動物我們會「反省」,有時候我們吸菸可能會有負罪感,開始反省自己「為什麼抽菸?抽菸對身體好嗎?抽菸能讓我身心愉悅嗎?」
  • 通過這些方法激發4種快樂荷爾蒙,避免抑鬱症,每天都有好心情
    只要平時保持這4種荷爾蒙處於激發狀態,就能避免走入抑鬱的「陷阱」中,而且要觸發大腦中這些快樂荷爾蒙的釋放,一點都不難。吃巧克力:黑巧克力當中的可可含N-醯基膽胺,能刺激大腦分泌胺多酚,但產婦和有糖尿病、胃食道逆流者最好別碰。懂得感恩:生活抱持惜福的態度,研究發現可提高體內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每天不妨練習寫下三項值得感恩的事物。
  • 被多巴胺綁架的生活
    多巴胺是什麼,這個是有點晦澀難懂的醫學名詞,也可以簡單理解為能讓你快樂的神奇物質。多巴胺能夠使人愉悅,但這種快樂的感覺會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降低。所以多巴胺使人愉悅的基本原則就是,想得到,而不是一定要擁有。就是短暫的獲得,才可以達到愉悅的峰值。而持續地獲得之後,峰值就會迅速下降。甚至會讓人因為這種持續的獲得而痛苦。多巴胺的分泌多數於未曾想到過驚喜,比如夢想達成、故人相逢,當然也包括婚外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