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哲|華山尋根探險印象

2020-12-15 陝西微傳媒

華山尋根探險印象

楊文哲

1989年春季-1991年冬季,我在陝西省渭南市華陰黃河庫區參加30萬移民返遷安置工程(200家工程隊)大會戰施工期間,我利用春、秋季工程進展不太緊張的間隙,有意組織所屬員工分期分批次遊覽了史稱:華夏民族之根--西嶽華山。

中國名山,以中原地區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首推五嶽 ,西嶽華山素有「華夏之根」之稱,為五嶽之首。

自古以來,西嶽華山,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嶽」,雅稱「華嶽」。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華夏」、「中華」皆藉華山而得名,被敬仰為華夏民族之根,她是被尊稱為華夏民族之魂的父親山—秦嶺由西向東縱橫秦川八百裡逶迤延續的餘脈 。

奇險天下第一山,「自古華山一條路(空中棧道:「百尺崖」、「千尺幢」據山體上以前人工依山開鑿的幾百個不到2米寬的踏步石臺階而上,另一側空臨萬丈深淵,靠一條鐵索鏈防護供遊客爬行時扶用,險峻異常,每年都會有遊客不小心墜落深淵造成的不安全傷亡悲慘事故發生!)」,險居五嶽之首。

華山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景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區南約五裡左右,距西安市以東120公裡左右處。西南依接秦嶺父親山,北瞰黃河(渭河)母親河。俯瞰關中東府大地和河南省三門峽靈寶縣、山西省臨汾市河津縣中條山一帶區域;雄踞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交匯處,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北峰雲臺仙人觀、中峰玉女五峰環峙,高擎天空,「遠而望之若花狀」,以神奇雄偉壯觀和神秘險峻美麗著稱於世。

自古以來,華山是由一座天然巨大形成的巖石山,奇石怪石高聳林立,奇特之處就是在天然龐大高聳的奇石怪石表面或險峻的側面竟有零星松(柏)樹生長,其它草木植被甚少,奇石怪石上生長的稀疏古樹騰空參天,點綴著幾乎突兀擎天的華山;所屬五峰頂部上常有人居或遊客觀光遊覽活動,日常的生活用品、陸續修建的房舍建築材料等,全靠華山腳根附近的許多百姓為了養家餬口作為一種謀生渠道(華山挑夫行業獨特景象),每天都由這些勤勞勇敢自發自願而來的挑夫肩挑人背些許日常用品、其它物品費盡千辛萬苦向上運送,往返一次須一天的功夫,挑夫的工價費用昂貴由來已久,因而造成山頂上的日用品價錢水漲船高,眾所周知,山頂上水比金貴,其它的日用品極為奇缺,價格也比山下貴了2-3倍。自古相傳,遊客登山遊覽之前,景區的管理人員或附近的知情人就會提醒遊客,必須提前在山下購置準備充足的登山遊覽途中解渴充飢的物品,以備解決遊覽途中遇到的飢餓問題。

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自古素有:三皇五帝到於今,「五嶽歸來不看山」之說;五嶽有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雙重意義。

五嶽各具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南嶽衡山之秀,早已聞名於世界,每年都會吸引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大批量的遊客前來聖地探古覓幽遊覽觀光。

三山五嶽在中國雖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東、西、中三嶽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母親河,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根本發源地( 三山處於南方,相對於中原稍遠,繼五嶽之後成名,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經久不息的傳播)。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也是大漢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截至2013年華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名勝宮觀,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諸位著名的道教高人聖賢曾隱居在此幽靜聖境鑽研道教學術、修行悟道自成一家派系,匯集四面八方雅士英豪前來論道,向天下傳道,由此而形成了:「華山論劍,號令天下」一說;道教歷朝歷代受到三流九教、五王八侯及朝廷皇家的尊崇,被朝廷作為治國安民、修身齊家治天下的至尊正統方略;華夏之根---華山素稱道教的根本發源地,這一人文歷史情節印象在香港金庸的《天龍八部》、《白髮魔女傳》、《倚天屠龍記》等多部武俠小說中都有不同程度對這一曠古神奇的「洞天福地」的素寫描述。

華山歷史文化風景遊覽區,1982年被國務院頒布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四十佳旅遊勝地之一;1999年被國家文明委、建設部、旅遊局命名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2011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於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

我們一行從西門玉泉院進入,我身背解渴充飢物品,率先一鼓作氣越過回心石,躥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石洞口「天井」,攀上百尺崖,越過百尺峽、攀越「鷂子翻身」、「老君犁溝」、「五龍潭」,攀越通過「長空棧道」、「千尺幢」天險,身臨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華山北峰絕頂「仙人臺(觀)」、「雷神洞」、「巨靈劈山(救母)」聖境」。

攀登上華山險峰絕頂北峰及東峰、中峰、南峰、西峰,身臨仙人臺(觀)、朝陽臺,俯瞰關中大地,居高遠眺華陰縣城區域、潼關古渡古戰場、黃河東岸山西省臨汾市河津縣轄區、中條山、東南方向河南省轄區的三門峽鬼門關、靈寶縣等處一望無遺,黃河的雄偉壯觀景象盡收眼底,一種奔放豪邁至尊之情油然而生。大唐詩仙:李白的豪放傳世經典詩詞頓時浮現在我的腦際: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

宋代名臣賢相寇準(渭南市區北邊固市人)曾經對華夏之根-華山作了惟妙惟肖的素描:「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膾炙人口的詩句就是對西嶽華山最崇敬樸實逼真貼切的寫照。

我們途徑「鷂子翻身」、「老君犁溝」處,不由自主地去真摯拜謁了在此處設立的當年革命解放戰爭時期八位勇士智取華山事發地的紀念碑,觸景生情,只能虔誠地面對當年智取華山,拯救貧窮百姓獻身的烈士紀念碑默默致哀,告慰英靈,向民族英烈表達了崇高的敬意。

那年月,國家情況普遍還比較落後,經濟生活也相對地清貧困難,百廢待興,我們沒有照相機(更不可能有現代人沾沾自喜隨心所欲的高科技產品手機)之類的奢侈攝影拍照器械,只是遊覽觀光,難能留下一張可以讓人們欣賞紀念的照片,深感美中不足,實在遺憾萬分,惆悵惋惜之情多年來一直經久不息縈繞於懷。

2017年春節過後,我受西安所在公司領導派遣,奉命到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政府大院去負責管理一棟整體四層、局部五層的框架綜合辦公樓在建工程,天賜機緣,使我有幸就近再次遊覽了華夏之根—華山,彌補了多年前那個困難年代百廢待興時期造成美中不足的惋惜、惆悵和遺憾。

四月初,應關中東府以前結緣認識的幾位同姓家人盛情邀請,我提前安排好工程現場事務,調整好時間,於濃春四月十二至十五號,又一次有幸踏上了尋根攬勝華夏之根-華山的旅程。

因祖代相傳,我們關中西府古周原地區楊姓是東漢大司馬、太尉、關東大儒、四知先生:楊震的嫡系後裔—屬於楊氏血脈扶風房一支;先祖的墓葬就安在華陰縣華山腳根的渭河岸邊東宮村。

自古以來,當地民間楊氏自發集會,每年春季4月12-15日形成鄉(廟)會,當地政府和楊氏宗親協會都會提前策劃組織布置在先祖誕辰廟會紀念日舉辦一次為期三天的隆重祭奠紀念活動,我受邀前去參加了這次紀念楊氏先賢的文化節盛會大典祭奠紀念活動。

從古到今,就有"天下楊氏出華陰"之說;華陰是中華楊姓的根脈地,華陰有中華楊氏重生地,華陰有仙峪楊氏避難處,華陰有中華楊氏第一村,華陰有中華楊氏祖瑩地,華陰有:「四知文化」的聖祖地:楊震公祠(廟);每年4月12-15日,楊氏後裔們都會聚集在華陰參加屬於他們的節日。

由陝西省華陰市人民政府文旅局、華陰市人民政府經合局、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楊家將文化工作委員會、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委員會、華陰市楊氏宗親會、華山景區管委會、陝西戲曲研究院、華陰市秦風文化藝術中心、華陰市政府與楊家將工委會等權威機構聯合策劃組織,楊氏根脈文化節暨全球楊氏祭祖活動及中華楊氏大宗祠和楊氏文化園、楊氏文化一條街項目推介遊覽盛會4月12-15日在陝西省華陰市區東宮村舉行。

華陰是楊氏兒女心目中的聖地,時逢盛世濃春,全國各地的宗親聞訊後都從天南地北四面八方陸續於12號前奔赴趕到了華陰參加祭奠紀念活動。

4月13日上午,2017華陰市楊氏根脈文化節在陝西華陰市華山腳下渭河岸邊:天下楊氏第一村--東宮村祖先祠堂前的廣場隆重開幕,華陰市四大班子領導、全國各地楊氏宗親會長和全球千名楊氏宗親及當地上萬名群眾自發自願參加了這次文化節開幕式及祭奠紀念活動。

隨後,文藝紀念節目閃亮登場展開,一首慷慨激昂的《世代忠良楊家人》拉開了文藝演出的序幕,華陰老腔《將令一聲震山川》、華陰迷胡《五更鳥》讓楊氏宗親們欣賞到了地地道道的故鄉之音,舞蹈《大唐貴妃》、《採薇》再現了大唐貴妃能歌善舞的一面,葫蘆絲《射鵰英雄傳》、秦腔《楊門女將》、少兒誦讀《楊氏家訓》、拳術表演《楊氏太極拳》等精彩節目更是贏得了現場觀眾陣陣掌聲。最後,在舞臺上下一齊合唱《我和我的祖國》的歌聲中開幕式圓滿落幕。

天下楊氏聚華陰,根脈文化大弘揚;

華陰祭拜楊震公,四知精神世代傳!

公正清廉為國民,清白家風昭後人;

造福一方任勞冤,德才兼備後世尊。

天佑楊氏多精英,楊門開闢新徵程;

尋根祭祖謀發展,家國情懷著華章!

參加過楊氏祖先東漢大司馬、太尉、關東大儒、四知先生:楊震的祭奠紀念隆重大典盛會後,我們同行幾個家人又顧不得歇息,就近去迫切真摯地遊覽朝拜了華夏民族之根-華山。

如今,通過當地政府旅遊主管部門近二、三十年的精心策劃打造,華山歷史文化風景遊覽區新面孔已經閃亮呈現在世人面前,成為陝西省、渭南市和華陰縣對外形象宣傳的一張亮麗響亮的名片。

華山空中滑翔纜車索道已經修建成功,乘坐空中滑翔纜車很快可以將遊客安全平順地運送到北峰頂端的平坦部位。結束了: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挑夫的獨特歷史印象也已經成為過往歷史的珍貴記憶。

登臨華夏之根-華山北峰頂部,藍天白雲,風和日麗,鶯歌燕舞,春和景明,身臨仙人臺(觀),俯瞰秦川東府大地,眺望黃河對岸的陝西省中條山、三門峽鬼門關一帶,田野莊稼禾苗鬱鬱蔥蔥,黃河上邊多處臨空修建成型的新式寬敞大橋上過往的車輛車水馬龍,城市區域的小高層高層樓房錯落有致比比皆是,廠礦企業星羅棋布比比皆是,山裡山外的部落村莊百姓已陸續脫離傳統居住的窯洞和土木結構的房舍,普遍修建成新式磚混結構的二、三層抗震樓房比比皆是,移民搬遷安置新型小區隨處可見,綜合治理後的新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這裡的人民與時俱進,通過用自己勤勞儉樸的雙手,歷經近二、三十年勤勞致富崢嶸歲月的打拼,敢教日月換新天,建設美化自己的家園,工農林商企業換擋提速升級得到了全面的快速發展;在國家扶貧攻堅利好和諧惠民政策的引領鼓舞激勵下,華山腳下的秦川東府大地山川秀美,舊貌換新顏;遠方城鄉田野嶄新的面貌美景盡收眼帘,一派欣欣向榮百廢俱興的和諧盛世景象呈現在我們眼底;真是:盛世嘉華,換了人間。

身臨華山頂峰,眺望遠方景象,俯瞰秀美關中東府大地附近區域,觸景生情,我異常激動興奮,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山登絕頂我為峰,匯聚英豪指江山;

至尊邁步從頭越,華山論劍試比高。

我們在北峰盡情地遊覽觀光攬勝,在仙人臺平坦處歇息了片刻,又馬不停蹄邁開堅定的步伐隨著遊客人群,一路盡力盡興向東峰、中峰、南峰、西峰循序邁進,一路選擇安全合適位置我和遊客用手機遊覽觀光不失時機的拍攝沿途景點風光留念圖片,一路小心翼翼腳踏實地尋幽攬勝前行,彌補滿足了我多年來夢寐以求尋根覓幽攬勝的夙願和遺憾......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華山古道探險,來一場風景壯麗又驚險刺激華山之旅
    大家好我是成才小花,每天都會為你推薦不一樣的景點國內一些旅遊指南網站有一些很好的關於華山和它的各種各樣的山峰的更多細節。裡面有一張華山地圖照片,顯示了所有的山峰和大部分連接山峰的小徑。走華山古道對於那些想通過最傳統的路線來探索華山的遊客來說,從山腳下艱難的徒步旅行無疑是一種獲得巨大滿足和讓小腿酸痛的方式。這條路線包括啟動從玉泉院(玉泉院)在山的底部,和北峰到達華山附近的頂部。我們從華山的信息板上了解到,此次登山約需3800步(6.5公裡),耗時約3-4小時。不過,我們認為,對於普通遊客來說,這個時機有點樂觀。
  • 楊文哲|秦嶺父親山印象
    秦嶺父親山印象楊文哲秦嶺約我千百遍,我愛秦嶺父親山。拜謁五嶽最高處,登臨絕頂攬江山。縱橫東西五千裡,拔仙臺上看江山。南北自然分水嶺,儒道根本助江山。道教聖地華山、少華山、終南山、翠華山、(西安市)動物園、(陝西省)植物園、樓觀臺、黃柏塬國家溼地公園、定軍山、炎帝墓、二郎廟、張良廟、武侯墓、武侯廟(寺)、馬超墓、大爺海、二爺海、石門棧道、寶雞石鼓山、紫柏山、大散關(關山牧場)等天造地設就星羅棋布在這條山脈之絕佳勝地,成為大地原點帝王都大關中和大西安的後花園,令三流九教五王八侯英雄豪傑禮拜嚮往!!
  • 老羊信天遊—西嶽華山篇
    華山,古稱西嶽。南接秦嶺,西瞰黃渭。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既為根,華夏兒女必尋根。清楚我是誰,從那裡來,到那裡去。據說華山已經有了華山論劍、論道……我想那天來個論「根」,豈不妙哉!
  • 華山雲旅遊——探險華夏之根 探尋華山龍脈
    在家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和小編一起去雲遊華山,探險華夏之根、探尋華山龍脈吧!華山又稱「華夏之根」號稱「奇險天下第一山」它到底「險」在何處Follow me蒼龍嶺華山著名險道之一它莽莽蒼蒼遠看就像走在刀刃上一樣讓人有如履薄冰之感嶺上的臺階只有2尺多寬嶺脊上下高差約500米45度坡度兩旁萬丈深壑 勢如刀削斧劈蒼龍嶺是華山龍脈所在
  • 華陰旅遊協會華山之巔成功舉辦「華山論劍英雄匯」主題文化活動
    ,「華山論劍」一舉成為了陝西乃至中國一張炫靚的文化品牌,時隔17年,2020年10月8日,重啟「華山論劍」再聚北峰極頂,以「傳承國風經典 彰顯華山風骨」為主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國聲音,舉辦「華山論劍英雄匯」大型文化活動,激發豐富的華山文化,鞏固華山在中國旅遊行業的文化地位,將華陰打造成具有世界競爭力的文化旅遊IP。
  • 華山之印象
    華山屬於斷層山,由抗風化能力特別強的花崗巖組成,故峭壁千仞、險峻異常,風風雨雨的日子裡,身歷百代、幾經滄桑、起伏跌宕的峭壁雖說斑斑駁駁的,但它依然儲存著遠古的一脈韻律。也許是因為險的緣故,人們上華山的時間,一般都會選擇在天黑之後。此時,但見遊客如織、雅興甚濃,導遊小姐頻頻向遊客講解著,仿佛這裡每一塊精美的石頭,都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 「華山給我的印象深刻又感動」
    「華山給我的印象深刻又感動。」4月13日,在封山77天後重新開放的第三天,華山西峰索道辦公室前,兩位遊客激動地對索道工作人員說。原來,當日下午13:20左右,正在華山西峰索道下站引導遊客上下車的工作人員寧珍珍發現兩名遊客下索道後不走,在下車區域嘀嘀咕咕、東瞅細看。
  • 夜爬華山,徒步探險華山之旅
    2019年05月30日,我向自己預約了這篇遊記,當時我說:萌生此次旅行的原因是閨蜜要求的一年一次旅行,不管遠近,這次是體驗夜爬 華山 ,看日出。2019.6.11日,我來履行自己的承諾了。爬山準備手套必備、登山鞋(或者舒服的鞋子)、護膝、礦泉水、飲料如何到達華山1、 西安 到達 華山 可在 西安 北站乘坐高鐵到達 華山 北2、 華山 北有1路和2路免費公交到達 華山 遊客中心
  • 尋根路上的朝聖者——韓國畫家柳時浩印象(圖)
    這是柳時浩寫在《尋根之路——韓國畫家柳時浩畫集》底頁的「藝術感言」。  這本畫集是他即將踏入耳順之年人生中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著作,是他15年前來到中國走上藝術尋根之路的作品結晶。收集他親手寫的文章、作品及設計,用柳時浩自己的話來說,「是人生中一本非常重要的書」。15年藝術尋根之路的血汗與嘆息,喜悅與痛苦都交織其中。
  • 大美華山!2019華山景區推介會走進長沙
    12月13日下午,「華夏之根·大美華山(長沙)推介會」啟動。根據華山主題曲及文化元素編排的特色舞蹈展示了華山的獨特魅力。華聲在線12月13日訊(通訊員 曹蘭 記者 劉玉鋒)時值冬季,華山已銀裝素裹,處處是景。此時走進華山,遊客可盡享登高賞雪、探險的樂趣。12月13日下午,由華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華夏之根·大美華山(長沙)推介會」啟動。
  • 西嶽華山遊覽印象記
    遊覽了西安,我們匆匆忙忙向西嶽華山進發。在遊覽華山之前,我曾遊覽過一些華南和華東地區的一些崇山峻岭。對西部地區的山峰沒有感性認知。來到華山才領教了,華山的險峻陡峭。我們去的時候,華山纜車剛剛建成。於是乘了纜車上山,從纜車往下看,清晰地看到陡峭的山路上,一行人正在向山上攀登。
  • 華山旅遊指南:從西安到華山,令人驚嘆的旅遊勝地!
    大家好我是成才小指,每天都會為你推薦不一樣的景點華山風景區位於西安以東120公裡,是中國的五大名山(五嶽)之一。華山過去曾是很多中國封建王朝皇帝朝聖目的地。它也是道教的一個重要場所,這一點從它上面眾多的道觀就可以看出來。近年來,華山被譽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徒步旅行路線」之一。
  • 中國名家「拜」華山 為西嶽文化進言獻策(組圖)
    28日至30日,由華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和陝西日報社聯合在華山景區舉辦「中國名家走進華山採風活動」。王巨才、梁衡、蔣子龍等十餘名國內知名文化名人走進華山,登山拓思,感受奇險天下第一的特殊魅力。而來自陝西本土的著名文學評論人何西來更是懷了一份虔誠和自豪來到華山腳下,他強調我們是來「拜」華山的而不是登華山的,與其說這是一次採風之旅,不如說這是一次尋根之旅。  「寫」華山 西嶽廟萬壽閣揮毫潑墨  作為採風活動的第一站是「小故宮」之稱的西嶽廟,西嶽廟是供奉西嶽大帝華山神的廟宇,在華山以北5公裡的嶽鎮街上。
  • 西安印象【四】——華山論劍 夢有江湖
    以為自己會一腳一腳地爬上心中擱著多年神往的華山,做了一些功課才發現,以我這種旅遊的狀態去遊華山,乘索道才是必選項。乘西峰索道是奇特的驚險,雖然過程中時有驚叫響徹在不大的轎廂內,卻依然滿是意猶未盡的流連之感。當那種身處萬丈懸崖上空,如斧劈刀削般的山體直插雲霄,然後快速下墜時失重帶來的驚恐,那種由害怕帶來的驚奇的記憶,足以一直留在那裡。
  • 華山印象 | 一場流浪的旅行
    ,而遊動的景觀則表現出音樂般的韻律美,動靜結合,給每一位來華山的人以無窮的美的享受。華山上高大挺拔偉岸無比的松樹也像一座座紀念碑一樣,在靜止中默默耐受著風霜雨雪,結義盟誓、相擁相扶、成群結隊、無不給人以鼓舞。
  • 南島語族「尋根之路」代表今日抵泉商談
    「尋根之路」成員帶來異域風情表演 (張珺 攝)   「南島語族後裔抵閩尋根」追蹤>  本報福州訊 (記者張珺)經過本社記者的牽線,玻里尼西亞南島語族「尋根之路」成員易立亞一行昨日臨時改變行程,推遲去上海的時間,確定在今天上午乘坐動車到泉州,參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 印象臺灣 華山「論咖啡」
    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圖片來自網絡作者:傅雙琪、李寒芳、吳濟海高高的檳榔樹,低矮的茶壟,幢幢小樓散布其間,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一眼望去,就是平常臺灣茶鄉景觀。但沿著山路上行,路旁一座座小院招牌上都寫著「咖啡」兩字,告訴來客這裡不平常——臺灣這座華山不論劍,只論咖啡。
  • 華山長空棧道,嚇死寶寶了……
    無汙染超刺激——華山長空棧道長空棧道位於華山南峰東側山腰,是華山派第一代宗師元代高道賀志真為遠離塵世靜修成仙,在萬仞絕壁上鑲嵌石釘搭木椽而築,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西嶽華山歷來被認為是五嶽中最為險峻的,而華山中險峻之最莫過於華山南峰萬仞絕壁上的長空棧道。
  • 「華夏之根大美華山」2019華山景區(武漢)推介會隆重舉行
    推介會上,華旅集團總經理助理王釗先生致辭,他表示,近年來華山景區旅遊發展迅猛,旅遊人數和經營收入逐年快速遞增。而湖北省是華山最重要的客源地之一,此次推介會的召開既是對湖北市場的感謝,更是希望以推介會為橋梁,加深華山與湖北市場的聯繫,推動雙方市場資源的深入合作,促使更多的市民朋友到華山旅遊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 來華山最不可錯過的景點:北峰華夏之根
    在華山北峰處,有一處巨大的摩崖石刻,上寫四個大字「華夏之根」。意思是華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根系。而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據近代學者章太炎考證,華夏的華即源自華山的華。歷史傳說中,遠古時華山腳下生活著一群夏族人,後來繁衍生息,走出華山並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華夏」。小編有幸曾陪著一位企業家登臨了華山。但不長時間後,他再次光臨並帶來了自己的孩子。當問起他為什麼又帶孩子來華山時,他的回答讓人感動:以後孩子長大了,也許會到國外深造,也許會留在國外發展,但我必須讓他從小小年紀就要知道,中華民族是他的根,他血脈流動的是中華民族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