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藝術家聯袂 安徒生原版「小美人魚」「遊」到中國舞臺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中丹藝術家聯袂 安徒生原版「小美人魚」「遊」到中國舞臺

2019-07-02 16:48:5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

    《小美人魚》劇照。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聯手丹麥藝術家合作創排的兒童劇《小美人魚》將於6日在北京首演。該劇根據安徒生經典童話《海的女兒》改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作風貌,來自丹麥本土的編劇兼導演託基爾希望還原在原著中的睡前故事氣氛。

  託基爾是丹麥著名的導演、演員,已經在兒童戲劇領域工作了45年。他的第一部戲就是安徒生的作品,他認為兒童戲劇是為數不多的能讓兒童和成年人以平等方式進行共同體驗的方式。

  安徒生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在世的時候,身邊也經常聚集一群孩子聽故事。因此託基爾也希望在《小美人魚》中創造這種睡前故事的氣氛。「這部劇不是吵鬧的大場面,而是一個安靜的小故事,我們希望傳達的是,只要付出自己最好的東西,總能獲得回報。」

  安徒生作為一名作家被世人所熟知,鮮為人知的他還是一名剪紙藝術家。《小美人魚》的舞臺設計便從剪紙中汲取靈感。丹麥知名設計師尼爾斯介紹,劇中王子和公主的王冠、人魚們嬉戲的魚和船等等,都是用剪紙製作的。同時該劇舞臺設計也儘量簡約,一個巨大的弧形將舞臺分成兩部分陸地和海底。「因為小美人魚透過海水看見的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紅色圓形,因此我們在舞臺上設計了弧形,而弧形分出海底世界和陸地世界。我們也會使用光來進行區分:海底是一種冷色調的藍色光,陸地上王子的王國是暖色光。

  在音樂方面,《小美人魚》的作曲、丹麥著名作曲家延斯希望創作「聽起來像水下的音樂」,「我的靈感其實來自於海和波浪,我想讓音樂聽起來像是小波浪的感覺,因此使用了豎琴和尤克裡裡,用弦樂器和馬林巴琴來創造貝殼、牡蠣和石頭的聲音。」

  來自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優秀演員在2日的媒體探班上,還帶來了該劇的精彩片段展示。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表示,丹麥因為有安徒生,讓它童話王國的聲名更響。中國因為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奠定了它文明古國的地位。我們請丹麥藝術家來中國排演一部安徒生的作品,讓中國藝術家去丹麥排演一部經典的中國作品《東海人魚》,就是為了實現彼此相互學習和交流互鑑。「丹麥的『小美人魚』已遊到了中國,我們期待中國的『東海人魚』早日遊到丹麥,然後兩條『人魚』遊往世界更多地方。」

  據悉,該劇將於7月6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並於8月17日至9月1日連演6場。(完)

相關焦點

  • 「美人魚」約會「東海人魚」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安靜的講述,來自丹麥的「小美人魚」以戲劇的形式「遊」到了中國。丹麥遊來「小美人魚」兒童劇《小美人魚》根據安徒生經典童話《海的女兒》改編,由中丹兩國藝術家聯手創作。這次攜手合作,源於2017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與丹麥戲劇中心的一次約定。
  • 丹麥和中國共同慶祝中丹建交60周年
    丹麥和中國共同慶祝中丹建交60周年  2010年將是中丹關係史上意義重大的一年,今年將迎來一系列活動慶祝1950年5月11日丹麥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屆時, 丹麥駐華的使領館將在北京、上海、重慶、廣州、香港舉辦一系列的電影節和文化節,位於2010上海世博會主會場的兩個丹麥場館和在上海的「北歐航標」館將舉辦各種展覽、競賽等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慶祝丹麥國寶小美人魚像抵達中國的活動。  丹麥駐華大使葉普表示: 「我們希望以這些活動為契機,使得中丹兩國關係邁上更高一層互惠合作的臺階,同時也表明了我們對雙方長期以來的友好合作的肯定。」
  • 原版兒童劇《小美人魚》首演哀而不傷
    中國兒藝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應妮)哀而不傷的原版《小美人魚》6日在中國兒藝的假日經典劇場首演。中國和丹麥藝術家聯袂將原汁原味的「小美人魚」搬上舞臺,讓中國小觀眾在故事中領略無私的愛與生命的美好。
  • 丹麥送小美人魚雕像前往上海
    丹麥哥本哈根2010年3月2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哥本哈根源自安徒生 (H.C. Andersen) 童話的小美人魚 (The Little Mermaid) 雕像於3月25日開始了她的上海之旅。
  • 當美人魚遇上大熊貓,來看四川小朋友的新版「安徒生童話」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袁婧)《海的女兒》、《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些耳熟能詳的安徒生童話故事,在四川小朋友們筆下再次創作,會產生什麼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12月1日上午,由丹麥駐重慶總領事館主辦、成都市青少年宮協辦、成都天府新區中外文化交流促進會承辦的首屆中丹創意繪畫比賽在成都市青少年宮(西區)舉行。在37名小朋友的畫筆下,安徒生童話與天府文化來了一場「對話」。
  • 安徒生童話與小美人魚
    安徒生童話與小美人魚 余杰 2017年6月4日,我們到達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這是北歐四國遊的首站。
  • 丹麥的標誌,在小美人魚身上,有著安徒生青梅竹馬的戀情故事
    幾乎每個到丹麥的遊客都會到哥本哈根東側的海濱長堤公園去走走看看,因為那裡有聞名世界的「小美人魚」銅像,小美人魚可以說是「童話王國」丹麥的標誌和象徵。我們到達哥本哈根後的第一個行程就安排遊長堤公園。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小美人魚」是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於1837年所寫的一篇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的主角。《海的女兒》是一則悽美在安徒生的故事裡,「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她擁有天使般美麗的容貌和夜鶯般動聽的歌喉。按照海底皇宮的規矩,「美人魚」們只有到了15歲,才有機會浮出海面,看看人類的世界。
  • 木偶音樂劇安徒生童話《美人魚》新春賀歲
    木偶音樂劇安徒生童話《美人魚》新春賀歲  人偶同臺、大製作、大舞臺、歷史大變革 有歌、有舞、有戲,好聽、好看、好玩  帷幕拉開,一部充滿童心童趣、詩情畫意的優美畫卷映入眼帘:多層次的掛幕、側幕、中景、硬景、變化景觀………  海底、海面、人間、天上,日落日出、暴風雨……
  • 丹麥官方交流團來訪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 共同促進中丹文化交流
    上海安徒生童話樂園董事長桂浩展、總裁簡濤潔代表樂園對丹麥賓客表示熱誠歡迎,同時獻上由安徒生藝術團帶來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迎賓表演。參觀結束後,樂園領導邀請丹麥賓客前往位於樂園錫兵廣場會議廳,就如何強化安徒生童話樂園IP的保護、促進安徒生品牌的推廣,以及如何建設獨具特色的親子樂園、持續弘揚綜合人文教育精神、進一步促進中丹合作關係等雙方共同關注的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 小美人魚愛情的悲劇:是安徒生難以跨越的階層
    就如《小美人魚》,安徒生為小美人魚取名為 Ariel,意思是「空氣般的精靈」。一開始這個故事的名字是 "Daughter of the air"(《天空的女兒》),後來才改成 "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魚》)。
  • 丹麥的《小美人魚》遊到中國,在舞臺演海底的故事
    中國兒藝聯手丹麥藝術家合作創排的兒童劇《小美人魚》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改編,是安徒生重要的童話作品之一,通過講述小美人魚對愛情、靈魂、理想的追求,塑造了一個善良純潔、堅強且具有奉獻精神的經典童話形象
  • 毀童年:你不知道的原版童話,美人魚刀尖跳舞,白雪公主下手真狠
    海之王國裡,有一隻小美人魚,她是海王的孩子裡最受寵愛的公主。她嚮往著人類的世界,那是一個陌生又有趣的國度。有一天她又去岸邊窺探人類世界,被英俊帥氣的王子給迷倒了。一次王子出遊,暴風雨打落了船槳,王子掉落海中,圍觀的小美人魚在一片混亂之中將王子救到岸邊。可是王子醒來的時候,小美人魚躲了起來。
  • 安徒生的「小美人魚」竟然是暗黑的?這位丹麥插畫師真是不一般
    美人魚,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那你們知道美人魚最初的形象是什麼樣的嗎?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個著名的銅像雕塑「小美人魚」,一直以來作為丹麥的地標性建築被人熟知,這個雕像就是以丹麥童話《海的女兒》為藍本製作的。
  • 中國丹麥藝術家聯合打造原汁原味兒童劇《小美人魚》
    中國兒藝供圖中新網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攜手丹麥藝術家聯手打造的兒童劇《小美人魚》,將於7月6日第九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開幕當日首演,開啟小朋友們的暑期藝術之旅。《小美人魚》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改編,是安徒生重要的童話作品之一,其影響力僅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礁石上的美人魚銅像就可見一斑。
  • 街拍:街拍聖地偶遇安徒生童話裡的「小美人魚」
    封面安徒生童話家喻戶曉,而丹麥也被稱為「童話王國」。在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有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這座銅像已經成了是丹麥的象徵。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閒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鬱、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海的女兒》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
  • 第一屆海沃塔杯安徒生童話故事改編大賽決賽舉行
    5月27日下午,由丹麥王國駐重慶總領事館主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報業集團協辦、海沃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一屆海沃塔杯安徒生童話故事改編大賽決賽於重慶國泰藝術中心雲瑚音樂廳舉行。「安徒生童話幾乎伴隨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兒童時期,我們非常支持丹麥總領事館舉辦的這次活動。同時也希望通過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讓重慶這座城市更加『網紅』。」重慶市政府外事辦領事處處長範青對此次活動的舉辦表示支持。重慶是一個歷史積澱非常深厚的城市,總領事樂慕勝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一些文化交流活動讓丹麥人民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了解重慶、喜歡重慶。
  • 另類解讀——我要給你們講一個小美人魚的黑童話
    人魚,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中國古代神話中稱呼他們為鮫人,鮫人的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鮫人的眼淚會變成珍珠。而在西方,人魚被描述為海妖塞壬,據說她們會用動聽的歌聲誘惑水手跳入海中,是出海人的噩夢。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還是安徒生筆下為愛而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魚,隨後在迪士尼的手中,小美人魚的悲劇結局被更改了。但今天我要為你們講述的,是一個略陰暗的故事。安徒生原版的故事中,小美人魚並不是因為愛上王子才渴望變成人,而是聽說變成人就能擁有高潔的靈魂,人魚只能活一千年,但人類的靈魂卻可以永恆。為了追求這樣的永恆,小人魚嚮往人類的世界。
  • 陶醉在安徒生童話故事的小美人魚,進入丹麥羅森堡宮屬於文藝復興
    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著太陽升起來,美人魚變成了泡沫,最後乘雲升天而去。銅像的神態表現了美人魚思念著她眷戀的王子,也思念著她的親人。她凝視著陸地上的人類,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終未如願以償,因而由衷地感到憂傷和痛苦。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 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
  • 丹麥連小美人魚都不放過,安徒生:我的童話世界被毀了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安徒生童話》吧?裡面有一篇就是講述人魚公主與人類王子相識相知到相愛最後卻無法在一起的令人遺憾的悲劇故事。雖然這篇作品已經是1837年的作品了,而我們也知道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沒有真正的美人魚的存在的。
  • 安徒生看了想打人?黑人女孩演小美人魚有錯嗎?
    但是,你是否認真的想過,黑人女孩真的就不能演小美人魚嗎?為什麼我們對「黑美人魚」的設定本能地想吐槽?小美人魚的形象真的自始至終都是「紅髮白膚」從沒變過嗎?實際上,來自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的小美人魚,原本沒有名字,她是海王的六個女兒之一,外表只是被描述為擁有柔嫩的皮膚、湛藍的眼睛:「她們之中,那個頂小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