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生態缸,柏林系統簡解

2020-12-11 元野自然

柏林系統,對於接觸過海缸的朋友來說,都不會感覺陌生。柏林系統是海缸飼養中最常見,也是使用最多的生態維持系統。所以,作為海缸方面的第五篇文章,我想詳細的說說關於柏林系統一些問題。

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壹」

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貳」

海缸入門基礎知識點「叄」關於活石以及爆藻

如何擁有一套自己滿意的海缸?簡單說說定製海缸的設計

柏林系統開缸流程

海缸,柏林系統的開缸流程,說起來,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

化鹽,調製人工海水柏林系統開缸,第一步便是化鹽,調製人工海水,按照市面上各種海鹽,基本上可以按照一升水配33克海鹽的比例來調製,但是還是需要配置一個比重器,用來測量海水的鹽值比重,一般在1.021到1.026之間,都可以,養硬骨的話,鹽度要求相對會需要更精準一些,但是都要玩硬骨了,也不會是啥新手了,這裡也就不多說了。

化鹽的時候,要注意海鹽一定要化開,確保不能有殘留的固體海鹽在水中,這樣會導致測得的海水比重比實際比重要低。化鹽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加速這個過程,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加溫至26度和使用造流讓水體流動起來,加快化鹽完成的時間。

清理活石並養水化鹽,海水調製,一般是在活石到達前就完成。活石到達後,按照活石的處理流程後,就可以進缸了,同時將事先準備好的設備,燈,蛋分,水泵,造流之類的全部開啟,進行養水。關於活石的處理,都在之前的這篇文章中。

關於活石的處理,這裡要補充幾點,不要嫌棄活石中的那些搭載客,除了一些個別的,比如垃圾葵,螳螂蝦之類的,需要清理出去,其餘的比如小螃蟹等等,不但無害,對於整個系統的運轉來說,反而還是有益的。還有就是,活石購買多少的問題,一般而言,三升水配一斤的活石,但是建議活石可以稍微多買一些,那樣,在造景的時候,可選擇性就多了一些。用不完的活石,如果底缸空間足夠的話,尤其有藻缸設計的話,可以扔進去。

爆藻養水,一般到絲藻微微出現白化的時候,就可以嘗試下生物了,如果等到大面積的白化的話,就有些晚了。

活石是柏林系統核心中的核心,活石其中,除了生活有硝化菌群落,還有著各種各樣的小生物以及微生物,這些微小生物,大多都是活石自帶或者購買的珊瑚上帶進來的,增加了海缸中物種多樣性,它們是海缸中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同時在海缸的生態循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明白了上面這些,也就知道,其實死石和人造石,這些和活石在構造上一致或者類似的石頭,也是可以用在海缸中的,不過就是需要在開缸過程中不斷的引入各種小微生物,以達到豐富物種和完善生態鏈的目的。

爆藻養水結束後的生物投放在爆藻結束後,也就是絲藻微微發白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選擇投放生物了。珊瑚,先不急著放,首批投放的,可以選擇一些食藻類的,來清理活石以及缸壁上的滋生的藻,比如黃金吊。

等藻漸漸褪去後,就可以分批次的陸續投放生物了。珊瑚擺放的時候,注意一開始不要粘死,因為不同珊瑚對於水流光照的要求不一樣,你初期擺放的位置,並不一定是其適合的位置,在飼養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其狀態進行調整,等調整並且狀態起來後,才可以選擇用珊瑚膠進行固定。

一些海葵類的,比如奶嘴海葵,如果位置擺放不對,讓其不舒服的話,是會自己移動的,如果移動到造流泵等位置,並且被攪進去了,那麼,損失一顆海葵是小事,壞了一缸水才是大問題。所以一定要安排好海葵的位置,比如奶嘴海葵,可以製造一個斜面的孔讓其居住,或者直接買現成的海葵罐也可以,當然,除了合適的孔洞,水流和光照也要考慮進去。

另外還要考慮到珊瑚打架的問題,尤其是一些真葉類珊瑚,在擺放的時候需要注意拉開一定的距離。

海水魚的話,可以以一些常規的海水魚為主,比如小丑,藍麼,黃金吊,藍吊等等,有底砂的話,還可以養一些翻砂的蝦虎。

其餘的,可以放幾隻海星,值得注意的是,海星中,只有那種灰不溜秋的翻砂海星,才會翻砂,其餘的海星都是裝飾品。還有放幾隻蝦,建議醫生蝦,膽大,互動性好,然後還可以放一些一些除藻的螺,用於輔助清理缸壁上的藻類,有興趣的還可以放一兩隻海寄居蟹,當然,你要能夠承受它們會時不時的將你的珊瑚給弄倒。

還有要說的是,如果飼養的是一些比較喜歡跳缸的魚的話,比如雷達,蝦虎之類的,那麼最好加一個缸蓋,防止哪天在地上撿到一條魚乾。缸蓋建議選擇漁網材質的,不影響光照。

黃金吊

關於柏林系統,補充幾點

柏林系統是一個穩定的生態鏈系統,依靠的是活石以及活石上豐富多樣的微小生物群落,所以,一個成熟的柏林系統,對於缸內的營養消化能力是很強的,除非出現問題,那么正常餵食是沒有關係的,不必小心翼翼。餵少了的話,相反還會出現生物餓死的情況,更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整缸崩潰。成熟的柏林系統,有著極強的緩衝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一些情況下,由於錯誤操作,而引起的崩潰前兆,只要停止錯誤的操作,回到正確的路子上來的話,一般都會進行自我修復,這也是柏林系統強大的地方所在。關於柏林系統,基本的大概就這些,有補充的,我會在後續推文中進行補充。

相關焦點

  • 城市綠化「生態缸」造景欣賞(美圖集)
    :花開的時間邀一群蜂蝶共鳴砸不破蒼茫又何懼桑海飲一場豪酒灑幾分人生歲月靜好的時候驚一絲波瀾掛在眉間沉澱心海喚一份記憶的殤長嘯一聲不辭山長不惑水遠不隨無由的風寂……生態缸是城市綠化中的新鮮事物,特別各地開發海洋館,把大海帶入內陸的一種新形勢,而各大城市開發的生態缸海洋館更是吸引大量兒童和家長的參觀,當然,城市綠化先鋒做的只是小生態缸,下面這些生態缸造景,歡迎生態缸愛好者留言交流。
  • 海缸新手寶典:柏林系統的演變發展
    柏林系統是目前海水觀賞缸採用的最多的飼養系統。柏林系統又叫自然養魚法,實際是一種生物過濾法,通過培養完善的菌群以及使用蛋白質分離器作為汙染撇除裝置,讓珊瑚缸保持清潔和穩定;利用強光源讓光合類珊瑚保持健康。
  • 淺析水陸生態缸中的過濾與水路設計
    區別於水草生態缸,從一般意義而言,水陸生態缸可以定義為植物缸,只不過是增加了水域養一些水生動物而已。但是,隨著造景理念以及技藝不斷改進,水陸生態缸已經不僅僅是常規意義上的水陸缸,而是延伸出各種不同的類型,在過濾的設計以及水路的設計上,也開始變得趨於複雜和精細化。
  • 缺少魚兒的珊瑚生態缸,還算是完美的嗎?
    1、在一個完善的海水系統內,營養鹽和微量元素一樣是會不斷被消耗的,控制營養鹽在一個正確的範圍之內便可保持缸內水質的優良,何況珊瑚同樣需要一定的營養鹽,尤其是軟珊瑚和大水螅體硬骨珊瑚。如果這些珊瑚缺少了營養鹽的供給,它們的狀態會變得很差:色彩暗淡,軟組織瘦弱。硬骨珊瑚則喜較為純淨的水質,但同樣不可以完全沒有營養鹽。
  • 新手養魚常遇到的幾個坑——生態缸,你就是這麼上當的
    經常接魚友電話:陳哥,你那裡有生態缸嗎?我就心說不妙,又一個魚友被誤導,被套路了。生態缸,一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名詞,尤其是不用換水這句回答,深深地戳中了你的內心。你認為,這就是你要找的水族箱!但是,這就是你走上養魚坎坷路的第一步!
  • 不用花錢,在家也可以製作生態缸,放上小魚7天海底世界一樣美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個帶有水,魚,植物,燈光的生態缸越來越走進我們的生活,在這個系統中是一個循環的小世界,綠色植物和燈光小魚之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生態系統,給我們的生活製造出一個生機盎然的景象,那麼我們自己在家應該怎麼製作這樣一個美麗的生態缸呢
  • 賈樟柯柏林談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尋找歷史證人
    片方提供中新網太原2月23日電 (記者 胡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正在德國柏林展映,主創一席人先後參加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全球首映式及新聞發布會等活動。23日,記者從片方了解到電影遠赴柏林的故事,賈樟柯表示,《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是在尋找「歷史的證人」。
  • 想養好魚就要先養好水,手把手教你建一個「生態缸」
    生長良好的水草,投放並培養硝化細菌,培養一定量的藻類,是形成生態缸的基本要素。特別是水草,越多越密越旺,魚就越不容易生病。此外,保持適宜密度,適量投餌,生化過濾也十分關鍵。生態缸猶如一個「化工廠」,這個「化工廠」能將魚代謝產生的氨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分解成對魚或水草有益的成分,這種能量轉換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生態缸的建立應成為每個養魚人追求的目標。
  • 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 曝國際海報
    賈樟柯攜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亮相柏林國際電影節1905電影網訊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三點,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及出品方代表朱瑋傑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
  • 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眼樹蓮屬
    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眼樹蓮屬初入雨林-很實用的苔蘚,泥炭蘚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鐵線蕨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沼蘭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推薦植物,大葉蘚屬初入雨林-可愛的蘭花,鎧蘭屬初入雨林-神奇的雨林植物,麗斑蘭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苦苣苔科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石韋屬初入雨林-雨林生態缸植物推薦,石松屬
  • 前沿造景食蟲植物生態缸
    食蟲植物生態缸 利用的植物主要包括了食蟲植物裡面的瓶子草和毛膏菜 萌植苑主要分享食蟲植物園藝知識大家可以關注我們 相信對大家以後的造景 食蟲植物的養護有非常大的幫助哦食蟲植物生態缸 利用的植物主要包括食蟲植物裡面的捕蠅草 形態各異的捕蠅草 萌植苑主要分享食蟲植物園藝知識大家可以關注我們
  • 《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連映 賈樟柯新片獲贊
    當地時間2月25日,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了重複場放映。柏林電影節期間,該片共放映三場,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國內外觀眾都被電影中講述的中國70年變遷,以及歷史洪流中的人事沉浮所感動。
  • 19年後新片再次亮相柏林電影節!賈樟柯《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全球首映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著名導演賈樟柯的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首映禮現場座無虛席,觀眾們也被電影中的情緒所牽動。
  • 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千人影廳座無虛席
    柏林當地時間2月21日下午,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導演賈樟柯、腳本作者萬佳歡等主創出席了紅毯儀式及映後見面會。片方同時還公布了一款由業內知名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操刀設計國際版海報。
  • 20款奔馳S350L改小柏林音響系統
    從柏林之聲的來源渠道說起,最令人放心的還是原廠全新件,通過正規的奔馳配件訂購系統訂購,其次就是拆車件,顧名思義就是從車上拆卸下來的小柏林,一套可用的小柏林會是因為什麼原因拆卸呢?1.報廢車輛2.升級更高規格的大柏林音響。
  • 養花秘籍:VOL.10|保姆級植物生態缸DIY教程,教你把熱帶雨林搬回家!
    昨天早上坐地鐵的時候閒著沒事刷朋友圈,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東北老朋友「門門」發了這樣一張圖,當時扶杆犯困的小值君猛地一個激靈,我知道養花秘籍的第10篇,要帶你們挖點什麼寶了——食蟲植物生態缸!看著這一桌的食蟲植物生態缸,宛如一個個迷你的熱帶雨林,最適合擺在客廳電視旁或者書房的桌子一角,閒的時候靜靜觀賞,偶爾還有植物大戰飛蟲的好戲可看。植物生態缸有啥優點?
  • 海水水族發展史
    70年代在70年代,出現了兩本重要的出版物,一個是Peter Wilkens的書《熱帶海洋無脊椎動物水族箱》,這本書中提出了後來被稱為「柏林系統」的技術。然而這個時代的多數普通海水水族愛好者的技術並未有巨大改變。這個時代沒有幾個人會去嘗試大型的海水觀賞魚。由於早期的過濾系統的不完善,以及知識的缺乏,這個時代的愛好者要經常藉助銅來對付魚類的寄生蟲。而這個時代很少有人在魚缸裡飼養無脊椎動物,因為人們不了解它們的需要,同時用於治療魚類疾病的含銅藥物也使得人們無法飼養它們。70年代的水族技術作品中還是體現了一些變化。
  • 中國導演賈樟柯攜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柏林首映
    片方提供中新網太原2月22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22日從電影《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片方獲悉,中國導演賈樟柯新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22日(北京時間)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片方同時公布一款國際版海報,詮釋「過去是照亮今天的燈塔」這一深遠意境。
  • 柏林鐵路系統長官承認自己曾長期逃票 7年前收手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德國首都柏林軌道交通系統的新任負責人最近公開承認自己多年以前曾經在乘坐當地的公共運輸工具時故意不買票,但他從7年前便已停止了這種行為。據路透社6月11日報導,現年36歲的託比亞斯·海因曼在今年5月時成為了柏林輕軌交通系統歷史上最為年輕的總經理,他在接受德國《圖片報》記者的採訪時聲稱自己很多年前曾經一直是個「逃票者」。做為每日乘客數量高達140萬人的軌道交通系統的一把手,海因曼表示自從7年前來到該公司工作後,在乘車時就開始主動掏錢買票了。
  • 海水缸三大經典過濾系統
    今天我們聊一聊海水缸的過濾系統。相信大家在各大論壇、影片或者是水族館,總是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海水缸,而每個人的習慣不同,做法不同,呈現的效果也就不同。到底哪一種過濾方式比較適合自己?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幾種比較常見的海水過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