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愛情的悲劇:是安徒生難以跨越的階層

2020-12-16 拾得翠翹

對於幼兒最深刻的回憶,莫過於床頭邊上那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話》。

筆者認為,大家也這本書也有很深的回憶吧!美麗的白雪公主、嚮往自由的小人魚、善良並最終收穫愛情的仙度瑞拉,每篇故事都極為扣人心弦。

長大後才明白,原來,童話中都是騙人的,無論幻想的多麼美好,都無法逃離真實世界的陰影。安徒生童話的背後,隱藏著血淋淋的真相;無論是高貴的王子、美麗善良的公主、黑暗邪惡的巫婆,他們都如提線木偶一般,共同演繹著那段看似用擁有完美結局的故事。

然後,看似擁有完美結局的背後,是殘缺的現實。

我們來溫習一個小美人魚故事。故事講述了小人魚公主為了追求自由,放棄了海底的自由生活,用自身最有價值的東西做了等價交換,忍住魚尾變成人腿所帶來的巨大痛苦。可當看到英俊王子的生活,小美人魚被徹底徵服了。在好朋友的支持和鼓勵下,小美人魚不顧一切向著自己的夢想出發!

安徒生大師謳歌了小人魚對愛情、靈魂、理想的追求。筆者小時候看《小美人魚》故事很是感動,覺得小美人魚為愛犧牲很偉大。等長達後重溫了一下,發現它其實不止是出於愛情,還有擁有靈魂的渴望。

其實,看完這部動畫片的時候很難過。所以,筆者想仔細剖析一下,小美人的愛情悲劇是什麼?

讓我們先扒一下安徒生的背景。

安徒生出生在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為了追求藝術,他隻身來到哥本哈根,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詩劇中嶄露了才華。他憑著對西方傳統的深刻了解,用巧妙的藝術手法將大量聖經原型與隱喻遊刃有餘地運用於作品中,使得作品比傳統的童話更為厚重。

安徒生的童話中從無絕望的氣息;雖然常常是感傷的,卻是充滿盼望的感傷。這種盼望賦予他的作品超乎時空的慰藉力量。

《小美人魚》是安徒生前中期的作品,那時候的安徒生童話是充滿著樂觀、浪漫的。對於安徒生而言,愛就是永恆。

就如《小美人魚》,安徒生為小美人魚取名為 Ariel,意思是「空氣般的精靈」。一開始這個故事的名字是 "Daughter of the air"(《天空的女兒》),後來才改成 "The Little Mermaid"(《小美人魚》)。

小人魚《海的女兒》為了追求人類永恆不滅的靈魂和人間愛情,寧可犧牲一切也要達到目的。

正因為這樣,才導致了小美人魚愛情的悲劇。小人魚的付出其目的是為了贏得一份人間的愛情和人類永恆不滅的靈魂,但她的放棄並沒有換得她迫求所想得到的一切。

波蘭女詩人辛博斯卡有一次提起安徒生時,說,「和很多人一樣,安徒生寫這個世界如何殘酷,人的命運苦痛不堪;和很多人不一樣,他寫給孩子看。」

在這些殘酷和苦痛不堪中,就有小美人魚的身影。

安徒生讓美人魚和人類的相遇,這加強了性矛盾衝突,但從這點上卻不是導致小美人魚愛情的悲劇。

有筆者說,小美人魚的悲劇是她自己的原因,是因為小美人魚自己拎不清,為了愛情放棄了三百年的壽命,犧牲美妙的聲音,忍受無言的傷害以及忍受魚尾變成人尾的巨大疼痛。

筆者認為,小美人魚愛情的悲劇是人魚和人類的階級問題。小人魚在和王子相處中,完全可以以各種方式告知王子,可她並沒有,筆者覺得肯定是小美人魚內心的自卑,讓這段愛情望而卻步的。

我們對美人魚的認知來源於童話故事,但童話不等於神話,童話是對神話的再加工,而神話比起童話,顯然要更加接近現實一點。

事實上,西方國家中所說的美人魚並非是人類理想的戀愛對象;相反,美人魚是一種害人的女妖,一般在大海上靠歌聲和音樂迷惑船隻觸礁沉默然後趁機捕獲人類食用。

換句話說,西方神話中的美人魚,大部分都是吃人的恐怖妖怪,雖然一般都很美麗,但想和她們戀愛那就要有時刻獻身的準備了。

所以,我們最熟悉的西方美人魚自然就是安徒生筆下那條為了愛情甘願付出自己的嗓音並受盡千刀萬剮之苦的痴心公主。在安徒生故事影響下,美人魚與悲傷掛上了鉤。提起人魚,大家更多的是同情。

從海妖到公主,從邪惡到純真善良,西方的美人魚的形象漸漸變得美好。可即使這樣,人魚和人類在身份上也是有一定差距的!

筆者覺得,小人魚肯定知道自己和王子在身份上有差距,所以並不對這份感情抱有任何幻想。

所以,她之所有不能嫁給王子,不是因為她無法表達真相,而是因為她沒有合適的身份。所以她選擇了保守秘密,犧牲生命。

還有一個原因,是安徒生借著小人魚來隱喻自己的。我們知道,安徒生出生在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即使他已經在當時的文壇佔有一席之地,卻還是因為自己的出生原因無法真正的結交王公貴族。

所以,他借小人魚的故事來隱喻自己,一方面,安徒生努力地想要提升社會地位,另一方面,又如同美人魚為了登上陸地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魚尾和美妙的歌聲,每走一步都如同刀割,他也一直為此困苦並做出自我犧牲。

在這個故事中,海水上面的世界被認為是貴族階級,而海底世界被認為是平民階級。

小美人魚來到了海上,但她「發不出聲」,因此被邊緣化,被無視,被犧牲。小美人魚的悲劇也是每一個試圖改變自身命運的底層人民的悲劇。

還記得故事的結局麼?小人魚變成了泡沫,也不忍心傷害自己心愛的人。

還記得有個片段麼?

王子說,舞蹈是語言,無聲卻勝過任何歌唱,於是人魚為他起舞;王子說,那個拯救我的聲音,就是我的愛人,於是人魚用父親還給她的聲音向他訴說。

愛得沒有自我的人,最終得不到愛情,小人魚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人魚為了愛情放棄了自己的聲音,放棄了300年的壽命,同時失去的還有自我。

那麼筆者認為,安徒生是對的,她失去了自我時就註定結局是個悲劇了。

因為,除了那個虛無縹緲的靈魂和生命以外為愛而存在的永恆,她真的得不到自己的王子。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以上只是筆者自己的觀點。如果不同,歡迎留言。

愛著一個人,走過一些路!——陳百萬

相關焦點

  • 安徒生童話與小美人魚
    安徒生童話與小美人魚 余杰是不是緣由安徒生?據記載,這位童話世界的作家在哥本哈根度過了他的大半生,眾多著作都是在這裡進行創作。安徒生、小美人魚、童話,這些關鍵詞使丹麥成為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 丹麥連小美人魚都不放過,安徒生:我的童話世界被毀了
    大家小時候應該都讀過《安徒生童話》吧?裡面有一篇就是講述人魚公主與人類王子相識相知到相愛最後卻無法在一起的令人遺憾的悲劇故事。雖然這篇作品已經是1837年的作品了,而我們也知道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沒有真正的美人魚的存在的。
  • 丹麥的標誌,在小美人魚身上,有著安徒生青梅竹馬的戀情故事
    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小美人魚」是丹麥著名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於1837年所寫的一篇童話故事《海的女兒》中的主角。《海的女兒》是一則悽美在安徒生的故事裡,「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她擁有天使般美麗的容貌和夜鶯般動聽的歌喉。按照海底皇宮的規矩,「美人魚」們只有到了15歲,才有機會浮出海面,看看人類的世界。
  • 街拍:街拍聖地偶遇安徒生童話裡的「小美人魚」
    封面安徒生童話家喻戶曉,而丹麥也被稱為「童話王國」。在丹麥哥本哈根市中心東北部的長堤公園,有一座世界聞名的銅像,這座銅像已經成了是丹麥的象徵。遠望這個人身魚尾的美人魚,她坐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上,恬靜嫻雅,悠閒自得;走近這座銅像,您看到的卻是一個神情憂鬱、冥思苦想的少女。銅像高約1.5米,基石直徑約1.8米,是丹麥雕刻家愛德華·艾瑞克森根據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鑄塑的。《海的女兒》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
  • 陶醉在安徒生童話故事的小美人魚,進入丹麥羅森堡宮屬於文藝復興
    在王子成親的第二天,隨著太陽升起來,美人魚變成了泡沫,最後乘雲升天而去。銅像的神態表現了美人魚思念著她眷戀的王子,也思念著她的親人。她凝視著陸地上的人類,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但終未如願以償,因而由衷地感到憂傷和痛苦。美人魚銅像已成為哥本哈根的標誌。 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裡,「小美人魚」是海王最小的女兒,無憂無慮地生活在大海中。
  • 直抵安徒生童話立意深處中的悲劇 一面(圖)
    它直抵童話核心,高度還原原著,著力詮釋了「自我犧牲、不求回報式的愛情」這一主題。2012年,中央芭蕾舞團買下《小美人魚》演出版權,力邀諾伊梅爾重排了該劇。10月22日至23日,作為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項目,中芭版《小美人魚》正式亮相上海文化廣場。中芭首席朱妍和王啟敏在兩天的演出中,分飾小美人魚一角。集懵懂、天真和憂傷於一體,兩人仔細拿捏的表演,均叫人感懷落淚。
  • 另類解讀——我要給你們講一個小美人魚的黑童話
    但最為人們所熟知的,還是安徒生筆下為愛而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魚,隨後在迪士尼的手中,小美人魚的悲劇結局被更改了。但今天我要為你們講述的,是一個略陰暗的故事。安徒生原版的故事中,小美人魚並不是因為愛上王子才渴望變成人,而是聽說變成人就能擁有高潔的靈魂,人魚只能活一千年,但人類的靈魂卻可以永恆。為了追求這樣的永恆,小人魚嚮往人類的世界。
  • 《小美人魚》寫作背後:不是童話,而是安徒生寫給一男人的表白信
    安徒生是丹麥人,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童話作家。他有無數的代表作:《小美人魚》、《醜小鴨》、《拇指姑娘》等等,每一個都是家喻戶曉。《小美人魚》是一齣悲劇,人魚公主愛上了王子,為了王子用歌喉換取了雙腿,可最終也沒能得到王子的愛,變成了太陽下的泡沫。
  • 《小美人魚》另類解讀原著 小美人魚與作者合體
    飾 小美人魚、李俊 飾 王子、邢亮 飾 安徒生   中新網11月20日電 為紀念安徒生誕生200周年,約翰·諾伊梅爾於2005年應丹麥皇家芭蕾舞團之邀創作了芭蕾舞劇《小美人魚》。
  • 格林童話大多是「黑暗童話」,安徒生童話卻以悲劇收場
    格林童話大多數是以民間故事為基礎的,但是安徒生精心打磨的安徒生童話,更加溫暖,殺人場面不再血腥,善惡界定也不再分明,但他的故事結局卻總以悲劇收場。小美人魚化為了泡沫;賣火柴的小女孩凍死街頭;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經想過,如果小人魚把真相寫給王子,如果我能買小女孩的火柴,如果……可惜沒有如果。畢竟現實從不缺少錯過和遺憾。俄國文藝理論家曾經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童話作品也不例外,格林童話與安徒生童話在風格上大相逕庭,但都或多或少有著現實的影子。
  • 走過安徒生走過的路,才讀懂小美人魚
    小美人魚在不懂得愛情的年紀,就已經讀過安徒生筆下小美人魚的故事,為她流淚,為她遺憾,為她難過,為她心痛,卻是在長大後,才懂得了小美人魚的愛。其實,小美人魚的故事寄託的是安徒生自己的愛情。安徒生曾經有一位青梅竹馬的初戀情人,但由於家庭條件相差懸殊,最終沒有走到一起,在他26歲那年,他愛慕的姑娘嫁給了當地的一個富家子弟。從此,安徒生對愛情心灰意冷,在他去世的那一天,人們發現他的脖子上掛了一個小皮袋子,裡面裝著的是那個姑娘曾經寫給他的信。很老套的愛情悲劇,卻催生了一個經久不衰的動人童話。
  • 中丹藝術家聯袂 安徒生原版「小美人魚」「遊」到中國舞臺
    中丹藝術家聯袂 安徒生原版「小美人魚」「遊」到中國舞臺 2019-該劇根據安徒生經典童話《海的女兒》改編,最大程度保留了原作風貌,來自丹麥本土的編劇兼導演託基爾希望還原在原著中的睡前故事氣氛。  託基爾是丹麥著名的導演、演員,已經在兒童戲劇領域工作了45年。他的第一部戲就是安徒生的作品,他認為兒童戲劇是為數不多的能讓兒童和成年人以平等方式進行共同體驗的方式。  安徒生作為世界著名的童話作家,他在世的時候,身邊也經常聚集一群孩子聽故事。
  • 《美人魚》:周星馳眼中的安徒生童話
    一、在安徒生的童話中,小美人魚為了和心愛的王子在一起,不惜和巫婆定下契約,卻因此受盡磨難,甚至為了王子放棄了生命,最終在太陽升起的時候化為了泡沫。而在周星馳這裡,結尾改了,美人魚和王子最終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遊覽這個世界最美的風景。這是一個很難得的結尾,對於年過半百還單身的周星馳而言,他在電影中不用再給自己的愛情留下遺憾。三年前的時候,柴靜曾採訪過周星馳,問他:「你知道你本來是一個可以,很輕而易舉得到你所想要得到東西的人,在人們看來是這樣的。」
  • 《安徒生童話》:孩子眼中的童話,大人眼中的世界
    被譽為「童話之城」的丹麥,不僅僅是因為其像童話一般夢幻瑰麗的風景,更是因為「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安徒生的故鄉。想必絕大多數孩子在幼時都有一本《安徒生童話》作伴成長。其中許許多多的童話是孩子們十分熟悉的故事。
  • 安徒生看了想打人?黑人女孩演小美人魚有錯嗎?
    但是,你是否認真的想過,黑人女孩真的就不能演小美人魚嗎?為什麼我們對「黑美人魚」的設定本能地想吐槽?小美人魚的形象真的自始至終都是「紅髮白膚」從沒變過嗎?實際上,來自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的小美人魚,原本沒有名字,她是海王的六個女兒之一,外表只是被描述為擁有柔嫩的皮膚、湛藍的眼睛:「她們之中,那個頂小的要算是最美麗的了。她的皮膚又光又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藍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 丹麥的無價之寶:小美人魚銅像
    在丹麥有一個無價之寶,那就是童話大王安徒生,80後90後的童年怎麼會沒有安徒生呢?那些睡前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就是《海的女兒》了,長大後還時不時地會想起這個故事,去迪士尼的時候也會買一些小美人魚愛麗兒的周邊,也一直會讓丹麥的朋友給我寄一些小美人魚銅像的明信片紀念封之類的,去丹麥的時候,我心願單list裡面的第一項就是小美人魚雕像。小人魚對愛情、靈魂、理想的追求,和她那善良純潔的品格、堅強的毅力和犧牲精神,總是讓我不斷為這個故事加分。
  • 安徒生的「小美人魚」竟然是暗黑的?這位丹麥插畫師真是不一般
    美人魚,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那你們知道美人魚最初的形象是什麼樣的嗎?在丹麥的哥本哈根,有一個著名的銅像雕塑「小美人魚」,一直以來作為丹麥的地標性建築被人熟知,這個雕像就是以丹麥童話《海的女兒》為藍本製作的。
  • 安徒生童話也不放過!丹麥小美人魚銅像被噴「種族主義魚」
    據英國媒體7月3日報導,近日,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銅像底座被抗議者寫下了「Racist Fish」(「種族主義魚」)的字樣。「小美人魚」是為紀念丹麥著名童話家安徒生而設立的銅質雕塑,它坐落在哥本哈根一座碼頭外的塊巖石上。
  • 安徒生童話毀三觀?我們還要不要給孩子讀安徒生?
    不僅是悲劇,還悲劇得無人生還,就連公主最後也變成了泡沫。這些悲劇意味的故事,不僅一點也沒有童話的美好,還帶著一點血腥、殘酷的「暗黑」色彩,總之,一點都不積極陽光正能量。3 引導早戀這也是童話故事最為人詬病的一點了,美人魚愛上王子所以甘願為他變成泡沫,拇指姑娘逃跑那麼多次最後還是和花朵裡住的國王在一起了。
  • 《海的女兒》:美人魚為了愛情而牲犧自己,這樣做值得嗎?
    小時候看安徒生的《海的女兒》,總會忍不住為小美人魚的悲慘結局而心碎,她是那樣的美麗,純潔,善良,最後為了心愛的王子而甘願犧牲自己,融化成水面上的泡沫。長大後再次讀安徒生的這篇經典童話,心裡卻在想一個問題,她這樣做,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