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臺灣 華山「論咖啡」

2021-01-19 我報導



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傅雙琪、李寒芳、吳濟海


高高的檳榔樹,低矮的茶壟,幢幢小樓散布其間,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一眼望去,就是平常臺灣茶鄉景觀。但沿著山路上行,路旁一座座小院招牌上都寫著「咖啡」兩字,告訴來客這裡不平常——臺灣這座華山不論劍,只論咖啡。
  

北回歸線上的古坑鄉,舊稱「庵古坑」,意為「溫暖的古窩」。這裡海拔、雨量、日照均適宜咖啡樹生長,早在日據時期,日本人就發起種植咖啡,種出的咖啡豆烘焙、萃取後甘甜香濃又不苦澀,別具風味。古坑因此成為臺灣咖啡的「溫暖古窩」,但當時,古坑咖啡基本都銷往日本。


劉慶松在查看咖啡豆成熟情況。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由於種植面積狹小、勞動力成本高,島內消費市場很小,出口又競爭不過中南美洲的咖啡園,古坑咖啡種植業達不到規模經濟,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漸漸沒落。當地農民紛紛轉種茶葉、橙子、柑橘等經濟作物。
  

劉慶松就是其中之一。66歲的他曾中途改種了十七八年的茶葉,直到年過半百又重拾舊業,為的是「圓童年的夢想」。
  

「別人是喝咖啡長大的,我是『吃』咖啡長大的。」劉慶松說,「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零食。姐姐會偷摘新鮮的咖啡果給我吃,咖啡豆外面有一層果膠,特別甜。」



劉慶松在家裡泡咖啡。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消費市場的成熟,也是劉慶松重拾舊業的動因之一。他說:「臺灣已經有喝咖啡的風尚,我們這裡以前有種植傳統,為什麼不自己種看看?」
  

在臺北街頭,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在2012年一項媒體評選中,臺北名列全球十大最佳品嘗咖啡的城市。但臺北的咖啡館大多使用進口咖啡豆。
  

為獨闢蹊徑,劉慶鬆開闢了古坑鄉最早一處咖啡種植園,這種「庭園咖啡館」的新形態,以優質品種和烘焙手法吸引城裡人上山喝咖啡。
  


華山文學步道咖啡園。 圖片來自網絡


劉慶松說,古坑咖啡產量有限,成本也比進口咖啡豆高,一杯成本價要200元(新臺幣,下同),所以不能「走量」。「我們要走精緻特別的路線。你到古坑來不僅喝到好喝的咖啡,而且可以看到美麗的山景,親自到咖啡園裡體驗種植、採摘、加工全過程。」
  

劉慶松們的「變法」很快取得成功。現在古坑鄉共有64家庭園咖啡館,其中20多家擁有自己的種植園,咖啡產業還帶動了當地民宿、餐廳的發展。每逢周末節日,從華山山腳到山上的「咖啡公路」上,汽車排成長龍。
  

種咖啡的風潮也漸漸在全臺興起,目前島內咖啡種植面積已有約1000公頃。古坑雖然僅佔5.4%,但依然是臺灣咖啡迷念念不忘的「聖地」。劉慶松告訴記者,他家的咖啡館鼎盛時期一天最多有15萬元的收入。


劉慶松在家門前曬咖啡豆。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近年來,因為年事漸長,劉慶松夫婦縮減了咖啡館生意,僅在周末接待預訂的客人。除了照料1.5公頃的咖啡園,他還去農業部門組織的培訓中心,向其他農戶傳授咖啡種植和加工的經驗。每年的「古坑咖啡節」,劉慶松均擔任咖啡烘焙大賽評委,熱心於推介古坑咖啡。
  

他家的咖啡種植園,最近一兩年也常常接待來自大陸的訪客。「大部分是來參觀如何做農業開發和有機種植的。」劉慶松說,大陸市場很大,如果自己年輕20歲一定會去雲南種咖啡,現在有心無力,只能鼓勵臺灣年輕一代去開拓。
  


劉慶松在家裡泡咖啡招待客人。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我個人特別看好雲南的小粒咖啡,那裡海拔高、環境優美,咖啡果質量不錯。只要加工技術到位,好好推廣,會在世界上佔有一席之地。」他說,據他所知,現在有一些臺灣人到大陸去種植咖啡和開設咖啡加工廠。
  

夕陽西下,從華山俯瞰雲嘉南平原,城市的燈光漸次亮起,與天上繁星連成一片。告別劉慶松時,記者手中的那杯咖啡正好喝完,但餘香卻久久留在口中和心頭。


(編輯:劉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來自臺灣最深處的精彩故事。



相關焦點

  • 華山「論咖啡」
    新華網臺北12月6日電(記者傅雙琪、李寒芳、吳濟海)高高的檳榔樹,低矮的茶壟,幢幢小樓散布其間,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一眼望去,就是平常臺灣茶鄉景觀。但沿著山路上行,路旁一座座小院招牌上都寫著「咖啡」兩字,告訴來客這裡不平常——臺灣這座華山不論劍,只論咖啡。  北回歸線上的古坑鄉,舊稱「庵古坑」,意為「溫暖的古窩」。
  • 華山「論咖啡」——新華社駐臺記者寶島走基層組稿之三
    新華網臺北12月6日電(記者傅雙琪、李寒芳、吳濟海)高高的檳榔樹,低矮的茶壟,幢幢小樓散布其間,雲林縣古坑鄉的華山一眼望去,就是平常臺灣茶鄉景觀。但沿著山路上行,路旁一座座小院招牌上都寫著「咖啡」兩字,告訴來客這裡不平常——臺灣這座華山不論劍,只論咖啡。北回歸線上的古坑鄉,舊稱「庵古坑」,意為「溫暖的古窩」。
  • 臺灣咖啡節 數千遊客擠進雲林華山(圖)
    原標題:臺灣咖啡節 數千遊客擠進雲林華山(圖)   臺灣咖啡節今年以愛上咖啡為主題打造歐洲莊園景觀,吸引不少民眾拍照留念。圖: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11月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2014臺灣咖啡節昨天(11月1日)在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小學盛大開幕,遊客可徜徉在音樂與咖啡香的故事裡。劍湖山世界主題樂園也推出橙香咖啡節響應,讓民眾免費體驗變裝走秀。
  • 首屆臺灣咖啡節十月雲林登場
    每年十月起就是臺灣咖啡果實成熟的季節,雲林縣古坑鄉種植的咖啡面積目前是臺灣地區最多的地區,為打響臺灣咖啡的名聲,雲林縣政府決定在十月十日舉辦第一屆臺灣咖啡節,歡迎全國民眾到雲林劍湖山世界品味純正的臺灣咖啡香。
  • 臺灣的味道 華山論劍 看誰更好玩
    臺灣的味道025
  • 王榮文:臺灣華山1914文創園的品牌經營之道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1日訊 作為臺灣最成功的文創園區華山1914,其成功的運營之道一直都被業內人士熱議。目前國內文創園區正值轉型期,在博採眾長之時我們能從華山1914的運營中汲取哪些經驗呢?日前,華山1914的主持人王榮文做客「中經微課堂」(公眾號:ceweclass)談了他是如何帶領華山1914走上逆襲之路的。
  • 古坑華山"臺灣咖啡"亮眼
    >月12日在臺北世貿一館隆重登場,活動以古坑華山地區的臺灣咖啡餐為聚目焦點,每日現場有華山業者及全臺知名的觀光飯店合作推出精心開發的50道臺灣咖啡美饌展覽,更有雲林風土民情及休閒產業介紹及美食品嘗、古法炒咖啡體驗及臺灣咖啡試飲等活動,
  • 楊文哲|華山尋根探險印象
    華山尋根探險印象楊文哲1989年春季-1991年冬季,我在陝西省渭南市華陰黃河庫區參加30萬移民返遷安置工程(200家工程隊)大會戰施工期間,我利用春、秋季工程進展不太緊張的間隙,有意組織所屬員工分期分批次遊覽了史稱:華夏民族之根--西嶽華山。
  • 其實他是華山一論五絕的同齡人
    神鵰末期,出現在華山三論現場的張三丰只不過十二三歲,而楊過則有三十六七歲了,郭靖接近六十歲,至於周伯通,一燈,黃藥師等人,已經接近百歲高齡了。那麼,華山一論的舉辦時間是什麼時候呢?根據射鵰中的相關細節,我們知道,華山一論和華山二論相隔25年,華山二論時郭靖二十歲出頭,那麼華山一論,郭靖還沒出生。
  • 一封來自臺灣精品咖啡的邀請函
    (臺北-華山文創園:星巴克快閃展覽館)我們精選出4家臺灣烘焙工作室的9款風味獨特的咖啡豆,推出了這次難得的臺灣精品咖啡體驗活動,由於一個人能獨自人肉回的豆量有限,所以報名名額也有限噢~--【MO⁺Café 首場臺灣精品咖啡品鑑會】時間:9月8日本周五晚19:00,2小時左右
  • 華山之印象
    華山屬於斷層山,由抗風化能力特別強的花崗巖組成,故峭壁千仞、險峻異常,風風雨雨的日子裡,身歷百代、幾經滄桑、起伏跌宕的峭壁雖說斑斑駁駁的,但它依然儲存著遠古的一脈韻律。也許是因為險的緣故,人們上華山的時間,一般都會選擇在天黑之後。此時,但見遊客如織、雅興甚濃,導遊小姐頻頻向遊客講解著,仿佛這裡每一塊精美的石頭,都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 「華山給我的印象深刻又感動」
    「華山給我的印象深刻又感動。」4月13日,在封山77天後重新開放的第三天,華山西峰索道辦公室前,兩位遊客激動地對索道工作人員說。原來,當日下午13:20左右,正在華山西峰索道下站引導遊客上下車的工作人員寧珍珍發現兩名遊客下索道後不走,在下車區域嘀嘀咕咕、東瞅細看。
  • 傳統書店遭遇「電商劫」華山論「賤」是電商
    在它背後,電商巨頭們正以華山論「賤」的姿態掃蕩圖書市場,傳統書店與網際網路的模式衝突,愈演愈烈。正在消失的書店「書店正在死亡嗎?」 曾在書店任職17年的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在他的《書店的燈光》一書中問。殘酷的現實持續給出答案。過去兩年,北京、上海多家民營書店早已倒閉,比如之前號稱面積最大的上海龍強書城。
  • 華山三論若以武論劍,小龍女以玉女素心劍法參戰能否躋身五絕?
    我們知道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前《九陰真經》流落江湖,引起江湖血雨腥風導致死傷無數,王重陽因不忍眾人廝殺才一手組織了在名揚江湖的華山論劍。此次論劍主要是黃藥師、歐陽鋒、洪七公、段智興、王重陽五人參與,最終王重陽以先天功技壓群雄奪得天下第一稱號,並拿回《九陰真經》。
  • 寶島臺灣咖啡紀行
    高雄是臺灣南部的港口城市,所謂的國際機場,其實規模並不大。從機場坐大巴出來,城市的很多設施顯得有些破舊,仿佛90年代中期的大陸的一些小城。不過,城市的秩序井然,道路整潔,與我後來到日本去的印象頗有幾分神似。第一印象還差強人意,同行的協會成員們,都紛紛表示有一些穿越到過去的感受。如果按照中國國內城市劃分標準,應該對標舟山這樣的三線城市比較實際。
  • 星巴克以「咖啡實驗室」在臺推廣咖啡文化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灣咖啡市場蓬勃發展,對於咖啡品味要求不斷提高,美國星巴克在西雅圖開出旗艦店,統一星巴客表示,也期望能進駐臺灣,在華山以「咖啡實驗室」概念推展精品咖啡文化。
  • 臺灣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案例研究
    1998年6月,菸酒公賣局將基地內部份建築物與戶外空間委由省文化處託管並著手進行規劃整修,以提供場地給藝文界、非營利團體及個人使用,至此「華山藝文特區」正式成立使用。創意夥伴有來自繭裹設計、天晴設計、十聿設計、彰藝坊、島民工作室、 TOAST、穆德設計團隊、桔禾創意整合、楊莉莉青花、西肯創意、土幹創意、+koan 、雪特國際、艋舺肥皂、、拍拍屁股走人、三和瓦窯、環原、sothatsme、果鋪、紙立方、葉朵、御品木、目睹、銀爵、凱思設計、小確幸、炎窯、觀山水、ink等設計工作室,以及臺北孔廟/故宮限量商品等文創組織。
  • 西嶽華山遊覽印象記
    遊覽了西安,我們匆匆忙忙向西嶽華山進發。在遊覽華山之前,我曾遊覽過一些華南和華東地區的一些崇山峻岭。對西部地區的山峰沒有感性認知。來到華山才領教了,華山的險峻陡峭。我們去的時候,華山纜車剛剛建成。於是乘了纜車上山,從纜車往下看,清晰地看到陡峭的山路上,一行人正在向山上攀登。
  • 無巍不至之——西嶽之「癲」,華山論「賤」
    更狂情少年,笑傲江湖,相約遠,敢上絕頂論賤。登高冬亦好,千尺蒼龍,古道西風心如簡。待步步驚心,長空棧道肝膽寒,正顯豪氣雲天。休辜負乾坤陰陽奇,便舞雲弄日,風光無限! ——彌勒楔子: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人就是江湖,你怎麼退出?
  • 臺灣華山1914變身創意高手論劍之地的三個絕活(經典!)
    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簡稱「華山」)的前身是臺灣的一家製酒廠,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1922年7月,臺灣總督府為增加財政收入,制定實施酒類專賣制度,由總督府專賣局出資收購該會社,改稱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酒廠,並擴充業務產品為米酒、泡盛紅酒、藥酒、洋酒、水果酒、烏梅酒、藥用酒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