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麵條時一定不要忽略這「兩步」,只有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才好吃
文/阿笑說美食(原創)
說最省事也算得上好吃的美食大家會想到什麼?大多數人應該會想到麵條,麵條對於一些上班族來說是經常吃的,為了節省時間會吃點麵條來充充飢,價格便宜並且還省事,但是大多數被人會感覺到在家做的麵條和外面做的味道真是差太多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一聊在家如何做出好吃的麵條?
我們都知道做好一道菜中間會有許多的步驟,做起來比較麻煩,往往會選擇一些相對來說比較省事的食物來做,多數人的選擇就是麵條,省事好吃,通常煮麵條的時候步驟是:燒開水然後放入麵條,等熟的時候,放點鹽就大功告成了。
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味道都會相差無幾,用一個詞語形容來說就是「湊活」吃,小編之前的做法也是如此,不過小編從一個大廚嘴裡知道了一個小小的技巧,從此之後做的麵條好吃多了,現在我就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大家。
我們煮麵條的時候必須經過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就是焯水
焯水這個詞語大部分人都知道怎麼回事,想不到的就是下個麵條為什麼要焯水,有必要這麼麻煩嗎?這一步是非常的重要,我們平時煮麵條的時候等熟的時候會發現鍋裡會起一些白色的泡泡,我們會感覺到這種現象很正常,其實我們焯水的目的就是除掉這些泡泡,這些泡泡就是影響你口感的罪魁禍首,所以我們煮麵條的時候必須要焯水。
第二個步驟就是過水
過水的目的就是不讓麵條那麼的粘,我們焯水之後雖然能將泡泡煮出,但是仍然還會很黏,焯水之後接著再過一遍水麵條就不會那麼的粘,所以這兩步是缺一不可的,必須都要進行,不然會達不到效果的。
小編最後在總結一下:下麵條時熱水下鍋,然後進行焯水,直到鍋裡煮出大量的泡泡的時候再進行過水,這兩步進行完之後麵條就不再那麼粘稠,最後就放點調味品,調製味道,均勻的攪拌後這樣一道美味的麵條就做好了。
朋友們在煮麵條的時候一定要進行這兩步,只有這樣做出來的麵條才會好吃,你學會了嗎?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