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獲臺灣金管會核准兼營電子支付業務

2021-01-10 行動支付網

悠遊卡公司於開工日2月11日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兼營電子支付業務,開啟悠遊卡電子票證支付業務的數位轉型。

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陳亭如表示,悠遊卡已有632億元的支付市場基礎,未來的電子支付平臺將有三大特色:藉由開放參與、平臺聯盟、多元載具,結合客戶交通動線,打造虛實整合的便利數位支付工具。悠遊卡公司團隊將努力在今年第四季上線,在今年讓全民都能享受數位支付帶來的安全與便利。

悠遊卡目前是臺灣除了信用卡以外最大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透過整合三大生活關鍵場景:交通、金融、消費零售通路深入客戶的生活。陳亭如表示,未來藉由電子支付的發展優勢,將與這三大夥伴平臺建構更深度的整合,形成生活支付生態系,讓客戶24小時、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實體環境中,都能享受生活上支付的便利。

除此之外,悠遊卡會特別重視數百萬的學生族群及市民卡客群的需求,逐步提出政策福利的雲端延伸應用,協助打造無現金社會的目標。

相關焦點

  • 柯P怨悠遊卡申請案卡關 臺「金管會」反擊:未收到申請
    臺北市長柯文哲11日出席第21屆世界通訊科技大會,當著蔡英文的面,公開罵臺當局「金管會」阻礙悠遊卡數位化,直指「金管會」「有夠會拖」。對此,「金管會」響應,並未收到悠遊卡公司提出要兼做電子支付的申請案。
  • 臺灣悠遊卡跟進一卡通 申請兼營電子支付業務
    一卡通電子支付業務結合LINE Pay推出新的支付平臺,帶來「鯰魚」效應,四家電子票證機構紛紛申請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遠鑫上個月已獲準兼營,遊悠卡審核補件中,愛金卡也準備申請中。  四家電子票證機構為何都申請兼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臺灣金管會銀行局表示,主要是行動支付趨勢,大家都結合手機做支付,電票也跨到行動支付領域。
  • 網路消費也通臺悠遊卡擬可代收付
    臺海網2月8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金管會」明天將邀集悠遊卡公司、愛金卡、一卡通與遠鑫等電子票證業者,討論電子票證可兼營第三方支付議題。金管會官員表示,未來電子票證也有代收代付的功能。「金管會」官員表示,已經放寬電子票證機構儲值金額可以在電子、光學上,但是電子票證要籤網路特約商店才可能使用,目前電子票證機構並沒有積極推動這項業務。「金管會」官員表示,修正電子票證條例後,電子票證業者可以從事代收代付的業務,電子票證若要在網路上消費,就可以更完整。
  • 街口支付獲批准 成臺灣第6家獲準的電子支付專營機構
    街口網絡以「街口支付」經營第三方支付,目前每月交易金額已超過1億元,此次投資設立「街口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專營電子機構業務,獲金管會許可。(翻攝街口支付官網)  臺灣金管會表示,核准「街口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成為第6家獲準的電子支付專營機構。銀行局副局長莊琇媛表示,街口在取得專營執照後,必須在半年內開業。  銀行局官員指出,街口母公司為「街口網絡」,經營第三方支付的代收代付業務,目前每月交易金額已超過1億元。
  • 臺灣平均每人擁有2.5張電子票證 「悠遊卡」卡數最多
    臺灣專營電子票證目前有悠遊卡等四家業者,根據臺灣金管會最新統計,到今年二月底,四大電子票證流通卡數合計達5874萬餘張,總儲值金額54.86億元,也就是平均每人擁有2.5張電子票證,每人儲值金額238.55元。
  • 臺灣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條例將二合一 金管會:新增十大效益
    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不再分不清。臺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30日宣布,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條例將二合一,留下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將有四大效益,即儲值與支付工具虛實整合、創造以電支為核心的支付生態圈、開放跨機構互通金流服務、與營造友善產業發展的法規環境。新的電子支付條例修正條文將預告60天後,送「行政院」審議,再送「立法院」修法,顧立雄表示,仍難預估上路的時間。
  • 數字悠遊卡掀戰火 連勝文驚:我竟與柯文哲看法相同
    (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9月1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1日指責「金管會」卡住悠遊卡公司的數字悠遊卡兩年,點燃雙方戰火。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大驚,「從沒想到我竟然會在金融創新發展的事務上,與柯文哲有相同的看法!」
  • 臺灣金管會草擬新電子支付條例 Line Pay、街口支付將可互轉
    Line Pay帳戶未來也可以與街口支付相互轉帳!臺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6日表示,正在草擬新的電子支付條例,將電子票證與電子支付業務合併,未來只有「電子支付業」,分不同資本額,承作不同業務,同時電子支付業可加入財金公司,未來不同電子支付平臺間也可相互轉帳。
  • 從「法令」整並談臺灣電子支付競爭力
    臺灣「金管會」日前決定,將整並電子支付與電子票證法制,合為一法,雖說這只是法規上的一個小小調整,對臺灣金融科技發展卻是一個正確的決策,甚至整並的速度應該要再更快。以亞洲國家及地區為例,韓國電子支付比重已經高達77%,中國大陸的行動電子支付更是高達八成;反觀臺灣地區,大約只佔二成左右。
  • 臺灣電子悠遊卡「數位付」今年第四季上線
    從線下反攻線上,電子票證龍頭悠遊卡公司推出的電子悠遊卡「數位付」預計今年第四季就能上線,而面對擁擠的線上支付市場,悠遊卡瞄準的是學生和不使用信用卡的年輕族群,首波攻勢選擇從校園切入。  去年九月,悠遊卡大動作向金管會喊話,希望能儘速核准悠遊卡發行數位電子票證,直到去年底才獲金管會同意以「記名卡」方式提供用戶線上支付,也讓悠遊卡成為全臺首間提供線上交易的電子票證公司。
  • 百Pay齊放 臺灣金管會促今年電子支付達52%
    2019年上半年全民使用臺灣電子支付消費的比重為41%,對此金管會設下了2020年達到52%比重的目標,在政策的鼓勵下,今年行動支付市場可以預期將出現百家爭嗚的競爭,隨著支付的類別跟方式選擇更多,使用的便利與範圍擴大,消費者勢必也因為使用便利而隨手Pay下去。
  • 臺灣:多用途電子票證引爆商機大戰
    臺灣:多用途電子票證引爆商機大戰 作者:RFID資料庫 來源:RFID世界網 2009-08-04 08:41:05 摘要:多用途電子票證將引爆商機大戰,「金管會」已接獲遠通電收、PChome、聯明行動科技及悠遊卡公司四家業者申請發行
  • 臺灣電子支付要追上大陸恐比登天還難
    臺灣「行政院會」30日通過了「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希望整合行動支付與悠遊卡票證系統。這意味著未來「修法」通過,各電子支付機構未來可以相互移轉款項,也可透過電子支付工具儲存外幣。  據報導,這次通過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修正草案,要將原本行動支付(電子支付)系統與悠遊卡票證系統(電子票證)二元化管理的法制統合為一,擴大電子支付機構的業務範圍,開放跨機構間互通金流服務,增加民眾支付的便利性,為臺灣儲值支付工具發展提供便利。
  • 連勝文:悠遊卡 6月變電子錢包
    連勝文:悠遊卡 6月變電子錢包 作者:經濟日報 楊文琪、餘麗姿 來源:RFID世界網 2009-02-17 09:24:45 摘要: 臺北悠遊卡公司董事長連勝文宣布啟動異業結盟大戰略計劃,預計6月,悠遊卡就可悠遊於北臺灣
  • 臺名嘴嘆大陸行動支付發展驚人 柯文哲怕被臺當局拖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11日稱悠遊卡公司申請發行數字悠遊卡被「金管會」卡2年,意外掀起悠遊卡公司與「金管會」論戰。柯文哲12日出席論壇時開炮抨擊「金管會」,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大驚,「從沒想到我竟然會在金融創新發展的事務上,與柯文哲有相同的看法!」
  • 臺灣電子支付用戶數首次突破千萬 街口支付居首
    臺灣金管會6日公布電子支付機構最新概況,到8月底止,使用者人數有1008萬人,首度突破千萬人大關。 金管會主任秘書陳開元表示,電子支付使用人數突破1000萬人大關,代表電子支付邁向新的裡程碑。
  • 臺灣金管會修法獨厚悠遊卡?高雄一卡通望洋興嘆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昨指出,「金管會」將放寬相關法規限制,以利島內電子票證尋求境外機構合作;但她檢視修法內容,卻發現「金管會」實際上獨厚悠遊卡,高雄一卡通只能望「洋」興嘆;呼籲「政府」政策不要重北輕南。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金管會」日前表示,將研擬修法放寬電子票證相關限制。
  • 臺灣電子支付用戶數達726萬 一卡通、街口支付佔54.2%
    臺灣金管會公布電子支付機構最新業務表現,到今年1月底為止,電子支付使用人數達726萬人,一舉衝破700萬人次關卡,其中民眾最愛用的是一卡通與街口支付,合計會員數佔54.2%。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今年1月底止,有5家專營電子支付業者(街口、歐付寶、橘子支付、國際連、簡單行動支付)以及兼營則有23家(銀行、中華郵政及電子票證發行機構),總使用者人數約726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278萬人,成長62.05%。
  • 555萬臺灣人使用電子支付 佔比為28.5%
    臺灣電子支付業務已進入快速擴張階段!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七月底,臺灣使用「電子支付」人數已達555萬人,較去年同期的274萬人、足足增加近兩倍;其中,今年七月的「實質交易金額」與「儲值金額」也雙雙創史上單月新高。
  • icash悠遊卡年底能否打通小額付款市場仍待考驗
    自2009年6月11日7-ELEVEN與悠遊卡公司宣布策略聯盟,預計年底推出「icash悠遊卡」,備受期待。但能否帶領臺灣進入一卡多用的時代,多處仍須著力。如現有icash和悠遊卡無法轉換為新卡的問題以及電子票證最高交易金額的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