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博會」為湖南文旅融合發展帶來新契機

2020-11-15 紅網

11月14日上午,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開幕式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紅色的土地,躍動著紅色的基因。11月14日上午,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紅博會」)在長沙開幕,現場發布《紅色旅遊創新發展長沙宣言》。

紅色勝地,宣言鏗鏘有力,「紅」文化滋養民心,「紅」文化驅動經濟動脈。作為紅色旅遊大省,長期以來,瀟湘大地把紅色旅遊產業發展作為全省經濟結構的重要「拼圖」,描繪出集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紅色產業等於一體的「紅色藍圖」。逐年攀升的紅色旅遊經濟曲線,正如同這片紅色的大地一樣,充滿著無限的紅色希望——2019年,全省紅色旅遊區(點)接待旅遊者1.4億多人次,實現紅色旅遊收入1300多億元,均同比增長15%以上,帶動紅色旅遊直接就業25萬人,間接就業80萬人。

紅色經濟「飄紅」的背後,正是湖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紅色旅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紅色資源優勢,狠抓紅色旅遊資源挖掘整合、精品線路規劃推介、重點項目建設、重大節會打造的生動實踐。可以說,藉助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傳承和弘揚好紅色基因,湖南在紅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有「範」,越來越具地方鮮明性格特點。道理很簡單,紅色故事在滋養著人們追憶革命先烈、在紅色土壤中汲取精神養分的同時,紅色旅遊拉動旅遊客流上升、餐飲住宿升溫、紅色文旅產品走向更廣市場,「紅色旅遊+」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讓歷史文化傳承、紅色教育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直接作用於經濟「水位」、民生幸福。

紅色熱土、革命聖地,偉人故裡、將帥之鄉……湖南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富礦」,紅色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從歷史深處走來,湖南在革命戰爭年代用苦難鑄就輝煌;站在新時代的紅色大地上,湖南也必將在紅色革命基因的激蕩下,在「紅」文化的滋養下,引領湖湘兒女勇立時代潮頭,堅持創新創造,打開更多嶄新的奮鬥圖景。而紅色文旅融合發展,自然是瀟湘大地打好「地方牌」、提升經濟「含金量」、增強民生幸福的重要組成。現如今,鳥瞰瀟湘大地,全省310個紅色旅遊景區點梯次排開,28個國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當好「頭雁」,81個省級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緊隨其後,57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點優勢互補,湖南紅色文化「集群效應」正在凸顯,必將為湖南紅色旅遊產業發展打開更多的想像場景。

深化紅色文旅融合發展,是各地在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做強現代經濟「拼圖」的重要一招。而走好文旅融合發展道路,關鍵要能夠抓住自身特色和亮點,避免千篇一律,減少簡單複製。這些年來,湖南紅色旅遊「閃閃發光」,紅色名片越擦越亮,根本原因在於當地注重紅色資源深度挖掘,以細膩柔軟的紅色精品文旅設計,講好這片紅色大地的故事。特別是省委書記杜家毫作出的「紅色景區、設施、遺址等不求高大全,但求真實、感人」的頂層布局,更加引領帶動全省紅色旅遊文化產業百花齊放、各展千秋,打造出新時代瀟湘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的鴻篇巨製。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關鍵要深入人心、扣人心弦,讓「紅色養分」吸引人、留住人、感染人。從修復「半條被子」「斷腸明志」等紅色資源,到加大「偉人故裡」「秋收起義」「第一軍規」「通道轉兵」的保護力度,再到精心設計紅色旅遊線路,把革命感人故事融入到「紅色旅遊+」品牌,「偉人故裡·紅色瀟湘路」「不忘初心·重走長徵路」等紅色旅遊線至今令人回味、沁人心脾……湖南以故事為紅色資源「聚」神,以紅色資源為故事賦能,這也是湖南紅色文化為何如此令人「醉」的重要原因之一。

「紅博會」啟幕,隨著更多的創新文旅融合產品集群亮相,湖湘紅色文化這把火必將越燃越旺,必將為湖南文旅融合帶來新契機。在引領人們追憶崢嶸歲月、鑄就強大精神動力的同時,瀟湘紅色文旅新場景、新空間也更加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從紅博會看湘潭市旅遊經濟發展
    紅博會上文創產品銷售火爆,直播帶貨更是突破一天百萬元的銷售額,這讓人們看到旅遊產業的強勁動力。近年來,湘潭市紅色旅遊產品不斷豐富,附加值也隨之提升,形成了湘潭獨特的紅色魅力。多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來到韶山,鼎鼎有名的毛家食品一定要帶回去嘗嘗。」
  • 2020中國紅博會何以落戶長沙
    喻名才 攝「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以『紅色土地·全面小康』為主題,起止時間為7月至11月,並將於11月14日在長沙舉行主會場開幕式。」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介紹,本屆紅博會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中國紅色旅遊推廣聯盟秘書處承辦。
  • 碧泉評論:紅博會切忌一「會」而過
    逆勢升溫的人氣潮、消費潮、投資潮,見證了紅博會的紅火與成功。湘潭也為破解疫情困局,於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探索了路徑、提供了樣本。紅博會熱鬧過後,要進行冷思考,既要總結成功經驗,也要吸取很多地方「節會辦完、雁過無聲、風過無痕」的教訓。如何把節會轉變成節會經濟,激發後續活力,讓紅博會長紅,是擺在湘潭人面前的問題。
  • 文旅「紅果」匯聚湘潭 首屆「紅博會」開啟「五朵雲」模式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網長沙7月27日電 湖南非遺手工皮影戲湘潭首屆紅博會以「弘揚紅色文化 助推旅遊升溫」為主題,旨在藉助韶山全域旅遊諮詢集散中心遊客集中的優勢,展示湘潭及全國相關重點紅色旅遊景區的紅色旅遊、文創產業發展成果。走進湘潭紅博會現場,一個個設計新穎的展區、展臺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產品。遊客或三三兩兩信步逛展、挑選購物,或與展商熱烈交談、接洽合作。
  • 湘潭縣10家單位企業亮相湘潭首屆紅博會
    遊客體驗油紙傘工作人員向遊客(右)介紹茶葉紅網湘潭縣分站7月27日訊(記者 彭圓 李思源 彭潔)湘之坊的臘肉、臘魚,龍鳳莊園的茶葉,湖南和億蓮業的湘蓮……7月25日,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韶山隆重舉辦,湘潭縣共有10家單位企業參展,共展覽展銷展品200餘種。
  • 山東陶琉古鎮借文旅融合發展契機
    原本凋敝破敗、被世人遺忘的古窯村,借文旅融合發展契機處於陶琉古鎮中心的是原博山陶瓷廠第五車間,紅磚灰瓦砌成的車間外觀得以保留,但內部別有洞天,幾十年前的隧道窯搭配新布設的燈光效果,讓人仿佛穿越時空看到當時的生產場景。手持一支細長鐵管,從上千度的爐火中挑出一團軟若糖稀的琉璃原料,趕在凝固前用吹、轉、展、拉、磨等技法塑形,經過幾十道工序之後,一件件造型別致、美輪美奐的琉璃作品便在淄博市工藝美術大師鞏克海手中誕生了。
  • 文旅融合,擦亮大運河文化「金名片」——《大運河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規劃》解讀
    《規劃》的出臺為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提質增效帶來了新契機,也為沿線各省市進一步推動文旅融合縱深發展指明了新方向。三 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大運河文旅融合標誌性載體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承擔著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等重要功能,是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新探索,不僅對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於推進文旅融合具有重要示範作用。
  • 逛完紅博會這三大展區,說實話,心動了
    遵義展區以豐富旅遊資源滿足遊客多樣化需求「一方面希望藉此機會讓更多湖南遊客了解遵義;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展會,更多地了解湖南遊客的需求,為進一步拓展湖南市場,深化與湖南的交流合作奠定基礎。」「因為地理臨近等因素,我們之前的營銷重點大多都側重在重慶、四川,以及友好城市上海等地,未來,我們將更多走進湖南開展營銷推介,希望有更多湖南遊客走進遵義。」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次參展,他們組織了遵義紅旅集團等多家單位一道前來,帶來了部分精心選擇的文創產品,在推介之餘將開展市場調研,深入了解湖南遊客的需求。
  • 打卡紅博會:紅色文旅熱星城
    中國日報11月16日長沙訊 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期間的花名冊、打了73個補丁的睡衣、賀龍鬧革命的「兩把菜刀」、VR沉浸式體驗紅色歷史場景……11月14日至16日,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在長沙舉行,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的紅色旅遊線下展覽館開館,各類紅色文物、旅遊景點、文創產品和影視出版等內容在此集中展示,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 湘贛邊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新區成立
    中國日報11月14日長沙訊 湖南和江西同為紅色旅遊資源大省,擁有看不盡的紅色歷史風光,在今天舉行的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紅博會」)開幕式上,湘贛邊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新區正式成立。江西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施小琳,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謝衛江共同為湘贛邊紅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創新區揭牌。
  • 山西文旅迎新發展、新融合、新格局
    特別是當前,山西在「兩轉」基礎上走上了全面拓展新局面的新徵途,這既是機遇,更是挑戰。進一步打造山西文化和旅遊事業發展的新優勢、新動力、新形象等領域深度融合聚焦文旅融合,全力打造文化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盛佃清在會上表示:2018年全省文化和旅遊業發展成效顯著,認真貫徹了山西省委、省政府關於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的決策部署,加大文旅宣傳推介力度,突出主題宣傳,藉助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二青會等契機,全方位進行山西文化旅遊主題形象宣傳推廣。
  • 湘軍故裡 傳奇婁底——婁底亮相2020中國紅博會
    、省長許達哲,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等領導巡視婁底展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袁潤秋)11月14日上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紅色土地·全面小康」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 文旅融合發展(清園)現場會在汴召開
    10月28-29日,2019年河南省旅遊景區文旅融合發展(清園)現場會在國家5A級旅遊景區開封市清明上河園隆重召開,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分享了文旅融合推動景區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並對下一步河南省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工作進行了安排。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主持現場會並講話。
  • 湖南再推十大特色文旅小鎮 促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授牌儀式在長沙舉行。 文崇達 攝中新網長沙7月15日電(記者 鄧霞)龍山縣苗兒灘鎮的土家織錦燦若雲霞、新寧縣崀山鎮裡丹霞地貌美麗壯觀、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炎陵縣鹿原鎮為炎帝神農氏的陵寢所在地……7月15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在長沙共同為2020年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授牌。邵陽市新寧縣崀山鎮裡丹霞地貌美麗壯觀。
  • 湘潭紅博會開幕!省韶山管理局展區亮點紛呈
    張宏森、吳桂英參觀省韶山管理局展區 彭昶 攝天下韶山網訊(記者 郭千千)7月25日,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韶山盛大啟幕。當天下午,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吳桂英前往湘潭首屆紅博會展區觀展。
  • 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博會見聞
    7月25日,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韶山開幕。這兩天,記者穿行於各個展館,看到了一番火紅的景象:省內外36個紅色景區特色立體呈現,近800種文化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展銷會直播間裡,縣市區領導「吆喝」帶貨,特色農產品、非遺文創皆可「秒殺」。山歌邀請賽舞臺,12支非遺山歌引領聽眾如入田野山川。
  • 5G賦能新文旅 2020湖南智慧文旅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行
    湖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禹新榮,湖南聯通黨委書記、總經理譚明出席論壇並致辭。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帆向湖南聯通授牌「湖南省文旅融合大數據基地」,湖南聯通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凌升作為代表接受授牌。本次論壇還邀請了國內外知名文旅行業專家、知名廠家與會發表主題演講,同時開展了文旅融合背景下智慧文旅的發展趨勢為主題的圓桌討論。
  • 文旅思路為產業融合賦能
    22日下午,新文旅新融合名家沙龍·湖南省產業融合發展研討會舉行。SMART專委會秘書長、清華大學文創院文旅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旭分享「瓷茶+文旅」融合案例。瓷、茶、旅的產業融合,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圖為黑茶磚製成的英漢同源文創產品。
  • 「十三五湖南智慧文旅發展巡禮」以智慧創新撬動產業發展 湖南文旅...
    大力推動智慧文旅發展,湖南立足本土,創新升級,與聯通達成戰略合作,建立有效的智慧旅遊監管和智慧服務體系,推進文旅市場有序運行,推動數字科技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創新「數位化+文旅」新業態、新模式。一項項信息化建設創新之舉,書寫了「十三五」文旅高質量發展的湖南篇章。
  • 弘揚紅色文化 助推文旅升溫丨文旅融合結碩果 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回顧
    乘著2020湖南紅色文化旅遊節的東風,7月25日至29日,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在韶山舉行,備受各界關注,湘潭紅色文化產業迎來高光時刻。高位推進 組織有力湘潭紅色資源無與倫比,「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紅色文化閃耀中華,「風景這邊獨好」。近年來,湘潭紅色旅遊發展一路高歌猛進,旅遊業成為湘潭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