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雷文勇 長江商學院
從傳統走向現代,中國農業正在同時經歷工業化、規模化、信息化三重巨變。如何理解當前的新農業的發展現狀?什麼是現代農業的標識?如何依託農業助力農民脫貧致富?……要理解農業,這些都是應該密切關注的問題。
在12月17日舉辦的長江商學院第11屆長江青投論壇上,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3期及EMBA14期校友雷文勇結合自己近40年的農業創業經歷,分享了關於未來新農業趨勢、如何讓農業更加商業化的見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分享 | 雷文勇
以下內容來自四川鐵騎力士集團董事長、長江商學院企業家學者3期及EMBA14期校友雷文勇在12月17日長江青投論壇上的分享,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收看完整回放。
我1984年開始做農業,今年是第36年。
1992年,我作為一個糧食局的飼料公司技術科長下海,找了6個人從3.5萬起家。剛開始是做單一的飼料,經歷了28年,到去年我們在全國22個省有150個分公司,員工1.3萬人,實現收入130億。我們也成為了中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過去的5年中,鐵騎力士在農業和食品兩個部分都翻了一倍。我們的目標是做高端食品的領導者,做中國農業領域的特斯拉。
中國會產生世界級的超級農業企業
鐵騎力士專注農業28年,這是我們的顯著特點。我們28年就幹了一件事,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就是幹農業,技術是我們真正的驅動力。
科技是我們的命根子,產品就是我們的人品,我們用匠心追求產品,我們一直在用科技投入以及科技改變來引領公司。
我們構建了一個全產業鏈當中非常齊全的產業鏈的技術優勢,與國際上領先的公司,以及大學都有很好的合作,助力我們向農業領域的特斯拉發展。
為什麼我要做中國農業領域的特斯拉?
為什麼一個做電動汽車、做能源的公司能夠崛起?大家都知道特斯拉今天的市值相當於8個奔馳、10個寶馬。因為他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做一個老的行業,我這幾年也是希望通過重新定義農業的要素、重構農業的資源的匹配,來重新開發它的價值。
現代農業當中的,我們要問兩個問題:
第一,誰是農民?
第二,現代農業很重要的標識是什麼?
我認為,真正創造高收益是現代農業重要的標識。高收益如何能夠通過組織協同來實現規模經濟。
現代農業的特點:第一,高資本投入。第二,高技術。
現在很多人都說下一個10年農業將會是第二個房地產,其實很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業,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我認為:
第一,不賺錢的農業都是假農業;
第二,沒有技術的農業都是假農業。
我預測未來的5到10年,中國會產生世界級的超級農業企業,但是我認為靠養殖場規模的擴大是不夠的,一定是重構它的要素。
把農業變成食品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把農業變成食品,這也是現代農業的標識,把農場裡的東西變成工廠裡的食品,這是未來真正農業的方向。
我們未來農業的公司也像特斯拉一樣,會變成一個現代公司、一個全營養公司,所有的要素會發生變化。
電池能量和無人駕駛技術成就了今天的特斯拉,我們公司有很多不同的食品,熟食、休閒、主餐等等很多品牌,我們將來也會用工業牧場去做一個現代食品。
所以,我們要在傳統的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向著現代食品業這個方向走。
生產組織方式
另外一個要素就是生產組織方式,這也是現代農業必須關注的。
今年疫情期間,我讀了100本書,基於平臺、算法和生產,我就在想,我們怎麼去做食品。我總結了兩點:
第一,標準化、農業化、高效率;
第二,門店標準化、高效化。
四川省有很多的2000萬-1個億的食品企業,他們完成了0到1,但是下一步要做大,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很多都缺,而且增長緩慢。
但是鐵騎力士去經營這樣的食品企業,經過3年的時間,2000萬的投入已經變成了3個億的收入、2000多萬的利潤,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中臺思想,覆蓋一個網際網路的綜合思想,就是聚合、高效、共享、賦能。
喜德戰略
喜德是大涼山一個極度貧困地區,那裡養豬不到2萬頭,我們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發展起了30多萬頭的現代養豬業,成為了現代農業體系的典範。
我們從產業扶貧、轉型、加速、生態,產業網絡以及社會網絡相互嵌入完成了本地化能力。所以,將來我們在大涼山推出兩個世界級產品品牌。
過去傳統的做法是什麼?養豬就養豬。我們現在和本地化的資源結合起來,讓很多人參與到產業網絡、電商銷售的平臺中來。
核心的問題是平臺的搭建、要素的連接、價值與賦能、以及品牌的供應等等,所以喜德的企業轉型,就是變散為聚、變短為長、變舊為新。
我覺得我們作為一個農業主戰場的一名戰士,我覺得要有「三個微笑」:
第一,看見農民的微笑;
第二,看見用戶的微笑,就是消費者的微笑;
第三,看見我們員工的微笑。
總的來說,鐵騎力士是一家專注現代農業、要打造成農業領域的特斯拉,我們以科技為先導的以技術為支撐的和驅動的公司、科技為人。我們要做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我們要看到農民、消費者、員工的微笑,我們要看到未來。
農業面對的挑戰:技術和人才
鐵騎力士的一個重要戰略是全產業鏈一體戰略,兩個核心是人才為核心、技術為核心。鐵騎力士的根基一個是四川,一個是農業。今年我們的公司已經成立了28年,前25年的人才都是我自己培養的,但是現在我需要更多元地培養人才。
解決方案有兩個:
第一, 內部,加強我們的開放性。過去我們在同行業中、大學中招聘來的人,現在要讓他們加強地方性的學習;
第二, 外部,我們要加強跨行業的招聘。我們現在新興事業部就有一個電商平臺招聘來的人。我們也引進了一批電商或者海外歸來的人,這是我女兒回國之後組建的年輕團隊。另外就是大型外資企業的結構型人才的引進,比如我們現在的財務總監就是在騰訊曾經掌管1000億的副總裁,我們公司另外一個副總裁也是來自消費品行業的高級人才。
我去年8月建立了一個交班體系。三到五年後我希望將公司全部交給年輕人管理。為了配合這個交班體系,我會將過去的管理方法全部格式化,全部重構。
在這個系統中,我有5個體系,即研發體系、營銷體系、供應鏈體系、人才資源和運營體系、財務管控體系,這5個體系要和產業鏈協同、價值鏈協同,在同一個標準下組成同一個大體系。
術業有專攻,我們的行業如果可以把技術、人才、供應鏈、渠道都做好,相信規模擴大5倍是很快的。
end
[相關閱讀]
農業真的變了,你不得不知的四大趨勢從一顆雞蛋下手,他要做中國人的「農業界特斯拉」!原標題:《5年,中國會誕生世界級農業企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