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缸新手寶典:柏林系統的演變發展

2020-12-11 東傑聊海

SPS海缸 | 圖片源自@島民CZ

今天開始,東傑開始恢復新手系列,從零開始帶你暢遊海缸哦!感謝各位一直以來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噠~!

在之前的「從零開始」系列文章中,我介紹了咱們海水水族的發展史(點擊閱讀海水發展史),目的是希望大家了解海水水族發展史後,能夠溫故而知新,理解現在部分海缸高手的一些做法;同時也是一種知識的補充,畢竟愛它,就應該了解它嘛。

在講述了歷史之後,我計劃從珊瑚在野外的生存環境開始,一點點過度到我們在家中飼養海缸的知識上來。從柏林系統概述到每一個設備的介紹,最後再到開缸實戰演練。

希望通過《從零開始》系列,讓新手對海缸有個全面的認識與了解,可以跟著我一步一步在家中架設起心中的那片海!

紐扣為主的珊瑚缸 | 圖片源自@Tony Zhong

了解了珊瑚的生存環境以後(點擊閱讀),我們在家庭飼養珊瑚的時候,就需要來模擬珊瑚的生存環境。

柏林系統是目前海水觀賞缸採用的最多的飼養系統。

柏林系統又叫自然養魚法,實際是一種生物過濾法,通過培養完善的菌群以及使用蛋白質分離器作為汙染撇除裝置,讓珊瑚缸保持清潔和穩定;利用強光源讓光合類珊瑚保持健康。

最初的柏林系統是這樣的:

初代柏林系統示意圖 | 圖片源自@靈魂畫手 東傑

可以看到,初代的柏林系統是沒有自動化的元素補充設備的,主要依靠還是手動添加。在柏林系統問世之後的幾年間,德國水族社團對柏林系統進行了如下的完善:

初代完善版柏林系統示意圖 | 圖片來自@靈魂畫手 東傑

我們來看看經過初步完善的柏林系統,從以上示意圖可以看出:

核心之一:活石

魚缸中放置活石,並在魚缸底部鋪設珊瑚骨或活沙。根據很多資料顯示,活石的量應當與水體的比例是5:1,即大約5L水加入1公斤活石(這個比例如何來的我查不到資料,了解的魚友可以指教下)。其實這也是海水缸推薦用底濾的原因之一,主缸放不下的活石用底缸來補充。

核心之二:蛋分

蛋分,全名蛋白質分離器。它的作用是將蛋白質及部分不溶於水的物質通過液體張力利用氣泡排出魚缸,減輕系統後續的處理負擔,減少後續有機物轉變為給珊瑚帶來壓力的營養鹽。

核心之三:添加劑

向海水魚缸中添加石灰水以及各微量元素是Peter(柏林系統發明人)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石灰水既可以補充少量的蒸發水,同時石灰水可以提升水的硬度跟PH,並補充鈣元素。雖然石灰水是氫氧化鈣【Ca(OH)2)】,但是真正的石灰水中還是會含有少量的鎂(Mg),這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滴定、鈣反本質上是共通的。

石灰水目前在國外依然是非常流行的,可靠的海水添加劑,在著名的reef2reef論壇上,依然有大量的海水新人使用石灰水反應器。

核心之四:強光源

大部分珊瑚都可以靠光合作用來維持基本的生存,那麼光照就是必須的,一個強光源可以有效的提高珊瑚的光合作用,使珊瑚可以維持生命,保證最基本的健康。

核心之五:水流

在初代及初代完善版的柏林系統上雖然沒有提到水流,但是在現代柏林中,保持良好的水流已經成為了珊瑚玩家的共識。水流可以帶走廢物;便於珊瑚有更多的機會捕獲食物;而且水流在珊瑚的生長中還其他很重要的作用。以後再講。

除了以上核心外,還有一些輔助設備,例如乾濕分離,可以把大部分固體雜質截留在下水口,減輕水體中顆粒物的密度,另外活性炭可以輔助吸收水中的微量,雜質,色素等,讓水體保持透亮。

這就是最初的柏林系統。

柏林系統最初只是局限在德國,在90年代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交流更為便捷,柏林才慢慢的被廣大的珊瑚觀賞缸專業人士及愛好者知道,並逐漸完善,從而演變出了現代柏林系統。

SPS\LPS混養珊瑚缸 | 圖片源自@大福

現代人們把海水觀賞缸主要分成三大類型: 只養魚的FOT缸,飼養軟體為主的LPS缸,飼養硬骨珊瑚為主的SPS缸。根據魚缸種類的不同,柏林系統的布局也有細微的差別。

FOT缸:

我們先說FOT,FOT是Fish Only Tank 的簡稱,意思就是只養魚的海水觀賞缸(FOT知識傳送門)。

FOT純魚缸 | 圖片源自@dustin_we

FOT缸的整體配置是最接近淡水純魚缸的。海水的FOT缸一般尺寸較大,從長度看,一般都在90cm及以上的長度,因為海水魚有很多大尺寸的魚類,所以儘量大的魚缸才能展示他們飄逸的身姿,另外就是大尺寸的魚缸可以充分滿足你剁手買買買的心願。

FOT純魚缸系統示意圖 | 圖片源自@靈魂畫手 東傑

FOT需要的主要設備為分別是:蛋分,PH補充設備(常常被忽視),水流,大量濾材。

在FOT中,燈光被弱化了,主要原因是對於魚類來說,燈光不是必須的,FOT中燈光的作用就是照明,提高觀賞性。

主缸中的水流向底缸,先是經過乾濕分離,分離固體顆粒物,之後通過蛋分,蛋分將部分不溶於水的物質及部分蛋白質撇除魚缸,減輕魚缸水體需要處理垃圾的壓力。之後水通過大量濾材,濾材中附著的硝化細菌以及反硝化細菌等對水體進行硝化作用以及脫氮作用(我會有專門的視頻講解硝化作用以及脫氮作用)使水質進一步得到改善,最後再返回主缸。同時PH補充設備來維持水體穩定的PH,來給魚兒提供合適的酸鹼度,保證魚兒的健康。魚類對水質中的營養鹽耐受度較高,大部分時候只要保證魚缸的硝化系統正常控制水中氨氮的含量即可。

這就是FOT魚缸中柏林系統的形式。

LPS缸:

LPS的全稱是Large Polyp Stony Corals,意思是大水螅體硬珊瑚,通常情況下,我們國內玩家把LPS以及軟體珊瑚統稱軟體珊瑚(LPS知識傳送門)。

LPS珊瑚缸 | 圖片源自@神秘的海洋

我們來看看主養LPS的魚缸是如何應用柏林系統的吧!

LPS柏林系統示意圖 | 圖片源自@靈魂畫手 東傑

水流從主缸下到底缸,經過蛋分撇除部分垃圾後,再經過藻缸,藻類會吸收部分水體中的NH4以及其他營養鹽,同時藻類在光合作用的時候也會平衡魚缸的PH,之後水再回到主缸,主缸中的活石,會不斷的通過硝化作用與脫氮作用進一步淨化水體,使水質保持清潔。這是水的循環。

另外LPS體內含有蟲黃藻,蟲黃藻就好比是陸地植物體內的葉綠體,他們可以吸收光,然後進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產出的能量有一部分會為珊瑚提供養分。所以,珊瑚其實就跟我們飼養的花花草草一樣,都需要光。一個好的照明設備不僅可以促進珊瑚的光合作用,使珊瑚保持健康,同時也可以讓珊瑚看起來更加豔麗。所以燈具的費用會佔整個魚缸系統造價的很大一部分。

合適的水流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造浪可以加強主缸的內部循環,讓水將營養帶向珊瑚,同時將珊瑚的分泌物帶離。

再加上按需補充的KH,PH,及微量元素,珊瑚糧。這就是一個完整的LPS的柏林系統。

雖然LPS對水質的要求比FOT要高很多,但是大部分LPS對水體中的營養鹽耐受度較高(當然也是有範圍的),所以LPS對水質管理的要求不是非常高。很多珊瑚新手都是從LPS缸開始入門的。

SPS缸:

SPS的全稱是Small Polyp Stony Corals,意思正好跟LPS的L相反,指的是小水螅體硬珊瑚,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硬骨珊瑚。(SPS知識傳送門)

SPS珊瑚缸 | 圖片源自@蘭色神仙魚

硬骨珊瑚普遍認為是比較難養的,難養之處在於SPS對光照、水質的要求很高。同時硬骨本身也比較脆弱,不耐波動。

那麼硬骨珊瑚為主的觀賞魚缸是如何應用柏林系統的呢?我們來看一看。

SPS硬骨柏林系統示意圖 | 圖片源自@靈魂畫手 東傑

同LPS缸一樣,水流依然是流向底缸先經過蛋分、藻缸、活性炭(視情況而定)。當水再次回到主缸的時候,活石會發揮硝化與脫氮作用,淨化水質。強光源與強水流會讓SPS保持健康,不間斷的通過鈣反或者滴定(國內很少有用石灰水反應器,1、資料少無借鑑,2、設備售價昂貴)向魚缸內補充鈣,鎂,KH三大元素,同時不定期的根據魚缸情況添加鍶、鉀、微量元素等,提高硬骨珊瑚的顯色與狀態。

SPS要求水體中的營養鹽含量更少,所以除了水流、蛋分的規格要求較LPS高以外,還需要其他輔助去除營養鹽的設備,例如:活性炭,煮豆機,碳源等。

較為複雜的設備以及更多需要關注的水質指標,是很多初、中級玩家對SPS觀賞缸望而卻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以上的介紹,您是不是已經對現代柏林系統在不同海水觀賞缸上的應用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呢?其實Peter提出的今天廣為流傳的柏林模式中,我們逐漸發現了很多新的問題,例如乾濕分離對於珊瑚觀賞缸來說是不必要的,柏林模式的要素其實只有三個:水流,有效的光照系統和蛋分。利用人工細菌+天然死石,甚至人造死石一樣可以替代活石,更加環保,減少對自然的破壞。藻缸的引入又讓柏林系統更加的穩定。

SPS珊瑚缸 | 圖片源自@Nemo

現在越來越多的系統問世,例如:沸石系統,厚沙系統,ATS系統等。海水觀賞缸的設備的更新迭代也越來越快,並且在向著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飼養海水觀賞缸會越來越簡單,讓更多的人可以在家就投入到海洋的懷抱中。

相關焦點

  • 海水生態缸,柏林系統簡解
    柏林系統,對於接觸過海缸的朋友來說,都不會感覺陌生。柏林系統是海缸飼養中最常見,也是使用最多的生態維持系統。所以,作為海缸方面的第五篇文章,我想詳細的說說關於柏林系統一些問題。簡單說說定製海缸的設計柏林系統開缸流程海缸,柏林系統的開缸流程,說起來,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
  • 海缸新手寶典:想給家裡填個珊瑚缸?先來選一個缸吧
    上期我分享了柏林系統的演變,這期開始正式介紹飼養海水前必須準備的設備及設備知識。在計劃養魚之前,我們必須先要選擇一款合適的魚缸,魚缸的外觀多種多樣,按自己家裝修風格與喜好選擇即可。濾桶型魚缸主要應用在淡水草缸上部濾型缸:過濾系統放在上魚缸頂部,通過潛水泵,將魚缸的水抽入上部過濾器中,水流再通過過濾器中的各種濾材
  • 入手海缸門檻高?明白這些就可以順利入門了,養好海水魚不是夢!
    養海魚大多數新手而言是有些困難的,一些養淡水魚的老魚友轉海缸也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要養海缸就怎麼困難嗎?的確,和飼養淡水魚相比,養海水魚可能要困難一些。畢竟這不僅是涉及到水的問題,就連一些整備都是需要發生一些改變的。新人入手海缸,以下幾點一定要注意!
  • 玩海缸前需要了解的一些基本知識「貳」
    >第二篇,我準備說一說幾種常見的不同海缸以及一些基本需求設備的問題。LPS類型的海缸,開燈後,珊瑚展開,隨著水流飄蕩,分外的美麗,而且飼養難度也不大,基本上是大多數海水玩家下海的第一個類型缸,也是玩家群體最多的類型缸,屬於新手優選選擇的類型缸。尤其其配備的光照適中,可以在活石陰暗處搭配一些NPS,甚至是搭配一些對光照需求較低的SPS,還能混養一些比如小丑,倒吊之類的中小型海水觀賞魚。
  • 大神在民間,自建智能海缸!海缸新手DIY自己的遠程監控魚缸!
    看著一些說不出名字的水生動物讓我萌生了想有一口自己的海缸的念頭。由於我工作的關係,經常在全國各地出差所以一直沒時間落實。去年年底正好不忙正好靜下心來設計自己的魚缸。工作的原因偶爾會出差一到兩周這個樣子,因此我想在我的海水缸上有一些新的元素。比如自動補水,水溫,蛋分的水位等,如果出現問題能及時推送消息到我的手機上,我可以遠程控制或者通知家人處理最好。
  • 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
    這要根據大家的承受能力,酌情考慮才行,因為一般情況海缸的設備價格要高一些。家庭海水魚缸一般需要配置什麼設備?聽老魚友講海缸的配置!我們不妨一件一件的說,說到哪兒算哪兒。多年前的算法是「每釐米海缸投資大約百元」,所以玩海缸不便宜。新手朋友可以從小缸玩起,等到熟練了,喜歡了,再玩大缸不遲,畢竟小缸的投入還是少的,收手也快不是?
  • 詳解海水缸的設備和系統
    因此,我在這裡強烈建議:新手朋友們第一次「下海」不要直接上來就玩硬骨珊瑚缸。軟體珊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針葉類珊瑚、菇類、腦類、皮革類和紐扣類珊瑚,它們大多飼養容易,且很多品種只要環境合適就會分裂繁殖,十分適合新手飼養。所以,我強烈推薦「下海」玩海缸的新手朋友從LPS開始,但,首先你得有一套合適的設備。
  • 消失的斐濟極品珊瑚,何時能在我們的海缸裡再現?
    在我們的海缸裡面,每一個珊瑚都是我們的心肝寶貝,但是總有一兩個會特別受到我們的喜愛。 軟珊瑚在我們的海缸裡面十分常見,因為它沒有硬骨珊瑚的秀氣也不像其他大水螅體珊瑚那樣可愛飄逸,所以它的地位也遠不如SPS和LPS珊瑚,在注視海缸的時候,我們的視線總會不自覺的移到了旁邊的金色火柴頭上面,但恰恰是這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軟珊瑚才讓我們的海缸變得豐富多彩,絢爛多姿。
  • 海缸水族玩家所關心的水流話題都在這一篇:造浪進階篇
    這是新手寶典的第十四篇文章呦~!快來跟東傑一起下海吧!本篇為新手寶典:造浪的進階篇,主要是聊下造浪在海缸的更多的意義。適合已經開始玩海水的魚友閱讀。尼羅河珊瑚擺動的幅度剛剛好現在有很多繁殖玩家以及新手把自己的LPS缸的水流弄的非常微弱,認為這是「正確」的。
  • 海缸溢流下水的設計竟然有這麼多的玄機!
    大家好,很多新手玩家在看到海缸下水的時候,都是一臉懵。有的玩家在設計海缸的時候,對於下水的造型、方式拿不定注意。不用擔心,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海缸中常用的幾種下水,說不定會給你很大的啟發哦。其實目前海缸溢流的方式有三種:一種:三重溢流美觀度低、噪音大,海缸中幾乎已經被淘汰了。
  • 海水缸三大經典過濾系統
    一、柏林系統柏林系統可以說是現代水族歷史上海水缸過濾系統的鼻祖,簡單來說就是用大量富含生物菌種的活石,配上非常強大的強光以及強力蛋白分離器來構建的系統。以前在使用柏林系統的時候,必須使用或是搭配底床一起使用,所以水流必須強大,但是不能引起下面底砂揚起,防止底砂裡面大量的沉積物被攪動的充斥整個魚缸。
  • 玩水草缸的人都有一個下海夢,別被有土豪標籤的海缸給嚇跑
    下海也是我一直想涉足且又不敢輕易嘗試的一個遺憾,最近老是失眠於是就一直潛伏在海缸論壇觀看大神的作品和學習相關的知識,越看越衝動,對於海缸也慢慢的有初步了解,曾經以為要花很多很多的Q,才能完成的夢其實不然。
  • 如何擁有一套自己滿意的海缸?簡單說說定製海缸的設計
    關於海缸的選擇,在之前相關的第一篇文章中提到過一些,想了想,決定單獨開一篇來說一說海缸的設計,一是本職工作與之相靠近,二是,個人覺得,即便是不考慮定製,了解一下海缸的設計,對於選擇成品海缸,也是會有不少的幫助的。
  • 魚友們想過玩海缸嗎?你了解海缸及海魚嗎?一起來學習吧
    海缸介紹簡單地說,養海水生物的魚缸就是海缸。海缸也是魚缸,和我們的淡水魚魚缸一樣,也包括缸體裝置、循環裝置、過濾裝置、增氧裝置,照明裝置等等。但是,它又跟淡水魚魚缸不一樣。真正的功能齊全的海缸多了好多淡水魚魚缸沒有的裝置。比如:爆藻裝置,蛋白質分離裝置,造浪裝置,專業的海水燈光照明裝置等等。
  • 濱水綠地空間 | 芝加哥湖濱公園系統發展演變歷程
    芝加哥湖濱公園系統發展演變歷程摘要:芝加哥湖濱公園系統是建設在密西根湖沿岸的線性公園系統,是芝加哥成為「花園城市」的重要基石,也是城市濱水綠色開放空間建設的典範。
  • 海缸中的櫻花林,日本魚友打造獨特的硬骨珊瑚造景!
    對於海水玩家來說,最讓人感到興奮的時候,大概就是新開缸時了,而且每次造景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創造獨屬於我們的海底世界,通過不同的造景,表達出對海缸的美好願景。而我們今天向大家分享的這個海缸,就完完全全凸顯出了這個美好的期望,實實在在的體現出魚友對於海缸的熱枕。Yoshi-san是一位來自日本的魚友,他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而他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的高級珊瑚處理員之一,因為工作的原因,他在工作的時候也會有單獨的一個海缸去擺放他喜歡的珊瑚。
  • 沒想到海缸裡的魚竟然患上了抑鬱症!
    如同天方夜譚頭一回聽說這種事或許就發生在你的海缸中我們在家裡搭建一個微縮的海缸,這會使我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實,看著五顏六色的珊瑚以及活潑靈動的魚兒,我們打心底裡感到快樂。但是,你有察覺到抑鬱症已經悄無聲息的開始在海缸中蔓延了嗎?
  • 新手飼養海葵為什麼特別容易翻缸?
    海葵,對於新手來說又愛又恨海葵,因其美麗的顏色和花朵綻放般的外觀,吸引無數海缸新手的喜愛。但又因其強烈的掠食性,以及對水質生態的特殊要求和捲入造浪的高風險性,被大家定義為新手最容易翻缸的生物之一。海葵隸屬於刺細胞動物門、海葵科、珊瑚綱、六放珊瑚亞綱。
  • 海水缸一日開缸大法(P石+濾材+珊瑚基石)新手少走彎路
    濾石開缸真諦 - 養好海缸就是養好菌群;傳統開缸方式:「爆藻法」——一個長期被堅持的彎路。為什麼要爆藻養水?因為我們買不到真活石,我們買的都是生物死了大半的偽活石真毒石,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時間,通過藻類和細菌才能將其清理,才能達到能養海缸的標準。雖然走得通,但是先搞有毒的再花時間去清理才能用,這不是一個彎路麼?何不直接使用沒毒的來開始呢?當然這也是海缸開缸的一個樂趣,這樣也會有一種成就感。話說回來,直接用無毒的來開缸也是講究科學性的。
  • 打造完美海缸(一):海精靈廣州開缸啦,分享全部經驗!
    折騰了一天,我們的海缸終於清潔乾淨了,可怎麼捨得讓它空空如也呢?趕緊踏出我們開缸徵程的第一步吧。第二種是蒸餾水,不過咱們要加滿一個海缸,那可真是得花不少錢了。第三種就是花幾百塊錢買一臺合格的淨水器,因為海缸的耗水量比較大,因此淨水器是我們的首選,不單只是開缸可以使用,日後換水也不必再傷腦筋,如果你飼養硬骨珊瑚那麼建議再加個DI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