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廚記 V]上海醬油蟹

2021-01-14 梅璽閣主



上海話很有趣的,有一個詞叫「猛門」,說的是沒有禮貌且不講道又很固執的情況。打個比方,你去告訴某人隔了許多天不新鮮的剩菜不能吃,他對你說「你懂什麼呀,我就喜歡吃」,然後把你趕了出去繼續吃,結果就送了醫院;你去探病,告訴他以後別吃了,他又把你趕了走了,等出了院,他又把入院前家中的剩菜給吃了……

這種人,不但態度「猛門」,而且行為也夠「猛門」。

再說一個上海話的詞,叫「定規」,字面意思是「定下的規矩」,引申的含義是「一定要」,比如「天冷了,我叫伊多穿點,伊定規要穿之短打出去,回來麼感冒了。」。

還有一個詞,叫「硬勁」,很多時候可以與「定規」互換,表示「堅持要」、「硬要」的意思,除了祈始句的場合,比如表示努力的祈始句「我定規要拿搿篇文章讀通了再睏覺」,就不能用「硬勁」來代替。

大多數情況,「硬勁」衹是有點堅持,「定規」則有點「猛門」。

咱來說一件事,大閘蟹向來是蒸的,若是有人「硬勁」要煮,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也無大礙,但他若是說大閘蟹「定規」要蒸,不蒸就是不對的,不蒸就是洋盤,那就是「猛門」了。就拿牛排來比,你「硬勁」說十二分熟的牛排好吃,那也由得你,但你要說牛排「定規」要十二分熟才好吃,那就叫「猛門」了。

現在的人,邏輯都不好,常把「有的」、「能夠」、「可以」搞成「應該」、「所有」、「就是」、「都是」,這種人,不是壞,就是傻。「有的」大閘蟹「能夠」「可以」煮來吃,不等於「所有」大閘蟹「都是」「應該」煮來吃;「有的」牛排「可以」十二分熟吃,不等於「所有」牛排「都是」「應該」十二分熟才好吃。

醉蟹也是如此,「有的」醉蟹是熟醉的,不等於說「所有」的「醉蟹」都「應該」是熟醉的。

為什麼會有熟的醉蟹?因為國家不讓賣生的,衹有三家厰家拿到了許可。不讓賣生的怎麼辦?賣熟的唄。後來有人找到了古籍,上面有那麼一條說到如何醃製熟蟹的,於是便引發出一個「蟹定規就是要熟了再醉」的理論出來,這就未免有點「猛門」了,其實無鍚人向來就是熟了再醉的,你衹是不夠見多識廣罷了。《本草綱目》中屎尿屁皆可入藥,你倒是吃一個給我看看?

上海人的醉蟹,就是生的活的醉的。

蘇州人醉蟹,不用醬油,我已經在《下廚記》寫過弓,今天說上海人的,放醬油的,因此也叫醬油蟹。

醬油蟹也是用大閘蟹做的,不用太大,小小的雌蟹就極好,要挑鮮活的且長得壯的,看蓋與身體的接縫處,開得越大越肥。

找一個大的可密封的容器,過去是找個大缸大罐,現在可以用韓國品牌的密封玻璃器皿,容易得多。

按缸的大小,買蟹,四五個乃至七八個而至十七八個,都可以,有人醃一浴缸的有。

蟹買回來,把浴缸塞緊,把蟹放入,放一點水,蓋過蟹的半身,水中放大量的鹽,放到飽和也沒關係,不會把蟹鹹死的。

找一個大鍋,洗得乾乾淨淨,不能有一點點油。倒入黃酒和水,加生抽老抽和糖,放入一塊拍碎的薑,一同煮沸。很簡單,就這幾樣東西,配比是二份黃酒一份水一份醬油,其中一份醬油的老抽生抽比大概一比三到四,再加上一份白糖。什麼黃酒?最普通的加飯即可,沒有甜味的那種,相信我,用上百一斤的好黃酒,並不會使你的醉蟹更好吃。

煮好的料,嘗一下,要有明顯的鹹味和明顯的甜味。我喜歡再放點話梅和陳皮,不過這衹是我喜歡的口味與香型,沒有「定規」的,你「硬勁」要放榴槤和木瓜,我也攔不住你,我用的話梅是廣式話梅,幾塊錢一包的,我用的陳皮也是蜜餞陳皮,不是高檔的幾千上萬一斤的。

酸且甜且香,是這個醉料的特點,除此之外並不需要別的東西,甜要很甜,否則醉料一冷,就感覺不到了。

蟹在鹽水中浸著,會吐出汙穢,浸個三四個小時,沒問題,這時醉料應該也已經冷透了。把蟹一個個沖洗乾淨,把蟹腳蟹鉗收折起來,一團捏住放入缸中,要捏緊放入,盡量不使動彈,一個接一個碼緊,放得巧妙的話,很緊實,蟹被擠住,完全不能動。

把瓶倒過來,倒出多餘的水,可以倒出許多來。倒入小半杯高度白酒,不用茅臺五糧液,衹要尖莊二鍋頭就可以了,把蓋子蓋上,翻來倒去地轉一下缸,與其說是要把蟹嗆死,倒不如說用白酒消一毒。

把冷透的醉料倒入缸內,蓋上蓋子,放進冰箱裡,過五天就可以吃了,若是吃上去不夠鹹,放點鹽,再浸個一兩天。

可以對半切開吃,可以掀開蓋子再切成一塊塊哦,當然最過癮的是整隻拿在手裡拆,想怎麼吃就怎麼吃,沒有「定規」的,但若「硬勁」要微波爐加熱了再吃,就有點「猛門」了。

做人,不能猛門。



相關焦點

  • [下廚記 VI]魯肉飯
    然而方言中以訛傳訛的最後成為流行用法的字多了,據說連上海人耳熟能詳的「大閘蟹」也是錯字,正字應當是「大煠蟹」云云;又如「樟茶鴨」應為「漳茶鴨」,方顯原料産地。我就喜歡用「魯肉飯」,你打死我?不過有一點要說明,魯肉飯的「魯」,和臺灣的山東老兵沒關係。魯肉很好做,肉是五花肉,精華是紅蔥頭。紅蔥頭,是一種用比桌球小點的粉紅色類似於洋蔥的東西。
  • (微視頻)韓國醬油蟹好吃的不得了!歡迎你來品鑑哈!
    添加:四川廚師網總部/微信公眾平臺:先鋒美食製作視頻、[創意配方][圖文分享],[先鋒分子料理]、[新寫意中國菜]、[烘培甜品],[創意融合新川菜]全球中西chef美食文化傳播、分享全球名店名菜、傳授先鋒分子美食創意菜技術(中西融合菜)最新全球餐飲資訊!(微視頻)韓國醬油蟹好吃的不得了!歡迎你來品鑑哈!
  • [下廚記 VII]肉骨茶
    我是上海很早吃到肉骨茶的人,甚至是最早「在本地」吃到肉骨茶的人,這裡的「本地」指的是上海,不是馬來西亞。
  • [下廚記 VI]義麵
    沒有繁體的基礎,簡單地用拼音輸出繁體字,會閙很多笑話,著名的『我幹女兒很開心』,就是這麼來的。這是『一對多』造成的,我特地寫過一段電腦程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網站找到。上海有許多裝修高雅的咖啡店、西餐店,有點設計感的菜單都會使用繁體字的菜單,這些店十有八九都會供應一種叫做『意麵』的東西,『海鮮意麵』、『白醬意麵』,品種有很多。
  • 又到吃蟹季:愛吃蟹的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然而若是要溯源,上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大閘蟹的美味,又是怎樣將一隻蟹做出百種花樣的呢?上海人是近代才開始吃蟹嗎?從歷史文獻中可見,現今上海及周邊地區長久以來就盛產蟹類,我們的先民很早就開始捕捉蟹、吃蟹。而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閘蟹的這「閘」字也與上海有著密切關聯。江南水道縱橫,河田密布,先民們很早就掌握了捕撈水產品的技術,這其中就有一種名為「籪」的工具。籪是從「滬」演變而來的,是一種靠阻斷魚蟹退路捕魚的漁具。
  • 「記憶」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是什麼時候發現螃蟹的美味的?
    秋風起,蟹腳癢。對於愛吃蟹的上海人來說,又到了美好的季節。想必有些人已經買好了大閘蟹,正在盤算要怎樣把它變成一餐美味。但不知是否有人仔細尋思過——上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大閘蟹的美味,又是怎樣將一隻蟹做出百種花樣的呢?上海人是近代才開始吃蟹嗎?
  • 美食精選|新一波菜譜來襲,醬油泡五彩椒是我的最愛,你呢?
    成品圖欣賞2.醬油泡五彩椒食材:五彩椒適量,醬油能蓋過蒜米.五彩椒,冰糖兩三塊,蒜米適量,鹽適量製作方法:1. 把五彩椒洗乾淨,滴亁水分。洗的過程中不能沾有油;2. 在撒點鹽,醃製一下.把多餘的鹽水倒掉;3. 把蒜米剝好;4.
  • 韓式醬油螃蟹,被稱為白飯小偷,時間封存了鮮美的蟹滋味
    01先人智慧,將螃蟹的鮮甜封存韓國三面環海,特別是西部海域的花蟹捕獲量特別豐富,為了可以長時間將帶有滿滿蟹卵的新鮮花蟹保存下來每年到了5月,花蟹不僅變得肉質飽滿鮮甜,還帶有滿滿的蟹卵,是最適合拿來醃製成醬油螃蟹的時候。
  • 祝君波丨集古齋印象記
    畫冊獲得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創始人、上海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上海市政協委員兼政協文史委常務副主任祝君波先生作序,原文如下:>集古齋印象記今天在藝術市場奮鬥的人們不太知道香港集古齋,更不知道它已六十歲了。到文革一結束,集古齋的創始總經理彭可兆先生和美術界老前輩黃茅(黃草予)先生就常來上海。改革開放初期以及整個八九十年代,是集古齋的黃金期。由於同在出版系統的緣故,那時北京的榮寶齋、上海的朵雲軒、深圳的博雅以及香港的集古齋這四家藝術公司,構成了四點一線的書畫交易風景線,而集古齋則處於最開放的香港。集古齋成立於一九五八年,以經營古舊書畫、金石碑帖為主,也兼營藝術出版。
  • 滬語悅讀:上海菜,上海閒話,上海人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丁景忠先生召尋菊侶,勒勒思南路月湖萃飲酒品蟹,由德興館名廚徐秀亮大師傅掌勺,貢獻了一桌醇粹本真箇本幫菜。賓主團團坐定,丁先生舉杯,謝天謝地,今朝吃飯,總算臺面浪大家可以講講上海閒話了,一臺子統統儕是上海人,實在是蠻難得個。
  • 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吃蟹的心也癢
    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吃蟹的心也癢 2020-10-12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吃蟹好去處 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
    原標題:全上海的吃貨們都期待的完美「蟹」逅  據樂遊上海,「秋風響,蟹腳癢。」寒露一過,秋風一起,一隻只油滿膏肥的大閘蟹橫行上桌,剝開紅澄澄的蟹殼,肉白膏黃,蘸著姜醋送進嘴裡嚼,就像有一隻毛絨小手在撓著舌頭,直把舌苔染得秋黃。金秋十月,再也沒有一種食物能夠像螃蟹一樣,讓人痴迷,因為只要它一上桌,百味皆淡。
  • 中外人士吃蟹大比拼 2013上海蟹文化節閉幕
    現場老師指導外國選手如何吃蟹。比賽以吃蟹的速度、剝食的乾淨度以及最後蟹殼的完整度為評判標準,最終上海的張小姐奪得冠軍。  東方網記者曹磊12月15日攝影報導:為期一個月的2013上海蟹文化節15日閉幕。作為「閉幕秀」,一場別開生面的中外人士吃蟹大比拼今天下午在上海浦東熱熱鬧鬧地上演。吃慣了西餐的老外面對陌生的大閘蟹無從下手,為此,主辦方特別安排了一位「食蟹高手」現場示範指導。這一東方美食也讓老外們感到非常新奇而又有趣。
  • 上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大閘蟹的美味的?
    秋風起,蟹腳癢對於愛吃蟹的上海人來說,又到了美好的季節。想必有些人已經買好了大閘蟹,正在盤算要怎樣把它變成一餐美味。但不知是否有人仔細尋思過——上海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發現大閘蟹的美味,又是怎樣將一隻蟹做出百種花樣的呢?上海人是近代才開始吃蟹嗎?
  • 聞香尋蟹:上海蟹菜地圖
    做的是套餐形式———蟹鉗肉、蟹腿肉、蟹殼……幾乎能吃到蟹的每一個角落。連最後的蟹子服務員也會幫你拆好,非常適合那些「懶人族」和老外們,不用動手就能嘗到最鮮美之物,的確是件妙事。據說這裡的拆蟹粉工人每天要拆足12小時,丁點蟹殼也不能留喔。
  • 秋風起,蟹腳癢,上海人吃蟹的心也癢!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海有腔調,ID:shanghaistyle0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蟹大王,酒祖宗」,蟹榭家只選用當天的新鮮蟹,品質絕對沒話說!如今老香港的美味來到上海,八方饕客不要錯過了!這裡的橋底辣蟹選用越南進口大肉蟹或澳洲蟹,每隻都有3斤重以上,絕對是蟹痴必食之選。
  • 上海奉賢本土蟹來啦!四團「平安蟹」進入秋捕旺季,11月就是吃蟹的...
    上海奉賢本土蟹來啦!四團「平安蟹」進入秋捕旺季,11月就是吃蟹的季節2020-11-25 11: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上海奉賢        瀏覽量: 909 次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