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觀茶湯這三點就能分辨出茶的品質

2020-12-13 茶百事

辨別茶的好壞可以從很多個方面來看,諸如幹茶的香氣、色澤、外觀、品茶的滋味等,我們在品茶的時候也會先欣賞茶湯,其實一款茶品質好不好從茶湯就能看出一二,今天我就來說說如何從茶湯來辨別茶的好壞。

為什麼觀茶湯能知茶的好壞?

一款茶的品質與茶的種類、產地環境、製作工藝和衝泡方式有很大的關係,茶湯能很好的反應出這些特質。六大茶類因其製作工藝、品種不同,茶湯有明顯的區別。

不同茶類的茶湯特點

不同茶類顏色差別大主要是由製作工藝造成的,茶葉中影響茶葉顏色的物質諸如兒茶素、葉綠素、花黃素、黃青素等物質,不同的製作工藝會使茶葉內物質發生變化,形成花紅素、花褐素等物質,引起茶湯顏色的變化,中國茶品種豐富,基本上都可以概括到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六大茶類,這六大茶的顏色差別非常明顯,各具特色,總的來說氧化程度越深,茶湯顏色越深

綠茶

未發酵茶,綠茶清湯,但是也有綠中泛黃,黃中帶綠的情況,綠茶的黃綠特點主要是由葉綠素和黃花素作用而成。

白茶

微發酵茶,經採摘、萎凋、烘乾而成,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質特徵的關鍵,發酵程度低,茶湯顏色黃中帶杏、杏黃或淺黃。

黃茶

微發酵茶,經殺青、悶黃、乾燥而成,黃茶製作過程中的悶黃一步決定了黃茶的品質特色,黃葉黃湯,比白茶顏色稍深。

青茶

半發酵茶,經過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而成,其中做青是形成了烏龍茶的品質特徵的關鍵,做青過程中茶葉與茶葉相互碰撞發生氧化作用,茶葉內的物質發生變化,導致茶葉變色,茶葉為黃綠相交,茶湯為黃色。

紅茶

全發酵茶,經凋萎、揉捻、發酵、烘焙乾燥而成,發酵使茶葉物質高度氧化,形成紅葉紅湯的特色。

黑茶

後發酵茶,殺青、揉捻、渥堆、乾燥四步中渥堆最為關鍵,發酵程度高,茶湯紅濃。

觀茶湯的注意事項

①及時。觀察茶湯要及時,趁茶湯熱的時候就得觀看,剛泡的茶顏色與冷後是不一樣的,茶冷了以後表面會氧化形成一層油脂,茶湯會變得渾濁,就觀賞不出茶湯真實的樣子了。

②茶具。不同的茶具會影響觀看茶湯,比如深色茶具就會混淆茶的顏色,宜用白色或透明玻璃茶具,便於觀賞。

觀茶湯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①顏色

如上所述,不同類的茶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如綠茶為黃綠色,黃茶黃色,白茶杏色等。從茶的顏色就能大致分辨出茶的品種。

②亮度

可以理解為茶是否有光亮感,有的茶顏色深而暗沉,這種茶一般品質較差,茶要有亮度,比如好的黑茶顏色雖然是紅濃,但是透亮有光澤。

③清澈

也是茶的純度,茶湯一定要乾淨無雜質才是好茶,茶葉在製作和存放過程中有不當的地方都會導致茶杯汙染,好的茶湯一定是通透無雜質的。

相關焦點

  • 學會這三招,輕鬆分辨碳焙茶
    然而隨著巖茶市場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對茶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一些商家為了更快的獲取利益,通過電焙取代炭焙將茶高效率的帶入市場。高效率固然重要,但是茶葉品質因此上不去,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呢?為了讓大家以後都可以買到獨具特色的炭焙武夷巖茶,今天讓十三夷教大家三招。
  • 無論是幹茶、還是茶湯亦或是葉底,三招教你如何慧眼識好茶!
    《2》白茶的幹茶,用雙眼分辨不同的品種優劣。一直以來在詩人的眼裡,植物就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就像荷花一般,不同人眼中的荷花有著各自不同的情態。而白茶亦或如此,那麼對於白茶中的三個品種茶友們應該如何辨別呢?
  • T三說茶 丨泡茶出湯時為什麼要把茶湯倒盡?
    T三有機茶那出湯時候是把茶倒盡,還是留一點在壺底?二者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其中的門道~1Q:出湯時為什麼要把茶湯倒盡?2Q:出湯時為什麼不把茶湯倒乾淨?出湯時不倒盡,而是保留一點茶水在茶壺中留給下一泡,簡稱「留根法」。留根的好處在於:前幾泡都把茶湯滴盡,到後面幾泡幾乎就沒味了,尤其是味淡的茶。
  • 在衝泡碧螺春茶時,為什麼泡出來的茶湯,顯得渾濁不清澈?
    我們平時衝泡碧螺春茶的時候,香氣,滋味,口感都不錯,但就是茶湯渾濁不清澈,喝茶的心情往往會受到影響,甚至,還會糾結於茶湯中的不明物,而放棄品飲。喝著清澈透亮的茶湯,總是能讓人心情愉悅。如果遇到的是一款茶湯渾濁的茶,難道這款茶就不是好茶嗎?
  • 如約茶事——優劣凍頂烏龍茶大戰,你能分辨出優質的麼?
    茶故事之《凍頂烏龍茶的榮譽之戰》一日,在凍頂烏龍茶村裡,長得圓滾滾的凍頂烏龍茶小凍,正舒舒服服在山坡的樹蔭下乘涼。當它說完這句話後,它感到周圍冷颼颼的,一群和小凍長得差不多的圓滾滾茶圍在它身邊。這時老族長很和藹地說道:「小烏啊!你看看我們村裡所有的茶都是圓滾滾,墨綠色,衣服上還有白點,長得像豌豆一樣。我們祖祖輩輩都在這裡,並且人類把我們賣到很高的價格,這證明我們是好茶,而你是劣質茶。」
  • 怎樣分辨鐵觀音的品質好壞?
    很多茶友一直在問我這個問題啊,就是鐵觀音如何區分他的品質,現在我就歸納整理一下相關的知識點,給大家講一下關於鐵觀音品質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吧,簡單的用語言把鐵觀音的品質給大家儘可能的描述出來,我一次乾貨也比較硬,大家可以收藏起來慢慢啃。
  • 衝泡的綠茶茶湯比較渾濁?是茶葉品質有問題?
    但是,例如:蒙頂甘露、信陽毛尖、碧螺春一些綠茶,茶湯在衝泡的時候的確會呈現出一定的渾濁度,特別是像蒙頂甘露這類只採嫩芽製作的綠茶來說。那麼,為什麼類似蒙頂甘露這樣鮮嫩的綠茶茶湯居然會出現渾濁呢。一般來說,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茶湯渾濁說明茶水裡的物質豐富,而這些物質大部分是茶芽身上的茸毫一般來說,由於蒙頂甘露茶原料細嫩,製作過程中,會出現一道「做形」的工序。
  • 從新茶的茶湯顏色、漂浮物、沉澱物可以看出哪些問題?
    茶湯的顏色、懸浮物和沉澱物可以反映出工藝上的一些問題,所以試新茶的時候,不用濾網效果更明顯。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茶毫:一些茶湯雖然看起來懸浮物很多,但並不影響茶湯的名亮度,這類懸浮物大多是茶毫,一般兩三泡後就會消失,也不影響茶湯的口感。茶毫多也無需擔心,這是茶葉品質優良的表現之一。2.工藝不良:一些小作坊條件有限,製作環境不衛生;殺青溫度過高,沾染焦物;揉捻過度,茶葉表皮破壞嚴重,導致碎末漂浮。
  • 溫杯不只是潔具,對提升茶湯品質,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激發茶香溫杯後,杯子是溫熱的,幹茶放到熱的茶杯裡,熱量有助於激發出一定的茶香。此時湊近聞一聞,還可以從這個角度感受這款茶的品質。這種方法不止適用於蓋碗、紫砂壺,大杯泡也同樣適合。在喜歡用玻璃杯喝較細嫩的綠茶的地區,例如江南、川貴等地。
  • 煮茶有妙招,記住這5點,煮出來的茶湯不苦不澀
    中國有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以及黑茶,其中可以用來煮的茶類一般有白茶、紅茶、青茶(烏龍茶)以及黑茶。為何綠茶與黃茶不能用來煮呢?原來綠茶是不發酵茶,一般採用鮮嫩的芽葉加工製作而出,最適合的就是用85度左右的水來衝泡。
  • 普洱茶茶湯渾濁全怪茶葉品質?這六個原因應該注意!
    茶道是一門很深刻的學問,從挑茶選茶到衝泡茶再到品茶,每一步都是一種挑戰和學習。三種境界都對我們的認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有的時候我們品普洱茶的時候,即使是好茶,衝泡出來的茶湯也會顯得渾濁,都說普洱茶茶湯是檢驗普洱茶品質高低的標準,但泡出渾濁茶湯的普洱茶真的是茶品質的原因嗎?
  • 閩南烏龍茶茶湯出現這種色澤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劣質茶!
    正沉浸在美的視界中而浮想聯翩,義芳君的手機簡訊提示聲叮叮作響,打開一看,原來是一位茶友發來了一條信息,並留言「為啥我喝的這泡閩南烏龍茶茶湯這麼難看呢,紅紅的像紅茶??」您還別說,仔細一看,這茶湯似乎真的長了一副紅茶臉,深紅深紅的。
  • 如何分辨古樹茶?
    用其他料拼出來的茶餅,其品質自不能跟一口料的茶葉比。好茶的葉底可看出葉片肥厚,脈絡清晰,均勻一致,色澤鮮亮,舒展性好,無糊點焦邊現象。「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指的是在一個小區域內茶的特點,就像紅酒的產地一樣,在某一個小範圍的氣候環境、土壤結構、生態環境內生長的茶,它的特點、口感、滋味比較穩定,就能形成一定的標準,也就能作為選好茶的參考。
  • 如何選購社前茶(三)
    筆者這裡先做個定義,不同見解的另行再議,在本文以及本人所著文章,我們以這個定義的「茶氣」去判斷品鑑六堡茶。茶氣是品飲過程中的「茶湯入口」的短暫瞬間,讓人最直觀最簡單地感受到的茶湯的一個屬性。從端著茶湯靠近口、鼻(這時候可以感受到氣味和熱感),接著茶喝進口腔、品嘗茶湯(這時候可以感受滋味、溫度、茶香、茶味、濃淡、稠度),此時,全身心都能充分感受到這款茶湯內含的物質、茶湯表現。
  • 天天喝茶,你能分辨普洱春茶裡的曬青茶和烘青茶嗎?哪種茶好?
    普洱春茶受到眾多茶友的喜愛,不僅僅是春茶營養物質豐富,主要還是因為春茶的口感比較鮮爽,後期陳化收藏的空間價值大。但是,你知道嗎?製作的春茶有曬青茶和烘青茶這兩種工藝,在購買春茶時,如何分辨是曬青茶,還是烘青茶?兩種茶,在口感上又有什麼不同?
  • 鐵觀音如何分辨優劣呢?
    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目前茶葉市場上有售的許多,茶葉品質也是良莠不齊的。所以,想要選購品質好的鐵觀音茶葉,大家需要懂得分辨它的優劣,保證選購到正品鐵觀音。那麼,鐵觀音如何分辨優劣呢?下面跟著華祥苑茗茶小編一塊來了解看看。
  • 教你學會品鑑烏龍茶,識茶購茶你就不會再吃虧上當
    烏龍茶是六大茶類中的一種,其中以大紅袍,鐵觀音,永春佛手茶等較為知名。很多愛好喝茶的朋友也對這幾種茶葉情有獨鍾,可是在選購的時候,卻因為經驗不足,常常吃虧上當。把劣質茶葉當成高檔茶葉來買,不但不好喝,還感覺當了冤大頭。如果你想學會如何識茶購茶,那麼您就多花點時間學習,繼續往下讀。
  • 十年老茶客的經驗總結,如何從茶湯上,看出一款白茶的品質?
    不過身邊不少朋友在最開始喝白毫銀針、白牡丹這類的白茶時,看著杯中帶著「毛毛」的茶湯,心裡總會很疑惑:為什麼這些白茶看起來這麼「渾」呢,這正常嗎?通過一杯茶,該要怎麼看出白茶品質的好壞?所以在喝白茶時,遇上一杯白毫滿滿的茶湯,顯而易見是好事。意味著這杯茶的養分價值高,毫香突出,鮮爽卓絕,不容錯過!《3》好茶衝泡出來的湯水不能渾濁,這已經是茶圈內的共識。
  • 生普和熟普如何分辨?普洱茶大起底!
    其他的茶,泡三次,便失去了滋味,而普洱茶,你需要泡過三次以上,才能漸漸品出其中的滋味。那份厚重的苦澀,也會隨著一次次的衝泡而變成柔柔的甜,恰如人生,苦盡甘來!什麼是普洱茶?普洱茶是雲南的特產,也是雲南標誌之一,雲南一年四季風景美麗,普洱茶更是一絕。
  • 衝泡好一杯紅茶,待冷了再喝卻發現茶湯渾濁,是茶品質問題嗎?
    昨天講了紅茶的「金圈」現象,今天說一下「冷後渾」可能大家都有遇過這樣的情況,在泡紅茶的時候,如果沒有趁熱喝,等到茶湯變涼了後原來透亮的茶湯就會變得有些渾濁。這時候的你肯定以為,這款茶的品質肯定不咋地。右邊的為「冷後渾」現象但是,事實上產生這個現象的原因恰恰是因為這款紅茶是優質的,這是茶內物質豐富的體驗。那麼形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