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拉麵是神奇的。拉麵可以說是日本最大眾、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不僅霓虹金對它情有獨鍾,海外觀光旅客也經常票選它為「最想吃的日本料理」排行前幾。其實也不難理解,一碗熱氣騰騰的濃湯,配上勁道的麵條、燻制叉燒肉、醃製嫩筍、溏心蛋,再撒上一把香蔥,那種由胃至心的滿足感,相信每一個「面痴」都會懂!這一次,小編為大家帶來了日本最值得一嘗的拉麵店清單,務必收藏,以備後用!
1、中華そば しば田
tabelog評分:4.13
這裡的醬油拉麵據日本網友說,是日本國內所有醬油拉麵中味道數一數二的一家。鴨肉高湯和醬油湯底達到了最高水準!這才是立於「和之極致」的醬油拉麵之巔的中華蕎麥麵。
中華そば しば田是將傳統和現代融合的新式拉麵風味,其中最具人氣的就是他們的中華そば,嚴選青森縣產的雞骨為基底,加入蛤蜊等海鮮一同熬煮出的湯頭,使用生醬油、釀造醬油讓湯頭更有層次。搭配的細面,能完整吸附湯汁的特性,讓每一口都能飽嘗湯頭的鮮美,以及軟嫩的叉燒,讓一碗麵都宛如升華了一般。面屬直細面,用全粒粉製成,柔軟卻不失彈性,再加上入口即溶的叉燒,喜歡醬油拉麵的朋友絕對不能錯過。
2、Homemade Ramen 麥苗
tabelog評分:4.09
麥苗位於品川的南大井,一個距離東京市區並不近的地方。店鋪相當低調,總共只有9張坐席,卻是不排隊吃不到的超人氣名店。每天開店時間僅有幾個小時,而且因為人氣過高,所以拉麵一賣完就不得不提早打烊。
最著名的「特製醬油拉麵(特製醤油らあめん)」是必點之一,湯底使用了之所以稱為「特製醬油」,是因為麥苗家使用了來自靜岡、兵庫、長野等地六種不同的醬油調製而成。而高湯中則使用了日本地雞、枕崎本枯鰹節、伊吹魚乾、北海道昆布等。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四個小土豆。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可以加小編微信哦,微信號(xiaotudou2002)。入口先是木魚花的醇厚鮮香,之後圓潤的雞湯登場,鮮味平和而不張揚。拉麵同樣是自製,每天開店時間僅有幾個小時,而且因為人氣過高,所以拉麵一賣完就不得不提早打烊。清爽彈脆,滑溜勁道。還有那塊叉燒!經過鹽和胡椒的醃製,低溫慢煮後再炙烤,甚至有一絲煙燻味,緩衝了肉本身的膩。總的來說,平衡感超群的湯頭、口感出色的叉燒以及順滑的麵條,簡直可以用「無可挑剔」來形容。
在日本拉麵配飯是相當普遍的食法,好多拉麵店都會配一份量比較少的蓋飯,「老家的魚飯」正如此。店主賣魚已經賣個半世紀,會限量提供時令的鮮魚!魚飯每日限量早晚各5 份(周末10份),米飯都是用土鍋燒制,玄米的清香被細細保留、緩緩釋放。魚肉、米飯、叉燒、細面、湯底……無論怎麼搭配組合味道都很令人幸福滿足。
3、麵尊 RAGE
tabelog評分:4.06
位在吉祥寺附近西荻窪的「麵尊」,是一間相當有個性的拉麵店,由幾位年輕的帥哥所創立,除了超銷魂的拉麵外,還有出些系列周邊,像是品牌貼紙、衣物或是一些生活用品,把整間店打造得更像是品牌概念店。
麵尊 RAGE 的湯頭是以雞肉和雞骨為基本熬煮,而招牌面是叫做「軍雞」的拉麵。「軍雞」就是鬥雞的意思,而麵條則是選用三河屋制面所。雞湯、醬油和香味油間互相完美融合,入口先是濃鬱重口的醬油香,尾勁再帶上雞湯的醇與甘甜,起初有點鹹,不過喝到後其實非常溫和爽口,值得強調的是,在拉麵最上層放的是配上夢幻的薄切舒肥豬叉燒和五分熟超嫩雞胸肉。尤其是雞肉叉燒,肉還是呈粉紅色的狀態。這樣的色澤說明雞肉還保持著肉的彈性與嚼勁。不過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不敢吃太生的豬肉或雞肉的朋友,來「麵尊」前一定要謹慎考慮一下喔!
4、中華蕎麥 とみ田
tabelog評分:4.02
這家店位於千葉縣松戶市,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可是擁有如拉麵之神一般的地位,曾連續4年榮獲「東京年度拉麵大賞」,蟬聯「日本沾面第一」的榮譽,長期霸佔拉麵愛好者最大網站「拉麵資料庫」一位寶座,還成為電影Ramen Heads 聚焦的主角;店主富田治更是擁有幾乎不可動搖的沾面界王者地位,被譽為「空前的傳奇」。面屋一燈的主理人還是富田治的弟子。
「中華蕎麥とみ田」是以沾面為主打,雖然看似簡單,實則來頭不小。店主富田治為了打造這碗讓日本人為之瘋狂的拉麵,跑遍全日本,就為了找到能夠完美契合,呈現最佳風味的食材。湯底是以豚骨、雞爪、魚乾等大量食材濃縮而成的濃厚醬汁,還加入了柚子碎,帶入些許酸甜和清爽。叉燒選用的豬肉來自日本有名的山形縣和鹿兒島品種,通過低溫料理製成;鹽烤雞肉則是黑巖土雞。至於麵條,則是選用全粒粉自製粗直面, 韌性十足,咀嚼時更有一種小麥特有的甘甜及清香口感。
而「中華蕎麥とみ田」名氣響亮,客人想吃也不是什麼簡單的事,除了平均等待5小時才能吃上一碗,早上七點就開始發號碼牌,售完為止的規定更讓眾拉麵狂」們就算在寒風中徹夜等候也在所不惜,為了一碗拉麵,心甘情願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奔波等待,怪不得富田治曾說:「世界上沒有比拉麵狂更瘋狂的人類!」
5、麵屋さくら井
tabelog評分:3.99
位在離市中心較遠三鷹的「麵屋さくら井」,大概從三鷹車站還得步行個15分,卻只用了兩年的時間,ㄧ躍成為東京最火紅的拉麵店之一。我們來一探究竟!
「麵屋さくら井」的醬油湯底有別於其他清湯醬油,湯頭明顯地能喝到濃厚的菇香,整個凌駕在湯底和醬油上頭,搭配數種地雞熬製的鮮甜湯頭、香味油和特調醬油,這般滋味是吃遍無數碗醬油拉麵的我都未曾嘗過的,拳拳到肉,紮實且非常有深度。
而關於最吸引人的厚切舒肥豬裡肌,顏色和口感皆雖完美,不過我認為它的調味實在太重了,又因是厚切,類似奶油的風味重得超出預期,使我吃了一口肉後就已經感到膩口,實在是挺可惜,不過當然也有可能是我不習慣重口味的緣故。整體來說,從湯頭就能感受到師傅功力的爐火純青,它當然仍是碗十分出色的醬油拉麵,不過味覺是主觀的,雖然這碗有些元素我認為有改善的地方,不過或許喜愛奶油香的你,這碗拉麵會成為你的人生之最。
6、中華ソバ 伊吹
tabelog評分:3.98
東京正在流行超濃稠煮幹拉麵!而雄霸東京地區的代表,就是這家位於東京都板橋區志村坡上的拉麵店「中華ソバ(soba) 伊吹」。
「煮幹」是指曬乾後的小雜魚乾,常用在湯汁裡調味提鮮。而「伊吹」可謂是「煮幹狂」 的聖地——據老闆介紹,一碗拉麵湯裡會使用100~200克之多的魚乾!一般來說一碗麵的的湯汁裡有60 克左右的煮幹已經是令人驚嘆的濃厚「煮幹風」了,而伊吹的用量足足達到一般標準的2-3倍,不難想像湯頭該有多濃稠吧?!另一個特色是湯汁會帶有一些魚乾的苦味,可是卻會令湯頭釋放出更加鮮美滋味。這種煮幹的苦味其實還起到調和濃鬱湯頭油膩感的作用。湯中添加了清脆爽口的洋蔥丁調節濃稠湯頭的黏膩感,增加回味層次,所以濃鬱湯頭和洋蔥丁是煮幹拉麵的最佳組合。
拉麵使用直細麵條,是有名制麵廠「三河屋制面」專為伊吹生產的特製面。這種加水率較低的麵條口感滑爽、吸附湯汁能力強,所以和濃稠的煮幹湯頭非常搭!叉燒使用豬肩肉做成,厚實、塊大、分量十足!叉入口肉香味很純正,沾著濃鬱的煮幹湯頭品嘗實在是太美味了!柔嫩適中的叉燒不會太軟爛又很有嚼勁,讓人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7、らぁ麵屋 飯田商店
tabelog評分:3.97
外表看上去就是很普通的路邊店,但卻連續兩年入選tabelog百名店,其主理人飯田將太被稱為「神賜拉麵之子」。
店主一直堅持「不賣數量,只賣味道」的原則,菜單上的出品並不多,但款款都是精品。最賣座的醬油拉麵,湯底以秋田的比內地雞和名古屋的「公雞」骨架加水熬製,味道極鮮,再加以醬油六種濃淡不一的醬油充分混合,進一步催發鮮味。蘸面也很獨特,蘸面在製作時面中已經混入了昆布鰹節出汁,另外蘸以比內地雞打底的醬油湯汁食用,更有湯河原產柑橘汁調味,絕對吃出全新感受。
8、らーめん専門 和海
tabelog評分:3.97
被稱為兵庫県NO.1拉麵店的和海,幾乎每次來都是滿席,屬於不排隊吃不到的人氣店鋪。
店內的拉麵使用天然素材,每天都在進行改良,因此不同的時候去,可能味道也不一樣。主打的鹽味拉麵中,加入了雞肉和魚貝的風味。叉燒也有三種,雞胸肉、雞腿肉和豬肉。拉面上圓型狀的配菜是衝繩叫做「車麩」的麵筋,店方建議把麵筋完全浸在湯底,等麵筋吸收了湯底再好好品嘗。除了基本拉麵之外,還有一款是每天限定20碗的人氣味增拉麵,使用店長用兩個月精心熬製的味增,一定是能夠讓你驚豔的味道。
9、和 dining 清乃
tabelog評分:3.94
簡單來說「清乃」是一家位於和歌山有田市的拉麵店,在一個連便利店都沒有的鄉下地方,卻能在全日本拉麵排行中爭得一席之地,可見實力不俗。
清乃有 4 款拉麵可以選擇,其中以「角長醬油「匠」(角長しょうゆ「匠」)」與「紀之國地雞鹽拉麵(紀の國地鶏 塩)」最受歡迎。「匠」是以雞湯x魚介熬成湯汁,湯底不像一般的醬油湯底般濃稠,反而醬油味意外地淡薄,有種獨特的甘甜香味在湯中,湯汁澄澈透亮,口感清淡,回味綿長。拉麵麵條則用上自家打制中太面更是絕佳組合,中太面掛湯力強,入口Q彈,令湯汁味道在口腔中遲遲不散,能夠做到湯麵渾為一體,十分難得。
而「紀之國地雞鹽拉麵」即是以雞湯為底的拉麵,雞湯清爽不油膩,淡薄富餘韻的味道也算是水準之作。另外限量的「四重奏スペシャル(醬油)」也是很多吃貨力薦的,「四重奏」是指四種不同的叉燒——豬肋、豬肩胛肉、雞胸肉和炭烤豬腿肉——配合特選清淡口味的醬油,喜歡叉燒的食客可以在這一碗裡得到全部的滿足。
10、つけ麵 道(Michi)
tabelog評分:3.94
曾被Tabelog評選為「日本拉麵大賞2016」第一位,小小的店鋪只有9個位子,可以說是毫不起眼了,但每到飯點,門口就早早排起了隊伍。
店名就是「つけ麵」,那麼這碗沾面當然是不能不嘗了。相比其他的店,道的麵條特別的粗跟烏龍麵似的,也因此導致煮麵時間就需要12分鐘,這對一般講究快狠準的拉麵店來說是不可想像的,由此可想而知店家對自己口味的自信程度,想吃麵,就必須得耐心的等待。
而道的沾醬則是屬於濃厚系的魚介口味,醬汁的材料相當豐富多元,包含豬大骨、豬頭骨、豬背油、 豬腹油、雞油、豬背裡肌肉、豬五花、雞腳、雞骨架、飛魚乾、柴魚片、鯷魚乾、蔬菜等……辛苦的熬煮3天才能端上桌食用。散發濃鬱小麥香氣的粗面煮熟過冷水, 沾上店家熬製的豬骨海鮮湯, 與溏心蛋, 叉燒, 雞肉丸子以及竹筍一起入口, 勁道的麵條裹滿濃鬱的湯汁, 只需要一口便可以輕易徵服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