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藍色字體的「陽光植物志」,即可訂閱。原創心血,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必留言聯繫
文 | 最好的陽光 圖 | 金禹 最好的陽光
從五月一直到十月,如果在雲南、廣東,或者去東南亞、夏威夷旅行,都會大概率見到一種清爽乾淨,質感豐碩的花,還帶著一股子香氣。也許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看到圖片,很多人都會哇,原來它就是「雞蛋花」啊。
為什麼起這麼有食慾的名字呢?
看看它的樣子,花冠外面是白色,裡面一圈是黃色,像不像剛煮熟的雞蛋,該白的白,該黃的黃。花瓣還肥嘟嘟的,就和蛋白Q彈一樣,很有嚼勁的感覺。當然,現在也培育出了其他顏色的雞蛋花,更養眼了。
百草園薈珍館中的雞蛋花
雞蛋花原產地是熱帶美洲,所以進入中國後,主要在南方一帶生長生活。傳入之路大概有三條,一條是從緬甸,花極香如梔子,又名緬梔子。第二條是從印度,才有了「印度素馨」的別名。第三條是從荷蘭,所以也叫番花。除了番花,那兩個名字都比雞蛋花要有味道啊。但架不住雞蛋花形象,有意思啊。
百草園的薈珍館裡也引種了雞蛋花,可以讓大家感受下熱帶風情。雞蛋花是熱帶標配,作為一個北方人,看到雞蛋花,陽光、海灘、草裙舞、雞蛋花項鍊、涼茶……類似的畫面就會跳出來。
百草園薈珍館中的雞蛋花
等等,涼茶是怎麼回事?
雞蛋花是夾竹桃科的落葉小喬木,這個科植物一般都有毒,尤其是全株豐富的乳汁。《甄嬛傳》中有個橋段,就是用夾竹桃花粉害人。雞蛋花也同樣,如果有裸露的傷口,就儘量不要接觸雞蛋花的汁液,會過敏。雖然汁液有毒性,但是花朵如善加利用,就可轉換為良藥。
很多人都喝過廣東涼茶,如果你注意看包裝背後的配方,其中有味重要的材料,就是雞蛋花。
雞蛋花性味甘,微苦,涼。《嶺南採藥錄》中說它可「治溼熱下痢,裡急舌重,又能潤肺解毒」,所以在南方涼茶中經常使用。每到雞蛋花盛開的時節,處處「摘花忙,飲花忙」。它可以清熱、解暑、利溼,主治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溼熱黃疸、洩瀉痢疾。 但是如果因為肺寒咳嗽或寒溼洩瀉的情況要忌用。
南方民間還有一種「五花茶」,用雞蛋花與木棉花、金銀花、槐花、葛花一起製成,來對付大腸溼熱,所以有人把雞蛋花看做「胃腸保護傘」,非常適合夏秋容易上火、咳嗽的季節飲用。雞蛋花也可與其他食材煲成藥膳高湯、糖水,是南方廚房的常見菜譜。
百草園薈珍館中的雞蛋花
除了可藥,雞蛋花非常可賞可嗅。
雞蛋花特別喜歡陽光,用術語說,就是強陽性花,日照越充足,生長越繁茂,花朵越香。這個香味可以提取精油,製成化妝品和香皂。
雞蛋花的花型很有特點,覆瓦形,和小風車似的。有沒有觀察到,雞蛋花顯得格外簡潔爽利,那是因為一眼看上去,沒有雄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雄蕊其實是有的,但是隱藏得非常深,在花冠管的基部。以至於不拆開花瓣,就看不到。由於雞蛋花的生命力特別頑強,花枝即使折斷落在地上還能繼續生長。所以,雞蛋花長期用插枝生根繁殖,有性生殖機能就褪化了,多不結實。這樣,雞蛋花的果實相對少見,就是下圖這種斜長圓形的,「耶耶耶」地掛在花朵凋謝了的樹上。
雞蛋花還有一個別稱,叫「廟樹」。那是因為在西雙版納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雞蛋花被佛教寺廟定為「五樹六花」之一,非常神聖。(「五樹」:菩提樹、貝葉榕、檳榔、糖棕、高榕;「六花」:雞蛋花、荷花、文殊蘭、黃姜花、黃緬桂、地湧金蓮)
百草園薈珍館中的雞蛋花
而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雞蛋花又帶有世俗情愛的符碼意義,比如姑娘把花戴在右耳,表示待字閨中;戴在左邊就是名花有主;如果見到兩邊都帶著,就暗示已婚但是不滿意這段婚姻。如果去了那裡旅行,不要帶錯了啊。
植物與人類的互動就是這麼有趣,人們賦予植物涵義,移情於它,而植物則帶給人類歡愉與治癒。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秋花系列:
黃蜀葵 | 一庭風露不禁秋。
你知道人心長什麼樣嗎?呃,(⊙o⊙)………請看人心果。
佛手的香味是治癒的香味。
這就是穗花婆婆納,當下的網紅「野」花。
迷霧中的戀人,黑種草。
歡迎與最好的陽光一道,
與花見 | 行記 | 物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