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鍛鍊項目中,遊泳堪稱最全面的運動,不僅對全身骨骼、關節、肌肉等起到作用,還能增強肺活量及身體免疫力。權威專家告訴你遊泳為什麼是好身體的「標配」運動,提醒你遊泳中的一些禁忌。
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中醫與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 李軍
中華醫學會黑龍江省骨科學會脊柱學組副組長 趙承斌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營養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子龍
我國著名腫瘤外科專家湯釗猷院士曾提出觀點:最好的抗癌運動就是遊泳。
他說:「我從60歲起堅持遊泳,現在雖已年過八十,但仍堅持隔天遊泳,每次30分鐘,自覺身體狀況還好,思路清晰。我覺得,適度遊泳可能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能還能調節內分泌。」
湯院士曾和研究生們進行了動物實驗,將人類肝癌「種」在小鼠身上,將患癌的小鼠分成3組。
第一組,不遊泳,60天便無法存活;
第二組,每天遊泳5到8分鐘,比「死亡組」多活了約10天;
第三組,每天遊泳16到32分鐘,有些老鼠都遊不動了,用小木棍撥動才肯遊,結果它們比「死亡組」還少活了約10天。
實驗證明,適度遊泳可以有效延長癌症生存期,而過度遊泳則適得其反。
湯釗猷援引了科研文獻發表的結果認為,適度遊泳可以提高體內的多巴胺水平,但過度遊泳則會降低多巴胺,因為多巴胺具有抑制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
在最近一檔電視節目中,世界遊泳冠軍傅園慧的爸爸談到送女兒學遊泳的初衷,是為了治療她的哮喘,沒想到歪打正著成了專業運動員,還得了世界冠軍。
傅爸爸提到,傅園慧兩三歲時被確診哮喘,醫生建議他讓孩子嘗試學遊泳,抱著遊泳健身治哮喘的目的,傅園慧開始了遊泳訓練。到第四個年頭,傅爸爸驚喜地發現,女兒的哮喘「治」好了,體質也變好了不少。
在臨床中,不少呼吸科專家在對患者的治療中都推薦遊泳運動,專家表示,遊泳很適合患哮喘的人,人在水中身體長時間處於水平位置,這能讓肺底部所堆積的黏液得以疏導。
但如果泳池內氯氣含量過高,反而可能誘發哮喘發作,遊泳前最好先了解泳池中氯氣的含量,並儘量選擇通風較好的室外泳池。
遊泳不受性別和年齡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參加這項運動,它對健康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5點:
遊泳時呼吸頻率要和動作有節奏地配合,迫使每次呼吸都吸得深一些,這就增強了肺組織的彈性和胸廓活動能力。
水的傳熱性約為同溫度空氣的28倍,因而在水中熱量散失比陸地快得多。
這必然大大促進體內代謝過程和營養物質的消化與吸收。長期堅持,可減輕體重。
此外,在同等時間的運動中,遊泳消耗的熱量也是相對較高的。
30分鐘各項運動消耗熱量表 | |||
運動項目 | 運動強度 | 66公斤男性 消耗熱量 (千卡) | 56公斤女性 消耗熱量 (千卡) |
步行 | 慢速 | 82.5 | 69.9 |
中速 | 115.5 | 98.1 | |
快速 | 132 | 111.9 | |
跑步 | 走跑結合 | 198 | 168 |
慢跑 | 231 | 195.9 | |
快跑 | 264 | 224.1 | |
自行車 | 12~16km/h | 132 | 111.9 |
籃球 | 一般 | 198 | 168 |
比賽 | 231 | 195.9 | |
羽毛球 | 一般 | 148.5 | 126 |
比賽 | 231 | 195.9 | |
足球 | 一般 | 231 | 195.9 |
比賽 | 330 | 279.9 | |
跳繩 | 慢速 | 264 | 224.1 |
中速 | 330 | 279.9 | |
遊泳 | 自由式,仰泳 | 264 | 224.1 |
蛙泳 | 330 | 279.9 | |
蝶泳 | 363 | 308.1 | |
伏地挺身 | 中 | 148.5 | 126 |
瑜伽 | 中 | 132 | 111.9 |
該表格數據來源於《中國居民營養膳食指南(2016)》
遊泳時,人平臥在水面上四肢力量推動人體前進,腰腹力量保持合理泳姿。
因此,遊泳可全面鍛鍊身體各部分肌肉,使體形勻稱,肌肉結實。
遊泳時由於冷水的刺激,使人對氣溫變化的適應性增強,人體免疫調節的能力也會提高。
長期進行遊泳鍛鍊,能促進腸蠕動,緩解腹脹,還可輔助治療便秘。
遊泳對心肺功能有很好的鍛鍊作用,還有助保持體型,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遊泳,盲目進行反而有損健康,甚至威脅生命。以下是不適宜遊泳的幾類人群:
患有肝炎、傳染性皮膚病、結膜炎、沙眼、足癬、肺氣腫、腸道傳染等疾病的患者,治癒前不適合遊泳,否則不但會加重自己的病情,還可能汙染遊泳池水,傳染他人。
皮膚有破損的人最好也不要遊泳,以防感染。
耳聾者不適合遊泳,因為他們中耳內調節平衡的器官會受到損傷,從而削弱身體平衡力,遊泳時易失衡溺水。
鼓膜穿孔者如果遊泳,水會經鼓膜的穿孔部位進入中耳腔,引起急性中耳炎。
患有婦科病時,往往自身生理狀態很差,免疫力低下,如果這個時候遊泳,池中細菌可能進入陰道,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導致其他疾病發生。
此外,建議處於月經期、孕期、產後2個月內的婦女也不要遊泳。
空腹遊泳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會因消耗過大而血糖過低,產生頭暈乏力等意外情況,嚴重者甚至會溺水。
飽腹遊泳也影響消化功能,可能產生胃痙攣、嘔吐、腹痛等情況。
酒後,人體中樞神經麻痺,心臟收縮功能降低,此時遊泳會產生噁心、頭暈、嘔吐等症狀。此外,酒後血管擴張,體溫迅速流失,能量消耗加快,易溺水。
遊泳時常會發生腿部抽筋,這是因為熱身沒做好,或遊的時間過長。
發生抽筋時若在淺水區可馬上站立並用力蹬腿,或用手把足趾往上掰,並按摩小腿。
如在深水區,可採取仰泳姿勢,儘量讓抽筋的腿放鬆,待稍有緩解時,儘快上岸,進一步緩解。
有些人在遊泳時會出現腹痛,這是因為水溫較低或腹部受涼所致。
入水前要用手按摩腹臍部數分鐘,用少量水擦胸、腹部及全身,以適應水溫,如在水中發生腹痛應立即上岸休息一會,腹痛會慢慢消失。
若遊泳時間過長,身體產生的熱量低於水中散去的熱,體溫調節功能遭到破壞,造成皮膚青紫、嘴唇發黑,身上起「雞皮疙瘩」,甚至抽筋。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遊泳者須立即上岸,擦乾身上的水,儘快穿好衣服。
遊泳時如果不小心嗆了水,不要慌張,調整好呼吸動作即可防止繼續嗆水。
有的人會出現頭暈、目眩、噁心等不良反應,甚至個別人還會突然暈倒。
在這種情況下,不要驚慌,應放鬆情緒,喝些糖水或吃些溫性食物等,即可得到緩解。
運動後身體尚未恢復正常狀態,不宜立即洗澡。
尤其是老年人或者身體肥胖者。遊完泳後如果馬上洗冷水澡,皮膚會受到刺激,使血管立即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同時機體抵抗能力降低。
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導致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所以應休息十分鐘再洗。
大量喝水會加重胃腸負擔,使胃液稀釋,影響對食物的消化;而喝水速度過快,會突然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可能出現心力衰竭、胸悶、腹脹等。
運動後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如果吸菸會使煙霧大量進入體內,因而更易受到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的傷害。
大家都在看
星巴克「貓爪杯」引發通宵排隊、多人打架,為這個杯子值得嗎?
小偷到吳京家盜竊?結果出人意料!警方發緊急提醒
「小哥哥,超酷!」
責編:翟巧紅 | 編輯:蔡靜
來源:生命時報 ID:LT0385
喜歡本文,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