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開幕式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紅色的土地,躍動著紅色的基因。11月14日上午,2020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以下簡稱「紅博會」)在長沙開幕,現場發布《紅色旅遊創新發展長沙宣言》。
紅色勝地,宣言鏗鏘有力,「紅」文化滋養民心,「紅」文化驅動經濟動脈。作為紅色旅遊大省,長期以來,瀟湘大地把紅色旅遊產業發展作為全省經濟結構的重要「拼圖」,描繪出集紅色教育、紅色旅遊、紅色產業等於一體的「紅色藍圖」。逐年攀升的紅色旅遊經濟曲線,正如同這片紅色的大地一樣,充滿著無限的紅色希望——2019年,全省紅色旅遊區(點)接待旅遊者1.4億多人次,實現紅色旅遊收入1300多億元,均同比增長15%以上,帶動紅色旅遊直接就業25萬人,間接就業80萬人。
紅色經濟「飄紅」的背後,正是湖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紅色旅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紅色資源優勢,狠抓紅色旅遊資源挖掘整合、精品線路規劃推介、重點項目建設、重大節會打造的生動實踐。可以說,藉助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傳承和弘揚好紅色基因,湖南在紅色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有「範」,越來越具地方鮮明性格特點。道理很簡單,紅色故事在滋養著人們追憶革命先烈、在紅色土壤中汲取精神養分的同時,紅色旅遊拉動旅遊客流上升、餐飲住宿升溫、紅色文旅產品走向更廣市場,「紅色旅遊+」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讓歷史文化傳承、紅色教育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直接作用於經濟「水位」、民生幸福。
紅色熱土、革命聖地,偉人故裡、將帥之鄉……湖南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富礦」,紅色文化源遠流長。可以說,從歷史深處走來,湖南在革命戰爭年代用苦難鑄就輝煌;站在新時代的紅色大地上,湖南也必將在紅色革命基因的激蕩下,在「紅」文化的滋養下,引領湖湘兒女勇立時代潮頭,堅持創新創造,打開更多嶄新的奮鬥圖景。而紅色文旅融合發展,自然是瀟湘大地打好「地方牌」、提升經濟「含金量」、增強民生幸福的重要組成。現如今,鳥瞰瀟湘大地,全省310個紅色旅遊景區點梯次排開,28個國家經典紅色旅遊景區當好「頭雁」,81個省級重點紅色旅遊景區點緊隨其後,57個國家A級旅遊景區點優勢互補,湖南紅色文化「集群效應」正在凸顯,必將為湖南紅色旅遊產業發展打開更多的想像場景。
深化紅色文旅融合發展,是各地在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做強現代經濟「拼圖」的重要一招。而走好文旅融合發展道路,關鍵要能夠抓住自身特色和亮點,避免千篇一律,減少簡單複製。這些年來,湖南紅色旅遊「閃閃發光」,紅色名片越擦越亮,根本原因在於當地注重紅色資源深度挖掘,以細膩柔軟的紅色精品文旅設計,講好這片紅色大地的故事。特別是省委書記杜家毫作出的「紅色景區、設施、遺址等不求高大全,但求真實、感人」的頂層布局,更加引領帶動全省紅色旅遊文化產業百花齊放、各展千秋,打造出新時代瀟湘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的鴻篇巨製。
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關鍵要深入人心、扣人心弦,讓「紅色養分」吸引人、留住人、感染人。從修復「半條被子」「斷腸明志」等紅色資源,到加大「偉人故裡」「秋收起義」「第一軍規」「通道轉兵」的保護力度,再到精心設計紅色旅遊線路,把革命感人故事融入到「紅色旅遊+」品牌,「偉人故裡·紅色瀟湘路」「不忘初心·重走長徵路」等紅色旅遊線至今令人回味、沁人心脾……湖南以故事為紅色資源「聚」神,以紅色資源為故事賦能,這也是湖南紅色文化為何如此令人「醉」的重要原因之一。
「紅博會」啟幕,隨著更多的創新文旅融合產品集群亮相,湖湘紅色文化這把火必將越燃越旺,必將為湖南文旅融合帶來新契機。在引領人們追憶崢嶸歲月、鑄就強大精神動力的同時,瀟湘紅色文旅新場景、新空間也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