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花深處 隱匿著老澡堂

2020-12-25 正在上演SHINEUP

趙大爺拎著熱水瓶邁進澡池子,吆喝一聲「換水咯,趁熱續上」。

急騰騰往外冒熱氣的水注入水池,澡堂子裡形形色色的人物便活了起來,穿越數十載,恍惚間,那悠悠池水裡滌蕩著的往日時光也被喚醒,帶著記憶裡的色澤。

每每咂摸著生活裡少了點什麼東西,總是先想著往日那空曠的藍天;想起二八自行車後邊載著喜歡的姑娘,搖搖晃晃在胡同裡、巷子裡闖蕩;想起夏夜路邊髒串和空啤酒瓶,以及……還是少了些什麼,一定有,但總是只覺得心口空落落的,不知缺了些什麼。

街邊遊戲機、電視裡播著《渴望》、你捧著搪瓷杯喝熱水、媽媽在屋裡踩著吱吱呀呀的縫紉機,嘴裡絮絮叨叨。是這些嗎?龐雜的細枝末節越堆越多,卻反而擴大了這心口的空。

春日紛飛的柳絮,夏季暴雨,秋天回家路上葉子被染了好幾種顏色,寒冬暴烈的風雪——把日子拉長了看,除了霧霾帶來持續的煩悶,年年歲歲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差別。

那麼被時間裹挾帶走的是什麼呢?心裡越來越空下去的那一塊,少了些什麼呢?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近百花深處。」

歌詞這麼唱。

「只要離開胡同,就會想念北京,越來越強烈。我並非想念那搖搖欲墜的建築,而是那貫穿於胡同之中,鮮活而又瀕臨消亡的生活方式。我想念那些『當時只道是尋常』還沒來得及好好欣賞的事物。」

書裡這麼寫。

「我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大小城市,看到的全是不如意,為了自己的利益你爭我奪,為了一點點得失斤斤計較甚至不惜大動幹戈,上梁不正下梁歪,幾千年的傳統道德蕩然無存,哪裡都一樣,禮曰:華夏重信義,而胡人無。…氣節盡失啊。」

四眼和武然這麼說。

心中空落下去的一部分,藏在百花深處,是「當時只道是尋常」的生活質感,尋尋覓覓卻不可得的原因,趙大爺他老人家點地最清楚

「身心清淨,方可為人。」

從內心出發並不能糾結出答案,跳出生命經驗來看,反觀自身,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體外部裹住了太厚的軀殼。

對時代變化,社會生活感到若有所失,但「愁不知從何而起」,實際上,我們最需要的是洗去身上外部這層厚厚的痂殼。

舊日裡的老澡堂還記得嗎?

熱鬧活絡的水汽氤氳在澡堂每一寸空間裡,暖地牆壁都沁著粒粒水珠,大傢伙都只圍著條浴巾,赤裸相對,坦坦蕩蕩。極力擺脫父親影響的「官二代」趙德東、做事永遠「八十分」的差不多先生武然、嘴裡念叨著「大勢所趨!」的棒槌、被時代擊碎的石老師、誠懇老實一輩子守著一池乾淨水的趙大爺……

他們嗔笑怒罵,一個個鮮活地似我們生活裡的身邊人。

他們上場下場,真好像我們自己在時代裡潮起潮落。

這些在清淨池水裡浸潤著,包容著的人,都來自於我們,原始而本真,隱匿在百花深處。

是這樣吧?

澡堂記憶在橫向自我記憶、縱向歷史發展的坐標軸上打了個結,真實的個體生命、真摯的人情冷暖、身心通透乾淨,剝除沉沉「痂」鎖後的我們,方可找到人生真諦,彌補心中空陷下去的那部分。

與您相約《澡堂》,在劇場,幕起幕落間覓一份騰著熱氣的真摯與清淨。我們的生命也曾這樣純粹——被水流流過,被澡堂裡的水妥帖包容過。在之前那些令心空落落的思緒,愁疑將會解開,空洞將被填補。

相關焦點

  • 【談陳凱歌《百花深處》】十分鐘年華老去,百花深處儘是殤
    默默摸出了手機,重重地在搜索欄敲擊上了「百花深處」,得到了這樣幾句話:據北京地名典記載,京城之中有三條胡同,稱謂之雅,頗令人玩味,一曰杏花天,二曰芳草地,三曰百花深處。杏花天位於地安門外東側,據說因胡同西口有座酒坊而得名。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北京最有詩意的胡同名字被寫進歌詞的地方搖滾青年的巡禮地之一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百花深處停在時光記憶裡的地方百花深處是北京街巷名稱極雅者。>就是由陳凱歌導演的電影百花深處《100 Flowers Hidden Deep》詩人顧城,曾有一首詩《題百花深處》"百花深處好,世人皆不曉。
  • 《十分鐘年華老去之百花深處》影評 老一輩人對傳統文化的懷念
    影片《十分鐘年華老去之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系列中國版的作品,是第六代著名導演陳凱歌的又一扛鼎力作,以馮徵遠為主要演員講述了他在拆遷的老胡同尋找鈴鐺的故事,與搬家人員在尋找家具的過程中的交流,虛假與現實之中來表達陳凱歌對北京老胡同的懷念,以及對流失掉的老北京文化的懷念。
  • 北京的胡同|在百花深處流連忘返
    ——《百花深處》北京的胡同兒已然是越來越少了,它們正一點點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有數據顯示,民國晚期北京有3200多條胡同,現如今只剩下不足1000條。「十分鐘年華老去」系列之《百花深處》。這部陳凱歌導演的短片,用10分鐘的時間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老北京搬家的故事。老戲骨馮遠徵在短片裡飾演的是一個精神有點問題的「瘋子」馮先生。這位在我童年時期憑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一角色給我留下心理陰影的演員,在這部片子裡,又以一種特別的身份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 老北京人的根——淺評《百花深處》
    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可那些隱匿在內心深處的珍貴豈能輕易撼動。電影《百花深處》由陳凱歌導演所拍攝,它講述了一位老北京人請一輛貨車去正在拆遷的工地上為他搬家的全過程,這也反映了時代的發展,但那些舊文化在老一輩人心中深深紮根,新事物的發展已經快要將它們遺忘的這一主題。提醒我們要關注那些舊文化,不要讓他們在人們心中徹底消失。
  • 陳凱歌談《百花深處》
    陳凱歌談《百花深處他說,他新近拍竣的《百花深處》是一部溫馨的片子。   據陳凱歌透露,自己為《10分鐘年華老去》拍的短片片名叫《百花深處》。這部影片總的主題是時間。至於如何表達這一概念,由導演們自由發揮。   「10分鐘篇幅太短,不能從容、精緻地表達我的想法。」
  • 城市的背面,是百花深處
    城市的背面是百花深處。百花深處中,又藏著什麼?細細品味陳凱歌導演的經典短篇,《百花深處》,總有新的思考。「下面插播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提供的公路信息,如今本市已規劃建成的大街……」「啪——」開場的鞭炮聲中,是北京人一家的喬遷之喜。
  • 陳凱歌的「百花深處」
    出自陳凱歌之手的《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好聽的名字)的最後一部。這部只有十分鐘的短片比他之後那幾部轟轟烈烈的大片更像陳凱歌作品,功力不凡,四兩撥千斤。更有成為經典的可能。可這幫人跟著馮先生到了他所說的家——「百花深處」胡同時才驚愕地發現,這裡早已被夷為平地。搬家公司的人極為生氣:「你丫涮誰呢?那麼大歲數了!」說罷,怒氣衝衝地開車走了。但為了讓馮先生付出車的錢,他們又接著折回。可馮先生堅持說:「你們還沒給我搬呢,搬完了我就給錢。」一個搬運工說:「你這兒什麼也沒有啊!」「這不都在這兒的嗎」馮先生道。搬家公司的人沒轍,只好無實物表演一般地去搬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家具。
  • 李玉剛參演《百花深處》 角色很「靈魂」
    「百花深處」本是為李玉剛「量身打造」  說起《百花深處》,李玉剛與該劇可謂是大有淵緣。電視劇出品人陳冬冬告訴記者,原來四年前這部戲就是為李玉剛量身打造的。但是由於之前檔期一直搭不上,而且李玉剛並不是很喜歡當初的劇本,所以一直推遲到現在。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幾經修改,劇本終於獲得了李玉剛的認可。
  • 百花深處,老北京的故事
    百花深處陳凱歌,本片以「搬家」為線索,講述了一個關於城市變遷,尋找精神家園的帶有荒誕色彩的故事。馮遠徵飾演的瘋子是一個老北京,他所居住的百花深處胡同早已被拆除了,他卻總以為自己還住那裡。百花深處陳凱歌,於是有一天他找了搬家公司搬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家,搬家工人知道他是瘋子後,還是裝模作樣地搬著只存在於馮瘋子視野裡的家具,一個不小心還「碎了花瓶」,而瘋子卻在這個四合院的夢幻裡如痴如醉,並為這個根本不存在的花瓶的破碎而絕望的哭泣。
  • 北京地名 | 什錦花園與百花深處
    百花深處下面說一下百花深處。很多人來他家裡參觀,時間一久就把「百花深處」的名字給搬到街巷裡來了。那麼「百花深處」最早見於什麼時候呢?在「百花深處」下面一個字也沒有,只有這麼一個名字。《北京瑣聞錄》是民國元年出版的,它離《北京坊巷志稿》大概差了20多年。《北京坊巷志稿》是非常嚴肅的一部書,對「百花深處」一個字也沒提,如果《北京瑣聞錄》中的故事是真的,《北京坊巷志稿》絕不會遺漏。那麼「百花深處」到底是為什麼得名「百花深處」的?
  • 臨沂附近哪裡有澡堂子 為什麼老澡堂越來越難找了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老澡堂的故事,主人公老劉老伴早逝,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濮存昕飾演的,早早就離家南下了。    二兒子智力上有些問題,留在家裡和父親一起經營澡堂子的營生。   澡堂子很老了,去的基本都是一些老頭子,但卻一點兒都不單調。
  • 福州擬恢復6座老澡堂
    N本報記者 闕文龍 孔瑜 文/圖 本報訊 近日出爐的《福州市「中國溫泉之都」發展建設總體規劃》透露,福州力爭2015年前完成15家老澡堂恢復、重建、改造。 記者獲悉,老澡堂能在原址恢復的儘量恢復,不能建澡堂的將恢復其古蹟。根據計劃,福州擬逐步恢復古三座、十槽、八角井、福龍泉、百合明園、福州官湯等6座老澡堂的古蹟。
  • 百花深處是條胡同:「老情人」不再搖滾精神尚存
    2016年7月29日訊,多年前,臺灣音樂才子陳昇的一曲《ONE NIGHT IN BEIJING》,讓人記住了兩個地名:百花深處和地安門外。「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著那出徵的歸人。」
  • 百花深處,老北京最浪漫的一條胡同,也是很有故事的一條胡同
    百花深處,老北京很少見的不帶胡同、街巷等後綴的胡同,也是一條浪漫且有故事的胡同。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有戶張氏人家,在這兒買了二十畝地,種青菜為生。然後,又在園裡種了牡丹、芍藥,荷花蓮藕等等,慢慢的,這個花園有了名氣,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紛紛來這裡賞花賦詩,於是就有了百花深處這個風雅浪漫的名字。這裡的16號是個錄音棚,當年這裡搖滾得不要不要的,很多搖滾專輯都出在這裡。抗日戰爭的時候,我黨有個黃浩特工聯絡組,就建在百花深處。
  • 從《百花深處》看陳凱歌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本文將以他為電影《十分鐘年華老去》拍攝製作的短片《百花深處》為例,選取電影選題、表現手法、象徵修辭、音樂音響這四個方面,分析陳凱歌蘊育其中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關鍵詞:傳統文化;人文關懷;文化反思;矛盾情結 《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中的最後一部短片。
  • 《百花深處》落幕 製片人:我不跟風怕趕末班車
    《百花深處》劇照  搜狐娛樂訊  近日,懸疑情感大戲《百花深處》在央視八套高收視落幕。  《百花深處》收視高,獨特題材吸引觀眾  已完美收官的《百花深處》在播出期間收視捷報頻傳,連創近期收視新高,創造了不小的收視奇蹟。有些觀眾早已膩歪了婆媳劇的家長裡短、宮鬥劇的勾心鬥角、諜戰劇的潛伏來潛伏去,所以《百花深處》成了很多觀眾收視的不二之選。
  • 淺析微影片《百花深處》:現代文明下的哀殤
    現代文明下的哀殤——淺析微影片《百花深處》在百花的深處,是一棵大槐樹,靜靜的佇立在那;在百花的深處,是一處哀殤,誕生於現代文明之下。由陳凱歌導演的微電影——《百花深處》,講述了一個有關於北京在高速發展下新舊更替而產生的弊端,片中的馮先生,是一個「瘋子」,一個生活在老北京『百花』胡同的一個「瘋子」,而搬家公司的工人們則是生活在現代文明下,清楚又忙碌的「明白人」。
  • 百花深處原名花局胡同 明代京城文人墨客稱讚的花園
    唱了這麼多年的《北京一夜》,卻不知道這百花深處在北京是一個胡同地名。在KTV裡無數次的演唱《北京一夜》,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看歌唱,原來「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地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歌詞中陸續出現的百花深處,原來真的是北京一個地名,而且還是一胡同名,在明代的時候還叫著花局胡同的名字。
  • 百花深處依然在,青衣京腔還在問:我已等待千年,為何良人不回來
    當你聽到「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時,百花深處這四個字給了你什麼感覺?於是就有了「百花深處」這個風雅的名字。後來,張氏夫婦離世,花園逐漸荒蕪了。再後來,這個地方變成了一條小胡同,而「百花深處」也成為了這條小胡同的名字。百花深處,在老北京城眾多的胡同裡,這只能是很不起眼很小的一條胡同,幸運的是還沒有被現代化進程完全吞噬還沒有被拆掉,依稀還能找到點老北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