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是想讓身體更加健康,一定要積極的去觀察我們的身體,尤其是可以通過臉上的一些變化,或者是皮膚還有就是舌頭就可以觀察出來,從舌苔和顏色就可以判斷所有身體的健康,千萬不可以給清楚了才行的。
舌體與舌苔顏色,透露脾胃健康
中醫講究脾胃為後天之本,是*臟腑氣血的主要來源。從舌診可以辨別*臟腑氣血的盛衰,舌診主要是觀察舌質(舌體)和舌苔的變化。舌體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正常應呈淡紅色;舌苔則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與胃氣有關,也是反映*消化機能的一種表現,如果人的脾胃生理功能正常,舌上就會有一層薄潤的舌苔。
一般人正常舌象為,淡紅舌薄白苔,也就是舌色淡紅鮮明、舌質滋潤、舌體大小適中且柔軟靈活、舌苔均勻且薄白滋潤。人刷牙時,僅注意牙齒是否刷乾淨,很少仔細看看舌頭的狀況,有時候突然看到自己舌頭上白白的,還以為是生病了,其實舌頭上附著均勻的白苔,反而是代表脾胃正常。
舌頭上薄白苔的形成,主要是口腔咀嚼、吞咽與唾液以及飲食的綜合作用,使舌黏膜絲狀乳頭間的物質與角化上皮不斷被清除脫落,因此,舌苔僅有薄白一層。當風寒、風溼、寒溼等入侵身體時,舌苔與舌體就會開始產生變化,每天早上舌體不是淡紅、舌苔不是薄白的話,就可能是身體發出疾病信號。
此外,在疾病病理變化的過程中,包括氣血的調和、津液的存亡,均會直接反映在舌苔變化上,因此,觀察舌苔變化,就能了解身體的體質或疾病的嚴重程度。
舌診需要檢查的四個部位
在診斷時,可以將舌頭分為四部位,包括舌尖、舌中部、舌根、舌兩側,五臟的病變都可以從這四部位反映出來。
1、舌尖代表心肺,如果呈現鮮紅色代表心火旺盛,患者會有睡眠不好、情緒起伏大的問題。
2、舌中部可以看出脾胃功能好壞。
3、舌根主要對應腎和膀胱,如果舌根白且舌苔厚,代表腹腔以下溼熱,女性容易有婦科感染的風險。
4、舌兩側若顏色偏暗,代表要特別注意肝膽功能。
不過,真正在中醫診斷上,並非分開來看,而是講求幾個部位代表的徵兆必須一起評估,且還要診察例如脈診、聞診、問診來綜合判斷。而且並不是所有異常舌頭都是由疾病引起的,有時也可能吃了某種藥物或食物,舌苔的顏色就可能改變。尤其不同年齡的人舌象也不同,例如老年人舌頭表面會有裂紋,小孩則可能會有白屑等,還有些人的舌頭狀況是天生的,這些都不能作為疾病的診斷,因此,不能僅以一個現象來做為診斷依據。
5 種舌象對應的疾病
早晨起床是觀察舌頭的好時機,從中可以了解腸胃狀況或身體代謝是否出了問題:
1、舌苔白厚,腸胃消化不好
症狀:舌苔白厚或刷舌頭後,舌苔很快又長了出來,這代表腸胃溼氣重,消化功能不好,導致食物停滯在胃中久久無法消化,人容易感到腹脹氣以及從胃中排出食物的味道,身體也會容易感覺疲累、食慾不佳。
防治:可以吃四神湯去除溼氣;多運動、流汗,也能改善此狀況。
2、舌苔黃色,火氣大
症狀:早上起床時舌苔呈現黃色,且伴隨有口臭及便秘,代表身體火氣很大,容易口乾舌燥。
防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燒烤、辛辣、油炸食物,最重要的是,多喝水保持排便通暢。
3、舌黃面色紅,心火旺盛
症狀:如果舌頭黃且伴隨面色紅,平常覺得喉嚨幹、喜歡喝冷飲,嘴裡起潰瘍、心中煩躁,就是中醫所謂的陰虛火旺,心火亢盛的表現。
防治:平時可用麥門冬、菊花各10克,衝熱水當茶飲;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等,少吃油膩、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抽菸。
4、舌邊有齒痕,水分代謝問題
症狀:如果舌頭伸出來時,邊邊有齒痕且舌頭胖胖大大的,這種舌象常合併氣虛及水腫症狀,可能是體內水分代謝有問題且過度疲勞導致,此時,身體組織細胞代謝產生障礙、全身機體代償機能失調或機能不足,就可能出現氣虛的舌象。尤其是在激烈運動後,出現上氣不接下氣的的情形,還要特別注意心臟的問題。
防治:少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清淡食物,每天適當運動。
5、舌兩側有瘀斑,內分泌失調
症狀:舌頭兩側如果可看到瘀斑或瘀血點,且常會有情緒急躁狀況,這是身體內分泌代謝紊亂所引起。尤其是壓力大的女性還會伴隨有月經不調、月經色深,常有血塊、痛經等瘀血鬱阻的表現。
防治:可以喝玫瑰花茶等疏肝解鬱的茶飲,調經活血、潤血氣,並且加強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壓力,放鬆心情。
出現嚴重的舌象,應立即就醫
如果舌體變得枯瘦削薄,通常是全身營養不良,導致舌的肌肉及上皮黏膜萎縮。通常會出現在長期胃腸道功能障礙、維生素和蛋白質缺乏、惡性貧血等患者身上。
此外,如果舌頭有黑苔、腐苔,通常與毛細管擴張,血液量增加,血液濃縮等因素有關,常發生在急性感染疾病、脫水或久病重病的人身上,應尋求醫師治療。
所謂的裂紋舌,也就是舌面上出現形狀各異的裂紋,這種舌象多為陰虛熱盛。中醫認為裂紋舌且舌面乾燥者,多半是津液不足;如果伴隨舌頭微微顫動,很可能是精神緊張、體力衰退的徵兆,建議儘快調整作息,不要熬夜,避免神經衰弱。而舌頭如果有不易癒合的潰瘍、舌頭疼痛,或突然出現不明斑點,則有可能是舌癌或是其他身體疾病的反應,應趕緊尋求醫師診治。
地圖舌是過敏徵兆,地圖舌指的是舌頭出現如同地圖般的斑駁的圖像,中醫稱為花剝苔,又名遊動性舌炎,也就是舌炎在舌頭上四處遊走,不會固定在同一位置。正常人的舌頭則呈現白白紅紅的、非常均勻;一旦東缺一塊、西缺一塊,就出現所謂的地圖舌,代表身體出了狀況。而地圖舌的患者, 10個中有7-8個屬於過敏體質,例如鼻過敏、皮膚過敏都有可能出現這種舌象,必須要調整免疫力來改善,如果突然出現明顯地圖舌時,代表免疫系統起了變化,建議要少吃加工食品,儘量遠離過敏原。
刷舌苔應輕微,每周一次即可
很多人認為口腔的味道與舌苔有關,甚至在早上起床時拼命刷舌苔。其實口腔異味是由很多原因造成,包括消化系統的疾病,或口腔疾病例如咽炎、牙齦損傷等所造成口腔異味。因此,光靠刷舌苔來清除異味,效果很有限。
雖然刷舌苔可以清除舌苔中的食物殘渣、降低齲齒的風險,但千萬不可以刷太用力, 因為舌頭上密集分布的小突起就是味蕾;若用力不當很容易受到損傷,且經常用力刮舌苔,還會刺激味蕾、損傷舌乳頭,甚至導致舌背部麻木、味覺減退、食慾下降等不良後果。其實,刷舌次數不應過多,建議每周一次即可。而刷舌時用力不要過猛,應輕輕拂刷舌背,不要產生疼痛和不適感,每次刷舌的時間也不應過久,從舌根部往舌尖部刷10次就可以了。
從舌頭的變化就可以代表著我們的身體到底是不是健康的,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積極的去觀察我們的舌頭,因為平時不注意的話,也可能會引起我們的身體出現併發症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記得在刷牙的時候,每天堅持去刷一下自己的舌頭,這樣才可以保護舌頭的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