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直擊:有監管,我們交的購房預售款咋還沒了呢?

2020-12-11 人民網

徐超2016年購入的房子,那是他計劃裡的婚房。

如今,距離購房合同約定的交房時間過去整整一年,孩子已經九個月大了,他不知道何時能拿到那把開啟新生活的鑰匙。

他與800餘戶購房者將希望寄託於一筆預售資金。

那是一筆被依規監管起來的錢,他們通過官方得知監管資金沒有了。驚慌之餘,他們還想知道,錢去哪裡了?誰來負責?

在建房突然停工

徐超購置的樓盤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名叫百島綠城,建築總面積76萬平方米,一共包含三期高層和一期洋房。他所購房子屬於第三期,共五棟高層。其開發商為河北泰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嶽公司),是石家莊本土開發商。

企查查顯示,泰嶽公司成立於2010年,法定代表人牛延君,持股股東為河北興嶽偉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嶽偉業)和河北楷彤園林綠化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多名業主向人民網記者回憶,百島綠城當初的宣傳聲勢浩大,請來了一位知名主持人代言,「公交車上都是他們的廣告。」

徐超買房時,百島綠城尚未獲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他諮詢發現,當時的新開樓盤大多五證不全,「那時在石家莊買房想避免掉這個坑,太難了。」

加上開發商承諾證件一年左右就會辦理下來,綜合考慮後,徐超於當年9月購入該房。

他向記者出示的房屋認購協議顯示,該協議籤訂時,開發商的確未取得預售許可證。協議第五條為:甲方取得該項目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後通知乙方,乙方自通知之日起15日內與甲方籤訂正式《商品房買賣合同》,同時,協議自動失效並由甲方收回。

百島綠城房屋認購協議。 受訪者供圖

協議顯示,付款方式分為兩種:一種為一次性付款,另一種為商業按揭貸款。徐超選擇了第二種付款方式,他以8228.51元/平方米的價格籤署了協議,並於2016年9月15日將30%的首付款,約32.63萬元,分兩筆通過銀聯卡和光大銀行付給了名為「石家莊綠都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都物業)的商戶。其餘房款,雙方約定在開發商證件齊全後,辦理15年期的銀行按揭貸款。

一年後,百島綠城三期取得預售許可證。開發商也如約於2017年8月與徐超籤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約定,出賣人應當在2019年6月30日前向買受人交付該商品房。

商品房買賣合同顯示,綠都物業為出賣人依法選聘的前期物業服務企業。企查查顯示,綠都物業的持股股東為泰嶽公司和興嶽偉業。

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住建局)官網的預售許可公示資料顯示,百島綠城三期五棟住宅樓的預售開始時間為「20170705」。

住建局預售許可公示。 官網截圖

看著婚房一天天建起來,徐超對未來充滿期待,「我是從農村出來的,這是畢業後賺的第一桶金買的房。」

然而,在距離約定交付時間不到半年的時候,房子停工了。徐超回憶,當時五棟樓的主體已經建成,剩餘工程量並不算多。「當時覺得沒有問題,售樓部也很正常,還安撫我們會按時交房。」

同為三期購房者,李斌生也記得停工的事情,他上班的地方在樓盤附近,一直關注著施工進度。他稱,停工是從2019年2月左右開始的。

「那時20和22棟主體起來了,19、21和23棟正在對外牆施工,門窗還沒有。後來不怎麼施工了,我也著急,但不知道找誰。」

開發商2019年4月售賣車位的行為讓徐超堅信,不久之後就能收房。他告訴記者,當時的車位價格為15萬元一個,不少人買了,「有100多人吧。」

在徐超與百島綠城銷售人員的聊天記錄中,記者看到,銷售人員於2019年4月20日向徐超介紹稱,「三期地下車位即將首次開售,近900戶業主搶400個車位」。

預售監管資金沒了

兩個月後,到了合同約定交房的那天,2019年6月30日,業主們卻在售樓部撲了個空。意識到情況有異,他們慌了。

「大傢伙兒不知道該找誰,就從區信訪局開始。」徐超說。

7月到12月,徐超、李斌生等購房者多次組團尋找開發商、街道辦和信訪部門等反映問題。

他們也曾看到希望,徐超和李斌生等人都不約而同提到了一個日子——2019年12月20日,這是經過相關部門協調後開發商再次約定的交房時間。

在購房者提供的一份關於百島綠城三期延期交房問題信訪事項答覆意見書裡,記者看到,大郭街道辦事處回復稱,轄區政府已經成立工作組,協調並推進該項目早日交房入住,目前百島綠城三期19#—23#工程進展已達85%,預計交房時間為2019年12月20日左右。

信訪答覆意見書。 受訪者供圖

李斌生告訴記者,第二次約定交房前的日子裡,的確有工人施工,但人不多,進度緩慢,「一共二三十人吧,安裝門窗和粉刷外牆。」

這次交房再次以失敗告終。

此後的一次見面溝通會上,購房者們意外得知,房子的預售監管資金沒了。

李斌生稱,參與此次見面溝通會的包括相關工作組人員、區信訪局工作人員、開發商和購房者代表等。

會上,相關人員一是向大家透露泰嶽公司實際控制人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監管資金被挪用;二是提出讓購房者湊錢蓋房的解決方案,包括購房者以每個15萬元的價格購買現有的340個車位或每家出資2萬(以後可頂物業費)。

多名購房者告訴記者,涉嫌犯罪的實際控制人名叫王聚山,是興嶽偉業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企查查顯示,2014年至2018年,泰嶽公司曾因擅自處置建築垃圾、違規收取預付款等問題,被新華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石家莊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行政處罰。

2017年至2020年期間,該公司還先後涉及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和房屋買賣合同糾紛等19起司法案件。

資金去向追問

相關部門提出的解決方案未獲得購房者的認可,他們開始了對預售監管資金的追問。

「這是一個突破口。」李斌生告訴記者,買房時,他對預售監管資金的具體情況並不了解,「是那次開會說資金被挪用了,我才知道。」

在石家莊市住建局官網,記者查詢發現,《石家莊市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2016年10月印發,自2016年12月1日起實行。

《辦法》規定,購房人所繳納的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必須全部直接存入商品房預售合同載明的監管專用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直接收存預售資金。購房人申請按揭貸款的,貸款銀行或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將按揭貸款直接發放到該監管專用帳戶。

《辦法》還指出,市住建局是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主管部門,市房產交易中心是日常監管機構。

對於開發企業申請撥付重點監管資金的具體節點,該《辦法》也作出詳細規定,如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可以申請使用重點監管資金總額30%的資金;建成層數達到規劃設計總層數一半的,可以申請使用重點監管資金總額55%的資金等。

石家莊市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 受訪者供圖

徐超提供的「石家莊市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顯示,百島綠城三期五棟住宅樓均價為8311元,總預測繪面積近10萬平方米,總金額超過8億元,確認重點監管資金標準為40%,超過3億元。石家莊市房產交易中心為項目預售資金的監管機構,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石門支行為監管銀行。

購房者們疑惑,本應被嚴格監管起來的預售資金被誰挪用?去向何處?

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多名購房者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及河北省網絡問政綜合服務平臺發起投訴,同時向市住建局申請公開百島綠城三期項目預售資金使用情況。

記者查閱獲悉,石家莊市政府和新華區住建局在上述平臺回復稱:由於該項目實際控制人涉嫌犯罪,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公司資金被挪用且帳戶被法院查封,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該案件進行偵查。經了解,剩餘監管資金暫不能完成該項目的整體竣工。並表示,區工作組、專案組正在與有關部門對接和溝通,追繳外流資金,儘早復工並完成剩餘工程,早日交房。

石家莊市住建局則在回復文件中稱,該項申請涉及個人隱私或第三方權益,根據泰嶽公司復函及信息公開條例有關規定,不予公開。

在後續的行政複議回覆中,住建局再次表示「不予提供」。

石家莊市住建局回復。 受訪者供圖

石家莊市住建局回復。 受訪者供圖

對此,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高攀表示,業主有權知曉監管資金的使用情況。他解釋稱,監管資金使用情況不屬於《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六條規定不予公開的信息。

此外,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五條、《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專款只能用於工程建設。

「業主理應知悉所存入的購房款是否用於工程建設,監管資金使用情況事關眾多業主生存權等切身利益,相關部門依法應予以公開。」 高攀表示。

誰該為此負責

房子沒有按時交付,每月4000餘元的房貸繳費提示簡訊卻雷打不動地準時出現在徐超的手機裡。

「除了還貸,還要租房子,交房租。」李斌生不久前收到房東要求搬離出租屋的通知。

這樣搬來搬去的日子,他已記不清有多少次。今年52歲的李斌生在石家莊打工已10餘年,終於在2016年攢夠近30萬元的首付款,本以為能在2019年結束搬家。不曾想,這個願望竟遙遙無期。

與他們一樣焦急等待的,還有862戶居民。

而大家更想知道的是,接下來怎麼辦?誰該為此負責?

高攀表示,如果商品房預售資金被挪用,首先要承擔責任的是房地產開發企業,其次是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主管部門、日常監管機構和監管銀行。

他解釋,房地產開發企業挪用商品房預售資金,未將該資金用於該項目工程建設,顯然違反了法律規定,應對此負責,主管部門可以據此進行處罰。同時,根據購房合同,房地產開發企業未能按照約定按期交付房屋,是一種違約行為,也應對此承擔違約責任。

「至於監管主管部門、監管機構和監管銀行是否應負責,需要根據其是否盡到監管職責而定。」

我國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至少可追溯至10年前。2010年,住建部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完善商品住房預售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加快完善商品住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尚未建立監管制度的地方,要加快制定本地區商品住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

高攀分析稱,預售資金監管制度的出臺可以確保商品房預售資金專項用於相關項目建設,能有效杜絕開發企業挪作他用,能更有力地防範項目爛尾,更大程度保護購房人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有效防範信貸危機,規避金融市場風險。

「目前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陳章喜表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極具必要性,但目前的行政法規、部門規章並未在上位法的基礎上,對此作出具體規定,「立法上存在脫節。」

他提到,當開發企業挪用預售資金,業主以房地產管理部門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法院確認被告不履行監管職責行為違法。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但法院在審判過程中發現目前沒有商品住房預售資金監管的相關法律、 法規,即使房地產管理部門不履行監管職責,也難以認定其行為違法。」

此外,陳章喜表示,我國各地對於預售資金的監管水平也參差不齊。

「全國仍存在地區無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對商品房預售資金放任自留,由房地產開發企業自主收取、支配的情況;有些地區雖制定了監管辦法,但流於形式,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與預售資金監管有關的爛尾樓投訴,涉及太原、青島、重慶等多個城市,他們或是追問監管資金去向,或是疑惑監管主體責任幾何。

領導留言板相關投訴。 截圖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稱,已出臺的各地預售資金監管實施細則中,監管主體一般包括監管銀行和當地政府。

「監管銀行與開發商的複雜關係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在實際監管過程中的獨立性和公正性。」

他解釋稱,從理論上講,銀行是監管者,但銀行往往也與開發商有業務上的往來。

「例如,開發商在投標或工程實施時會向銀行借款,此時開發商若在工程實施中遇到資金困難,同時又沒有達到撥款的工程進度要求時,銀行如果不及時提供資金幫助,開發商很可能因為工程無法完成而無法償還銀行貸款,那麼銀行會陷入兩難境地中。」

李斌生說,這是他們中大多數人的首套房。今年的特殊形勢下,不少人收入暴跌,可還是要扛著交租金和每月還貸款的重擔。

「有人真的是挺不住了。」5月,幾十戶業主帶著鍋碗瓢盆,試圖住進爛尾樓裡。幾天後,相關部門出面協調,表示會推進後續工作。

但兩三個月過去,大家沒有得到新的消息。

記者就此事致電石家莊市住建局,對方表示,百島綠城三期的具體施工及開發商管理等情況由新華區住建局負責,市住建局不掌握第一手資料,建議記者諮詢新華區住建局。

關於預售監管資金的公示情況,對方稱,沒有相關規定要求監管資金必須對外公示。

新華區住建局稱,此前針對此事成立過專門的工作組,但好像已經解散,該局不是牽頭部門,不掌握最新進展情況。該局另一名參與過工作組的周姓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工作組的確已經撤了,區裡正在接洽新的開發商,以此盤活項目。

追問監管資金的行動還在繼續。8月3日,十幾名購房者第三次前往石家莊市住建局,希望公開監管資金帳戶剩餘金額及使用明細,結果仍然是「等」。

「監管資金不是保障買的房子不會爛尾麼?我們就想知道,錢去哪兒了?」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徐超、李斌生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交了首付只拿到收據 血汗錢差點沒了
    九成業主沒籤合同 22名買房人當中,只有2人籤訂了正式的購房合同,其餘20人手裡都沒有合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在向開發商支付了定金和首付款後,只從開發商那裡拿到了收據。「籤訂了正式的購房合同後,他們的購房數據會上傳到網上房地產的系統裡,他們的購房款就必須按照規定打入到指定的監管帳戶裡,這2名購房人是能受到保護的。
  • 精裝房變「驚裝房」,央視:收緊預售房監管「緊箍咒」
    12月8日,四川成都市和廣東佛山市都出臺了加強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新規。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6個省市出臺了類似政策或實施細則,這就好像政府「拍了拍」開發商們並發來一段話:收了購房者的預售款就想不兌現承諾?不好意思,政策不允許!要麼面積縮水,要麼偷工減料,要麼延期交付,要麼爛尾跑路……說起買期房,一些購房者有著一把辛酸淚。
  • 全國超20城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房地產開啟強監管時代
    無奈之下,陸續有幾十位業主選擇住進這「沒水沒電沒門沒窗」的「新房」,業主李菲母女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北方早已開始供暖,但住在爛尾樓裡的業主們,只能依靠釘在窗框上的塑料薄膜避風。有的搭起帳篷睡覺,有的靠蓋軍大衣保暖。 這樣的日子不知還要過多久,但李菲母女已對眼前的一切習以為常了。
  • 金色家園3購房者交購房款後面籤被拒 開發商:因言語過激
    2018年初,梁先生在鄠邑區金色家園小區交了1萬元購房款,年底時作為5名購房者代表之一,與開發商協商房子漲價事宜,沒想到就房價達成一致後,開發商卻拒絕為包括他在內的3名購房者代表辦理面籤手續。昨日,梁先生告訴華商報記者,當時置業顧問給算了總價,定了房號,之後交了1萬元,收款收據上寫著1萬元是購房款。  2018年底,開發商通知梁先生等購房者,預售證下來了,可以開始辦理首付和籤合同,但提出每平方米加價1500元。「開發商說是他們成本上升了,所以要提價,當時40多名購房者都不同意,就到政府部門反映。」
  • 年末資金監管再升級:兩城市出臺購房、租房監管新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年末資金監管再升級:兩城市出臺購房、租房監管新政日前,又有兩個城市出臺資金監管政策:佛山重申預售款資金監管,南京提出租金監管。相關政策包括按進度提取、掛鈎信用分、租期超三個月的租金需監管等。
  • 超20城發文加強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近十年預售糾紛成倍增長
    12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顯示,預售款監管額度與開發企業信用等級掛鈎並根據信用等級動態調整監管額度,對於預收款將實行專戶存儲、全程監管,如果開發商違反相關規定,在其整改期間將暫停預售商品房網籤備案系統使用權限。
  • 成都商品房預售款監管升級:2021年1月實施,有效期3年
    12月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網發布了《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依照《辦法》規定,商品房預售款將全部直接存入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第十二條(信息公示)開發企業預售商品房期間,應當在商品房銷售現場公示三方監管協議文本。  第三章預售款的收存第十三條(預售款收存)預售款應當全部直接存入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的監管帳戶,開發企業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違規收取購房款。
  • 重慶中交·中央公園沒有預售許可證就售房,主管部門:正清退款項
    近日,有市民反映,12月15日,在重慶渝北區中交·中央公園樓盤定了新房,交了定金後被置業顧問通知「房子她無法購買了」。到底怎麼回事呢?市民小吳在中交中央公園預定了一套房子,並且繳納了5萬元的訂金,也鎖定房號。
  • 鄭州珠江翠園經濟適用房逾期超22個月未交房 業主:我們繳的房款...
    「因為開發商缺建房資金,小區大面積停工已經一年多了,偶爾會有幾個工人過來施工。到目前為止,小區已經逾期22個月未交房。」幾位業主說,他們是2016年4月和珠江翠園小區的開發商鄭州珠江置業有限公司籤訂的購房合同,合同約定,2018年6月30日前小區交付使用,結果沒交。開發商又承諾,2018年12月30日交房,這個承諾又落空。
  • 未獲預售許可就售房,還只籤房源意向登記表?購房者擔心「錢房兩空」
    01有人全款購買 也有人買好幾套卻只籤了意向登記表幾名購房者告訴記者,他們幾乎都是在去年購買了泰禾福州灣二期的房子。此外沒有合同就沒有保障,這是最基本的認識,為何這些購房者敢全款購房甚至購買好幾套呢?購房者他說現在就交錢,有好房子挑,也有一些營銷策略,做成飢餓銷售的感覺。出於對泰禾品牌的信任,這些業主選擇了冒險交易,如今遲遲等不到開盤時間,讓他們慌了神。
  • 70億購房款被挪用,泰禾北京院子疑似爛尾,別墅業主崩潰想跳樓
    現仍有84戶無預售證。由於監管帳戶資金被泰禾方挪作他用,截至目前監管帳戶餘額只有約2.5億元,後續主體結構需要建設資金7.22億元(不包括園林綠化等工程)。 由於資金缺口大,工程進展緩慢,大多數業主對於泰禾2021年6月交房的承諾,深感擔憂。「按照合同,今年4月就要竣工,但我們的房子還是平地,坑都沒挖。」業主蔣麗麗擔心,延期交房短則一到兩年,長則數年。
  • 信陽平橋區無證售樓亂象多 房管部門被指監管不力
    「我環顧售樓部一圈,商品房銷售必須的『五證』一個也沒見著,買這樣的房子心裡沒底,萬一開發商捲款跑路了咋整?這可是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血汗錢啊!」 在信陽市平橋區,類似網友『落花無情』這樣擔心的購房者不在少數。在市裡上班的一位李姓先生也向記者訴說,現在買房得睜大眼睛,有證的無證的,都把自己的樓盤吹噓的完美無缺。
  • 成都商品住房購房登記平臺調整了,商品房咋查詢?解答來了
    房協網站上項目預售公示即將關閉,那項目預售公示板塊搬到哪裡去了呢?成都市的商品房咋查詢呢?公寓又在哪裡查呢?近日,成都市住建局從網友留言中收集了部分有關成都市住建領域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具體如下:一、房協網站上項目預售公示即將關閉,那項目預售公示板塊搬到哪裡去了呢?
  • 漯河市住建局最新發布 購房警示!|商品房|預售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市住建局 漯河日報社聯合發布購房提示尊敬的購房人:為了更好地維護您的合法權益,避免商品房買賣糾紛,市住建局提示您在購房前,仔細閱讀以下注意事項
  • 三亞景園城看房遭遇退款難 銷售人員:款項已打入政府監管帳戶 退款...
    在三亞景園城看房,房子不買了,他遭遇退款難——  40萬定金,咋遲遲不退?  銷售人員:款項已打入政府監管帳戶,退款需要時間  南國都市報9月9日訊(記者 張宏波)9日,宋先生向南國都市報反映稱,今年7月份,他在三亞景園城看房,因房價、戶型等因素,他最終沒選擇購買。然而,當時交納的40萬元用作預留房號的定金款卻至今沒退給他。
  • 多地加強預售資金監管,釋放出什麼信號?
    來源: 丁祖昱評樓市「臨近年末,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再度被收緊,並逐漸形成一種趨勢性政策。 12月僅過半,就有成都、唐山等7城發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 。」本 文 約 3205 字 閱 讀 需 要 6 min01二十餘省市加強預售資金監管實際上,過去幾年對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制度一直都有,但現實情況是購房人的房款沒有進入到專門的監管帳戶
  • 新野縣淯水名邸違規預售再遭投訴 監管部門豈能坐視不管
    日前,有網友反映,新野縣淯水名邸四號樓沒有商品房預售證 違規賣房欺騙消者。網友稱,2020年1月11日由奧通地產開發的淯水名邸盛大開盤,在沒有開盤之前售樓部置業顧問說五證齊全,誘導業主可以定房,等交完定金五萬以後,才知道開盤的三號樓六號樓和四號樓當中,只有三號樓六號樓達到預售標準,而四號樓沒有商品房預售證,開發商沒有達到預售標準而進行違規賣房,是欺騙消費者行為!
  • 什麼是購房發票,它有什麼用處呢?
    房子對於中國人來說那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自古華夏人民就一直保持每年都要合家團圓的美好願望,可是如果都沒有了家,那何來合家一說呢。所以買房對中國人來說,尤其是剛組建家庭的年輕夫妻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件商品。
  • 大英400餘戶購房者買商鋪卻拿不到房產證
    大英400餘戶購房者買商鋪卻拿不到房產證     □本報記者 任鴻    家住大英縣的胡杰梅近來十分鬱悶:自己在「領峰國際」2期花20餘萬購買的地下商鋪,不僅沒按約收到租金,還被開發商賣給了他人
  • 熱評丨收緊監管「緊箍咒」,買期房不再「步步驚心」
    12月8日,四川成都市和廣東佛山市都出臺了加強商品房預售款監管的新規。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26個省市出臺了類似政策或實施細則,這就好像政府「拍了拍」開發商們並發來一段話:收了購房者的預售款就想不兌現承諾?不好意思,政策不允許!要麼面積縮水,要麼偷工減料,要麼延期交付,要麼爛尾跑路……說起買期房,一些購房者有著一把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