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推進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資料庫建設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雲南省推進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資料庫建設
2015-04-29 15:18: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昆明4月29日電(趙曦)記者29日從雲南省民族宗教委獲悉,該省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資料庫建設日前全面啟動,預計今年底向社會公眾正式推出。

  雲南省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除漢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25個,16個民族跨境而居。

  雲南省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資料庫於2013年正式立項啟動。截至目前,已完成資源庫欄目設計規劃;入庫目錄編撰審定;項目實施機構;人員構成建立;資源數據管理系統和展示系統的設計論證;入庫數據標準擬定,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數據資源試採集等各項工作,預計今年6月進行試運行。

  資料庫在充分採集雲南省世居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民族藝術、民間文學、民族古籍、民族傳統科學、文物博物、文化遺產、民族體育、旅遊資源等民族文化數據資源基礎上,集圖(服飾、文物、風景、器物、村落等)、文(民族文獻、民族古籍等)、聲(音樂、民族語音等)、像(民族優秀影片、電視等)為一體,建成獨具雲南特色、統一存儲結構、多種媒體共存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載體。(完)

相關焦點

  • 雲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文化遺產巡展首站紅河開展
    ,旨在全面展示30餘年來全省開展少數民族古籍保護、普查、搶救、搜集、整理、翻譯、出版、研究等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示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版本價值的各民族古籍珍品和保護成果,充分挖掘博大精深的民族古籍文化資源,提高全社會對民族古籍文化遺產寶貴价值的認識,增強民族文化認同,堅定民族文化自信,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繼續蓬勃發展。
  • 「原創」雲南省少數民族整族脫貧攻堅實踐經驗
    精準設計:雲南省少數民族整族脫貧制度建設雲南省少數民族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制度建設頂層設計十分精準,聚焦「少數民族貧困」「邊境連片特困」和「深度貧困」現實,將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沿邊少數民族聚居區「興邊富民」行動計劃和深度貧困區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共同推進雲南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工作。
  • 省人民政府印發《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實施細則》
    本報訊 日前,據云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雲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實施細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實施細則》共十四條,從推動民族地區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加強民族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精準實施有效的產業政策,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民族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公共資源投入保障;組織開展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開發、推廣、交流、研究等;發揮邊境民族地區區位和人文資源優勢,推進沿邊開發開放;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
  • 建設「施工圖」更明晰!省政府印發《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
    雲南網訊(記者 陳曉波)《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條例》已於2019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加快民族地區電力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強農村電網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支持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開發利用當地能源資源。加強民族地區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網際網路骨幹網建設、城域網改造提升和光纖入戶工程,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推進數字鄉村工程建設,擴大農村寬帶網絡和移動通信網絡覆蓋面。
  • 「十三五」雲南省民族地區發展成果豐碩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發)  新華網昆明11月28日電(蘇怡璇)來自27日舉行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消息,「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從各方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  8個民族自治州實現三甲醫院全覆蓋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共獲得國家支持的民族地區衛生健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5個、民族地區衛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8.57億元、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249.73億元,用於全省特別是民族地區開展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疾病應急救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一系列衛生類項目。
  •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具有哪些特點?
    2009年,財政部會同國家民委以促進貧困民族地區經濟開發與民族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協調發展為目的開展了「保護與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試點工作,主要圍繞「特色產業培育、特色民居保護、特色文化發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這四個方面推進「少數民族特色試點村」的產業與文化融合發展。
  • 雲南省實施六大工程改善少數民族生產生活條件
    新華社昆明9月13日電(記者 伍曉陽)雲南省委和省政府近日發文提出,從現在起到2015年,雲南將規劃和實施興邊富民、人口較少民族地區扶持、特困民族地區扶持、散居民族地區扶持、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少數民族勞動者素質提高等6大工程,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雲南省近日出臺關於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文件。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②」雲南民族文化發展碩果纍纍 國家級...
    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時期,雲南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促進民族文化繁榮,加快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主要取得如下5個方面的成就:  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不斷完善。
  • 昆明3個村上榜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日前,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發布《關於擬命名第二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和首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小鎮名單的公示》。按照該公示,尋甸縣金所街道草海子社區額秧村等212個少數民族村寨擬命名為第二批「雲南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 雲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第二多
    掌上春城訊11月27日,「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省民族宗教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省紮實推進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所取得的各項成就。
  • 石柱:創新少數民族文化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近年來,石柱縣著力挖掘獨特民族文化基因,加大民族文化建設力度,激活了民族文化活動的創新力、民族文化傳播的影響力、民族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切實為全縣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賦能添彩。
  • 昆明市晉寧區哈尼村寨正式掛牌雲南省少數民族村寨
    央廣網昆明5月10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馮梅)5月8日,昆明市晉寧區夕陽彝族鄉在高粱地村委會小石板河村舉行雲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掛牌儀式。通過對村容村貌衛生環境的整治、哈尼文化特色村容形象的打造、特色產業項目的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開發及保護、村民素質的提升,成功打造成小石板河民族特色旅遊村。這幾年,小石板河的經濟、民族民俗文化傳承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曾多次成功舉辦哈尼長街宴活動,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在民族村寨中有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 我省民族文化強省建設成果豐碩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貴升) 12月24日,據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文化繁榮發展專題發布會消息,「十三五」期間,我省加快民族文化強省建設,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不斷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同時,構建了立體化文化交流傳播體系,生動展示七彩雲南美麗中國良好形象
  • 雲南有247個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11月27日,「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專題新聞發布會舉行。會上,省民族宗教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我省紮實推進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所取得的各項成就。
  • 雲南:非遺傳承讓少數民族文化更加光彩奪目
    從西南到東北,飛越大半個中國的雲南少數民族非遺文化又一次「走」了出去。「我們利用公共媒體、民族節日、文化遺產日、對外文化交流等各種機會,搭建平臺,積極推薦優秀民族傳統文化項目和傳承人參加宣傳展示,擴大了非遺文化的影響力,提高了知名度。」
  • 赴雲南省考察旅遊業發展的幾點啟示
    雲南是全國少數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全國55個少數民族,雲南有51個,其中傣族、白族和納西族等15個少數民族為雲南特有,各民族具有鮮明的民俗和文化,成為雲南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雲南省在少數民族文化挖掘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使其在與周邊廣西、貴州等省少數民族旅遊產品,既互補,又有極強的競爭力,特別是昆明《雲南印象》、麗江的《麗水金沙》、《印象麗江》和西雙版納的《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等大型少數民族歌舞節目的推出,成為雲南旅遊產品開發的一大亮點,更為雲南特色旅遊發展錦上添花。
  • 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參加怒江闊時節,有回家過節的溫暖!
    12月31日下午,州委副書記、州長李文輝在州行政中心會見了前來我州參加「中華一家親2017海峽兩岸各民族歡度怒江傈僳闊時文化旅遊節」的臺灣少數民族嘉賓代表。李文輝首先對代表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向代表團一行簡要介紹了我州的州情以及我州獨龍族、怒族、普米族、傈僳族四個世居民族的民族文化。
  • 孫豔玲代表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保護
    黑龍江日報5月25日訊 目前,我國一些少數民族文化面臨著民間工藝及手工技術逐漸失傳,部分少數民族地區的語言文字、民族歌舞等後繼乏人等問題。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孫豔玲呼籲,要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對此她提出建議。
  • 2020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會在昆召開
    會議現場 黃磨西 攝  雲南網訊(記者 黃磨西)11月16日,2020雲南少數民族文學工作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全省16州市文聯、民宗委(局)負責人及全省少數民族作家代表近50人出席會議,共話雲南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
  • 峨山縣被命名為「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縣,努力走出一條民族團結進步新路子。今年8月,峨山縣被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命名為第一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等民族活動品牌,推出雲茶山莊、覓池衝紅色旅遊、彝人谷、萬和彝族特色村、最美鄉村鳳窩等民族文化精品旅遊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