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也叫佛珠、數珠,一般人將其視作文玩飾物,選材質、盤珠串,圓融如意,不失雅趣。而信佛者將其作為計數的工具,持佛號,誦經咒,息煩止惱,安心定念。如今念珠的材質那麼多,究竟哪一串最珍貴呢?佛教念珠自東晉傳入中國,演變為多種材質,然而最珍貴的是哪一串呢?
靈巖山寺前方丈明學長老曾經當眾說:「我的念珠最值錢,雖然是兩塊錢買到的,但它是我用來念佛的,所以它就是最貴的」。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串最珍貴的念珠。
念珠有一定的數目,常見的為108顆,代表斷除108種煩惱,佛門裡稱其為「百八煩惱」。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每根都分好、惡、平(不好不惡)三類,共十八煩惱。這十八煩惱對應生起六塵中每一塵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共十八煩惱,二者共計三十六煩惱。更有三世,總成百八煩惱。
此外,常見的還有54顆、27顆,以及表示觀音十四無畏的14顆念珠。數念珠的姿勢是左手引珠、右手撥珠,如轉法輪,同時持念觀想諸佛菩薩名號。念佛或念咒時,從最大的那一粒(母珠)旁的第一珠起掐,一句一珠,或一咒一珠。
掐珠到母珠時,即刻由左向內轉過頭來,再從母珠旁的第一珠掐起。大珠象徵著佛陀,翻過來重掐,象徵著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念珠放置的圈數也有講究,一般掛在脖子上是一圈,拿在手裡為兩圈,放在桌上為三圈。
人們對念珠一般有兩個困惑。一個是普通人能把念珠掛在脖子上嗎?有人聽說,只有方丈大和尚才能在頸間掛念珠,但看到也有普通人把念珠掛在脖子上,這樣做對嗎?其實,掛念珠的一般有三種人。第一種,清朝高官貴族。清朝高官或貴族們脖子上戴的,是由念珠演化來的朝珠,但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佩戴,只有皇帝、后妃、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方可佩戴。
第二種是受戒十年以上的僧人。第三種是普通人。遇到此種情況,雖略有不妥,但這也說明他對佛法有親近心,不應強加勸阻,以免其生起疏離之心。簡而言之,佛法中並未明文禁止,只要心懷恭敬就好。
第二個困惑就是念珠斷了是不祥的預兆嗎?此類劇情多發生於電視劇,念珠斷線就像葉落花開,手機會壞,是自然規律。之所以會斷線,道理很簡單,用的久了。念珠斷了,是它在告訴你,萬法無常,同時也說明你修行精進,這是好事。
念珠在日常使用時儘量不要沾水,洗手和洗澡時儘量不要佩戴,特別是菩提子、木質念珠,沾水會讓珠子變形,繩子也會縮短使用壽命。為防止念珠使用時突然斷開,建議每三個月換一次繩子。再貴重的念珠,不用來念佛,只是飾品。再普通的念珠,有佛號日日加持,即為無價之寶。讓我們把攀比心放下,一心念佛,珍惜那串最珍貴的佛珠吧。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