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百貨的涼蓆、燕豐商場的副食……北京老百貨如何「倚老賣老」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對於老牌百貨店來說,今年註定不平凡。3月,位於西長安街的29歲的長安商場清倉閉店改造;6月,27歲的賽特購物中心閉店;8月8日,年近古稀、曾數次轉型均告敗的天橋百貨將開啟第二次拍賣,這次3.81億元的起拍價比起6月份流拍的4.48億元起拍價降低了15%,未來的天橋百貨何去何從還是個謎。

不過,北京仍然有一些老百貨店自帶流量,成為區域百貨的亮點。還有一些能夠堅挺下來的老牌百貨店也正在積極尋求轉型之路:近日,在繁華的東大橋商圈屹立了26年的藍島大廈正在出清,今年內將大規模改造;目前,20歲的甘家口百貨也在出清準備改造升級。

【60年歷史】

這裡買涼蓆排大隊——新街口百貨

北京炎熱的氣溫照例又帶火了一家老商場。7月29日上午,新街口百貨地下一層電梯門剛一打開,記者就看見排著長隊的人群。「就是為了買這裡的竹纖維涼蓆。」從小紅門坐地鐵專程而來的張阿姨老兩口扯了一床雙人涼蓆後,正在排隊等候縫邊。「縫邊是店裡提供的免費服務。」張阿姨告訴記者,比起外面其他地方,這裡的竹纖維涼蓆質量好,又是國有商場,信譽度高。

「今年6月份我就在這裡買了一床竹纖維涼蓆,滑溜,不粘身,這天熱用著更舒服。孩子看著好,就在網上也買了,結果質量沒這裡的好,這不我就過來給兒子再買一床」,正在排隊的李大媽這樣告訴記者。記者注意到,6名縫邊的工作人員正馬不停蹄地忙碌著。

「每天這裡都排大隊,有的還是專門從通州、大興趕過來買竹纖維涼蓆的,一天能賣出100多床,可以說是這季節商場賣得最好的產品,用過的老顧客都讚不絕口。」商場裡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新街口百貨的定位主要就是為中老年人服務,穿的用的都符合老人的需求。」

始建於1959年的新街口百貨,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京城最熱鬧的百貨商場之一。作為一家傳統老百貨企業,如今這家企業仍然是國有控股企業。的確如上述工作人員所言,記者注意到,顧客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即便是身材比較胖的老人,在這裡都能找到特定加肥加大版服裝,還可以為中老年顧客提供私人定製內衣服務;至於女款鞋子,大到41碼也有銷售。

(1995年1月24日,春節期間,新街口百貨商場從各地組織了7000多種、價值5000萬元的商品供應首都節日市場,給人們送去新春喜慶。作者:翟偉)

記者還注意到,新街口百貨保留著成卷布料丈量著賣的傳統,只見售貨員熟練地量好尺寸,兩手一撕,刺啦一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聽到這一聲,童年的記憶似乎一下子找回來了。而據了解,商場的針織櫃檯,算是如今北京布料最齊全的所在。

要說新街口百貨是中老年人商場真是一點都不為過,商場裡還有老式暖水瓶、搪瓷缸、雞毛撣等各種生活日用品;還提供包括服裝修改、毛衣織補、鐘錶維修、免費提供輪椅等服務。

「我是專門到這裡來給孫子做棉被的。」家住北五環外的張奶奶也是一大早專門來到新街口百貨,她告訴記者,孩子大學裡的床上用品是化纖的,孩子睡了過敏,而新街口百貨的老棉被是最有名的,自己用的就是在這裡買的,非常舒服,所以假期就想著給孩子定製一套。

【27年歷史】

枇杷烤鴨檔口得拿號——燕豐商場

「這是一家老牌的國營商場,比我歲數都大,小時候跟爺爺奶奶經常來這裡,如今這裡一點兒都沒變。生活中你想要的幾乎沒有買不到的,前幾天廚房頂燈的回型燈管哪都沒有,就是在這買到的。」家住西壩河附近的李先生提及家門口的燕豐商場這樣告訴記者,「售貨員還是那身傳統的服裝,老舊的價籤,老式的櫥窗貨架,逛起來很有懷舊感覺。」

記者一進門就發現,與當下眾多百貨商場一層主要銷售化妝品不同的是,這裡幾乎全都是吃的,好幾名年輕女孩正站著吃1.5元一串的麻辣燙。「專程來吃的」,一位姑娘告訴記者,自己在附近上班,經常和同事步行到這裡,臨走還會順帶買一大堆燒餅、蛋糕等食品,尤其是旁邊的上海枇杷烤鴨是必買的。「我們這裡副食品是最有名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麻辣燙隔壁的烤鴨檔口已經有很多顧客排隊,檔口貼著一張紙,上面寫著「買鴨請拿號,每號一隻,多買多拿號」。「住在燕豐商場周邊的居民,沒吃過他家鴨子的應該不多。」家住附近的孫女士告訴記者,這烤鴨檔口開了十幾年了,好吃不貴,有時排隊要等半個小時,所以要拿號,「半隻才17元,多實惠。」

這裡現場製作的還有燒餅、蛋糕、豆腐,除此之外,北京稻香村、六必居等老字號也一應俱全,還有蔬菜水果海鮮牛羊肉……二層除了服裝鞋帽外,還有毛線、搪瓷日雜品等,小到針頭線腦兒,大到自行車等零配件在這裡都能買到。飯點時也可以到3層能容納三四百人同時就餐的美食城品嘗下這裡的各式快餐美食。

「老商場的好處就是買啥都有,當然還有更多的回憶。」李先生告訴記者,這裡有小時候奶奶給自己驅趕蚊蟲用的大蒲扇,還有父母經常用的搓衣板……

與國展家樂福、天虹商場毗鄰,已有27年歷史的燕豐商場卻始終人氣不減,一位網友的點評很有代表性:「經營者太有才了,抓住了實體的一個空白,附近居民因為便利和情懷,始終買帳!」

【20年歷史】

雖然盈利也正謀求變革——甘家口百貨

位於西二環和三環之間的甘家口百貨1999年開業,2014年被翠微股份收購。

「小的時候爸媽帶我來買球鞋,買糖果、糕點,現在都還記得那個畫面,顧客熙熙攘攘的。」家住附近小區的劉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甘家口百貨肯定沒有當下一些高檔百貨那樣奢華,但是仍然保留著老北京商場文化的味道,一般生活吃喝穿用的在這裡基本都能得到解決,還有照相館、藥店、洗衣房等。

記者近日來到這家有20年歷史的老百貨店,商場有地下停車場,給購物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傍晚時分,地下一層超市裡,顧客明顯比白天多了不少,蔬菜水果看上去非常新鮮,品質也很好,價格比一般菜市場要貴一些。「但是物有所值」,一位購買大桃的阿姨這樣告訴記者。

從誕生之際就定位為「社區型」商業中心的甘家口百貨,實際上是「百貨+超市+多功能服務」的綜合性百貨零售業態,「便利性」是商場最為看重的。商場整體還是老百貨的格局,服裝區並沒有年輕時尚的潮牌。3樓有一個兒童遊樂中心,5樓還有偌大的兒童玩具銷售區,倒是能夠吸引周邊居住的年輕父母帶著孩子到這裡打卡。另外,除了地下一層超市邊有主食廚房和中式快餐店外,整個6層全部開闢為美食城,十幾家當紅餐飲品牌能吸引不少客流,連周邊年輕上班族也把這裡當做午餐食堂。

不過,記者發現商場各樓層都在出清,「低至3折」的巨幅海報就掛在商場外,同時還有顯著的「改裝升級,全場清倉」字樣。這也是今年7月份,繼藍島大廈清倉準備重整升級後,又一家區域性商場要改裝升級。

甘家口百貨多名售貨人員向記者表示,目前聽到的消息是10月份左右商場開始重新裝修,閉店兩個月再重新開張,「但還沒正式通知」。

在北京華堂商場多個門店、百盛東四環店等紛紛因虧損關張的當下,記者查閱翠微股份年報發現,甘家口百貨近年來均為盈利狀態,譬如2018年淨利潤1832萬,不過比起2014年其被翠微股份收購時3000多萬的利潤相比,已是下滑近半,這或許也是甘家口百貨此次改裝升級的重要原因所在。

社區百貨必須緊緊抓住「生活」——專家說法

「從美國的梅西百貨、英國的瑪莎百貨再到日本一些著名的百貨以及中國的百貨店,都在不斷關店,這些都是必然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像新街口百貨、燕豐商場等,為何還能經營下去,是因為企業改制,員工大大減少,運營成本降低,商場聚焦小而專的特色。」如今這些老百貨變成了一個個小型服務站點,不再是綜合百貨店了。

「和藍島大廈一樣,甘家口百貨如今終於走出轉型的一步,這也說明無論有多大的難度,必須要去嘗試和探索。」賴陽說,天橋百貨更是如此,周邊有大量的居民區,周圍商業設施又非常有限,那麼其完全可以重新開始規劃,放棄過去低端的餐飲大排檔、低端的百貨商品零售,方向依然是社區生活中心。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攝影:胡笑紅

監製|蘇越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新街口百貨的老傳統、燕豐商場的情懷……看北京這些老百貨的生意經
    3月,位於西長安街的29歲的長安商場清倉閉店改造;6月,27歲的賽特購物中心閉店; 8月8日,年近古稀、曾數次轉型均告敗的天橋百貨將開啟第二次拍賣,這次3.81億元的起拍價比起6月份流拍的4.48億元起拍價降低了15%,未來的天橋百貨何去何從還是個謎。不過,北京仍然有一些老百貨店自帶流量,成為區域百貨的亮點。
  • 北京海澱區甘家口大廈已經開始清倉:老百貨商場很可能一去不復返
    甘家口大廈作為老百貨商場可能不復存在,而要成為一個社區商業中心,這其實是一種經營上的「退化」。北京海澱區甘家口大廈在地圖的位置如下所示。北京海澱區甘家口大廈已經開始清倉甘家口大廈所在的地方原本是北京市海澱區的甘家口副食商場,在20年前它還是一座2層的小樓,經過升級改造之後形成了目前的甘家口大廈。
  • 西安國營老商場「倚老賣老」 64載堅守歲月待客來
    黨田野 攝中新網西安12月6日電 題:西安國營老商場「倚老賣老」64載堅守歲月待客來作者 黨田野 張一辰掀開厚重的棉門帘,64歲的姚芳像往常一樣走進鹹寧路百貨商場。在這家與自己「同歲」的國營商場裡,姚芳幫母親買過頂針,為兒女買過糕點副食,這次她想買幾盒鬱美淨面霜,寄給在外求學的孫女。「我們曾經用的那些『國貨』,在很多商店現在都看不到了,只有這裡才能買到。」姚芳告訴記者,經常逛老店買老貨,並不代表自己過時,她只是更喜歡這種懷舊的感覺。圖為顧客正在挑選商品。
  • 北京又一家老百貨迎來轉型:甘家口百貨商場承載了我年少許多回憶
    【春明敘舊】近日看到一條新聞:繼長安商場、賽特、藍島大廈等老牌百貨商場紛紛宣布改造升級後,京城又一家老百貨迎來轉型——有著近20年經營歷史的甘家口大廈啟動升級計劃。據說,轉型後的甘家口大廈「將朝著打造社區生活中心,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的方向發展」。
  • 拼不過超市 北京國營老百貨會城門商場將關門
    儲藏了幾代人生活回憶的62歲的會城門商場,迫於經營壓力,將於11月底和老街坊們告別。北京的國營老百貨商場又將減少一家。  走訪  街坊忙囤貨 買30件秋衣秋褲  會城門商場位於海澱區北蜂窩路16-1號,歷經多年風雨,門口招牌的背板都已經褪色,和「鄰居」們光鮮的門臉兒形成鮮明對比。
  • 北京西單商場開始為期三年的第三次改造:市中心老百貨要再造輝煌
    2019年7月中旬,北京市西單商場宣布了進入三年的改造期,這也是西單商場的第三次全面的改造。其目標也非常簡單,北京市中心的老百貨要再造輝煌。從北京西單商場改造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傳統的百貨面對著巨大的壓力,而整體的商場(包括百貨、購物中心)又受到了網購的壓力。北京西單商場改造計劃長達三年,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瞬息萬變,整體的改造計劃也有很多的變數。下面就是北京西單商場附近的地圖。
  • 北京天橋百貨流拍背後:壓垮老牌百貨商場的究竟是什麼?
    作為全國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的天橋百貨因借款合同糾紛被拍賣,起拍價4.48億元,但卻遭遇流拍。在72小時的網上拍賣過程中,5415個人「圍觀」了標的,72個人「關注」了標的,但無人出價。事實上,天橋百貨的情況並非孤例。因為設計建造時間較早,很多百貨商場沒有配建地上和地下停車位,也沒有為電影業等業態預留空間,使得轉型發展缺少硬體條件支撐。加之城市中心區人口老化和外遷,周邊社區消費購買力下降,進一步導致外部市場環境不佳。不同城市,百貨業之間的競爭模式是不一樣的。
  • 北京:新街口商圈大商場人氣有點淡
    緊鄰新華百貨的星街坊購物中心打出開業旗號,但記者昨日在商場內發現,只有4家商戶開張營業。星街坊購物中心招商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場還未完成招商工作。在天美時尚名店經營不佳,萬特購物中心招商不足數次推遲開業的情況下,升級改造中的新街口商圈未能有效依靠這些大型商場賺取人氣。
  • 北京長安街沿線老百貨集體「變臉」
    受限於體量和空間格局,老百貨轉型購物中心難度不小,因此「商改寫」成為不少老百貨的首選。位於三裡屯的太平洋百貨關張後,也被改造為盈科中心新增的辦公區。 記者走訪看到,盈科中心二層以上全為辦公空間,一層主打咖啡廳和銀行等業態,地下一層提供餐飲、健身、超市等商業配套,有地下通道直通團結湖地鐵站。
  • 北京一批商場今年將大變樣 復興商業城、新街口百貨都要換活法
    1月18日北辰亞運村店關張引導這類非商業區的百貨大樓單體轉型,勢在必行!天虹百貨、新街口百貨、王府井購物中心(右安門店)……在西城,10多家大型百貨商場將分批轉型,成為社區型購物中心。區商務部門將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近年來,大悅城、天街購物中心等大型的商業綜合體在城市裡興起,因為兼容了時尚購物、餐飲、文創、休閒、娛樂等多種業態而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 老百貨商場裡有情懷
    走進位於西安市鹹寧中路的鹹寧商場,時光仿佛一下回到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木製貨架、玻璃櫃檯、花花綠綠的布匹、老花鏡、棒棒擦臉油……這些在其他商場早已銷聲匿跡的物件,在這裡卻能找到。
  • 南京新街口地下商圈北擴 接通中央商場、大洋百貨等
    南京新街口的地下交通繼續北擴,將穿過長江路把德基和凱潤金城的地下空間串聯以來。長江路過街通道人防工程設計方案正在南京市規劃局進行批前公示,以後市民在新街口地下商圈逛街將能走的更遠了。南京新街口地下交通四通八達,以新街口地鐵站的地下轉盤為中心,向南可到中央商場、大洋百貨(需求面積:25000-40000平方米),向北可到德基廣場、金陵飯店,東面連著新百商場,西面一直連通到金鷹和金輪廣場。
  • 北京中軸線的天橋百貨商場:將於8月底進行改造,方案尚未確定
    2019年6月,經營六十六年的北京市天橋百貨商場已經只剩下兩層半還在營業,這個商場將於將於8月底進行改造,但是方案尚未確定。天橋百貨商場位於北京市中軸線的西側,在行政區劃上面屬於北京市西城區,它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商場,曾經是北京中軸線上面的標誌。
  • 妖精的口袋入駐南京新街口百貨 網際網路IP品牌與實體商場碰撞
    妖精的口袋入駐南京新街口百貨 網際網路IP品牌與實體商場碰撞來源:聯商網2018-11-12 18:1111月9日,妖精的口袋正式入駐南京新街口百貨。從「新零售」風口「下凡」到新街口百貨,是網際網路IP品牌與傳統零售渠道的碰撞。南京新百位於南京市中心最繁華地段新街口廣場,是中國十大百貨商店之一和南京市第一家商業企業股票上市公司。妖精的口袋入駐南京新百,將創領雙方的流量雙贏新局勢。
  • 漢光百貨、貴友大廈……長安街沿線多家傳統百貨正謀新生
    北京消費活力潛力透視系列報導——百貨突圍——如何在網購大潮中重獲新生?夜幕降臨,建國路87號燈火輝煌,外企白領王琳和好友穿越奢侈品「叢林」,走進四層角落的一間書店,用書籍和甜品慰藉一天的疲憊。她們身處的SKP商場,是2018年銷售創下135億元新高的全國「百貨之王」。但從這裡一路向西,長安街沿線多家傳統百貨都在經歷轉型之痛。如何在網購大潮中重獲新生?不斷調整業態的王府井百貨大樓、漢光百貨、貴友大廈等京城老百貨都在各自探尋著突圍之路。
  • 搪瓷盆、毛衣針、雞毛撣子、大碼鞋,到這間老商場來淘寶
    由親和的「新姐」真人出鏡,說紡織,聊涼蓆,談被面,教你在購物時怎麼選更專業,怎麼買更實惠。對於商場推出的當季主打商品,「新姐」也會及時地在小程序裡給予介紹,並有在線客服提供幫助。同時,商場小程序裡還可以直接下單購買,更加便捷。
  • 南京新街口商圈百貨競爭格局分析
    新街口商圈為南京市卞導核心商圈。南京市當前形成了以新街口為主導,湖南路、中央門、夫子廟為輔的四大商圈。新街口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佔整個南京市的比重維持在16%-20%在街區不足1平方公裡的範圍內,商貿商務而積達160多力一平米,石集了諸如金鷹、德基、新百、中央商場、大洋等目前南京市主流百貨商。  未來新街口商圈競爭主角將山金鷹、德基、新百、大洋等扮演。
  • 北京最後一家老百貨商店
    小北拍攝而引領這波「復古」之風的,便是位於西城區永安路的國營老百貨——永安路百貨商場。小北拍攝永安路百貨商場開業於1958年1月1日,走到今天,已經走過了一個甲子。彼時天安門廣場,為迎接國慶十周年典禮,騰退的部分老居民就搬到了永安路北新建的小區,永安路商場即是便民配套設施。
  • 實探南山海雅繽紛廣場:16年老百貨如何轉型購物中心?
    空置率上升、招商難度增大;百貨超市、零售連鎖品牌「關店潮」頻起,面對此形勢,購物中心們紛紛開啟調整。在深圳,諸如花園城中心、南山海雅繽紛廣場、福田COCOPark、怡景中心城、萬象城等深圳的「老一代」購物中心、百貨商場紛紛進行了相關調整,有的是對品牌業態的微調,有的乾脆更名重新出發。那麼,在這一輪調整中,購物中心們都是如何做的,這背後的思路是什麼,目前效果又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