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如果孩子有這三種表現,說明父母沒白辛苦,建議收藏

2020-12-20 乘乘談娛樂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育兒有招#

文丨合格父母

導語

一般來說,人的能力受到先天基因與後天教育共同影響。相對來說,後天環境與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為關鍵,不過,也有很多人說,孩子從小見大,三歲知老,也就是說,如果小孩子有以下幾種跡象,那麼孩子長大後,更有可能成為優秀的人,老人也常說,如果孩子有以下的特點,說明你把孩子培養得非常好,是個稱職的父母,要恭喜你們。

那麼,什麼是好的品質呢?我認為,孝順善良,樂觀積極,勇於戰勝困難,不怕失敗,這些都是我們成功的必然因素之一。可能有人認為,小孩子年齡小,現在有一些壞習慣沒有什麼大礙,長大後改正了就好,可是,如果我們在他們小時候,就能夠給孩子傳輸正確的概念,給他培養一個好的環境,讓孩子在充滿愛、充滿正面教育的引導之下成長,他就會樹立正確的三觀,長大之後不管在工作、生活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會一路順利,沒有阻礙。同時,他們的情商也會比較高,是聰明的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北大教授所說的是哪三種表現?

正文

一、孩子懂得「哄」父母

有個小孩子叫張華,他非常地關心父母,有一次拿熱水的時候,他不小心杯子摔了,熱水燙到了自己,媽媽趕緊過來給他處理傷口,很著急的樣子,男孩子雖然有一點疼,但還是忍著說,媽媽,你是不是擔心我,其實我不疼,只是不小心碰了一下而已,這話讓媽媽非常地感動,覺得自己的孩子很懂事,也很會吃苦。實際上,孩子是在哄父母,他怕父母擔心,不想給父母太多的壓力,如果不去哄媽媽的話,可能會讓父母覺得是自己沒有看好孩子。

其實,如果孩子在小時候就懂得,如何哄父母的話,不僅會讓孩子的父母開心,也有利於親子關係,同時,如果一個人在家庭裡,能夠做很好的溝通者,他在工作與生活當中,相對而言,也能更為順利,會更加有前途,也會獲得更多機會。

當然,這個能力並不容易培養,我們經常發現,有些人很擅長跟自己的朋友玩,跟自己的領導交流,但是卻偏偏不擅長與自己的父母交流,和父母相處起來總是感覺隔了一層距離,在這種情況下,父母不知道如何親近孩子,孩子也不知道如何與父母溝通,時間長了之後,隔閡就有了,實際上,雙方都非常的愛對方,只是缺少一個正確的溝通方式,那麼,如果孩子在家裡很好地哄父母,長大之後他一定非常擅長處理人際交往問題,既能夠促進家裡關係的和諧,也能夠讓大家覺得,這個孩子非常孝順、非常有責任心,這樣的人才能夠擔當大任。

二、孩子主動會做家務

著名演員蔡少芬,不僅和她的丈夫感情恩愛,而且還有可愛的女兒,她的女兒從小就非常擅長做家務,樣樣精通,不是那種嬌氣的性格,很多人都問,為什麼明明家裡不缺錢,也不缺保姆,還讓孩子去做家務呢?其實,從小時候鍛鍊孩子做家務,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好處

比方說,孩子通過做家務,可以參與到與父母的互動當中,能夠幫助提升他的人際溝通能力,提高他的情商,又比如說孩子只有參與了家務,才明白,原來媽媽在家裡是如此的辛苦,父母整天工作奔波以後,還要回家收拾衛生,為他們做飯,這個時候,他們就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柴米油鹽,是非常辛苦的,更能夠理解父母的不易,從而更有同理心,也能夠變得更加有責任感與擔當感,幫助父母,共同分擔家務事。

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從小時候開始,就可以讓他做一些簡單的任務,讓他參與到家庭當中,這樣他會覺得,自己是家庭的參與者,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更能夠了解父母的辛苦,更能夠去體察父母的關愛,家庭關係也會更加地和睦,所以,不能夠溺愛孩子,包容孩子,不讓孩子做任何勞動,這是不利於他成長的。

三、孩子從小不畏懼失敗

有個小朋友名字叫壯壯,在同學與老師的心目當中,這個孩子是一個膽子很小、還愛哭的男孩子,他的年齡也是班裡最小的,於是大家都認為,他沒有大氣候,沒有男子漢的氣概,可是,在畢業典禮上,他卻鼓起勇氣,挑戰參與一項活動,剛開始的時候,由於身高的問題,他沒有辦法成功,於是感到非常的沮喪,可是老師和同學都在鼓勵他,終於,在他的多次助跑之下,他一氣呵成,順利完成了此項活動,也贏得了大家的掌聲,通過這件事情,壯壯也更加明白,原來自己不是不可以,只要自己敢去嘗試,敢去努力,是可以實現的。

大家都知道,不管是學習、工作或者解決生活的問題,我們都需要打不倒的韌性,不忘初心,才能夠實現我們想要的結果,這些都需要付出與努力,而不是坐等天上掉餡餅或者坐等願望會自己實現。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會經歷這樣或那樣的失敗,小時候也是如此,但是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面對困難,能夠直面失敗,這是非常好的品質之一,這意味著,在將來或者明天,他也能夠接受更大的挑戰,最終戰勝生活的打磨,不斷磨練自己,修煉自己,遇到問題不輕易氣餒,這樣的人更加容易成功。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般情況下,如果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就有擔當意識,能夠主動觀察和注意父母的感受,這樣的人長大一般都會比較優秀,往往會很有出息,因為他們既有高情商,而且也知道關心別人,同時,如果小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堅持去解決,就說明他不輕易放棄,長大以後也能夠有所成就,我們都希望能夠培養這樣的孩子,上述的三種跡象,你家孩子有嗎?不過別擔心,只要父母用心,孩子一定會很優異的。

相關焦點

  • 睿智燈塔-如果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你把他撫養的很好
    生活中,如果孩子們有這些表現,證明父母把他撫養的很好,佔其中一條都值得開心。1、孩子懂得心疼父母雖然說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是不計較回報的。但是,如果有一個懂得心疼你的孩子,知冷知熱的體貼你,一定更能讓父母感受到幸福。
  • 北大教授:比不愛讀書更可怕的是,一個孩子不貪玩
    北大教授給新生的演講 社會學家、北大教授鄭也夫,月初給北大社會學系的新生做了一場演講,著重討論了興趣對人學習的影響。 興趣容易讓大家聯想到各種興趣班,但實際上興趣班和孩子自己真正的興趣,可能還是有差別的。
  • 北大教授魏坤琳分享育兒乾貨:家長如何用科學方法培養聰明孩子
    當然不是,在魏坤琳教授看來,讀書、學習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實際上是在潛移默化的「開發」著孩子的大腦。 其實,影響孩子聰明的因素有很多,魏坤琳教授教授的觀點中就有答案。
  • 北大教授:優秀孩子背後的好爸爸,原來這才是「拼爹」
    側面反映了孩子資質平庸,只能依靠爸爸的力量,然後有所成就。確切的說,是依靠父親的財力物力和人脈堆積出來的成就。只是在北大教授的演講中,大家對「拼爹」這個詞有了重新的認識。這位教授表示,其實這個社會很多優秀的孩子都在「拼爹」,而且是超過80%的孩子。
  • 如果9-10個月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發育很好,寶媽可以放寬心
    每一個新生命誕生,都會給家庭增添一份歡樂,當嬰兒出生那一刻起,就要擔起作為父母的責任,不管你有沒有養育子女的經驗,都需要馬上上崗,承擔養育孩子的義務,然而,養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父母操心的問題很多,尤其是在嬰兒時期。
  • 李玫瑾教授: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有這3種表現,長大多半智商高
    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夠乖乖聽話,如果攤上一個淘氣包孩子,父母們勢必要在教養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不過有教養經驗的過來人卻說,越是淘氣的孩子就越聰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身上的行為表現常常是天性使然,所以,就父母而言,如果能夠發現孩子身上的聰明之處,並且給予恰當的引導,那麼相信孩子的未來成長一定會更加茁壯。
  • 異性交往如果有這三種表現,說明關係不純潔,尤其是第一種!
    異性之間到底有沒有純友誼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們,有人會說當然有純友誼了,比如說從小玩到大的鄰居,從小就是一個班級的同學,也有人會很鄙視的說,怎麼可能會存在純友誼,別做夢了!想要知道將異性交往是不是純友誼,就看他們會不會有著三種表現,如果有就說明不純潔,尤其是第一種!
  • 哈佛大學教授:右腦發達的孩子常常有這三個特徵,是學霸的好苗子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想養出聰明孩子,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父母可以說沒少在寶寶大腦訓練方面發力。可很少有父母意識到,父母的這種訓練其實只是在做「無用功」。有數據表明,目前有超過95%的孩子做到了左腦的開發,而能做到右腦開發的孩子卻寥寥無幾,甚至有超過80%的父母都錯過了右腦發育的最佳時間。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孩子明明接受了大腦的訓練,卻和周圍人總是拉不開差距。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北大吳謝宇弒母案,天使與惡魔僅有一步之遙,這三種家庭要反思
    因此,子女對父母的行為很無奈,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變得如同父母那樣冷漠無情,對他人和社會毫不關心。一旦與父母產生大的矛盾,極少數子女也很容易與父母暴力對抗。回過頭看吳謝宇,他極有可能就是在第一種即「專制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一直受到來自母親的壓力,平時表現出唯唯諾諾,但是一旦產生大的糾紛,就很有可能與母親暴力對抗。
  • 李玫瑾:孩子做這2種奇怪動作,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誤解
    李玫瑾教授也和很多父母探討過孩子的行為舉止問題。 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有這2種奇怪的動作,其實反而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可千萬別誤解孩子。
  • 孩子說謊有五種表現,父母可用三種方法讓他「言必信,行必果」
    孩子說謊,家長一籌莫展的現象是很多父母都有經歷過的,這是一種比較常見普遍的現象,又是一個應該引起家長警惕的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事例,孩子說今天在學校挨了批評或者考試不及格,父母往往是不由分說的一通指責,而說謊卻常常能使孩子逃過父母的責罰。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
    李玫瑾教授曾表示:孩子的情商是直接受父母教育影響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那麼孩子就能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相反,如果父母沒能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孩子的情商必然不高。孩子情商不高的4種表現1.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我的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地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3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的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父母想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6歲之前最佳。
  • 「矮個子」男孩有這4種表現,說明是「晚長」,父母不必著急
    03有這4個表現的男孩,說明是「晚長」體質,父母不必著急1)變聲不明顯如果其他同齡人已經開始變聲,而自家男孩嗓音還跟小時候沒有太大區別,仍顯「稚嫩」,就不必太糾結,說明孩子發育還沒到時候。2)體毛沒有明顯增多進入青春期後,孩子體內的激素水平會出現大幅度變化,受其影響,體毛開始生長。如果你家男孩體毛並沒有明顯增多,皮膚光潔,說明是「晚發育」,骨骼生長也相應靠後。
  • 孩子有這幾個「古怪行為」,是大腦發育良好的表現,父母別去阻止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家長們的擔憂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到了孩子能自己玩耍的年齡,常常讓爸媽頭疼不已,這個階段你會發現孩子異常的淘氣,會額外消耗掉爸媽的體力,當你的孩子也出現些奇怪行為,先不要著急制止或指責他,寶寶的這些行為恰巧說明他腦子靈活又聰明。
  • 哈佛教授發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個特徵,他可能是一個天才
    天才與普通孩子的表現,家長很多時候是不能清晰分辨的,但是天才在某一方面會比其他孩子表現得好一些,細心一些,這時需要家長多關注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並積極培養。哈佛大學教授研究發現,孩子具有以下三個特徵,就需要父母格外注意啦,因為你的孩子很可能就是一個天才,下面我們來看看究竟是哪三個特徵。
  • 柴犬把你當「父母」,通常有這6種表現,你家中了幾個?
    柴犬很喜歡自己的主人,甚至把主人當成自己的父母。柴犬把你當父母,通常有這6種表現,你家中了幾個?1、將你的話奉為「聖旨」眾所周知,柴犬的脾氣比較倔強,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一般自己認定的事情,就算十頭牛都拉不回來,更不會「聽」人說。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有這3種奇怪反應,說明智商高,尤其第二種
    但是家長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關注點,那就是孩子的智商高低,因為培養出一個高智商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心願。李教授在一次相關的講座中直言:孩子的智商高低會通過他的日常表現出來,睡眠就是一個突破點。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仔細觀察、把握機會、及時培養。
  • 智商高的孩子,6歲前會有這5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每個父母都想自家孩子將來有出息,有成就,但孩子到底能不能有出息,也都是十幾年後的事,誰也說不好,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3歲看到老」,意思是從孩子3歲的性格特徵,就知道其長大後會不會有出息,北大教授:高智商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種表現,長大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