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新冠疫情下2020年韓國進口食品主要政策變化

2020-12-12 食品夥伴網

  韓國

食品藥品安全

部(MFDS)通常每年會為駐韓外國使館人員舉行2次

進口食品

政策說明會,介紹2020年進口食品安全政策相關變化,然而,由於受新冠

疫情

影響,韓國首次以文件形式取代了面對面會議,MFDS於今年7月向駐韓外國使館發布了「2020年進口食品主要政策介紹及協助要求」文件。那麼,2020年韓國進口食品主要政策都有哪些變化及要求?

食品夥伴網

國際標法部對文件的內容進行了的梳理,以供大家參考,主要涉及以下五大方面的內容。

 

  1. 進口食品特別法主要修訂事項。

 

  (1) 《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別法》修訂事項(2020年4月7日公布,2021年7月1日實施)

 

  新制定進口食品HACCP相關規定。將遵守《食品衛生法》規定的食品安全管理認證的境外生產企業認證為進口食品HACCP體系適用企業,認證的有效期為3年,泡菜產品必須獲得HACCP認證才可進口,韓國擬於2021年10月1日對泡菜實施HACCP認證。

 

  (2) 《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別法實施規則》修訂事項(2020年3月31日公布,2021年3月31日實施)

 

  僅優秀進口企業、境外優秀生產企業登記者變更保健食品的主要配料的配比時,才進行變更登記。對於申報的境外生產企業、地址、產品名稱、用途與事實不符的情況,減少停業處分及減輕未指定特殊管理經營者的處罰。進口食品必須與玩具等分開包裝,明確規定了不合格產品的退運、消費期限為1年(2020.3.13實施)。

 

  另外,實施規則制定了停止(或解除停止)進口境外生產企業信息公開規定相關信息公開的範圍及時間。韓國將在MFDS官網連續3個月以上公開境外生產企業名稱、地址、生產國、採取停止進口措施時間、解除時間、停止或解除進口原因(2020年6月4日實施)。

 

  (3) 《進口食品安全管理特別法實施規則》修改進展

 

  放寬酒類統一公司統一產品要求,由當前的葡萄酒擴大至酒類;明確規定檢出有害物質的進口食品通過精密檢查的期限為2年。

 

  2. 畜產品加工品出口衛生證明提交介紹

 

  畜產品進口申報時,需要向韓國官方提交衛生證明,對於出口衛生證明格式,目前有60個國家未與韓國達成協議,中國(包括香港)仍無乳製品衛生證明,韓國官方在文件中隨附了2個標準樣式供出口國參考,並且已於6月向協議國發送了請求協助的文件。

 

  3. 境外生產企業登記確認要求

 

  韓國要求所有輸韓生產企業必須在進口申報前進行境外生產企業登記,申請時需要企業填寫登記申請書或確認工廠信息的文件,但因境外生產企業現場審核結果存在與事實不符,或持續發生虛假登記而被取消登記的情況,並且確認工廠登記文件每個國家發證機構、內容等不同,在登記業務方面存在較多困難,因此,MFDS按照已登記境外生產企業數量,要求排名前20位的國家提供其國家籤發的生產企業登記(許可、申報)證樣式,針對特定國家提供工廠登記證以辨別真假。其中,中國是韓國境外生產企業登記數量最多的國家。

 

  4.  進口通關階段檢查修改事項及出口衛生證明提交介紹

 

  (1) 進口申報提交材料暫時認可原件掃描件

 

  全球因受新冠疫情影響,空運、港口等物流不順暢,為防止進口衛生證明原件送達延誤而導致通關延誤等問題,韓國允許普通食品在2020年7月31日前可暫時提交申報文件原件掃描件。

 

  (2) 進口階段檢查相關修改事項

 

  a.將首次精密檢查的農藥檢查項目由58種調整為65種,調整情況如下表所示:

調整情況 農藥名稱 調整原因
增加10種 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多菌靈(Carbendazim)、噻菌靈(Thiabendazole)、噻蟲胺(Clothianidin)、苯醚甲環唑(Difenoconazole)、噠蟎靈(Pyridaben)、吡蟲啉(Imidacloprid)、增效醚(Piperonyl butoxide)、唑蟲醯胺(Tolfenpyrad)、除蟲脲(Diflubenzuron)。

-存在不合格情況

-5年檢出5次以上

刪除3種 刪除的農藥:甲基對硫磷(Parathion-Methyl)、氟菌唑(Triflumizole)、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

-無不合格情況

-5年檢出在5次以下

      b.調整文件檢查對象品類(刪除4種增加8種),如下表所示:

調整情況

類別

產品(國家)

原因

刪除(4種)

農林產品

1.胡蘿蔔(中國)
2.牛油果(美國)
3.大蔥(中國)

存在不合格情況

加工食品

啤酒(美國)

 

增加(8種)

農林產品

牛蒡(中國)

 

加工食品

1. 改良醬曲(中國)
2.糊精(中國)
3.啤酒(愛爾蘭、英國、中國、捷克、菲律賓)
4.糖稀(中國)

5.烘焙咖啡(馬來西亞、西班牙)

6.魚漿(印度)

7.威士忌(美國)

-5年內檢查500件以上無不合格記錄

  5. 要求協助海外直購食品的安全管理

 

  韓國對於通過網絡直購的食品進行抽檢,以確認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物,要求海關在通關階段限制通關並公開網站相關信息,通過檢查和宣傳對海外直購食品進行安全管理,同時希望各國共享海外直購管理情況及產品相關信息。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韓國分別從體系認證、企業註冊登記、進口申報提交文件等方面,對進口食品相關政策進行了調整,確保進口食品能快速通關的同時,加強進口食品的安全管理,食品夥伴網國際標法部提醒輸韓企業及監管部門及時了解韓國最新政策變化,以確保輸韓貿易順利開展。

      本文為食品夥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原創文章,轉載請與我們聯繫。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諮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註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籤審核及合規諮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韓國發布2020年下半年變化的食品主要安全政策
    食品夥伴網訊 6月28日,據韓媒報導,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布了「2020年下半年變化的食品主要政策」。其中,與食品相關的主要安全政策的推進日程及主要內容如下表所示: 日程
  • 韓國發布2019年下半年變化的食品主要安全政策
    食品夥伴網訊 為了加強與國民健康直接相關的安全管理,將規章制度合理化,6月25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MFDS)發布了「2019年下半年變化的食品、醫藥品主要政策」。其中,與食品相關的主要安全政策的推進日程及主要內容如下表所示: 日程 政策
  • 「聚光燈」下的冷鏈物流,那麼進口冷凍食品為何發現新冠病毒?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並防」,切實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今年6月以來,多省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安全風險增大。國內海鮮還能吃嗎?
  •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韓國食品產業協會建議政府採取進口原料快速通關...
    食品夥伴網訊 3月16日,據韓媒報導,隨著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擴散,韓國國內食品行業因其他各國加強了通關流程管理而產生了原料供應問題,產品進出口方面出現困難。對此,韓國食品產業協會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議:   △原料進口快速通關 △改善原料的供求狀況,確保庫存穩定 △替代緊急原料時,推遲原產地標示的變更 △穩定供應衛生用品 △解決因採取工廠關閉措施而臨時未進行產品生產申報及自行隔離人員的最低基本工資等食品行業的困難事項。
  • 2020年上半年回顧:中國在新冠疫情下快速變化的豬肉進口市場
    艾格農業第1644期繼2019年的上升趨勢之後,中國的豬肉進口市場在2020年上半年有所上漲。儘管COVID-19大流行的蔓延以及隨後豬肉需求疲軟,尤其是在食品服務行業,中國仍進口了2,074,128噸豬肉和656,344噸豬肉今年1月至6月,內臟總量分別同比增長153.3%和33.2%。
  • ...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韓國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
    一、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2020年10月9日,新加坡食品局(SFA)發布消息,批准從德國進口牛肉及其製品。10月15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表消息稱:10月19日~10月27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將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
  • 既然明知進口冷鏈食品攜帶新冠病毒,為什麼不能停止進口
    進入12月份,短短13天,我國6地報告新增本土新冠病例,經分析主要來自冷鏈食品相關人員或外國輸入人員,已經形成了點狀多發的局面。已經報告的地區有,新疆吐魯番市、內蒙古滿洲裡市、黑龍江省東寧市、黑龍江省綏芬河市、四川省成都市、山東省膠州市等6個地區。
  • 冷鏈進口食品,為何頻繁查出攜帶新冠病毒?
    眼看2020年還有幾十天就要結束,然而持續一年的「新冠疫情」始終還未消失。 但事實上,不僅僅是新冠病毒,很多病毒都十分耐冷而不耐熱,不少病毒可以在4℃的冷藏室環境下保存一個月,在冷凍條件可以保存數年,在超低溫的條件下可以穩定存活。
  • 2020年新冠疫情對歐洲航空業的影響
    疫情對航班量的影響   2020年歐洲總航班量約500萬班次,較2019年較少了610萬,減少了55%。2020年1月、2月航班量與2019年同期基本相同,但3月份航班量出現急劇下降,因為各國開始實施邊檢封鎖政策,當月的航班量為2019年水平的-86.1%(日均航班4202架次)。
  • 冷凍食品多地檢出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食用冷凍食品才放心?
    11月18日,湖北武漢: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11月21日,廣東東莞:進口冷鏈食品常態化監測檢出2份樣本陽性。 疫情暴發以來,涉疫冷鏈食品包括凍帶魚、凍蝦、凍牛肉、凍豬肉、凍豬肘、凍雞翅等。
  • 進口冷鏈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但為什麼進口冷貨不能一關了之
    在今年上半年本土新冠病例清零後,我國較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本土新增病例,但後來北京、青島、大連、天津、上海等地相繼發生了小範圍疫情,疫情的源頭集中到了進口冷鏈上,尤其是人們日常食用的肉類食品。既然進口貨物已經被汙染,那我們直接關掉進口,不就一了百了嗎?
  • 牛肉、巴沙魚片、帝王蟹,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又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武漢在巴西進口冷凍牛肉、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未流入市場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
  • 全球抗擊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與新冠病毒共存...
    通過種種努力,東京克服ICU病床的嚴重不足,勉強地熬過了疫情第1波的襲擊。但是隨著秋冬之際新冠疫情大流行第2波的到來,ICU病床不足的問題將重新浮出水面,成為疫情高峰期能否避免醫療系統崩潰的一大關鍵。為了緩解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的病床緊張,各國採取的措施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美國甚至派遣海軍的醫療船馳援疫區 ,韓國更是將「緊急進口醫院」當成一種新的選項。
  • 進出口食品一周(2020.12.28-2021.1.1)看點|2020年12月輸日食品...
    一、國外進出口政策措施馬來西亞星報報導,泰國新冠疫情爆發數日後,寮國政府部門擔心海產品遭病毒汙染,宣布從12月24日起暫停暫停泰國海產品進口。12月28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根據文件檢查結果發布進口食品等進口檢查指示。
  • 韓國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
    2020年10月15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表消息稱:10月19日~10月27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將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檢查產品及檢查項目如下表所示: (僅限棒狀餅乾) 細菌數(僅限密封產品,發酵產品及含有乳酸菌的產品除外)、酸價(油炸、油處理食品
  • 進出口食品一周(3.30-4.3)看點|2020年3月中國出口韓國食品違反...
    為監控各國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各國對動物源性產品、穀物產品及其他類別食品所採取的措施,俄羅斯聯邦獸醫與植物檢疫監督局局向俄羅斯貿易代表團提交了匯總各國進出口貿易限令的申請。  2020年3月27日,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藥生食輸發0327第1號通知,根據迄今為止的檢查結果,解除對中國產生食用煮螃蟹的監控檢查。
  • 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下多方通力...
    新冠疫情下中國對外貿易行業該如何化挑戰為機遇?2020年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舉國上下共同抗擊疫情,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採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國際衛生條例》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 厄瓜多蝦外包裝檢出新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麼?如何確保安全?
    從進口三文魚到凍南美白蝦,涉及進口冷凍食品的新冠病毒事件頻發,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安全食用嗎?我國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厄瓜多凍南美白蝦為何中招?畢克新介紹,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監測。
  • 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會限制國際正常貿易?海關總署...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7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關信息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海關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等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預防新冠病毒從進口冷鏈食品渠道傳入風險的重要舉措,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WTO/SPS)有關規定,國內法律依據充分。這是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而採取的必要措施,不影響國際正常貿易的開展。
  • ...擁抱後疫情時代食品安全與健康的新未來——2020年國際食品安全...
    食品夥伴網訊 在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2020年我國食品行業恰逢工業化、現代化歷史機遇。站在新的歷史方位,迎來以「大規模、大業態、大市場、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為特徵的「大食品」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