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流動最頻繁的國家,每年都有無數的人離家打工,回家過年,然後再次離家,在工廠和老家之間來回的穿梭。雖然現在網際網路非常的發達,很多人已經開始習慣在網上求職,但是很多人還是依賴於一些人力資源公司,由他們負責提供工作崗位,實現自己進廠打工的願望。那麼,這些以送人入廠為主要業務的人力資源公司究竟是如何賺錢的呢?他們在幫助我們進去工廠的時候,能夠得到什麼樣的好處。
在很多人印象中,人力資源公司的主要賺錢模式就是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根據向企業輸送工人的數量來賺取相應的費用,其實這只是這些公司賺錢的一個渠道而已,因為人口流動的原因,每年很多企業的工人招聘數量也比較多,而企業方也沒有足夠的人手來負責人員的招聘,這些就催生了很多人力資源勞務公司,他們與企業方籤訂合同,從企業手中收取一定的費用,然後根據企業的要求,將合適的工人輸送到了企業的崗位上。從表面上來看,這些人力資源公司即幫助企業解決了用人的問題,又幫助打工者解決的就業的問題,幫助他們實現了雙贏。但在幫助很多人的同時,勞務公司其實還隱瞞了很多細節,而這些地方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暴利」。
首先一點就是,這些勞務公司通過市場化人員輸送盈利,很多企業將自己的招聘任務委託給這些公司,通過勞務公司完成的招聘人員數量的多少,給他們一定的費用,而這個費用和他們輸送工人的數量有很大的關係,這也是很多人力資源公司拼命招人的原因之一。
第二點,就是勞務公司和企業都會籤署正式的勞務合同,在這中間有保護工人權益的完整規範,特別是五險一金方面,幾乎所有的合同中都會涉及到。但有些勞務公司,特別是一些規模比較小的勞務公司,在和求職者籤署合同的時候,會有意地迴避掉這一點,不給求職者提供這部分補貼,甚至更是在合同上壓低求職者的薪水待遇,而自己將這部分錢放進口袋,這也是很多勞務公司賺錢的門道之一。目前這個賺錢的路子很多勞務公司已不再使用,一個是很多公司逐漸正規化,另外一個是,很多人對社保這一塊也越來越重視。
第三點,就是採用外聘的模式,幫助上市企業解決員工難題,從中賺部分差價。因為規模比較大的上市公司,他們管理非常的嚴格,雖然也有自己的人力資源部,但這些部門都是為正式員工服務的,而且有些公司在人員數量上會有硬性的限制,而這些公司在用人的時候,會出現用的人不能在公司正式註冊的情況,這就需要勞務公司前來幫忙,與他們籤訂合同,以外聘的模式接收工人,由勞務公司進行人員管理,而這些公司會給他們出一定的勞務管理費用。
從上面幾點可以看出,對於勞務公司來說,他們主要的盈利點就是賺取企業和工人之間薪酬差價,而且這部分錢基本上都是按人員的多少來計算的,也是維持這些勞務公司生存下去的利潤點。但隨著很多工廠開啟直招模式,將企業招聘的返費直接給了進廠的工人,使勞務公司不再經手這部分錢,也給依靠這些錢生存的人力資源公司巨大的壓力。未來這些勞務公司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這個問題還需要看勞務市場的變化來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