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處,老北京最浪漫的一條胡同,也是很有故事的一條胡同

2020-12-25 正初號

百花深處,老北京很少見的不帶胡同、街巷等後綴的胡同,也是一條浪漫且有故事的胡同。

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有戶張氏人家,在這兒買了二十畝地,種青菜為生。然後,又在園裡種了牡丹、芍藥,荷花蓮藕等等,慢慢的,這個花園有了名氣,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紛紛來這裡賞花賦詩,於是就有了百花深處這個風雅浪漫的名字。

這裡的16號是個錄音棚,當年這裡搖滾得不要不要的,很多搖滾專輯都出在這裡。

抗日戰爭的時候,我黨有個黃浩特工聯絡組,就建在百花深處。後來黃浩身份暴露,一天兩輛滿載鬼子的卡車突然停到了黃浩的門前,於是他,登上房頂,穿越圍牆,穿過胡同,依靠百花深處的有利地形逃了出去。

老舍先生在他的《老張的哲學》中這樣描寫百花深處:「胡同是狹而長的。兩旁都是用碎磚砌的牆。南牆少見日光,薄薄的長著一層綠苔,高處有隱隱的幾條蝸牛爬過的銀軌。往裡走略覺寬敞一些,可是兩旁的牆更破碎一些。」

顧城有《題百花深處》詩一首,「百花深處好,世人皆不曉。小院半壁陰,老廟三尺草。秋風未曾忘,又將落葉掃。此處勝桃源,只是人將老。」

相關焦點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有這麼一條胡同有著浪漫的名字和故事被寫進了歌詞和詩句裡這裡走出了一批搖滾人這裡有著老北京記憶裡的煙火氣01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北京最有詩意的胡同名字被寫進歌詞的地方搖滾青年的巡禮地之一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
  • 每一條有故事的胡同都是治癒系
    「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似牛毛」它們就像城市的毛細血管,鮮活,生猛,接地氣。記載著時代風貌,也存儲了時光記憶。 每一條胡同都有歷史,每一條胡同都有故事。每一條胡同,都可能是你的生活解藥。02 百花深處胡同陳昇的一首《One night in Beijing》唱紅了一條胡同——百花深處。「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 北京的胡同|在百花深處流連忘返
    「如今就這老北京啊 才在北京迷路呢。」——《百花深處》北京的胡同兒已然是越來越少了,它們正一點點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有數據顯示,民國晚期北京有3200多條胡同,現如今只剩下不足1000條。故事很簡單,馮先生找到搬家公司的人,讓他們到百花深處胡同幫自己搬家。然而到了地方之後搬家公司的人卻傻眼了。所謂的家,只是一片幾乎被夷為平地的土丘,不遠處一棵大槐樹落寞地立在那兒,像是試圖證明著什麼。不過為了那一筆出車費,搬家公司的人配合著馮先生進行了一場搬家表演。
  • 你對北京胡同知多少?在北京,不敢在午夜問路,我走到了百花深處
    等到那個時候,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除了和她一起慢慢變老,還有就是一起去北京逛逛胡同。北京胡同既是北京歷史的見證人,也是北京的一種文化符號。對於胡同這個名詞,蠻多地方的稱呼和叫法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稱它為裡弄,也有的地方稱它為巷弄。由此可見,胡同並不是只有北京這座城市可以看到,但是為什麼提到胡同,大家首先會想到北京呢?
  • 百花深處,老北京的故事
    百花深處陳凱歌,本片以「搬家」為線索,講述了一個關於城市變遷,尋找精神家園的帶有荒誕色彩的故事。馮遠徵飾演的瘋子是一個老北京,他所居住的百花深處胡同早已被拆除了,他卻總以為自己還住那裡。百花深處陳凱歌,於是有一天他找了搬家公司搬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家,搬家工人知道他是瘋子後,還是裝模作樣地搬著只存在於馮瘋子視野裡的家具,一個不小心還「碎了花瓶」,而瘋子卻在這個四合院的夢幻裡如痴如醉,並為這個根本不存在的花瓶的破碎而絕望的哭泣。
  • 百花深處是條胡同:「老情人」不再搖滾精神尚存
    護國寺東巷對,百花深處是一條胡同名,東起護國寺東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明萬曆年間,有張姓夫婦在此種花修池,當時城中士大夫等多來遊賞,因此北京人稱它為百花深處。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稱這裡為花局胡同,是當時種植花卉的場所,光緒十一年(1885年)改稱百花深處胡同。民國後去「胡同」簡稱為「百花深處」。如今,除了這個文藝浪漫的名字,百花深處已經極其普通平凡,二三百米的曲折小胡同,沒有深宅大院,沒有古舊情懷,也完全沒有似錦繁花。
  • 老照片:80年代北京的胡同,那些成批消失的胡同
    老北京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北京城有名的胡同九百九,沒名的胡同賽鵝毛」。這千百條大大小小的胡同,仿佛一條條毛細血管,給古城北京城注入了活力。典型的北京胡同大多不寬,兩側都是瓦頂平房,老北京世世代代居住在這一條條胡同裡(餘鵬飛李栓德李德攝)。
  • 北京藏龍臥虎的一條胡同
    ,英國威廉王子專程前來拜訪,這裡曾住過權傾朝野的官宦,也住過富可敵國的商賈,700米的胡同裡,有無數故事,也有無數名人。它,就是我要去的史家胡同,北京最有名望、藏龍臥虎的一條胡同。院子裡,參天的老槐樹,吹落一樹繁花,鋪滿苔蘚遍布的青磚地,如意雕窗、古色遊廓,還有那歷經時光的老磚牆、老瓦當,共同撐起了京城最古典的四合院風情。走在這院子裡,伴著博物館收藏的故物與收集的故事,不免心潮起伏,或許只有在人文積澱深厚的老院子才易有這樣的情思吧。
  • 帽兒胡同,古色古香的一條街道,很有老北京的感覺
    帽兒胡同,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北與豆角胡同相通,南與東不壓橋胡同相通。清代因有制帽作坊,改稱帽兒胡同。帽兒胡同的頂端與南鑼鼓巷相交,過去一點還有著名的菊兒胡同,末端是菸袋胡同,所以您要是想來此遊覽,感受老北京城的那種氣息,帽兒胡同是不錯的選擇。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對於文學作家而言,他們用一段段文字,把對一個城市的空間和時間,微縮在一個個故事裡,一個個胡同口,一次次回憶深處。
  • 百花深處原名花局胡同 明代京城文人墨客稱讚的花園
    唱了這麼多年的《北京一夜》,卻不知道這百花深處在北京是一個胡同地名。在KTV裡無數次的演唱《北京一夜》,卻從來沒有認真地去看歌唱,原來「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地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歌詞中陸續出現的百花深處,原來真的是北京一個地名,而且還是一胡同名,在明代的時候還叫著花局胡同的名字。
  • 北京胡同影像 留下胡同深處的故事
    每一條北京胡同都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故事書,細細讀來可以了解到北京歷史的面貌。這些歷經700多年的老胡同,有些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有的破敗不堪,面臨消失危機,但無論如何都是攝影師的心頭好。(朋友去雍和宮上香,逛地壇公園時順便可以看看)據傳,明代此地為駐紮守城軍隊的營房,稱「武德衛營」,清代改稱「五道營」,1965年整頓地名時又改稱為「五道營胡同」,這可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
  • 原創:老北京胡同
    來到北京、一定要逛逛胡同,是那種老北京最原始的胡同。想要逛胡同最好到前門外。從前門大街中路往南走,再往東拐經過臺灣會館,然後就能看見一條條古色古香的老北京胡同了。胡同裡的路面都是用瀝青鋪成的,平整乾淨,街邊設有公共廁所,是那種能衝水的廁所。胡同裡街道兩側長有高大的槐樹和石榴樹,如果是在夏天,樹上的知了會集體鳴唱,那陣勢,真真的是四面楚歌一般。
  • 這幾條胡同最老北京!
    北京的胡同多如牛毛,每一條有每一條的味道,胡同是北京的脈絡,承載著老百姓的記憶與情懷。走在其中體驗胡同裡的老北京人真實生活的樣子~感受時間和歷史雕琢後的北京胡同,你會發現,除了京味兒和厚重的歷史底蘊,這裡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味道~今兒個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那些有意思的胡同。
  • 北京西總布胡同-近距離望見中國尊的老北京胡同!
    北京的胡同,不僅僅是老北京生活居住的地方,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深深地記錄著市井生活軌跡。小紅書:李33北京西總布胡同,位於北京城的根。又是一條與熱鬧的王府井僅一街之隔的老胡同。西總布胡同寧靜低調卻能眺望北京繁華CBD地標建築-中國尊和國貿三期等。
  • 值得去逛的北京胡同,聽聽曾經的故事傳聞,四九城就是好玩
    >除了南鑼鼓巷、五道營等這些著名胡同,北京還有不少值得逛的「小胡同」 花香中的悽美故事百花胡同 · 西城區新街口南大街西側>「百花的深處...等著出徵的歸人」,一首老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百花深處的悽美故事。
  • 北京的南鑼鼓巷的東西兩側各有八條胡同,還有一條隱藏小菊兒胡同
    北京的南鑼鼓巷是一個非常老的街區,南鑼鼓巷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這裡老北京胡同裡面肌理保持最好的。與南鑼鼓巷主街垂直的,東西各有八條胡同、它們是對稱的,這種完整的結構也是南鑼鼓巷以外的胡同街區很難達到的高度。
  • 「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聽時光深處,老北京胡同的故事
    ——王辛迪《記憶中的北京胡同》《胡同的故事》拿在手裡,就有一種懷舊而又滄桑的感覺,特別走心,再讀那些胡同有關的故事,仿佛就置身在那曲裡拐彎的胡同裡……胡同,對於每一個北京人或者在北京居住過的人來說,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節
  • 胡同裡,看一眼千年
    老北京素有「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的說法,其實胡同之於北京,不僅在於數量。那一條條或長或短、或寬或窄、或彎或直的街巷,如同這座老城的深邃紋理,隨便一眼,便可望見千百年的歷史底蘊和生生不息的煙火鄉愁。比如「百花深處」胡同那植樹栽花、挖池疊石夫婦的傳說,會讓人從「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著那出徵的歸人」的吟唱中油然而生出一種嚮往。
  • 老北京胡同這麼多,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
    說起老北京,人們總是會想起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胡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生活的象徵和北京文化的體現。舊時老北京的胡同,遍布整座北京城,老北京民間有句諺語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