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在佛教屬於法器之一。是念佛時候用來計數的法器。如果念滿20萬遍,來世就可以不用為了衣食住行操心;如果念滿100萬遍,就直接能進入極樂世界。
念珠的樹木也有很多說法,最神奇的念珠有1080顆,這種念珠只有在法會上才看得到,平時很少有拿來用,因為很長,長的讓一般人會崩潰,估計數一遍就得很長時間了。念珠最常見的是108顆,這當然是有說法的,佛教說世間的煩惱有108種,所以念珠也是108顆,可以斬斷這108種煩惱。
還有54顆的念珠,這也有詳細的解釋,10顆代表修行者應該遵守的十住、十行、十信、十回問、十地、再加上四善根,正好54顆。
再次就是27顆念珠,代表的是十八學人和九無學,正好是27顆。手腕上長用的是14顆念珠,代表的是十四無畏。
當然了,除此之外,佛教裡還有很多別的數目的念珠,都是各有講究。念珠的材料有很多種,有的名貴異常,有的普通但不尋常。菩提子就是很尋常的念珠材料,菩提樹下佛陀修成佛,菩提子自然也是屬於有佛性的東西。此外還有紫檀、珊瑚、瑪瑙、玉等材質的念珠。
念珠的每一個細節都有講究和說法,比如母珠是代表佛寶、貫穿念珠的繩子表示法寶、小珠子表示僧寶,合起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佛門三寶」。
一般母珠也叫「佛頭」古代的時候,母珠內部會有精雕細刻的佛像,讓人感覺到這串佛珠無比的莊嚴和神聖。並不是每一個僧人都是有「資格」來掛念珠的,能在脖子上掛上念珠的僧人至少受戒10年以上的人。不說密宗和藏傳佛教,至少在漢傳佛教,能掛念珠的只有寺廟的主持、或者法會上的主持人才有資格掛念珠。而且掛也有講究,只能是掛一圈,掛上兩圈就感覺很彆扭了,此外,放在桌子一定是要放三圈,這樣看起來更加的有佛性。
為什麼要有念珠這個法器呢?除了佛法的莊嚴之外,念珠更能讓修行者在念誦佛經的時候,放下一切,身心專注、遏制住妄念私心,增加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