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觀看視頻
十三五以來,玉林市積極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戰略目標,以創新精神書寫美麗鄉村新畫卷。
金秋十月,容縣自良鎮龍鎮村稻田金黃、柚子飄香。這個以荷花節、捕魚節、鄉村自行車賽道成為網紅地的「中國最美休閒鄉村」、「自治區級生態村」沒有停下建設的步伐,正投入200萬元用於龍鎮河道防洪以及景觀改造,將形成數公裡的親水步道和花帶,龍鎮村鄉村振興正在加速跑。
容縣自良鎮龍鎮村黨支部書記 吳明富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村莊路網、實施見縫插綠、整治公共空間、改造廢舊宅院、提升建築風貌等等,將龍鎮村打造成僑鄉容縣鄉村旅遊的亮麗名片。
「外修生態、內修人文」,像龍鎮村一樣,玉林市在建設生態宜居鄉村中,湧現出一個個特色鮮明、鄉風文明、魅力十足的美麗村落。
十三五期間,玉林市主要通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和村莊清潔行動,創新開展領導幹部回鄉美化家園大行動。共完成920個基本整治型村莊、48個設施完善型村莊、10個精品示範型村莊的建設,創建鄉村振興產業旅遊示範帶4條。福綿區獲全區2019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區)。十丈村創新的「廁所革命」「三個兩」模式在全區得到推廣,並作為典型獲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推薦上報農業農村部。2019年,我市鵬垌村、田龍村、潭岸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容縣自良鎮龍鎮村黨支部書記 吳明富
——通過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龍鎮村可以說是「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玉林市十三五以來聚焦產業興旺,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不斷提檔升級。
在玉林地理標誌產品「陸川橘紅」基地,綠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近兩年養殖六萬多羽肉鴿,利潤達500多萬元。「陸川橘紅」基地被評為「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園」,近年形成了品牌帶動、多頭並進的勢頭,創新扶貧方式。其中新山村委投入扶貧資金220萬元養殖肉鴿,由綠豐合作社建設鴿棚,代養代管,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陸川縣綠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劉榮
——新山村委會的這個鴿場有6000對種鴿,每年預計收益有16萬左右。
十三五以來,玉林市根據本地糧食高效產區、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平臺、高效生態養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質數雙升」等四項優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群眾增收致富。全市建成自治區級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30個、國家級水稻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縣2個,建成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3個。
激活土地要素,是鄉村振興的途徑。近年來,玉林市率先在全國探索創新了自然資源領域土地整治項目服務鄉村振興的模式。在北流市新圩鎮河村,一批批外地參觀者絡繹不絕來學習。從2018年起,河村推進零星分散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整治復墾項目,獲得收益620多萬元,解決了鄉村振興資金來源的難題,從空心村變成了美麗休閒的景點。
北流市新圩鎮河村黨委書記 陳家平
——很多遊客就來了,看到河村的環境越來越美,特別是那個圖書館啊,還有河村畫院同時已經開放,還有一個河村的微電影攝影基地,也是陸陸續續引進了。我們未來呢,我們繼續去尋找這個復墾的地塊,把利潤都增回到我們村集體經濟裡面去。
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十三五期間,玉林市真抓實幹脫真貧。全市實現12.5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96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降至0.37%,我市3個貧困縣已全部退出貧困縣序列。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飲水保障「四大戰役」成效顯著,民生福祉增強。十三五收官之戰,群眾生活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正在實現。
來源 | 玉林廣播電視臺
記者 | 羅星廣 趙必志 孫思秋
實習生 | 石豔紅 朱惠靜
本期編輯 | 黃 曉
本期責編 | 池 秋
玉林廣播電視臺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