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故事:嫁到日本農村上海姑娘面對離婚

2021-01-09 騰訊網

中新網1月14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14日刊文介紹了一位嫁到日本農村的上海姑娘面對離婚的故事。

文章摘編如下:

一個從大上海嫁到日本偏僻農村的中國新娘,要到東京找中國大使館。卻不知道路應該怎樣走……

那天,我們在電話中約好,下午1點鐘在上野車站中央口見面。因為從來沒有見過面,我告訴她我的特徵:頭髮近乎全白,手拿一份《日本新華僑報》。她也告訴我她的特徵:抱著孩子,穿牛仔褲。

在和她「赴約」的途中,我想起來了:不久前的一天,她從茨城縣偏僻的農村給編輯部打來電話,說日本丈夫要和她離婚了,丈夫已經向家庭裁判所遞交起訴書了,丈夫一定讓她把孩子留下。

我接到這個電話後問:「你今年多大歲數?」

她回答:「25歲。」

我又問道:「你先生今年多大歲數?」

她回答:「50歲。」

當時,我心裡「咯噔」一下,什麼也說不出來了。過去,我曾經開玩笑地對他人講:一個30歲的男人如果「愛」上一個5歲的女孩,他一定是變態者。如果有越軌行為,說不定要被槍斃;一個45歲的男人如果「愛」上一個20歲的女青年,那其中一定有難以對世人相言的歡樂與悲歌。

「你打算怎麼辦?」我問。

「我也要離婚!」她斬釘截鐵地回答。

「你能和編輯部經常保持聯繫嗎?」我問。

「不行。這個老傢伙在家時死看著電話;不在家時就把電話鎖起來。」她這樣訴說著。

最後,她還是把家裡的電話號碼告訴給了我。

從那以後,我幾次想給她打電話。但是,我擔心,如果接電話的是她的丈夫,如果產生了不必要的誤會,她的處境會更加險惡。就這樣,我沒有和她聯繫。

後來,她又來過電話,說丈夫還是要離婚,並且同意她把孩子帶走。「我想保留孩子的日本國籍,不知道行不行?如果我把孩子帶回中國,孩子的日本國籍還能保留嗎?我要去中國大使館問一問,但不知道怎麼走,你能陪我去一次嗎?」

我答應了她。先是相約在東京車站見面,她說:「不行,我只知道東京的上野車站,只知道上野車站的中央口,還是在那裡見面吧。」

我答應了她。但是,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是從大上海來的中國人!我更不明白,她為什麼要從大上海跑到日本那個偏僻的農村呢?

按照約定的時問,我來到上野車站。遠遠地,我看見她抱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站在那裡。細細看,身材纖細的她,梳著兩條辮子,還完全是一副孩子的樣子。只是,她的額頭和眼角有幾條和她的年齡並不相稱的皺紋。大概,這是東瀛歲月「賜」給她的「副產品。

希望藉助婚姻改變自身命運的人,在結婚之際,就已經埋下了婚姻失敗的伏筆。

我們乘山手線電車在秋葉原換乘日比谷線地鐵,到六本木下車後走了10多分鐘,來到了專門辦理籤證事務的中國大使館領事部。

領事部工作人員的回答非常簡練:持日本護照到中國的孩子,第一次可獲得3個月籤證;到中國後還可以延長一次,為期也是3個月。半年之後,這個孩子要離開中國。否則,算是「不法滯留」,有可能「強制送還」。

她聽後心灰意冷。因為這意味著孩子如果長期在中國住下去,不僅會喪失日本國籍,還不能夠加入中國國籍。離開孩子,作為母親的她,無論如何是捨不得的;帶著孩子,孩子很可能成為無國籍兒童。誰也沒有想到,一場國際婚姻的失敗,會有如此麻煩的後果。

從領事部出來後,我們來到一家中華麵館。我們一邊吃,一邊談起往事。

她中學畢業以後上了一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學的是車床專業。畢業後分配到一家工廠,自然是要和車床打交道。年輕的姑娘感到吃不消這樣的體力勞動,又恰逢工廠業務不景氣,便辭掉了這份「鐵飯碗」,在家居閒起來。

一天,同學的媽媽突然找到她,央求著說:「你給幫幫忙吧。我女兒答應今天晚上去錦江飯店和日本人相親,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跑了。你給臨時頂替一下吧。要不然,我以後沒有辦法做人了。」

她躊躇了一下,還是答應下來了。到錦江飯店地下一層的咖啡廳後,她發現自己是來得最晚的一個,前面已經有30多個女孩子了。日本人呢,只有兩位,一位是來「相親」的,一位是專門從事這個行業的「介紹人」。

她沒有想到,臨走時,一位40多歲的中國女翻譯告訴她:今天晚上7點鐘這個日本人還要在這裡見幾個姑娘。你回去後不要出門,8點鐘我們給你打電話。

她沒有想到,晚上8點鐘.電話真的來了,翻譯說:「那個日本人明天想約你出去玩玩。」不用說就可以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了。

她和父母說了這什事情。父母的回答是:「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好就行。」她和兩個姐姐說了這件事情,誰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應該說,這個日本人也是認真的。他們在2月相識。此後,他每個月都要到中國,給她帶來禮品,給她的父母、姐姐帶來禮品。就這樣,她不顧及對方和自己25歲的年齡之差,不顧及對方曾經兩次離婚的婚姻史,在同年6月結婚了。11月,她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你當時沒有考慮他比你大25歲的事實嗎?」我問。

她坦率地回答:「也考慮過。我想,他如果在75歲的時候死了,我才50歲。那時我就回中國。」

「你如果現在離婚回國,家裡也不會高興吧?」我接著問。

她非常傷感地說:「這件事情就是這樣,好的時候大家一起好;壞的時候只有一個人壞。所以我現在也不願意和家裡講。」

看著她沮喪的面孔,我實在不知道怎樣說好。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非要自己碰了釘子,才會知道婚姻畢竟不是兒戲。有人說,語言不通,習慣不同,是國際婚姻的障礙。我卻想說,國際婚姻的最大障礙是缺少愛情。

難為她了。從大上海來到日本後,先是被成田機場的恢弘氣派折服,後是被東京車站的熱鬧繁華懾服。從東京車站乘半個多小時的「新幹線」列車到小山車站後,她還為能夠坐上這種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興奮呢!誰料,從小山車站還要再乘20多分鐘電車,窗外掠過的儘是田園風光。下車後環顧四周,摩天的高樓不見了,熱鬧的街道不見了,怎麼回事?這裡與蘇北的老家非常相似!這樣,她心裡涼了半截。

進「家」了。首先要拜見80多歲的婆婆。看著婆婆指手劃腳的樣子,她覺得婆婆絕對沒有80歲,家裡的一切事情婆婆都在做主啊!丈夫的哥哥來了,丈夫的姐姐來了,丈夫教她鞠躬寒暄,她卻怎麼也彎不下腰。「日本人的禮節,怎麼這樣囉嗦呢?」她沒有能夠入境隨俗,反而產生了牴觸情緒。

丈夫呢,好像也沒有在上海時那樣和藹了。僅僅在上海一家日語學校學習過3天日語的她,無法和丈夫進行語言交流。丈夫空閒下來的時候,就和她筆談,寫的最多的一個字是「嫁」,還常常拆開了寫,先寫一個「女」字,再畫一個箭頭,然後再寫一個「家」,告訴她女人就是要在家裡,主要要幹兩件事情:洗衣服、做飯。

丈夫的朋友來了,丈夫讓她倒茶,還要坐在旁邊。丈夫和客人一聊就是兩個小時,她全然不知道在說什麼。她忍不住了,丈夫的朋友再來時,她躲進屋裡,事後丈夫大發雷霆,說這樣做是「失禮」。

進家門一個星期,她開始發脾氣了。丈夫說:「你要學著做日本人。」她高聲回答說:「我是上海人!」丈夫說:「你不要大聲說話。」她索性打開窗戶,高聲喊道:「我沒有什麼可害羞的!」

這時,這位日本丈夫才發現在上海時總是笑眯眯的中國新娘是如此厲害。沒有辦法,丈夫讓她回上海去「換換心情」。

一個月後,她回來了,丈夫到機場去接她。一個星期後,她又開始發脾氣了。婆婆出面勸說,她和婆婆吵;丈夫的姐姐出面,她也不示弱。她覺得丈夫的全家都在欺負她,說又說不通,不只能吵嗎?

無奈的丈夫,只好讓她再回國去「換換心情」。結果,在結婚一年多期間,她回國數次,有時一住就是3個月。

她說丈夫在外面有女人。於是,她不斷地尋找證據,甚至坐著出租汽車跟蹤。丈夫自然不會承認,說那是朋友,是工作關係。

每逢發生矛盾,她都高喊著要離婚,要回國。為此,她不惜把冰箱裡的食品全部擲出來,不惜把丈夫的裘皮大衣用剪刀剪碎。

花費400萬日元才把中國新娘娶到手的這位日本丈夫,終於決定要離婚了。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對於這種家庭事務的是是非非,我難以做出評判。但是,我卻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國際婚姻的失敗,大多在於缺少愛情。愛情是什麼?有人說是奉獻,我卻想說是忍耐。不能夠容忍對方缺點的愛,是一種註定失敗的愛。

和一個人是修一條路。拆一個人砌一堵牆。我信奉這個生活哲理。

她的丈夫同意並且執意要離婚了。這樣,就出現了孩子的問題。她想保留孩子的日本國籍,又想把孩子帶到身邊。這種心情.是任何中國人都可以理解的。怎麼辦?

她的籤證,11月到期。她的丈夫表示:絕對不給她出任何保證人材料。這樣下去,她就會成為一個「黑戶口」,被動地成為一個「不法滯留者」。怎麼辦?

儘管她有許多缺點,但她畢竟是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國人在異國他鄉遇到困難,向中國人伸出呼救之手時,怎麼辦?

勸說她解除這個婚姻很容易。今後呢,今後怎麼辦?

後來,我與朝日電視臺的記者到她家裡去做聯合採訪。她的先生沒有想到,一向視若無能的她,居然能引來日本媒體的記者進行採訪。清晨還高喊著讓她滾到外面自己去住的日本人丈夫,中午還表示要讓她和孩子住到廚房的日本人丈夫,態度和緩下來了。我們長談了3個多小時.突出強調了一點:國際婚姻應該是一種有責任感的婚姻!

第6天晚上,她給我家裡打來電話,說:「我老公說為了孩子可以不離婚了。如果真的離婚了,他覺得我也很可憐。但是,他讓我向他姐姐道歉,還不讓我說這是他出的主意。你說,我應該怎麼辦呢?」

我,哭笑不得……(蔣豐)

[責任編輯:carriewang]

相關焦點

  • 日本姑娘嫁到上海兩年後直言:雖然很不好意思,但幸好沒嫁到日本
    日本姑娘嫁到上海兩年後直言:雖然很不好意思,但幸好沒嫁到日本。這個日本姑娘其實一開始想到要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生活,是相當的忐忑的,但是兩年後卻表示,雖然身為日本人,這樣說不好意思,但是幸虧是嫁到了中國,而不是嫁到日本,足以可見,她對於婚後的生活究竟有多滿意。
  • 嫁到非洲的中國姑娘婚後感嘆:離婚後,在國內居然嫁不出去!
    文/行走天涯 嫁到非洲的中國姑娘婚後感嘆:離婚後,在國內居然嫁不出去! 隨著我國和非洲眾多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友好了之後,不難發現很多中國華人會遠到非洲生活,同時也有很多非洲人會來到我國工作,甚至是定居。
  • 你願意嫁到農村去嗎?為什麼?
    其實女孩嫁到農村沒什麼不好的,每天能看到山川河流,當你厭倦了城市浮躁強壓的生活,當你看夠煙火後再回到農村反而是能讓你靜下心來思考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我太嘮叨了,話說遠啦!只要他是潛力股無論在哪裡都能有一番作為!
  • 涉外婚姻需謹慎,三個姑娘嫁到日本後,最後以這樣的結局收尾!
    涉外婚姻要謹慎,尤其是嫁出去的那些姑娘,搞不好很有可能後悔一輩子。就比如說中國人和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泰國、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哪個國家通婚更容易?中國與俄羅斯通婚,在我國東北比較多。尤其是邊境地區,有些東北小夥會選擇娶一個俄羅斯老婆。
  • 越南姑娘嫁到中國似賭博,一旦離婚,知道她們會面臨什麼嗎?
    文/惜談越南姑娘嫁到中國似賭博,一旦離婚,知道她們會面臨什麼嗎?大家選擇旅遊,都是為了去欣賞異地的風光或者異國的情調,很多人都希望能出國看看其他國家的人們的生活狀況。而在這些來中國謀生的外國人當中,一些姑娘總是顯得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因為貌美能幹如她們,我們國內的一些小夥子還是很樂意跟他們一起戀愛生活的。大家肯定也聽說過不少越南人嫁到中國內地的新聞,這種現象確實十分廣泛。就有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們廣西境內,和當地人通婚的越南姑娘就有上萬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沒有任何感情是可以永遠保鮮的。
  • 如果你是女孩子,你會願意嫁到農村去嗎?
    農村可以是人生的出發點,但絕不是能成為追夢過程中的落腳點。因此,很少有姑娘願意嫁到農村。這不是對農村的歧視,只是在農村有能力的人都選擇走出了農村,剩下的人不敢說百分之百是能力不行,但大多數肯定沒有多麼優秀。
  • 柬埔寨姑娘嫁到中國農村,第一天就哭了,這不是我要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其實每個人所追求的生活都是不一樣的,而追求嚮往的生活方面,每個人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會選擇自己努力,比如說想要到大城市裡生活,就自己去大城市裡找份工作,但是有些人可能會選擇靠別人,比如說嫁一個城裡人。
  • 中國姑娘嫁到非洲,不到半個月就要離婚,原因有些現實
    玩遍了我國境內很多景點,人們都開始嚮往國外的生活,國外有很多與我國與之不同的風光令人十分憧憬,近年來奔赴到國外旅遊的中國遊客也越來越多。 所以現在各國之間的通婚也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了,但是那些嫁到外國的中國姑娘,如今生活得怎麼樣了呢?最近有一則消息稱嫁到非洲的中國姑娘不出半個月就要離婚,為什麼會這樣呢?
  • 銀座上海大廚的復工之旅 | 海外華人抗疫故事
    銀座上海大廚的復工之旅 | 海外華人抗疫故事 2020-06-12 0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非洲姑娘嫁到東北農村,看她平時的生活怎麼樣?畫面讓人太羨慕!
    非洲姑娘嫁到東北農村,看她平時的生活怎麼樣?畫面讓人太羨慕!東北在我國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其實是國內版的戰鬥民族,工作作風總是很粗糙,而且人特別的熱情,很多外國人第一次接觸是意外的。一個外國媳婦嫁到東北農村,看她平時的生活怎麼樣?
  • 中國女人嫁到日本農村,老公一分錢不給,後悔也晚了
    中國女人嫁到日本農村的日常生活:這是小葉來日本一年多最期待的一天,回上海是支撐他留在日本的最大動力小葉工作的地方是位於山形縣著名滑雪聖地藏王山上的一家溫泉旅館,規模不大,包括老闆在內,一共只有四位工作人員
  • 每年上萬對中日男女結伉儷 牽手華人老公成潮流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統計數據,近年來,每年都有上萬對中日男女結為伉儷,中國男人頗受日本女孩青睞,華人儼然成了「香饃饃」。中日婚姻為何漸成風尚?日本女孩為何放著好端端的本國男人不嫁,偏偏鍾愛旅日中國小夥呢?旅日華人畫家、篆刻家沈強的妻子佐佐木由美子認為,日本女孩青睞華人小夥,跟日中兩國的歷史淵源是分不開的。
  • 中國新娘在日本:每3對夫妻中有1對離婚
    1993年,拿「日本人配偶永居」綠卡籤證的中國人(多數為女性)尚不足三萬人,到2008年已經大大突破10萬大關。根據中國黑龍江省方正縣外事辦提供的數據,在2011年前後,每年都有200名以上的該縣女性嫁到日本,超過方正縣每年登記結婚的新人總數的十分之一。據統計,方正縣每年通過這種方式獲得的僑匯收入可達8000萬日元。
  • 韓國姑娘嫁到中國上海,一年後回國激動直言:幸好沒嫁到韓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們也喜歡出去看大世界,領略異國風光,感受異國風情,當然也有不少的外國友人也喜歡到中國來感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
  • 嫁到東北的日本姑娘,三年後回國激動感慨:幸好沒嫁日本
    我國東北當初就備受蹂躪,所以不少人都建議日本遊客儘量別去日本。但是事實上現在人們還是很理智的,甚至於在東北當地,日本媳婦也並不算罕見,比如一位嫁到東北的日本姑娘就表示,自己一開始很害怕,但是現在卻完全改變印象了,甚至於三年後回國激動感慨:幸好沒嫁日本!
  • 海外華僑華人把中餐的故事講給全世界聽
    這份富有特色的菜譜被分享到網上,大獲好評。「我們想靠家族傳承下來的中餐菜譜,宣傳中國文化,向傳統致敬。」梁家的大女兒說。在英創辦中國美食節重慶姑娘拼了「當時,倫敦有很多國家的美食節,有日本美食節、韓國美食節、馬來西亞美食節……但是竟然沒有中國美食節。」
  • 上海的姑娘為何要逃離?江西農村很冤枉
    這個來自上海大城市裡,平常吃慣了山珍海味,住的是花園式房子的姑娘,在舟車勞頓之後,看到了眼前的一幕,尤其是桌子上「烏七八黑」的飯菜。所有的幻想都在這一刻破滅,所有的不滿也隨之爆發。網際網路,真的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春節人人都有時間上網的時候,這個上海姑娘把自己這個經歷發到了網上求助。
  • 透視海外華人的多元生活
    該劇講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美國紐約奮鬥與掙扎的生存故事,既讓國內觀眾對海外華人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引起了一眾海外華人的共鳴。進入新世紀後,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北京人在紐約」式的故事在海外多國上演。海外華人用不同的姿態面對不同的環境和迥異的文化內涵,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在海外經營著別樣的生活。
  • 在日本這樣做會遭人冷眼!日本媳婦和嫁到日本的上海姑娘怎麼說
    上海承諾要在2020年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正積極尋找值得學習的「他山之石」。   在許多人看來,鄰國日本素以「乾淨」聞名,其垃圾分類有獨到之處。   那麼,日本究竟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鑑?   或許在上海和日本兩地都生活過的人更有發言權。
  • 臺灣鄒族姑娘嫁到溫州 成就跨越海峽浪漫愛情
    中新社杭州十一月一日電 題:第一個嫁到浙江的臺灣鄒族新娘  中新社記者 李飛雲  「上海沒有許文強,也沒有馮程程,但我在這裡找到了我的另一半。」臺灣姑娘方美倫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寫道。她是第一個嫁到浙江的臺灣鄒族姑娘,她的另一半是溫州文成的帥小夥王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