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風擊浪!海上拖帶航行14天

2020-12-25 澎湃新聞

搏風擊浪!海上拖帶航行14天

2020-12-22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啟動風暴應急預案!」蒼茫外海,三艘大船一字排開,在狂風巨浪中跌宕翻湧。一航局「交工72」船長王術山扎穩馬步,腰部緊緊頂靠著駕駛座椅,快速扭轉船舵,保持船體平衡。船員們各司其職,一場抗擊海上風暴的實戰正在上演。

此次航行的目的地是天津。由於天津港C段碼頭施工急需起重船和方駁。項目部決定從深中通道項目現場調遣「起重19」和「方駁118」回津援建,具備長航拖帶能力的「交工72」接過這份使命,採用「1拖2」方式串拖回津,即具備動力的「交工72」在前,無動力船舶「起重19」「方駁118」緊隨其後,三艘船像串「糖葫蘆」一樣組拖。

「就好比在跌宕起伏的山路上,開一輛超長的大掛車一樣,前後距離、左右幅度都得控制好才行。」王術山介紹。串聯起來的船組長度超過900米,回津需穿過南海、東海、黃海、渤海四大海域,切換航道30餘次,航行1500海裡,部分海域海況複雜,極具難度。

接到任務後的王術山不敢掉以輕心,他立即組織開展船舶隱患排查,完善相關安全應急預案,組織船員進行了火災、風浪等演習,並仔細查閱沿線海域的潮汐表和氣象雲圖,預判航行周期的氣象信息。一切準備就緒後,三艘船舶組拖完畢,正式啟航。

預案在手,臨危不慌。但航行第二天,在行至臺灣海峽南澎列島水域時,船隊突遇7級東北風、浪高超4米。船組被風浪撕扯著,主拖纜拖力一度接近40噸。「一旦拖力超過40噸就有可能斷纜,『起重19』『方駁118』就會失去動力隨波逐流,隨時有傾覆的風險。」王術山回憶道。

危急時刻,有著20年船舶駕駛經驗的王術山立即穩住大家陣腳。「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大副盯著測風儀,隨時報告風向!」「二副做好瞭望!」他一邊部署著任務,一邊不斷調整船舶航向,儘量讓船舶與迎面而來的風浪方向保持水平,減小阻力。同時他下令放長拖纜,讓拖帶變得相對柔和。當拖力快到臨界點時,王術山立刻降低航速,讓拖力降下來,減輕拖纜緊繃度。就這樣,經過20多個小時的風浪搏擊,最危險的時刻終於過去。隨著天氣好轉,船組逐漸恢復平穩。

航行了7天後,「交工72」按計劃在浙江秀山錨地停泊補給。補給後船組再出發時,卻遇到了新的麻煩。在深中通道首次組拖啟航時,現場風浪較小,且有項目部其它錨艇協助。而現在沒有可用錨艇,「起重19」起錨完全要依靠「交工72」協助。如果「交工72」離「起重19」過遠,就無法控制「起重19」的方向,如果船速過快,就會使船錨不正,難以對準到錨架上。這就要求「交工72」儘量與「起重19」保持近距離、低速前行,可如果速度過低又很容易受到潮流的影響產生方向偏移,這就要求駕駛員不斷調整船的方向對抗潮流,操作難度極大。

「啟動起錨應急預案,大副看好後面船距,過遠或者過近立刻報告。」窗口時間緊急,王術山冷靜地觀察著現場情況,果斷作出指令。根據預案,「交工72」採取間歇給油法,根據潮流不斷調整著船的前進方向,在海上扭動起了「華爾茲」。「起重19」則緩慢地收絞著前錨。在經歷了2個多小時的海上「華爾茲」後,「起重19」終於起錨完畢,重新集結好的「糖葫蘆」朝著天津港繼續前行。

歷時14天的拖帶,三艘船舶平安返回天津港。「海上情況瞬息萬變,準備再充分、預案再完備,也不能放鬆警惕。」王術山笑道,「小心才駛得萬年船嘛。」

來源

一航局

歡迎轉載 註明出處

點擊圖片

回顧精彩內容


京雄城際鐵路即將開通!來了解國內最長明挖隧道

原標題:《搏風擊浪!海上拖帶航行14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岱山漁船拖帶外籍遊艇,將於明天凌晨抵達舟山岱山衢山港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現在海上風浪比較大,我拖船很難啊。」今天(12月20日)下午5點20分,拖帶外籍遊艇海上航行的浙岱漁03158船主王衛平,通過海上通(舟山)衛星通訊有限公司的通訊設備,用微信給錢江晚報記者留下這樣一段語音。
  • ...船違法從事海上運輸 專家分析:內河船舶逃避執法嚴重威脅航行安全
    目前,「隆慶1」輪已被安全拖帶至綠華山錨地錨泊,狀態穩定。事故調查正在進行中。經核查,砂石料船為「套牌」船,在AIS系統顯示船名為「順達11」,而實際登記船名為「寧高鵬668」,該船通過此類方式蓄意逃避監管,違法從事海上運輸牟取經濟利益。內河船非法從事海上運輸具有極高的危險性,極易引發水上交通事故。
  • 歷時320天!老人駕小船環球航行,在海上迎來了自己77歲生日
    今年9月7日,英國漢普郡的77歲老人珍妮·蘇格拉底駕船抵達加拿大維多利亞港,完成了歷時320天的海上環球航行。她成為世界上獨自駕駛帆船、全程不停靠環球旅行的最高齡者。珍妮從2018年10月3日駕船駛離維多利亞港,開始她的環球航行,總共在大洋上行駛391天,其間,她在今年8月17日在海上迎來了自己77歲生日。按照珍妮的原計劃,她準備在今年5月就完成旅行,可是就像她自我解嘲時說的:「今年『風神』不友好,沒有站在我這一邊。」
  • 《海上航行的帆船》赤發鬼-協助拍攝
    海上航行的帆船【第1幅圖】此作品由山東攝影愛好者段先生在著名的無錫地區拍攝海上航行的帆船【第2幅圖】此作品由山東攝影愛好者別先生在著名的揚州地區拍攝海上航行的帆船【第3幅圖】此作品由濟寧攝影愛好者伏先生在著名的泰州地區拍攝
  • 阿波釣組的拖帶
    所謂拖帶,應該是爭對不同地形,浪湧情況的對主線的拖帶,以利子線帶餌在海水裡自然的概念。換句話說,最佳狀態是讓餌在海水裡呈自然的如活蝦遊動的樣子,引起魚兒的注意並積極咬餌。  反撥潮位拖帶  浪勢前湧礁石,生成白沫,往後翻湧。
  • 夫妻倆環遊世界,海上航行25天不知疫情,登陸時卻被拒絕靠岸
    兩人計劃多年後終於出發,他們在海上航行了25天,航行過程中幾乎跟外界沒有聯繫,所以並不知道全球正在流行疫情。原本他們要在3月中時停靠在一座小島上,不過他們在海上取得信號聯絡島上時,才發現小島的邊界已經關閉,而且全世界正在大流行疫情。
  • 深圳市海上交通安全條例--2020年第39期(總第1169期)
    第二條  在深圳海域內從事航行、停泊和作業等與海上交通安全有關的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十五條  除海難救助外,從事拖帶作業的船舶以及被拖帶船舶和設施,應當取得船舶檢驗機構籤發的適拖證書、適航證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文件。
  • 「海上孤島」鑽石公主號熬過14天隔離期,日本接納郵輪反「背鍋」?
    根據計劃,下船將持續到21日,為期3天。首日下船對象約為500人,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乘客們從確認出現感染者的5日起接受了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被要求待在房間內不要外出。其中一名77歲男子下船後說,「能夠下船終於鬆了口氣。時隔1個月可以回家了,想好好休息。」據厚生勞動省介紹,截至17日實施了對全部乘客的病毒檢測。
  • 中俄參演艦艇進行海上航行補給演練
    中俄參演艦艇進行海上航行補給演練5月19日上午,海上聯合集群組織綜合補給艦微山湖艦為中俄參演艦艇進行航行補給。「海上航行橫向補給部署」,在一陣急促的警報聲中,身著橙色救生衣的補給隊員們跑步進入戰位。甲板上,幾名隊員迅速解開淡水管和油料管上的綁帶,在控制臺操縱手的熟練操作下,絞車牽索將掛在補給門架上的油管分段依次提起,補給探頭緩緩升起。
  • 美國軍艦打破最長海上航行紀錄 然而卻是被新冠疫情逼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據美國《海軍時報》6月27日報導,美國海軍軍艦為了躲避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在海上航行的時長紀錄。報導稱,考慮到在海外停靠面臨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目前正在部署中美國海軍「艾森豪」號航母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聖賈辛託」號被命令繼續在海上航行,避免所有的港口訪問活動,上周四(6月25日),當這兩艘軍艦航行穿過阿拉伯海時,它們已經在海上連續航行了161天,打破了此前美國海軍160天的連續航行紀錄。
  • 中國海軍055大驅海上航行畫面首公開 已塗舷號101
    同時,這也是官媒首次曝出中國055大驅海上航行畫面。明天的各國海軍艦艇海上閱兵儀式上,055是否會亮相,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根據觀察者網此前的報導,055型驅逐艦首艦在3月30日從江南造船廠出發,用平均17節航速航行1天又17個小時以後抵達青島古鎮口軍港,這或許是為了4月份的國際海上閱兵做準備。
  • 高雄外海一船拖帶過程中不幸沉沒,5人失蹤!
    近日,一艘渡輪在行駛至臺灣高雄外海時突發主機、輔機故障,遂請求拖輪拖帶。但遺憾的是,在拖輪拖帶途中遭遇惡劣天氣,渡輪沉沒,船上5名船員失蹤。據悉,沉沒的船舶為吐瓦魯籍渡輪「SEATRAN FERRY 12」號。
  • 我的世界海上冒險生存記,看看你在海上能夠航行多久~
    我的世界海上冒險生存記,看看你在海上能夠航行多久~我的世界海上冒險生存記,看看你能夠航行多久吧,一起來看看,如果滿意的話歡迎大家給我留言和互動哈,好了我們直接進入到正題吧!
  • 再創歷史新高 遠望5號船2020年累計海上作業223天
    遠望5號船工作人員 王璐瑤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4日電 (亓創 高超 郭超凱)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12月14日上午,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平安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
  •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隨著欲望的波浪洶湧上下的我們哪!最重要的是無所得的心。心裡還有著渴求、有著動亂、有著奔馳和流動,就無法淨了。在生活裡,有好茶時喝好茶;沒有好茶,普通的茶也歡喜;連普通的茶也沒有,喝水感到歡喜。在歷程中,樂來歡喜的承受,苦來甘願的承擔,不拒不迎,不即不離,那是深知不論苦樂,裡面都有般若波羅蜜多呀!
  • 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 郭川今日穿越"海上珠峰"合恩角
    郭川抵達南美洲合恩角  中廣網北京1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說到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的挑戰者,青島號船長郭川的名字,或許我們大家都不會陌生,我們此前已經兩次連線郭川船長,他也為我們帶來了他的一個海上漂流的進行時
  • 煙臺再添海上新地標!「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抵達作業海域
    25日,記者從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和煙臺市海事局獲悉,5月25日上午9時,大型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體「耕海1號」被拖航出中集來福士碼頭,經過5.5海裡航行,13時左右抵達煙臺漁人碼頭附近目的海域,將開展後期作業。煙臺海事局全力做好「耕海1號」出運安全監管與服務保障工作。
  • 全球唯一在海上航行多月的遊輪——科斯塔·德裡齊奧薩號
    當它開始航行時,這艘965英尺長的船是成千上萬艘穿梭於世界海洋的遊輪之一。本周,當「德利齊奧薩」號返回義大利時,它是最後一艘仍在海上搭載大量乘客的遊輪。那些完成了這次航行的人透露,當世界陷入危機的時候,環遊地球是什麼樣子的——一個又一個目的地從他們的行程中被刪除,越來越多的人擔心病毒會爬上船造成破壞。
  • 近10艘「海上神器」在上海金山外側海域模擬防颱風撤離實戰
    6月15日,上海市西南、杭州灣北岸,近10艘「海上神器」在金山城市沙灘外側海域穿梭,上演一出「大片」。一艘航拖4001輪拖帶另一艘「新海鯉」輪駛向避風錨地時「突發」主拖纜斷裂,「新海鯉」輪處於失控漂移險情中,各船船員緊急配合「搶險」。
  • 青島14歲少年獨立駕駛帆船 3天從日照航行到青島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近日,「安泰杯」跨渤海海峽(測試)挑戰賽日照-青島跳島賽成功舉辦,來自青島39中的包乃晅獨立駕駛OP帆船,用時三天完成了日照到青島的賽段,這也是該年齡段的少年完成的最長距離的OP帆船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