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照片的節奏感?拍照時怎麼拍出節奏感?

2020-12-16 柳侍墨

提到「節奏感」一詞,可能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音樂中的節奏。因為「節奏感」在音樂當中是非常常見的;不過呢,「節奏感」並不只局限於音樂這一項藝術形式,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國粹京劇,也是存在「節奏感」的——因為,藝術是相通的。

我是攝影愛好者,同時,我也是粗通音律的京劇愛好者。節奏感,在音樂當中的表現是節拍和動感,在京劇當中的表現就是念白和韻律。因為音律和攝影我都有涉獵,所以我想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從音樂和京劇的角度出發,用攝影作品解釋一下,什麼是照片當中的節奏感,以及,在實拍時,如何在攝影作品中體現出節奏感。

音樂中的「節拍」=攝影中的「層次」

學音樂要掌握「節拍」,唱京劇也是,咱得跟著鑼鼓傢伙點兒走。音樂的節拍分為強拍和弱拍,因為不同的節拍組合出來的變化不同,所以產生的節奏感也不一樣。2/4輕快,3/4舒緩。

很多人在聽音樂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跟著節奏打拍子,比如聽一段3/4節拍的圓舞曲,我們跟著音樂打出來的節奏就是「強弱弱、強弱弱」;如果要是換成4/4節拍的,我們打出來的節奏就是「強、弱、次強、弱」。音樂的節拍錯落有致,能夠帶給我們跌宕起伏的感覺;這種起伏感落實在攝影作品裡,就是畫面當中的「層次」。

攝影時,讓照片產生層次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前期拍出來,也可以後期修出來。

比如,我們在拍攝人物、花卉、靜物時,將焦點對在攝影主體上面,利用大光圈或者長焦鏡頭,讓攝影作品呈現出虛實對比的效果。畫面元素有虛有實,照片也就有層次感了;

或者,我們在拍攝風光時,直接登高望遠,將鏡頭對準遠山,將交錯的山脈拍出來層巒疊嶂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拍攝風光攝影作品時,怎麼找景和怎麼取景遠比搬弄拍攝數據更重要。畢竟對於攝影而言,內容才是第一位的,數據只是輔助和參考。

我的相機有多重曝光功能,可以在拍攝時就將實際景色當中原本不在一起的幾項畫面元素疊加到一起;有些相機沒有多重曝光功能,攝影愛好者也可以通過後期修圖的方式,將這些畫面元素組合到一幅攝影作品裡。

多重曝光的攝影作品當中,層次感的最直接體現,就是疊加畫面元素。前期曝光是一次加一次,後期修圖也是將多個圖層累積疊加,然後合併到一起進行儲存。

多重曝光的作品,一般以二次曝光居多。因為疊加的層次越多,攝影作品中的畫面元素就越多。把眾多的畫面元素一股腦都塞進一張攝影作品裡,還得把它們都安排妥當了,太費腦子了。但是也有例外的,比如星軌堆棧就是一個比較極致的例子,堆疊的數量有可能達到成百上千;還有拍攝一套動作分解的照片,也需要N多層次的堆棧。

音樂中的「高聲部」和「低聲部」=攝影中的「對比」

我們唱歌,不只有獨唱,還有合唱;稍微講究一點的合唱團,都是要分出來高、低聲部的。我是從幼年就開始喜歡京劇的,總用假嗓也讓我的聲線比較尖細。於是,在分聲部的時候,我就被音樂老師劃到了高聲部裡。高、低聲部之間,相互襯託,又互為對比。

除了高、低聲部,我們還練習過二重唱、三重唱。我個人的感覺,無論是劃分高、低聲部也好,或者是男、女聲二重唱也罷,都是為了增加藝術作品當中的襯託和對比,讓細節更加豐富,讓作品更加豐滿。

攝影當中的對比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比較常見的,有色彩對比,明暗對比,虛實對比,大小對比,動靜對比,內容對比等等。

我在學習繪畫的時候,老師最先教給我們的,就是找到物體的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相同的顏色在不同的光線下呈現出來的明豔程度會不一樣,明暗對色彩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所以色彩對比和明暗對比也是攝影和繪畫最常用到的對比方式。

色彩對比和明暗對比也非常容易給人帶來視覺衝擊力方面的影響。很多攝影愛好者在進行創作時,也會將色彩對比和明暗對比考慮進拍攝方案裡,像紅配綠啦,黑與白啦,冷暖交疊啦,高光和陰影的組合啦……都屬於色彩對比和明暗對比在攝影作品當中的具體表現。

內容對比可以是質感的對比,也可以是拍攝環境與主體的反差對比。比如,有些商品攝影師,會將精緻的首飾放置在粗糙的毛呢上進行拍攝,形成質感反差;還有些人像攝影師,喜歡在荒涼的地方拍攝光鮮的模特,形成內容上的反差。

大小對比有兩種表現方式。一種是就是內容上的大小對比——比如在拍攝手機時在旁邊放置一枚硬幣;還有一種是利用透視關係——近大遠小,形成對比。

動靜對比也不用細講了,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得出來;虛實對比我在前文中也提到過了,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音樂中的「和弦」=攝影中的「條理」

我學習音樂的經歷,始於簡譜,終於五線譜。雖然確實是半途而廢了的,不過我的基礎知識還在,樂感也沒變。

西洋樂是七聲音階,漢代音樂是五聲音階。成語「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的就是古音律當中的五聲音階;我們所熟悉的「哆來咪發唆拉西哆」就是七聲音階,在簡譜體系中會表現為阿拉伯數字「1234567」。但是,我們在編譜或者吟唱的時候,還會有第八個數字出現,那就是空拍「0」。

無論是七聲階也罷,五聲階也好,按著音階的順序哼唱,就是遞進關係,聲音越走越高,感覺好像在一層一層地爬樓梯;如果將這些音階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在一起,並加入空拍,讓音色有高有低,節奏有舒有緩,就可以編撰出一段又一段「和弦」。。

大段音樂當中,小段和弦的交織反覆很常見。這種藝術規律就是「條理」,主要體現為脈絡、層次和秩序。

攝影中的「條理」都有哪些表現

「條理」是一個漢語詞彙。條理指的是事物的規律性,可以是層次,也可以是秩序。層次在上文中已有闡述,在此不再做重複;秩序可以表現為將畫面元素按照一定的規律所排布,比如在拍攝時,刻意捕捉一些有規律的線條和形狀。

城市風光攝影作品當中,路、橋、河流,都會形成線條;田園風光攝影作品當中,麥田、稻田都會依山勢走向而建,形成不同的形狀;不同種類的莊稼成熟期也不一樣,在攝影作品當中就會體現出不同的顏色。不同顏色的交織,也容易體現出形狀和線條美感。

人像攝影和植物、動物以及靜物攝影就更不用說了——這些實物都是有邊有沿有稜有角的,更容易拍出來線條和形狀的美感。

京劇當中的「念白」=攝影當中的「鋪墊」

我學習京劇是從樣板戲開始的,樣板戲和傳統劇最大的區別就是降低了韻律方面的難度。所以我三歲就能唱《都有一顆紅亮的心》,五歲就敢上臺表演(那會兒小,不知道怯場)。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這一段,李鐵梅在開唱之前,先有一句「奶奶,您聽我說」的叫板——這是為了後續的唱段做鋪墊;在其他傳統劇目中,也會用念白作為劇情推進的襯託和鋪墊。

京劇當中,念白有長有短。也有半唱半念的。不過,念白無論長短,都是有節奏、有韻律的。像《貴妃醉酒》裡面楊玉環的「呀、呀、啐~」和《紅燈記》裡李鐵梅的「奶奶,您聽、我、說~」都屬於比較短一些的念白,作用就是給後面的大段唱腔做鋪墊。

攝影中的鋪墊有哪些具體表現

攝影當中的鋪墊可以表現為畫面元素之間的相互襯託。

您可以理解為用陪體襯託主體,主體和陪體之間相互關聯和呼應。

比如在一幅花卉攝影作品當中,苞、花、果、葉,同時出現,這些畫面元素既是遞進關係,又相互鋪墊襯託。

春華秋實,植物從花到果需要一個完整的成長周期,先由花苞開始,然後開花,授粉,最後結出果實。這中間,缺失哪一個環節,都不可能得到最後的結果。

這張攝影作品當中,有等待開放的花苞,有正在盛開的花朵,還有去年結出的果實……這是相互襯託,也是因果循環。

前奏&過門=鋪墊=留白

京劇當中的鋪墊除了念白,還有正式開唱之前的過門和前奏。比如《貴妃醉酒》在「擺駕」和「海島冰輪初轉騰」之間那段伴奏,時間都快一分鐘了……這也沒詞兒,就是過門兒。觀眾們就跟著鑼鼓傢伙點兒的節奏。欣賞楊貴妃婀娜多姿的表演。

其實過門和前奏,不只是京劇會有,咱們唱歌的時候也會有。想想您聽過的每一首流行歌曲,哪一首不是有過門有前奏的?

極簡攝影=刻意留白

攝影中的襯託和鋪墊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表現形式,就是留白。

有一類攝影風格叫做「極簡攝影」,極簡攝影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畫面簡單到極致,背景乾淨,沒有其他多餘的元素。

一般情況下,留白都是相對於「興趣中心」而出現的。就算不是極簡風格的攝影作品,為了獲得畫面當中的平衡感,也會在「興趣中心」之外做大面積的留白處理。

京劇當中的「嘎調」=攝影中的「衝擊力」

「嘎調」這個詞您可能有些陌生,但要是說起來郭德綱唱的「叫小番」您就有印象了吧?

沒錯,「叫小番」就是「嘎調」。

我學京劇雖然主要是唱旦角,但我也會和老生一起合作的。就拿這段《四郎探母》當中的《坐宮》來講,我自己扮的雖然是鐵鏡公主,但是楊延輝的詞兒我也都得熟悉。京劇可不是獨角戲,不背他的詞兒我容易接不住戲。尤其是在這一段裡,又有西皮流水,又接西皮快板,中間還有念白和叫板做鋪墊……啥叫緊鑼密鼓,啥叫環環相扣,那鑼鼓傢伙點兒敲得噼裡啪啦的,節奏感不是一般的強勁。

楊延輝唱到「叫小番」這裡,會有一個瞬間拔高,用丹田氣爆發高音,給觀眾們帶來聽覺上的衝擊。同理,攝影作品也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技巧,給觀眾們帶來視覺上的衝擊。

▲滑雪教練在我面前「剎車」,於是我就拍到了雪浪噴薄▲

攝影中的視覺衝擊力都有哪些具體表現

利用色彩和明暗產生的對比給觀眾增加視覺衝擊力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慣用套路」,前文中我已有說明,此處不再贅述。

除了利用各種對比,我們還可以採用瞬間抓拍的方式,和利用透視關係來增加攝影作品的視覺衝擊力。

比如我們拍攝滑雪、賽車之類的運動畫面,還有一些紀實類的抓拍,讓畫面戛然而止,就是利用眼睛對於精彩瞬間的感知能力來增加視覺衝擊力;

還有,採用廣角鏡頭拍攝,利用鏡頭的畸變效果來改變畫面當中的透視關係,從而起到增加視覺衝擊力的效果。

京劇韻律=彎彎繞

韻律,是節奏感在京劇當中最常見的體現。京劇為什麼難學,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跟不上鑼鼓傢伙點兒,而是一般人唱不出來京劇的韻律。很多外行聽京劇坐不下來也是這個原因,京劇當中的韻律他們欣賞不了,更不可能在朝夕之間就郎朗上口。在他們看來,京劇裡的拖腔太長,彎彎繞也太多了。難度太高,倒不如流行歌曲更適合自己玩耍。

將韻律簡單粗暴地理解「彎彎繞」,在音樂當中也有相同的體現。畢竟藝術是相通的嘛!打個比方來講,阿慶嫂在《智鬥》裡有一句「人一走,茶就涼」,最後那個「涼」字唱出來就挺繞的;還有紅色歌曲《洪湖水》,您聽聽王玉珍老師的原唱,那裡面全是彎彎繞。

攝影「彎彎繞」的表現——線條美感

「彎彎繞」落實到攝影作品當中就簡單多了。畢竟畫面是很直觀的東西,咱把線條美感拍出來,尤其是曲線美,那就是「彎彎繞」的最直接表現了。

攝影當中,能夠體現出「彎彎繞」的題材簡直太多太多了,我們可以拍車燈線,可以拍光繪,可以拍星軌;還可以拍山川河流,小橋流水,蜿蜒的公路……線條美感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你想拍,無論是手機或者相機,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能拍得出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唱歌時總有人跟不上拍子,沒有節奏感?
    無論是我們平常在KTV唱歌,還是在家裡看綜藝節目,甚至是在跳廣場舞的時候,我們其實很容易發現,有的人音準不好,有的人唱歌跑調,但是還有這麼一些人,他們要麼唱得快,要麼唱得慢,也就是「拖拍」和「搶拍」,這樣的朋友我們會說他們節奏感不好。
  • 書法中的「節奏感」
    作者:楊長振  書法中節奏感的體現主要是書寫過程中的快與慢、輕與重、線條和單字圖像及形狀的變化等諸多外部的表現形式傳達到我們視覺神經的。明豐坊《書訣》中言:「古人論詩之妙,必曰沉著痛快。
  • 抖音砰砰砰砰是什麼歌 一首節奏感超好的歌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砰砰砰砰是什麼歌 一首節奏感超好的歌 東郭先生十八歲 抖音最近又火了一首節奏感超好的歌,可以說是扭腰神曲,非常勁爆,那麼這個非常有節奏感的音樂叫什麼名字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聽聽看。
  • 學DJ打碟基礎知識 - 節奏感
    華裔美女DJ打碟現場圖片剛開始學DJ打碟的時候,如果你個人節奏感比較好的話,是非常有利於你的學習進度,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往往比其他人快上許多,那麼,提到了「節奏感」,這就是跟聽歌有關係了「蹦迪」的人也有不少,也就是跳舞,下面的意思,不用說,相信大家都應該會想到,那就是,無論是挑什麼舞,都是根據歌的內容來控制自己的步伐或者說律動,蹦迪也是需要跟舞曲中的鼓點(律動)進行同步的,通俗的講,就是跟著拍子來跳舞。
  • 跑步節奏亂了,別著急,踩出節奏感
    跑步節奏亂了,別著急,先踩踩,踩出節奏感清晨五點多鐘,這時候溫度最低。北方漠河氣溫降到了零下44.3℃,聽說冰雕師穿上了3斤棉褲禦寒。有北方友友說跑步太冷了太不方便了。踩啊踩,慢慢踩,節奏感出來了,讓這種感覺穩定一點,當你全身的各個部位達到平衡時,又可以飛快跑起來。這時候,是不會受傷的。最後一公裡,515,冬天跑步我也不會太快。5分配就是絕配了。跑步節奏很容易亂,別著急,先踩踩,踩出節奏感。
  • 欣賞黃建南油畫,解析油畫作品中的筆觸的節奏感,是由什麼決定的
    繪製油畫的排筆決定筆觸的的張力,繪製油畫的顏料決定筆觸的視覺,但是,心情影響油畫筆觸的節奏感。有沒有發現,在創作中,心情舒緩的時候,畫面的筆觸尤顯細膩,心情激蕩的時候,筆觸格外奔放。油畫筆觸的節奏感,來源於材料,但受制於心情。我想,筆觸的節奏感,不僅僅油畫如此,只要是通過畫筆繪製的作品,大凡如此。
  • 超有「節奏感」的五首古風歌,《春水積木》上榜,你都會喜歡!
    然後雙笙我並沒帶什麼偏見,算了不說了,繼續給大家分享古風歌,接下來要給大家分享的是5首超有節奏感的古風歌,一起來看:第一首、《明月天涯》五音Jw的這首《明月天涯》可謂是節奏感十足,只不過一開始只是單純一個人喜歡的時候聽的人很少,但是突然這首歌就火了,光在QQ音樂評論就破萬,超燃的一首歌,滿滿的豪氣
  • AMIGO》上線 節奏感極強的旋律讓人熱血沸騰
    AMIGO》上線 節奏感極強的旋律讓人熱血沸騰時間:2017-07-03 16:14   來源:騰訊娛樂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TFBOYS最新單曲《加油!AMIGO》上線 節奏感極強的旋律讓人熱血沸騰 騰訊娛樂訊 今日,人氣偶像組合TFBOYS最新單曲《加油!AMIGO》釋出。
  • 怎麼拍照最好看?幾個拍照小技巧,教你拍出時髦的照片
    喜歡拍照是每個小仙女的天性,很多時候別人長得沒有自己好看,拍出來的照片看起來卻比自己好看百倍,其實不是自己突然變醜了,而是沒有掌握到拍照小技巧而已。每個年齡都有一種拍照風格,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最終都是以拍得好看為基礎。
  • 《音樂俠》超強全新節奏感舞蹈模式曝光
    次世代音樂舞蹈類網遊《音樂俠》,在傳統音樂按鍵玩法的基礎上進行改良,更關注音樂的節奏感和按鍵的爽快感,讓玩家在電腦面前就能享受音樂超強的節奏感!不斷對模式界面與按鍵體驗進行優化,主題舞場也將迎來全新的玩法規則,讓嗨翻全場的熱舞充滿難擋的激情!
  • 品褚遂良作品筆畫的節奏感與弧度,賞「褚體」筆力運用之妙
    筆畫的節奏感在書法史上不缺乏書寫節奏感強的書家,但是能夠把節奏感巧妙地運用到楷書裡面並把它完好地展現出來的書家,非褚遂良莫屬。褚遂良到底是怎樣把書法中的節奏感運用的這麼好,被大家所公認,所效仿,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 拍照怎麼拍才好看,10個拍照姿勢,教你拍好看的照片
    拍照怎麼拍才好看,關於怎麼拍照,經常聽到女孩子在苦惱,我拍出來的照片,要麼不好看,要麼不自然,想要拍好看的照片,在姿勢方面,是有講究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精心準備了10個拍照姿勢,教你拍好看的照片,只要記下來,就可以拍出讓人稱讚的照片啦。
  • 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抖腿的毛病是治不好了
    本期為大家盤點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點擊連結觀看視頻版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抖腿的毛病是治不好了他在副歌部分展現出的王子般的語氣與其感性的主歌部分相互映襯,使作品中充滿了一種愛情的甜蜜感。這首歌的Mv在網上也廣為流傳,被網友戲稱美國某知名樂隊淪落到婚禮現場蹭吃蹭喝。
  • 寶藏歌曲:風格神似Jay Chou,小眾獨特節奏感強
    哇,真的是太驚喜了,節奏感太強了。聽了一遍,就已經被它的節奏感給捕捉到了,以至於我現在還是想不起來我當時到底想搜的是哪一首歌。這麼好聽的歌曲,我以為會是非常熱門和非常火的。但是驚訝地發現它沒有什麼人聽,是一首非常冷門的寶藏歌曲。於是想把它分享給大家,隨著地攤經濟火了起來,你身邊是不是有好多夥伴也都去擺攤了呢?
  • 一個人拍照如何擺pose,10個拍照pose,拍出美美的照片
    一個人旅行,或者一個人在家,想要拍出一張美美照片,要如何擺拍照pose,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個人動作擺拍不可少,不想一個人呆呆地拍照,那就掌握多一些拍照pose,一個人拍照如何擺pose,下面給大家分享10個拍照pose,教你如何拍出美美的照片。
  • 營造出節奏感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廈——是東方之珠標誌性建築
    其新穎獨特的造型融合了傳統與現代的因素,它的崛起,是整個香港建築群的空間旋律的富有優美的節奏感。香港處於颱風地帶,對抗風性與耐震度的要求要比一般的城市高。中國銀行大廈充分利用了這精妙的體系,安然的承受了香港猛烈的颱風襲擊。
  • 拍照經驗分享,如何拍出好照片
    十二、看照片在拍照時拍了幾張後,建議大家看一下照片。不要一味的只知道拍,最後拍出來的照片沒一張滿意的。當然精彩時刻就不用管那麼多,先拍下來再說。十四、快門速度不同的快門速度能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門快能捕捉運動的瞬間,快門慢能記錄運動軌跡。大家在拍攝時可以嘗試不同的快門速度,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蔡蘿莉教《畫畫的baby》原唱跳舞,自己卻沒節奏感,看著一言難盡
    近期大家在翻看蔡蘿莉的視頻動態時,便看到了她錄製的一條跳舞視頻,是她在教《畫畫的baby》的原唱跳舞的,由於畫面太搞笑了,吸引到了不少人的關注。我們都知道《畫畫的baby》這首歌最近還是很火的,而歌曲的原唱則是歌手徐真真。沒有想到蔡蘿莉居然還能夠教他跳舞,看著還挺像模像樣的,只是沒有想到她自己卻沒有節奏感,好幾次都跳錯了。
  • 主人用塑料錘敲手,鸚鵡也跟著主人做,好有節奏感
    主人用塑料錘敲手,鸚鵡也跟著主人做,好有節奏感 2020-12-07 07:30
  • 旅行拍照,不得不記住的5個拍照姿勢,拍出文藝有逼格照片
    旅行拍照,對於專業拍照專業戶來說,隨便怎麼拍都能拍出大片啦,但是對於拍攝小白來說,想出去旅遊走走,往往拍出來的都是遊客照,要麼是呆呆的站著,要麼是各種剪刀手配嘟嘟嘴,很是尷尬,想要拍出文藝有逼格的旅行照片,那就不得不去記住下面的這5個拍照姿勢啦,希望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