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影像 留下胡同深處的故事

2020-09-05 北京爆料

每一條北京胡同都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故事書,細細讀來可以了解到北京歷史的面貌。這些歷經700多年的老胡同,有些成為熱門的旅遊勝地,有的破敗不堪,面臨消失危機,但無論如何都是攝影師的心頭好。

一、方家胡同

北京方家胡同位於自古京城文化核心地帶,北臨國子監、孔廟地區,東有雍和宮創意產業園、保利劇院,南有著名的首都劇場,西有南鑼鼓巷文化街區、中戲、國家話劇院、鐘鼓樓,在豐厚文化積澱的沃土中,被傳統文化環抱。

循郡王府方家胡同13號、15號,循郡王名永璋,是乾隆皇帝第三子,死後追封循郡王爵。該府建築布局規整,現該府保存較好,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安內大街方家胡同

二、五道營胡同

五道營胡同是安定門內大街路東從北往南數的第一條胡同,胡同自西向東溝通安定門內大街和雍和宮大街。(朋友去雍和宮上香,逛地壇公園時順便可以看看)據傳,明代此地為駐紮守城軍隊的營房,稱「武德衛營」,清代改稱「五道營」,1965年整頓地名時又改稱為「五道營胡同」,這可是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胡同。

就在七八年前,一位英國人攜妻子第一個把餐吧開進了五道營胡同,名叫「葡萄院兒」,從此這裡進進出出的國際友人絡繹不絕,後來又有希臘人開了「朋坐西廚堂」餐廳,其後又有其他外國人開了不少咖啡廳酒吧吸引了大批的中外食客;不少國人看到商機,也紛紛開店,除了吃的還開了中外稀奇古怪的小商品商店,使這裡一下子聞名京城。說到根兒還是外國人喜歡老北京的胡同風情,讓五道營在短短的幾年內聚起人氣兒,使這裡成為即北京什剎海、菸袋斜街、南鑼鼓巷以後又一條文化示範胡同。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部,安定門立交橋東側

三、海柏胡同

在北京,除了充滿生活氣息的老胡同,也有像這樣的胡同廢墟。海柏胡同位於北京市宣武區東北部,東起北極巷,西至西茶食胡同,因有遼金時海波寺得名。古剎海波寺久廢。明時胡同稱海波寺街。清時稱海北寺街,民國時沿用,1965年改今名。清代著名文學家朱彝尊,字錫鬯(chàng),號竹坨(cha),曾居住此巷的順德會館。院內有古藤,朱彝尊d的書房即稱古藤書屋。今古藤書屋尚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柏胡同有廣西穎州、灃州、潮州、順德等會館,均存,然面目皆非。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東北部,東起北極巷,西至西茶食胡同

四、校場口胡同

校場口胡同位於西城區西北部。東起宣武門外大街,西至老牆根街。因軍隊演武、操練得名。明代有將軍教場一二三四五條胡同地名 。清鑲藍旗駐宣武門內,營房設槐柏樹街西側。清時,各旗均在所在門外設教場、演武廳、熟練騎射、操練技務。此處的校場口當是校場的出入之地。後成街,教與校通用,1965年定今名。

大約在光緒末年,廢八股,廢舊式弓箭比試及科舉制度,校場遂廢。此地逐漸成了居民住宅區。

地址:位於西城區,東起宣武門外大街,西至老牆根街

五、東交民巷

東交民巷誕生於13世紀末馬可·波羅訪華的那個時期,在這裡要注意文明攝影,不讓拍的地方最好不要隨便舉起相機。可以與當地居民簡單溝通,能了解到不同建築的許多歷史故事。當時,江南的糧食通過大運河運抵元大都,就在這裡卸放,這條小巷就是漕運地,由於當時這條胡同有元代控制漕運米糧進京稅務所和海關,因而成為南糧北運咽喉要地,所以而得名江米巷。在舊中國時為使館區,是北京市東城區的一條胡同。

主要景點:

東交民巷天主堂,又名聖彌厄爾教堂、法國教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是一座建於1901年的兩層哥德式建築。東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門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聞名。

地址:西起天安門廣場東路,東至崇文門內大街

相關焦點

  • 北京的胡同|在百花深處流連忘返
    「如今就這老北京啊 才在北京迷路呢。」——《百花深處》北京的胡同兒已然是越來越少了,它們正一點點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有數據顯示,民國晚期北京有3200多條胡同,現如今只剩下不足1000條。這部陳凱歌導演的短片,用10分鐘的時間給我們講述了一個老北京搬家的故事。老戲骨馮遠徵在短片裡飾演的是一個精神有點問題的「瘋子」馮先生。這位在我童年時期憑著《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一角色給我留下心理陰影的演員,在這部片子裡,又以一種特別的身份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
  • 推薦北京最值得去的胡同:帶時光「故事」的胡同
    如果有跡可循,那隻好是記憶裡的色相,揉捏在北京城的人文特色,還有那幽幽迴轉的胡同。《胡同的故事》裡包含了46位作家的文章,大多數出生於民國初期到五十年代的老作家與北京胡同的故事。文化可以俯聽幾代之變遷,而胡同,還真的只能砸吧那個年代的北平才有滋有味兒。
  • 百花深處 · 保留至今的老北京胡同生活
    北京有這麼一條胡同有著浪漫的名字和故事被寫進了歌詞和詩句裡這裡走出了一批搖滾人這裡有著老北京記憶裡的煙火氣01北京胡同-百花深處北京最有詩意的胡同名字被寫進歌詞的地方搖滾青年的巡禮地之一保留著老北京的生活氣息
  • 走進北京老胡同,尋覓胡同深處的美食
    北京旅遊,單就遊玩知名旅遊景點少說也可以派上半個月的日程吧! 旅遊景點人太多,如果想感受一下安靜的北京,建議你走進北京的老胡同,一邊感受老百姓的生活,一邊尋覓胡同深處的美食。今天給大家介紹3家。藏紅花:五道口胡同64號五道口胡同有很多特色小店,西班牙料理店藏紅花是家老店了,環境、菜品、服務都不錯。上次一個人去的,所以主菜沒有點西班牙海鮮飯,而是點了一道義大利麵條。
  • 北京——誤入胡同深處
    想著也來過北京不少次了,該賞玩的名勝古蹟都遊覽過,該逛的名牌大學都逛過,該堵的車都堵過,倒是小時候在語文課本裡讀到的那一個個帶有魔幻主義色彩的故事,卻似乎總觸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一絲氣息。如今的四九城,已難看到「碧綠的天色」了,然而跟隨著課本上的腳步,總覺得有種「老北平」氣兒還存留於老胡同中,於是,欣然規往——不為別的,就為這種想念已久的「京城之風」。雖說此前從未踏入北京的胡同,但憑著課本裡的印象,我腦海中的北京胡同是這麼回事兒:不寬的青石板路,高高的青灰色的磚牆,抬頭全是明清時期的瓦當和起伏的屋簷。
  • 《胡同的故事》:46位名人記憶中的北京胡同生活,溫暖而久遠
    看了匯聚冰心、季羨林、汪曾祺、蘇童、畢淑敏等46位名人記憶中的《胡同的故事》,不但對老北京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對『胡同』這種有著北方地域文化代表的地方有了一種必須去看看的情意結。《胡同的故事》由46位名人的回憶組成,下面讓我們分三步走看看老北京的胡同有什麼往事吧:01|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胡同故事,而對於遊子胡同就是記憶中的家鄧雲鄉說過:「北京的胡同,
  • 北京親子遊之開在胡同深處的兩家胡同博物館有什麼異同
    都說北京的胡同三千六,北京不但胡同多,連胡同博物館都開了兩家。東四胡同博物館一家是位於東四四條胡同,名字就叫東四胡同博物館。遊覽一般需要2-3個小時,疫情之前有專業的北京老人兒講解知識點。周邊好吃的北京小吃比比皆是。附近的增盛魁小吃羊肉包子(早點)和爆肚很地道。爆肚嫩,香,脆,滑,30元一盤很實惠。
  • 《胡同的故事》:46位名家的胡同故事,帶你了解真正的北京
    北京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金碧輝煌的宮殿、綿延萬裡的長城,而是因為熱心的北京大爺大媽,因為那口地道的京城韻味,因為北京人自帶的幽默感。北京的文化,都是化在骨子裡的。比如,胡同。02老北京人常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
  • 北京胡同
    胡同 | 北京有多少胡同?鴉片戰爭以後在這地區先後設立了英、俄、德、法等使館,1901年後改為使館街,英、美、法等11國在巷內成立聯合行政機構,還開設了「美國花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滙豐銀行」、「日本正金銀行」及教堂、醫院等多處,這段歷史留下許多風格各異的西洋建築。
  • 百花深處,老北京最浪漫的一條胡同,也是很有故事的一條胡同
    百花深處,老北京很少見的不帶胡同、街巷等後綴的胡同,也是一條浪漫且有故事的胡同。早在明朝萬曆年間,有戶張氏人家,在這兒買了二十畝地,種青菜為生。然後,又在園裡種了牡丹、芍藥,荷花蓮藕等等,慢慢的,這個花園有了名氣,引得很多文人墨客紛紛來這裡賞花賦詩,於是就有了百花深處這個風雅浪漫的名字。這裡的16號是個錄音棚,當年這裡搖滾得不要不要的,很多搖滾專輯都出在這裡。抗日戰爭的時候,我黨有個黃浩特工聯絡組,就建在百花深處。
  • 老照片:80年代北京的胡同,那些成批消失的胡同
    典型的北京胡同大多不寬,兩側都是瓦頂平房,老北京世世代代居住在這一條條胡同裡(餘鵬飛李栓德李德攝)。 北京的胡同,曾發生過太多太多的故事。小楊家胡同,原名小羊圈胡同,是作家老舍先生的出生地,他的小說代表作《四世同堂》就是以小羊圈胡同為背景創作。
  • 北京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
    來隨小編一起探尋帝都這些隱匿在胡同深處的咖啡小館吧~Part 1:五道營胡同 Barista店面不大但是很溫馨有格調,一進店就能聞到濃濃的咖啡香。座位是圍著吧檯的,可以邊品嘗咖啡邊觀賞咖啡師純熟的手藝。
  • 《胡同的故事》:說的是胡同,講的是情感,談的是文化
    《胡同的故事》,收集了冰心、季羨林、汪曾祺、梁曉聲、畢淑敏、王蒙等四十幾 位名家的散文,各人講述了有關北京胡同的故事。這些作家中,有些在胡同中居住了數十年,有些則只是於胡同中短暫居住,每人對胡同都有著不同的感情與感受。
  • 你對北京胡同知多少?在北京,不敢在午夜問路,我走到了百花深處
    等到那個時候,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除了和她一起慢慢變老,還有就是一起去北京逛逛胡同。北京胡同既是北京歷史的見證人,也是北京的一種文化符號。對於胡同這個名詞,蠻多地方的稱呼和叫法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稱它為裡弄,也有的地方稱它為巷弄。由此可見,胡同並不是只有北京這座城市可以看到,但是為什麼提到胡同,大家首先會想到北京呢?
  • 而今胡同幾乎名存實亡,《胡同的故事》:跟孩子們講那過去的事情
    小時候以為到了長城,就見識過了北京。了解了北京才發現,北京的靈魂,在那一片片七拐八彎、密如羅網的胡同裡。有個作家說:「沒有在胡同住過的外鄉人,即使少小而至,終老北京,那一輩子永遠只是浮在水面上的油珠。」我不是北京人,但我想我明白那種胡同味兒。
  • 北京的胡同和胡同裡的北京人...懷念!
    各種旅遊團,端著各樣的「長槍短炮」,隨時出沒,聽著導遊杜撰的故事,我也懶得張嘴跟她們較那勁了,我們的胡同,真不是坐著黃包車沿著後海轉上一圈就能感受到的!胡同深處,笑聲喧譁。」當時錢市胡同兩側的銀號利用法律的漏洞,無節制地擴建他們的商號建築,侵吞公共通道,最終使錢市胡同成為北京最窄的一條胡同。
  • 每一條有故事的胡同都是治癒系
    02 百花深處胡同陳昇的一首《One night in Beijing》唱紅了一條胡同——百花深處。「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人說百花地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百花深處胡同就在護國寺街以北,是一條不長卻彎彎繞繞的胡同。歷史上的百花深處胡同,是一對張姓夫婦種花植樹堆砌山石,打造而成的一處田園風光,於是不少文人墨客紛紛來賞花看景。不過可惜的是,到了清代逐漸荒蕪,空留一個浪漫雅致的地名。
  • 北京胡同遊推薦之後溝胡同 當西方教堂遇上東方胡同
    後來,我陸續住過東四九條、南水關胡同、大方家胡同。大人們遛彎兒時隨手一指,就能和孩子們念叨半天:那個院兒,梅蘭芳的戲班子住過;這個院兒,出生過倆清末的后妃俗稱「鳳凰窩」……不起眼兒的胡同兒裡,隨時都會書寫奇妙的故事,發出歷史的嘆息,引發文化的喧囂。一個城市,除了CBD金融街摩天大樓,還應該有一些溫暖的角落。
  • 北京的胡同:變遷故事多 (圖)
    北京的胡同:變遷故事多 (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08日 04:09 來源: 來源:人民網>北京的胡同:變遷故事多2007年06月05日10:20 來源:《北京日報》
  • 胡同深處的北京:鑼鼓巷裡無鑼鼓 護國寺吃貨扎堆
    原標題:胡同深處的北京:鑼鼓巷裡無鑼鼓 護國寺吃貨扎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6日電(記者 上官雲)「一條胡同,居然會有如此漂亮的標誌性建築,這在北京也是屈指可數的。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古老,更因為它的年輕。」這是紀錄片《北京的胡同》中,對南鑼鼓巷的一段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