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號公路由現狀的京珠高速及規劃的南大幹線、東部幹線組成,串聯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南沙自貿區等重點片區
羊城派記者 趙燕華
推進建設長約41.2公裡的廣州1號公路,將成為2018年廣州市國土規劃重點工作之一。
羊城派記者從今天(14日)舉行的廣州市政府部門定期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路網骨架,規劃廣州1號公路由現狀的京珠高速及規劃的南大幹線、東部幹線組成,串聯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南沙自貿區等重點片區,是廣州輻射和帶動灣區發展的大動脈。
連接藍色「靜脈」,紅色「大動脈」活力噴張
根據廣州市國規委提供的「廣州1號公路示意圖」顯示,廣州1號公路向南銜接中山東部外環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廣珠西線高速等珠江西岸高速通道,與珠江東岸的廣深沿江高速及七條過江通道共同構成粵港澳大灣區環灣通道,將為大灣區城市群間的互聯互通和深化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專家介紹,廣州1號公路由現狀的京珠高速及規劃的南大幹線、東部幹線組成,長約41.2公裡,串聯廣州第二中央商務區、南沙自貿區等重點片區,是廣州輻射和帶動灣區發展的大動脈。
據透露,廣州1號公路將完全按照高速公路統一標準建設。南大幹線一段目前地面上正在建設城市快速路,作為廣州1號公路的組成部分,未來將在上面新建一條架設的高速公路,而東部幹線則是完全新建的。南大幹線高速公路+東部幹線,總長42.1公裡。
示意圖顯示,規劃中的廣州1號公路宛如一條紅色大動脈,起步點南大幹線與黃埔大橋連通,串聯起第二CBD,「大動脈」一路往南奔湧,東部幹線又與在建的虎門二橋交匯,直達南沙之後,與虎門大橋相遇,隨後接駁至京珠高速,再與規劃中的中山東部外環高速貫通,進入西部沿海高速、廣珠西線高速,然後可達港珠澳大橋。
建「30公裡精品珠江」 重塑「老廣味社區圈」
羊城派記者獲悉,市國規委近期正開展多項關鍵行動,如規劃建設「30公裡精品珠江」;發揮「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黃金三角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形成廣州總部、金融、科技創新的新高地;加快建設東西與南北大通道,規劃形成「2個中心站、5個門戶站和N個功能站」的鐵路樞紐布局等。
資料圖/羊城晚報
在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廣州市正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圈,重塑鄰裡中心,重塑「老廣味社區圈」。在歷史文化保護中注入新活力,推進老城保護,通過微改造、微設計、微循環,使廣州成為一個「既能喝涼茶,也能喝咖啡的城市」。積極實施文化線路修復與活化,修復活化「南粵古驛道」,挖掘廣州特色歷史資源,打造7條「最廣州」路徑,成為國內首個講述城市故事的文化路徑。
廣州城市道路品質化提升工作將有3大創新
在本次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也介紹了工作情況。在2017年及以前的品質提升工作基礎上,2018年的品質提升工作在理念將有3大創新,廣州市城市環境進一步得到質的提升:
從道路到街區,把提升建設工作從城市道路「主動脈」向街頭巷尾的「毛細血管」延伸,集中打造「老廣味」的生活圈;
從提升到治理,從城市環境的硬體提升向全過程、全方位的「共同治理」轉變,儘可能讓社會公眾參與到提升建設工作的策劃、實施和後期維護管理中,發揮群眾智慧,集思廣益,共同探索城市環境建設管理的最佳方案;
從路逕到遊徑,2018年的品質提升工作,將在城市重要保障路徑提升工作的基礎上,策劃彰顯生態文明、顯山露水、融入地方歷史文化體驗的特色遊覽休閒路徑,提升市民日常生活的豐富度和滿意度,帶動沿線服務產業的提升。(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責編|魏禮園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