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人社局積極推進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2020-12-10 南通市人民政府

區人社局積極推進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工作

發布時間: 2020-12-07 15:14:00

信息來源: 南通市通州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區人社局供稿(邱中玉)近日,區人社局信息中心根據《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採集全省人社機構和用戶信息的通知》要求,對本局各業務部門、用戶及崗位信息進行了統計和梳理,包括局組織機構信息、人事人才、勞動關係、勞動仲裁、勞動監察、行政複議、社會保障卡業務的用戶信息,為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做好準備工作,確保上線後人社系統各業務能夠順暢辦理。

全省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作為全省人社服務信息化、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我省舉全省之力推進的一項創新工程。據悉,省人社系統一體化信息平臺的建設,能夠實現人社系統各業務板塊與省集中系統協同運行,實現全省人社業務經辦、政務事項和公共服務,縱向集中、橫向集約整合、縱橫對接一體的工作體系。

今年以來,區人社局信息中心以人社業務一體化信息平臺建設為重點,以服務對象為中心,多次前往省廳參與系統的需求分析、業務梳理、系統測試等工作,積極協同市局配合省廳做好省人社系統一體化信息平臺的建設工作。

下一步,區人社局信息中心還將按照省廳和市局要求,做好省人社系統一體化信息平臺上線前的切換演練工作,為正式上線做好準備。

(責任編輯:程沁)

相關焦點

  • 松陽全力推進「數字人社」建設
    日前,浙江康恩貝中藥有限公司收到返還的社保費約37.4萬元,公司財務張女士表示,以前還要現場遞交紙質材料,排隊等待人工審核,這次直接通過麗水社保就業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錢就返還到公司帳戶上。  今年,為提升人社工作效能,加強工作執行力度,松陽縣人力社保局充分利用線上平臺優勢,通過線上數據快速跑,推進「數字人社」建設,提升企業、群眾服務滿意度。
  • 甘州區人社局人才工作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近年來,甘州區人社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區關於鄉村振興的安排部署,聚焦鄉村振興戰略,紮實開展勞務輸轉、技能培訓、返鄉創業、職稱評聘、扶貧車間建設等工作,積極打造鄉村振興人才新引擎,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單位工作總結範文:人社局年終工作總結五篇
    多次向益陽市人社局、省人社廳進行了專題匯報,積極爭取上級對我市造紙企業的支持,省廳省人社廳副廳長、益陽市人社局局長先後帶隊進行了專題調研和工作指導。五是啟動參保登記。依據企業上報的經過覆核、公示的職工信息,啟動參保登記,其中金太陽紙業參保578人、參保金額3236萬元,林源紙業參保475人、參保金額3889萬元。(8)提案、議案方面。
  • 江油市人社三步齊走縱深推進政風行風建設
    為加快建設群眾滿意人社公共服務體系,四川省江油市人社局積極從加強窗口紀律、提升服務質量、暢通群眾反饋方面著手,採取「嚴規範、強督查、解難題」三步齊走的方式,縱深推動政風行風建設落地落實。  從嚴從實強化規範管理,全方位築牢政風行風建設基礎  一是規範窗口制度落實。
  • 中捷人社局召開醫保電子憑證推廣使用培訓會暨推進全民參保工作會議
    中捷人社局召開醫保電子憑證推廣使用培訓會暨推進全民參保工作會議 2020-12-24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單位工作總結範文:人社局年終工作總結及計劃五篇
    推進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建設工作,涉及在建項目27個,安裝身份證信息採集器17臺,完成農民工個人信息錄入1432人。二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工作。共受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15起,涉及職工152人,其中調解案件74起,裁決結案45起,共接聽接待各類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來電、來訪諮詢356餘人次。
  • ...服務更快辦——青海省人社廳在人社部行風建設工作調度會上介紹...
    11月17日至18日,人社部行風建設工作調度會在西寧召開,人社部行風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同志,以及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廣西、青海等15個省市區和所屬28個地市的人社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上,省人社廳廳長王定邦介紹了近年來青海人社系統在行風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深度融合、行風建設與根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緊密結合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同時,青海省人社廳就推進「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做法作了會議典型發言,並現場演示了「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工傷待遇申領」事項的線上辦理全流程,得到人社部及會議代表的高度認可和充分肯定。
  • 青島即墨區人社局黨建引領做好勞動維權工作
    廣大幹部職工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疫情期間的和諧勞動關係建設工作,成效顯著:  加強思想教育,促進廉潔從政。即墨區人社局黨組緊緊圍繞「黨建+勞動維權」的工作模式,要求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廉潔、為民、務實的服務理念,通過開展主題黨日、三會一課活動不斷增強幹部職工的宗旨意識,要求在工作中始終把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放在首位,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工作走向深入。
  • 澧縣人社局2020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根據《條例》要求,2020年本單位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了局系統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在主辦公樓和政務大廳設置了政務公開欄,配合更新和完善了澧縣人民政府網站。全年信息公開工作運行正常,政府信息公開諮詢、申請和答覆工作順利開展。本單位2020年度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1條,全文電子化率達100%。(一)著力推進服務窗口建設。
  • 2020年淮上區人社局年度工作總結和規劃
    開展「點對點」信息推送。截止目前,全區各鄉鎮和街道共介紹1559人在本區企業實現就業。三是「多維度」搭建平臺進企業送崗位。三是進一步規範津貼補貼審核審批工作,截止目前審批特殊崗位津貼109.21萬元,鄉鎮補貼36.61萬元。四是初步整理了全區事業單位人員檔案,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五是常規工作情況。
  • 縣人社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暨下半年工作安排_蕪湖市政務公開網
    政策惠企措施初見成效,下一步人社局將繼續做好政策落實、企業用工等工作,保障企業有序復工、穩定生產,度過疫情難關。    3.大力推進人才特區建設。推薦申報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優秀人才6人,品度電子桑國海和華明航空楊良勇2人入選,已在市人社局網站公示,最終結果待市人才辦上會後公布。
  • 馬尾區人社局發布「十三五」工作成效報告
    馬尾區人社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圍繞「十三五」規劃預期目標和總體要求,以「民生為本,人才優先,惠民生與促發展相結合」為工作主線,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有力監督和關心指導下,各項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 花都區人社局:執法普法抓深入,法治人社惠民生
    近年來,花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花都區人社局)堅持「民生為本、人才優先」工作主線,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普法機制,把法治宣傳教育融入人社工作各領域、全過程,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推動法治花都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 打造人社雲平臺 哈爾濱人社局探索人力資源服務新形態
    由於疫情的影響,哈爾濱人社局藉助「人社雲」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智慧人社服務,保民生、穩就業。面對人社雲平臺迅速增長的各項業務數據,浪潮為其提供了以四路伺服器NF8480M5為核心的解決方案,支撐哈爾濱人社雲平臺的業務生產區、數據集中交換區、公共服務區的平臺應用,有效應對信息系統集中時產生的海量數據處理、業務高並發訪問、資源彈性伸縮等問題,實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協同及銜接順暢進行。
  • 2020年淮上區人社局年度重點工作決策
    開展「點對點」信息推送。截止目前,全區各鄉鎮和街道共介紹1559人在本區企業實現就業。三是進一步規範津貼補貼審核審批工作,截止目前審批特殊崗位津貼109.21萬元,鄉鎮補貼36.61萬元。四是初步整理了全區事業單位人員檔案,積極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五是常規工作情況。
  • 淄博市淄川區人社局打造「人社+檢察」雙向聯動調解新模式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5日訊近日,一樁因工作中受傷而引發的賠償糾紛案件,在淄川區人社局進行調解。參加調解工作的除了當事人、企業負責人、人社勞動監察的調解員,還有受邀而來的淄川區檢察院的工作人員。在檢察院工作人員見證下,當事人和企業最終達成和解協議。這是由人社部門聯合檢察院共同打造的「人社+檢察」雙向聯動調解新模式。在工傷、勞資案件調解中,當事人及企業負責人往往因各自利益、立場,使調解協議難以順利達成,甚至達成協議後當事雙方反悔而引發法院訴訟和行政訴訟。
  • 區人社局大力支持企業開展「以工代訓」
    江門日報訊 (記者/張葉青) 今年以來,江海區切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紮實推進各項穩就業保民生工作落到實處。
  • 搭建平臺促就業 點燃希望新獲生尖草坪區人社局與新店戒毒所共同...
    搭建平臺促就業 點燃希望新獲生尖草坪區人社局與新店戒毒所共同舉辦2020年戒毒人員就業推薦會為進一步推進「人人持證 技能社會」建設工作,幫助戒毒人員找出路、通後路,切實解決他們回歸社會後缺乏就業崗位,降低復吸率的問題,近日,尖草坪區人社局與新店戒毒所共同舉辦
  • 全市人社工作推進會在黃州召開
    8月20日,市人社局在黃州召開全市人社工作推進會,會議傳達了2020年全省人社工作推進會精神,總結開年以來各項工作,分析當前人社事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問題,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光文出席會議並講話。
  • 市人社局舉辦「政府開放日」活動
    三是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增收。以「離土」農民為主,全年轉移就業30萬人以上,工資性收入達到70億元以上。疫情防控之初率先包機11架次、包車237輛次「點對點,一站式」有組織集中輸送務工人員10706人,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多家新聞媒體密集報導,區、市主要領導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